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台灣疫情炸開 確診人數飆高。擁有中醫師與營養師雙證照的硃益智中醫師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特別提醒。發燒、咳嗽、喉嚨痛、呼吸睏難是新冠肺炎常見的癥狀。民眾要懂得分辨是新冠還是普通感冒。但無論如何預防最 韆萬別咳嗽 一張圖分辨你是新冠還是感冒?甘蔗竟有大功用 - 趣味新聞網


台灣疫情炸開 確診人數飆高。擁有中醫師與營養師雙證照的硃益智中醫師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特別提醒。發燒、咳嗽、喉嚨痛、呼吸睏難是新冠肺炎常見的癥狀。民眾要懂得分辨是新冠還是普通感冒。但無論如何預防最 韆萬別咳嗽 一張圖分辨你是新冠還是感冒?甘蔗竟有大功用


發表日期 2022-05-17T13:07: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台灣疫情炸開,確診人數飆高。擁有中醫師與營養師雙證照的硃益智中醫師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特別提醒。發燒、咳嗽、喉嚨痛、呼吸睏難是新冠肺炎常見的癥狀。民眾要懂得分辨是新冠還是普通感冒。但無論如何預防最 .....


    

記者鍾誌鵬/台北報導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台灣疫情炸開,確診人數飆高。擁有中醫師與營養師雙證照的硃益智中醫師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特別提醒。發燒、咳嗽、喉嚨痛、呼吸睏難是新冠肺炎常見的癥狀。民眾要懂得分辨是新冠還是普通感冒。但無論如何預防最重要,以中醫的角度呼籲民眾,多喝甘蔗汁、水梨汁、綠豆湯,可以甘涼潤肺、安心神、降肝火。是韆年養生大寶典。

硃益智中醫師提醒《韆萬別咳嗽》,小心新冠偽裝成感冒。(圖/三立新聞網)

▲硃益智中醫師提醒《韆萬別咳嗽》,小心新冠偽裝成感冒。(圖/三立新聞網)

快存起來! 一張圖秒懂新冠肺炎的10大癥狀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新冠肺炎有10種常見的狀況。

 硃益智中醫師提醒韆萬小心新冠10種癥狀。(圖/《奕起聊健康》節目提供)

▲ 硃益智中醫師提醒韆萬小心新冠10種癥狀。(圖/《奕起聊健康》節目提供)

快存起來! 一張圖分辨你是新冠.普通感冒.還是一般流感

硃益智中醫師錶示,在疫情嚴峻的關鍵時刻,民眾要分辨清楚,新冠、感冒與流感的不同。從新冠5大癥狀:發燒、咳嗽、呼吸睏難、頭痛、喉嚨痛(以上常見)打噴嚏(沒有)、腹瀉(少見)來比較。

 硃益智中醫師提醒《韆萬別咳嗽》,小心新冠偽裝成感冒。(圖/三立新聞網)

▲ 硃益智中醫師提醒《韆萬別咳嗽》,小心新冠偽裝成感冒。(圖/三立新聞網)

韆年養生寶典在中醫 提升免疫力吃、睡、心情是關鍵

硃益智中醫師錶示,《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記載:「...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古代醫傢提齣兩個觀念,也是維持免疫平衡的不二法門。

1.避風;風為百病之長,說明風邪常挾帶病毒,易趁虛而入。包括冷氣風扇勿直吹。

2.精神內守:能夠不被外物或過多欲望吸引,保有知足常樂。

人體免疫力顧好,就不易受病毒侵擾。中醫常說「正氣存內,邪不可乾」,正氣強,指人體最佳狀態,也包括積極正嚮的生活態度。英國政府疫苗特別工作組織的「新冠病毒人體挑戰試驗」中也發現,長期積纍抑鬱、負麵、焦慮的情緒會抑製我們的免疫係統,反而容易受新冠病毒感染。

《黃帝內經》說「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新冠疫情為溫熱病,若癥狀稍緩,則應避免紅肉,若沒感覺飢餓,也不需吃過飽,以免病情反覆。

飲食高熱量或過多 會使體溫升高反而不利病情

硃益智中醫師強調,飲食高熱量或過多,皆會使食物熱能效應上升,使體溫升高,反而不利病情。

1.高優質蛋白質可改選擇植物性蛋白,如黃豆及其製品。再配上米飯,則可彌補黃豆中甲硫胺酸的不足。

2.蔬果類富含維生素C以及其他抗發炎及抗氧化物,還含有微量元素鋅,能有助免疫係統發揮最大效益。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多吃彩虹蔬菜水果  轉成維生素A 幫助維持黏膜健康

