發表日期 2/25/2022, 2:46:36 PM
在明朝,有這樣一位開國將領,他是除徐達常遇春外最大的一名功臣,但與此同時,他也是下場最悲慘的一名武臣,在他死後,他的子嗣們也不能繼承他的爵位,馮氏一脈就此從明朝的勛貴中消失。那麼這位馮勝究竟是何人,他又是做瞭什麼事情,纔會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呢?
今天我們就來瞭解一下,這位明朝開國史上赫赫有名的將領――馮勝。馮勝是安徽定遠人,他本名叫做馮國勝,字宗異。他自幼愛好讀書,在兵法方麵頗有造詣。在元朝末年,眼看朝政腐敗戰事頻繁,馮勝便與同樣愛好兵法的哥哥馮國用集結村民一起在嘉峪關築寨,以求自保。
而當硃元璋的部隊行至妙山附近的時候,眼光獨到的馮勝發現瞭這位從平民打拼起來的大將的本領。於是,不甘心就此在山寨中庸碌一生的馮氏兄弟便前去投奔硃元璋。當時,硃元璋身邊正是缺少能人誌士的時候,所以當擅長統兵打仗的馮氏兄弟的到來讓他十分高興,不僅接收瞭二人,還委他們以重任。就這樣,兄弟二人在硃元璋麾下安頓瞭下來。
其實在最開始,更受硃元璋欣賞的應當是馮勝的哥哥,馮國用。這位帥纔能文善武,有勇有謀,深得硃元璋的信任。再後來,硃元璋甚至把自己的親兵交由馮國用統領,但凡有什麼大事,他都要詢問一下馮國用的意見。可惜天妒英纔,馮國用追隨硃元璋多年,最後在戰爭中因急病不治身亡,年僅三十六歲。硃元璋聞訊悲痛不已,在明朝建立後,還將其追封為郢國公,在功臣廟中排第八。
當然,哥哥這麼瞭不起,弟弟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在馮國用死後,硃元璋便把他的職位交付給瞭弟弟馮勝,由馮勝來掌管他的親軍。馮勝也不負硃元璋所望,後麵還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坐到瞭元帥的位置上。1368年硃元璋南京稱帝,為瞭改變各大將領互不統屬的尷尬局麵,讓各部隊在攻打濛古兵時能相互配閤,硃元璋開始論功排位,徐達、常遇春分列第一、二位,而馮勝則被排到瞭第三,地位相當的高。那麼馮勝具體有什麼戰功呢?
馮勝跟隨硃元璋時,幾乎參與瞭其所有大型軍事活動。在1360年攻打陳友諒的戰役裏,硃元璋為擒陳友諒,設下瞭兩層埋伏,第一層由馮勝負責,而第二層由常遇春負責。當陳友諒中瞭圈套以後,馮勝率先衝嚮陳友諒的中軍,將其打得節節敗退。馮勝後又追擊陳友諒三百裏,途中又拿下瞭太平、安慶兩地,堪稱所嚮無敵。後來,在逼死張士誠一事上,馮勝也做齣瞭巨大的貢獻。
1367年,硃元璋開啓瞭北伐之路。第二年,硃元璋手下的能將常遇春在途經河北柳河川時突發急病身亡,悲痛之下,硃元璋命徐達為帥居中,而李文忠及馮勝分任左右,接替常遇春的位置。而在與元朝丞相王保保的決戰當中,李文忠率領的右路軍大敗,馮勝的左路軍卻取得瞭勝利。
1372年,硃元璋又派兵遠徵朔漠,而馮勝被安排走瞭西路,為徵西將軍。在這場戰役中繳獲牛羊馬駝等傢畜十數萬頭。之後,馮勝大軍攻入瓜、沙二州,平定瞭甘肅全境。由此可見,馮勝其人在軍事上還是有大纔能的。然而這樣一位驍勇善戰的武將卻沒得善終,最後落下來一個被硃元璋賜死的結局。那麼他究竟做瞭什麼,會讓硃元璋對他痛下殺手呢?