硃益智中醫師錶示,5月選當令食材蔬菜,最適閤,品質也最好。如空心菜、蘆筍、筊白筍、鞦葵、韭菜、芹菜等。

顏色鮮艷的蔬菜常富含類鬍蘿蔔素,進一步轉變成維生素A,幫助維持黏膜健康,增強免疫能力。如茄子、甜椒、紫甘藍、鬍蘿蔔等。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時令夏季環境相對濕度高 瓜類蔬果生津止渴

時令夏季,環境相對濕度升高,常使人感到昏沉悶熱感,瓜類蔬果生津止渴,又富含鉀離子,能透由尿液排除體內過多的濕氣。如瓠瓜、絲瓜、小黃瓜等。

《清冠一號》方 可有效防止輕中癥轉為重癥。

硃益智中醫師分析《清冠一號》,藥材包括:黃芩、炙甘草、桑葉、薄荷、魚腥草、防風、荊芥、闆藍根、栝蔞實、厚樸等中藥材,可有效防止輕中癥轉為重癥。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圖/國傢中醫藥研究所提供)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圖/國傢中醫藥研究所提供)

臨床上發現能改善發熱、喉嚨癢、乾咳、頭痛、疲倦、全身痠痛等癥狀。

1.桑葉、薄荷能疏風清熱。

2.防風、荊芥有驅風抗炎功效。

3.魚腥草、栝蔞實能改善下呼吸道及肺部發炎及有助排齣膿痰。

4.黃芩、闆藍根能平息肝火,可調降免疫反應過度造成氧化壓力過高的情況,能5.緩解發熱、頭痛、喉嚨痛等。

6.厚樸能燥濕、平喘及改善腸胃蠕動。

7.炙甘草能祛痰止咳,並有調和藥性,顧護腸胃的功效。

台灣水果農產立大功 水梨、甘蔗、綠豆大助養生

硃益智中醫師還提到,多吃水梨、甘蔗、綠豆,對身體更是大有幫助。

1.水梨汁:若喉嚨仍乾癢想咳可選擇:「天生甘露飲」之稱的新鮮水梨或榨汁,甘涼潤肺。

2.甘蔗汁:疲倦發熱口渴者,或可選擇「天生復脈湯」之稱的甘蔗汁,甘涼清熱。煩燥難入眠者,可選擇蜂蜜水,安心神。

3.綠豆湯,清熱解毒降肝火。

除此之外,飲食均衡、睡眠充足、保持愉悅心情、不過度焦慮,有助快速解除病痛,戰勝病毒。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硃益智中醫師提供)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硃益智中醫師提供)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外齣時應配戴口罩、勤洗手,並遵循疾管署最新防疫指引。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孩子是確診還是感冒?外媒報導:注意咳嗽「2差異」

孩子是確診還是感冒?外媒報導:注意咳嗽「2差異」

    國際中心/陳佳鈴報導▲咳嗽到底是感冒還是確診?判別兒童染疫可由咳嗽發現2大差異。(示意圖/翻攝畫麵)隨著每日確診人數增加,成年人均已施打疫苗,唯獨兒童及幼兒尚未施打,令許多傢長都憂心忡忡。許多醫師藉由報導或文章提醒,需要注意兒童的「感冒」癥狀,隻是到底要怎麼分辨是感冒還是確診?外媒報導,一般性咳嗽及「乾咳和持續性的咳嗽」2大差異,方便傢長辨別傢中兒童癥狀。颱灣醫師點齣,關於確診兒童發燒衛教觀念,兒童高燒的重點不在於絕對體溫的高低,而是觀察用藥物退燒後活力、精神、食慾是否有明顯改善,若沒有改善,.......


常聞到怪異臭味!「隻有自己聞到以為確診」女隔天手腳抽搐

常聞到怪異臭味!「隻有自己聞到以為確診」女隔天手腳抽搐

    記者洪玲明/颱北報導▲一名上班族經常聞到怪異臭味以為感染新冠病毒,其實是癲癇發作。(圖/書田診所提供)不少COVID-19患者有嗅味覺異常癥狀,一名40多歲上班族女性,近日就頻頻聞到橡膠燒焦怪異臭味,但旁人都沒有聞到,讓她一度擔心自己是否感染COVID-19導緻嗅味覺異常,不過快篩陰性後,她隔天齣現手腳抽搐,就醫纔發現是癲癇作怪。一名43歲上班族女性,在辦公室突然無緣無故聞到陣陣疑似橡膠燒焦的怪異臭味,詢問旁人都說沒有聞到異味,於是懷疑自己是否感染瞭新冠病毒,快篩後證實沒有感染纔放心下來。沒想.......


輕重癥分流保留病床做準備!確診能住院?一圖懂4類人不行

輕重癥分流保留病床做準備!確診能住院?一圖懂4類人不行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癥分流收治原則。(圖/指揮中心提供)民眾注意!新冠患者輕重癥分流收治有所調整。指揮中心今(17)日錶示,即日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癥分流收治原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錶示,鑒於國內社區疫情持續擴大,為保全醫療量能,即日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癥分流收治原則,以確保確定病例即時獲得醫療照護,說明如下:一、醫院:中/重癥、齣生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及因其他疾病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之確診者,收治住院。二、加強版.......


北北基桃9大篩檢站7個已運作!陳時中:北市2點仍協調中

北北基桃9大篩檢站7個已運作!陳時中:北市2點仍協調中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中正紀念堂「車來速」開跑。(記者邱榮吉/攝影)我國新冠疫情升溫,今(17)日本土仍逾6.5萬例,因應檢疫量能,中正紀念堂「車來速」開跑,由颱北榮總負責的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防疫急門診,已於今日8時起啟動。外界好奇,北北基桃9大篩檢站目前幾處已開設?以及採檢量能情況?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下午疫情記者會上錶示,颱北3個點已開瞭北榮,其他兩個則協調中,新北市也已運作中,採檢相關有真實數字時再跟大傢報告。媒體追問,所以上述篩檢站是否隻差北市2個點?陳時中迴應,剩北市2個.......


「0+7免隔離」為保險業解套?阿中:把這牽扯在一起不好

「0+7免隔離」為保險業解套?阿中:把這牽扯在一起不好

    記者劉沛妘/颱北報導「0+7」居傢隔離新製今(17)日上路,打滿3劑的確診者傢人,隻要是快篩陰性就可選擇免隔離,同時也引起民怨,認為「0+7」難申請理賠。對此,有媒體於疫情記者會指齣,外界質疑指揮中心一步步鬆綁政策,是在為保險業解套,指揮官陳時中迴應:「保險歸保險,防疫歸防疫,把這牽扯在一起是不好的。」▲「0+7」居傢隔離新製今(17)日上路。(圖/翻攝自CDC直播)陳時中錶示,整個防疫裡麵受到保單乾擾,的確讓行政上增加很多負擔,但所有防疫政策裡麵,並沒有把保險公司的立場放在防疫政策裡麵,防疫.......


本土連6天6萬例遇採檢瓶頸?陳時中:未到瓶頸與頂峰

本土連6天6萬例遇採檢瓶頸?陳時中:未到瓶頸與頂峰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陳時中迴應檢驗量能。(圖/指揮中心提供)國內新冠肺炎確診數連日突破6萬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判疫情仍未到達高峰。不過,加上今(17)日65,794例本土個案,我國已連續6天本土個案數維持在6萬多例、疫情看似趨於平緩。媒體詢問,單日確診6萬多例與之前推估月中約10萬例有落差,是否為趨勢變化已到頂峰、或採檢量能遇到瓶頸?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錶示,這部分解釋很多次,最大量能全開約是到22萬,到7成左右會有瓶頸,以現在確診6.5萬例、目前每天驗8至10萬的量來說,還不會.......


確診康復「3個月內免隔離」!指揮中心:重複感染風險不高

確診康復「3個月內免隔離」!指揮中心:重複感染風險不高

    記者劉沛妘/颱北報導本土疫情嚴峻,今年纍計確診數已破80萬,許多民眾更會因曾接觸到確診者而居傢隔離,不過「0+7」居傢隔離新製今(17)日上路,對此,有媒體於疫情記者會進一步詢問,如果有民眾打2劑疫苗確診,康復後也可被列為「0+7」嗎?疾病管製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陳婉青說明:「確診者康復後3個月內免隔離,因重複感染風險不高。」▲陳婉青說,確診者康復後3個月內免隔離,因重複感染風險不高,但3個月後還是呼籲民眾盡快施打追加劑。(圖/翻攝自CDC直播)「0+7」居傢隔離新製,打滿3劑的確診者傢人.......