其實在硃元璋開國之初,對馮勝還是很優待的。硃元璋稱帝第三年,共封瞭“六公”,而馮勝就是那六公之一。他被封為宋國公,不僅享受俸祿三韆石,還被賜瞭一張免死鐵券。硃元璋在詔書中寫道:“誥詞謂勝兄弟親同骨肉,”意思就是他把馮勝當做瞭自己的親兄弟一般親近、信任。
除瞭封爵賞地以外,硃元璋還讓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周定王硃��迎娶馮勝的次女,讓常遇春的兒子常茂迎娶馮勝的長女,三傢就此聯姻,成瞭密不可分的利益集團,馮傢的風頭一時無兩。然而,這樣的“兄弟情”並沒有持續多久。
硃元璋在開國以後,因忌憚他人搶奪自己皇位,再加上開國之初,一些功臣仗著自己有功到處為非作歹,再加上硃元璋選擇的繼承人尚且年幼,時間長瞭,因想要肅清官員、為皇孫鋪路等理由,硃元璋對諸多開國功臣動起瞭殺念,而馮勝也在其列。當然,硃元璋想對馮勝動手的原因絕不僅僅是硃元璋的猜忌心過重,而是馮勝本人的確有很多的毛病,譬如貪財、剛愎自用、為人刻薄等。
在明朝建國的第二年,硃元璋召迴瞭在北伐途中的徐達,而徐達便把兵權交由馮勝,自己隻身迴京。在交兵時,徐達囑咐馮勝按兵不動,等自己迴來。沒想到徐達前腳剛走,馮勝後腳就宣布退兵,引得硃元璋大怒。雖然最後硃元璋念其大功沒有處罰他,但此事仍然給硃元璋和馮勝之間埋下瞭芥蒂的種子。
在洪武二十年,馮勝領軍二十萬前去金山攻打元太尉納哈齣。納哈齣齣身名門,實力很強,馮勝雖然連打瞭幾場勝仗,但他深知,比起打敗納哈齣,招降納哈齣纔是上上之策。於是,在靠近納哈齣的老巢金山時,馮勝派齣瞭元朝舊臣觀童前去勸降納哈齣,而納哈齣得知消息之後,便決定親自帶人過來談論投降事宜。本來一切都進展得很順利,可是問題卻齣在瞭馮勝的女婿――常遇春之子常茂身上。
之前說瞭,馮勝為人刻薄,對自己的女婿也不例外。常茂此次跟隨馮勝齣徵,本來是想要一展身手齣人頭地的,誰知馮勝作為他的嶽父,卻對其言辭刻薄,還屢屢阻撓常茂發言,怒斥他年輕不懂事。而到瞭納哈齣前來商議那天,正是由馮勝的副將藍玉和常茂來接待他的。席間,常茂聽得一位略懂濛語的指揮使說,納哈齣根本不願投降,待會兒就要逃跑瞭。
聞言,常茂不由分說拔刀砍嚮納哈齣,納哈齣手臂受傷,驚慌之下駕馬逃離,而馮勝趁亂收編瞭他的殘兵共二十萬人。眼看努力付諸東流,氣急敗壞的馮勝也不問緣由,在趁亂收編瞭納哈齣的隊伍、繳獲瞭大量牛羊輜重上報朝廷的同時,還上奏瞭一篇聲討常茂的奏摺,害得常茂被拘押。
萬分委屈的常茂不甘心被冤枉,也上奏說明瞭馮勝的刻薄之事,再加上他人舉報馮勝私藏兵馬等事,讓硃元璋大怒不已,將馮勝的將軍印收瞭迴來。但到瞭這裏,馮勝其實還沒有什麼性命之憂,頂多是惹硃元璋不快而已。真正的轉摺點,齣現在太子硃標死後。
在洪武二十五年,太子硃標病逝,硃元璋在悲痛之餘,決心扶硃標的親生兒子硃允�繕銜弧5秸飫錚�矛盾就齣現瞭。硃元璋多年以來,為硃標打造瞭一個超一流的武人集團,如藍玉、湯和、馮勝等都在其列,如今硃標已逝,年幼的硃允�煽治蘖�駕馭這些老將。
當時,戰功赫赫的馮勝常與硃元璋五子周定王硃��會麵,這對翁婿的頻繁往來引起瞭硃元璋的猜忌。1393年,即洪武二十六年,一嚮與太子硃標關係甚篤的藍玉被以“謀反罪”賜死,這是硃元璋為皇孫硃允�傷嗲逶�為硃標打造的超一流武人集團的開始。
“藍玉案”爆發後,硃元璋召在山西駐守的馮勝,以及告老還鄉的湯和迴京。湯和深知硃元璋此舉是為瞭監視他們,便在硃元璋麵前裝作得瞭“失語癥”的樣子,在最後一次會見硃元璋的時候,湯和一言不發,隻是一個勁地給硃元璋磕頭,硃元璋見狀,便厚賞湯和並讓其迴鄉。第二年,湯和在傢鄉病逝,算是得瞭善終。而馮勝就沒這麼好運瞭。
馮勝迴京以後,仍不知收斂,還是擺齣一副身強力壯的模樣,指揮、打仗都不在話下。見到馮勝如此“硬朗”的狀態,硃元璋心生不滿,再加上當時的禦史又挖齣瞭馮勝在濛古王子死後的第二天就強娶他女兒的種種黑曆史,硃元璋徹底怒瞭。
在洪武二十八年,硃元璋在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將馮勝賜死,並且還下令,讓馮勝的兒子們也不能繼承他的爵位,馮勝本人死後也沒能進入功臣廟,原本盛極一時的馮傢就此湮滅在明朝開國之初,直到明朝末年,馮勝纔被平反,並被追封為寜陵王,但這樣的奬賞對已經從勛貴一族中消失的馮傢來講已經沒有什麼用處瞭。
馮勝一生戰功無數,雖然各種小毛病頗多,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為明朝的建立做齣瞭巨大的貢獻。所以當他落得瞭無罪賜死的下場時,不可謂不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