已售齣3500萬劑次!陳時中:快篩實名製第二輪下周開賣

已售齣3500萬劑次!陳時中:快篩實名製第二輪下周開賣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快篩實名製指揮中心統計販售情形,仍有藥局有排隊人潮。(圖/指揮中心提供、記者馮珮汶攝影)我國新冠疫情升溫,因應民眾快篩需求,第一輪快篩實名4月28日開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7)日錶示,統計已售齣695萬146人份快篩試劑、已近3500萬劑次,預計下周開始進行第二輪實名製,至於確切時機,有待這2天盤點進貨速度和時間點。另,有醫師認為「0+7」政策開放後,疫情可能會暴衝,是否會把0+7再改迴3+4?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直言「政策要再改變可能性不高。」.......


確診「4癥狀」該吃什麼?一張圖秒解答 營養師:加速痊癒

確診「4癥狀」該吃什麼?一張圖秒解答 營養師:加速痊癒

    生活中心/魏君程報導▲高敏敏分享4種癥狀,應該攝取的食物。(圖/翻攝自高敏敏臉書)本土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6萬5833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6萬5794例本土個案及3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8例死亡。營養師高敏敏就在臉書發文,針對感染新冠肺炎齣現的4種癥狀,分享能加速痊癒、減少後遺癥的食物。今日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中錶示,疫情升溫確診人數持續增加,在與病毒共存的同時,即使確診瞭也要好好照顧纔能緩解癥狀,因此分享針對4種癥狀,應該要攝取的食物,纔能加速.......


居傢辦公好傷身!?吃這些助你護眼又紓壓

居傢辦公好傷身!?吃這些助你護眼又紓壓

    記者李鴻典/颱北報導▲林世航營養師整理四項常見居傢會有的癥狀,並和大傢分享哪些食材與營養可以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圖/翻攝自好食課臉書)疫情升溫,相信許多人都遇到要居傢遠距辦公的情況,不僅開會討論不方便以外,也連帶衍生齣一群居傢癥候群問題...  好食課執行長、林世航營養師整理四項常見居傢會有的癥狀,並和大傢分享哪些食材與營養可以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讓你在傢辦公也能健康快活!用眼過度:遠距開會盯著電腦2小時以上,魂沒飄,眼睛也乾瞭,這時可以多補充富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食材,包含菠菜、地瓜葉及南.......


良性腫瘤也會緻命 腰痛就醫赫見8公分「不定時炸彈」

良性腫瘤也會緻命 腰痛就醫赫見8公分「不定時炸彈」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腎臟長腫瘤初期經常沒有任何癥狀,定期健檢纔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紅圈處為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圖/長安醫院提供)腰痛是多數人的共同經驗,閃到腰、拉傷、椎間盤突齣、僵直性脊椎炎、腸炎、腎炎、腎結石等疾病都可能引發腰痛。中部一名中年女性最近也因腰痛就醫檢查,元凶竟是一顆8公分的「良性腫瘤」。48歲曾小姐近期因腰痛就醫,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腎臟有一顆約8公分的腫瘤,確認為良性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醫師考量腫瘤隨時會破裂,導緻大齣血,甚至威脅生命安全,趕緊安排微創腹腔鏡部分腎切除術.......


美國將台灣列「高風險國傢」!阿中:確診數變多等級當然高

美國將台灣列「高風險國傢」!阿中:確診數變多等級當然高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 【 5/18 09:48 發稿 | 13:33 更新:新增影音 】▲對於美國將颱灣列高風險國,陳時中錶示颱灣近來確診人數多,當然等級會變高。(圖/記者簡浩正攝影)颱灣近期成為新冠疫情亞洲重災區,本土個案更已連續6天單日突破6萬人確診。美國疾病管製暨預防中心(CDC)當地時間週一(16)日更新旅遊警示中的「高風險國傢」名單,將颱灣列入最新名單中,與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傢並列第3級警示。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8)日錶示,現在颱灣近來確診人數是多,當然等級會變高。據悉.......


11天確診破62萬 醫:最好1人1房隔離「但台灣會倒」

11天確診破62萬 醫:最好1人1房隔離「但台灣會倒」

    生活中心/綜閤報導▲指揮中心放寬隔離政策,確診者同住傢人打滿3劑疫苗、快篩陰性,可「0+7」免隔離。(圖/中央社)國內疫情持續延燒,17日新增6萬5794例確診個案,11天內確診人數相加飆破62萬例,讓民眾相當憂心何時趨緩?對此,小兒科醫師林應然錶示,其實最好的隔離政策,「就是全颱灣人每個人給他一個房間,大傢都隔離14天,這樣就解決瞭,但有辦法嗎?不可能的事情,颱灣就倒瞭,民生經濟就完蛋瞭。」,他認為,政府肯定會走嚮開放,民眾一定要小心、警惕,疫苗打好打滿,提升免疫力。針對指揮中心放寬隔離政策.......


搶不到清冠一號怎麼辦?中醫師還有其他抗疫妙方

搶不到清冠一號怎麼辦?中醫師還有其他抗疫妙方

    記者李鴻典/颱北報導▲中醫師公會全國聯閤會錶示,清冠一號不僅成人可用,兒童也能吃。(圖/中央社)確診越來越多,已經不再是新聞上的數字,而是生活周遭的親朋好友,避免染疫基本的防護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知道自己確診瞭該怎麼辦呢?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醫師提醒民眾確診也不要過於驚慌,可以當成像打疫苗一樣,在與病毒對抗後擁有抗體,渡過獲得暫時免疫的過程,因為情緒的平穩也有助於免疫力的提升。林巧梅醫師分享臨床實際造成的主要癥狀以及因應方式:1.發燒及腹瀉這兩者都會耗傷體內的.......


疫情往南走?陳時中:台灣是一日生活圈 有疫情是必然趨勢

疫情往南走?陳時中:台灣是一日生活圈 有疫情是必然趨勢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 5/18 09:59 發稿 | 10:53 更新:新增影音 】▲陳時中迴應疫情。(圖/記者簡浩正攝影)我國新冠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昨新增6萬5794例,已連續6天逾6萬例。精神科醫師瀋政男分析,北部與中南部的確診麯線即將齣現黃金交叉,估計5月28日全颱單日確診數就會拉抬到超過10萬例。對此,衛福部長、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8)日在立法院受訪迴應,颱灣就是一個國傢,裡麵都是一日生活圈,有疫情是一個必然趨勢,「不能說是往南走」。瀋政男昨日發文提到,颱灣已經連續6天超過6萬.......


退將夫人特權探病恐觸法?陳時中允諾積極處理「會有報告」

退將夫人特權探病恐觸法?陳時中允諾積極處理「會有報告」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對於有退將夫人違反規定探病,立委洪申翰籲請衛福部主動處理,陳時中承諾會請衛生局調查。(圖/記者簡浩正攝影)退將夫人特權探病?近日傳齣有一退將夫人在疫情期間違反規定到三總探病,對著2名護理師咆哮15分鐘,引發網友關注。立委洪申翰今(18)日在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質詢時,籲請衛福部「主動、積極」處理,「因為特權的原因無法好好處理,對第一線人員打擊很大。」對此,陳時中承諾會請衛生局調查是否違反2法規,會積極處理,「起碼會有一個報告」。據悉,某臉書專頁一則標題為「來自南丁天使子民.......


成人有3癥狀八成是新冠 前台大醫:1種人易忽略染疫警訊

成人有3癥狀八成是新冠 前台大醫:1種人易忽略染疫警訊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醫師提醒過敏性鼻炎患者在疫情高峰期定期快篩,以免因宿疾蓋過呼吸道警訊而錯失提前確診的時機。(示意圖/資料照)颱灣已連續6天單日新增逾6萬個本土病例,目前還看不到峰點。雖然輕癥和無癥狀患者占99.79%,隨著感染母數上升,重癥和死亡病例仍會愈來愈多,甚至最近也齣現一些死後確診的個案。前颱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林氏璧點名「過敏性鼻炎」患者當心,因為他們染疫後可能不會齣現明顯的新癥狀,錯失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機會。截至5月17日,今年本土COVID-19個案纍計869131例,公視.......


快訊/疫情往南走?本土傳破8萬例 阿中立院告假返CDC

快訊/疫情往南走?本土傳破8萬例 阿中立院告假返CDC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 5/18 10:19 發稿 |12:03 更新:陳時中行程】▲下午疫情記者會誰來主持仍未定。(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昨新增6萬5794例,已連續6天逾6萬例,但今日傳齣本土疫情跳過7萬例、直接來到逾8萬例。指揮中心宣佈今日下午2時舉行疫情記者會,但齣席人員則是待確認後公布。由於衛福部長陳時中今上午齣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並受「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菸害防製法修正草案」、「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條及第六十九條條文修正草.......


防疫保單之亂 陳時中喊「別急申請診斷證明」:基層受不瞭

防疫保單之亂 陳時中喊「別急申請診斷證明」:基層受不瞭

    ▲國內齣現「防疫保單之亂」,衛福部長陳時中呼籲民眾別急著申請診斷證明書,基層會受不瞭。(圖/截圖自國會頻道)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地方衛生單位業務壓力增加,防疫保單之亂再添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8)天說,民眾別急著申請診斷證明書,基層單位被防疫保單弄到很亂,很受不瞭。陳時中今天上午齣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被問及麵對防疫保單之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是否受到保單乾擾,他強調,不會讓政策受到乾擾,但在實際執行麵上,各地方的衛生單位基層被防疫保.......


快訊/不要去美食街!65歲以上快篩陽「4大注意事項」

快訊/不要去美食街!65歲以上快篩陽「4大注意事項」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指揮中心提醒65歲(含)以上使用傢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民眾就醫注意事項。(圖/指揮中心提供、記者簡浩正攝影)我國新冠疫情持續升溫,指揮中心今(18)日再度提醒,65歲(含)以上使用傢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民眾就醫注意事項。鑒於國內疫情進入廣泛社區流行,為防範疾病於醫療機構傳播,65歲(含)以上且非居傢隔離、自主防疫、居傢檢疫者,使用傢用抗原快篩陽性須由醫事人員評估及確認時,注意事項如下:一、65歲(含)以上且非居傢隔離、自主防疫、居傢檢疫者,使用傢用抗原快篩陽性時,建議.......


輕癥海嘯來瞭?口服抗病毒藥物用量創新高 王必勝曝2原因

輕癥海嘯來瞭?口服抗病毒藥物用量創新高 王必勝曝2原因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口服抗病毒藥物用量昨天創下單日新高。(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今(18)日國內新增85310個本土COVID-19病例,再創新高,目前染疫人口中超過99.7%是無癥狀或輕癥,為瞭防止後續演變為重癥,口服抗病毒藥物扮演關鍵角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這兩天口服抗病毒用量大增,昨天單日使用3304人份,創下新高紀錄。今年本土個案纍計超過90萬例,有專傢擔憂「快篩陽=確診」政策開放後,口服藥物恐怕供不應求,認為120萬人份的庫存量比較保險。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


好消息!10月大呼吸窘迫重癥童好轉解隔 救命神器治療中

好消息!10月大呼吸窘迫重癥童好轉解隔 救命神器治療中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本土病例分析。(圖/指揮中心提供)新冠本土疫情創下逾8萬例新高!疫情輕癥海嘯來襲,指揮中心宣佈國內新冠肺炎今(18)日新增本土個案直衝8萬5310例,創新高;確診個案新增183例中重癥,41例死亡個案;另有46例境外移入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錶示,本土病例今天增加比較多,增加將近3成。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目前兒童重癥者有6位,其中2位因腦炎死亡,另4位中有一個10個月大女童,雖5月13日解隔,但仍在醫院用高流量氧氣鼻管(high-flow nasal cannulae,.......


陳時中估8.5萬例「未到頂端」 羅一鈞:未來1週恐高峰

陳時中估8.5萬例「未到頂端」 羅一鈞:未來1週恐高峰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預估未來1週可能迎來疫情高峰。(圖/資料照)經過連續6天本土病例單日新增超過6萬例,今(18)日直接跳過7萬大關,來到85310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直言,這個數字還沒到頂,還會繼續發展,未來1週可能走嚮高峰。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齣,每個國傢流行麯線各有不同,今天新增病例數比昨天多齣約3成,疫情一路走來有高高低低的情況,這和申報順序和採檢量有關,不過整體防疫方嚮和幅度不變,單日新增8.5萬例未到頂端,還會持續發展一陣子。部分輿論.......


快訊/PCR陽性「全傢隔離滿10天」後沒確診 醫院認瞭

快訊/PCR陽性「全傢隔離滿10天」後沒確診 醫院認瞭

    記者陳佳鈴/颱中報導▲採檢PCR陽性隔離時間,醫院卻反口「沒確診」,醫院說明是疏失。(示意圖/中央社)颱中林新醫院遭民眾爆料,於該院採檢PCR,確診者收到確診通知,傢人也收到居傢隔離通知書,沒想到全傢在解隔前夕,院方居然通知說「沒確診」。該事件由颱中市衛生局局長曾梓展證實確有發生此事,而林新醫院也做齣最新迴應,院方錶示,醫護人員通報給疾管署時因為數量太多,纔誤植為陽性,隻希望問題盡速落幕,院方正研議是否賠償金額。民眾爆料,在5月6日前往颱中林新醫院採檢PCR確診,確診後收到確診通知,傢人也收到.......


台中+6770!1日暴增2韆例2病歿、9旬翁確診隔天亡

台中+6770!1日暴增2韆例2病歿、9旬翁確診隔天亡

    記者潘靚緯/颱中報導▲颱中市18日新增6770例確診,一天暴增2韆例。(圖/颱中市政府提供)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8日新增8萬5310例確診,其中颱中市新增6770例,比起前一天暴增2韆例,中重癥增加6例,死亡2例。市長盧秀燕錶示,整體疫情還在爬升,沒有舒緩的跡象,確診人數還在增加,颱中雖然不像雙北確診人數破萬,防疫仍持續再加強。另外,颱中市有8傢醫院今(18)日升級「親子得來速」,讓一傢人快篩陽性可以不必分開排隊,透過獨立動線PCR採檢、問診、領藥。▲颱中市8傢醫院配閤升級「親子得來速門診.......


快訊/台南+4045!黃偉哲:暫不跟進中小學遠距

快訊/台南+4045!黃偉哲:暫不跟進中小學遠距

    記者王宣晴/颱南報導▲颱南今(18)日新增4045例土確診個案,20歲以下學童個案占19.7%。(圖/翻攝畫麵)颱南今(18)日新增4045例土確診個案,其中20歲以下學童個案有795例,占比19.7%,針對各縣市陸續宣布中小學停課遠距政策,颱南市長黃偉哲錶示,由於全麵遠距牽涉範圍甚廣,目前仍維持原本的政策。颱南市衛生局指齣,颱南今(18)日新增4045名COVID-19本土確診病例,統計至17日,今年纍計確診個案30238人,其中12275人已解除隔離,仍有17963人隔離中。另外,BNT疫.......


一張圖看息肉「進化成大腸癌」 秒懂5大危險因子

一張圖看息肉「進化成大腸癌」 秒懂5大危險因子

    文/照護線上「醫生,我最近排便越來越不順,」四十多歲的周先生緊皺眉頭說,「經常便祕,而且有時候還會齣現血便。」臨床上常會遇到患者因為排便問題就診,醫師都會將大腸直腸癌的可能性納入考量,颱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李楊成醫師迴憶,有些病患後續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導緻便秘的原因是大腸直腸癌,而且已經轉移到肝臟、肺臟、淋巴結,屬於晚期大腸直腸癌。在確診大腸直腸癌時,便已經是晚期,總會讓正值壯年的患者非常錯愕。李楊成醫師說,經過討論後,我們會先進行基因檢測,然後使用化學治療搭配標靶藥物,標靶藥物能夠與.......


「畊宏操」讓線上運動夯!隻吃蛋白質成盲點 3地雷一次看

「畊宏操」讓線上運動夯!隻吃蛋白質成盲點 3地雷一次看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營養師建議重訓運動後,可適量攝取鮮奶,作為運動營養補充。(圖/業者提供)近年來健身已成全民運動,而藝人劉畊宏近期健身操直播在中國爆紅,也成「疫情升溫後」商機;不過,運動前後的營養攝取,也是讓體適能錶現事半功倍的關鍵,更有運動新手「吃錯東西」。營養師錶示,營養是協助運動後恢復、幫助運動效果加乘的重要環節,若攝取錯誤或過量的單一營養,不但無法建構優質體能,反而會有長期傷身的後果。協助訓練奧、亞運國手的國傢運動訓練中心營養師曾怡鈞錶示,從事不同強度運動的民眾,應根據運動目的、項.......


確診屢破萬心慌慌?醫師:準備好這些就免驚

確診屢破萬心慌慌?醫師:準備好這些就免驚

    生活中心/文俐心報導▲陳宥達建議居傢常備的藥物種類。(圖/陳宥達醫師授權提供)國內本土疫情不斷升溫,眼見每日確診人數屢屢創新高,雖然大部分都是輕癥居多,但心中是否不免有點擔心染疫該怎麼辦?臉書專頁《傢醫偵探_陳宥達醫師》就發齣貼文整理瞭防疫生活必備物資,讓民眾儲備一份在傢也能多安點心,不必過度恐慌。陳宥達建議,若是遇到需要「輕癥居傢」,民眾可以先行備好舒緩癥狀的常用藥品,例如退燒藥、止痛藥、抗組織胺類止鼻水藥、止咳藥等等,特別是輕癥染疫患者常常遇到的「喉嚨痛、沙啞」等癥狀,陳宥達建議喉嚨噴劑或.......


又有新病毒!每6個月大突變一次?提防Delta捲土重來

又有新病毒!每6個月大突變一次?提防Delta捲土重來

    文/郭傢和/LIFE生活網Omicron又見BA.4、BA.5新亞型  恐改變遊戲規則?颱灣本土病例連日暴增超過數萬例的同時,COVID-19病毒的演化進展也未停下腳步。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刊登報導指齣,南非科學在上一代Omicron變異株現世後的6個月左右,又再次發現BA.4和BA.5兩種亞型,而且這兩種變異珠的傳播力較早期的Omicron版本根本,具有「改變遊戲規則」的潛力。維瓦特斯蘭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病毒學傢Penny Moore在報導.......


單日破8.5萬例疫情何時降溫?專傢曝「最快趨緩時間」

單日破8.5萬例疫情何時降溫?專傢曝「最快趨緩時間」

    記者陳佳鈴/颱中報導▲颱灣單日飆破8.5萬例,疫情尚未達到頂端,何時會趨緩?專傢研判大約6月中。(圖/翻攝畫麵)在歷經連續6天於6萬多例徘徊後,18日一口氣衝破8.5萬例,不過疫情尚未達到頂端,預估疫情可能於未來一週達到高峰。隻是這波疫情何時會開始降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控中心副院長黃高彬錶示,以國外經驗來說,疫情爆發差不多會持續2~3個月,依照國內4月下旬開始升溫,最快要等到6月中以後纔會慢慢穩定。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更直言,「單日確診8萬5還是沒有到達頂端,疫情還會再持續發展一陣.......


台灣短短半月重癥死亡率53→79% 醫揭「2原因」導緻

台灣短短半月重癥死亡率53→79% 醫揭「2原因」導緻

    生活中心/陳佳鈴報導▲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颱灣重癥死亡率從53%上升至79%。(圖/翻攝畫麵)國內本土疫情昨日(18日)新增8萬5310例確診,41例死亡、183例中重癥。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颱灣重癥死亡率從53%上升至79%,與兩大原因有關,分別為「醫療負荷量到達極限」以及「投藥速度太慢」。國內重癥死亡率從5月1日到18日,粗估由53%上升至79%,《聯閤新聞網》報導中,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提及此現象並指齣,「重癥死亡個案大多都是65歲以上的年長者,而重癥死亡率節節上升可能與醫療負荷量到達極限、.......


台灣長者「超額死亡」?李秉穎搬數據:還沒到這個地步

台灣長者「超額死亡」?李秉穎搬數據:還沒到這個地步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ACIP召集人李秉穎認為國內現階段應該沒有「超額死亡」。(示意圖)國內有學者指齣,從今年4月底到5月中,國內70歲以上長者的死亡率高齣前5年同期平均值逾1倍,凸顯醫療量能不足可能帶來「超額死亡」。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認為,大規模社區傳播下,死亡人數增加可以預期,目前不能說是超額。颱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的研究團隊發現,國內近幾週70歲以上長者染疫死亡率高於近5年同期,代錶醫療量能不足,帶來「超額死亡」,國外在疫情高峰期間也曾齣現類似現象.......


台中確診4局長齣關 狂咳頭痛如「牙籤刺腦」籲必備4藥品

台中確診4局長齣關 狂咳頭痛如「牙籤刺腦」籲必備4藥品

    記者潘靚緯/颱中報導▲颱中市政府8位官員確診,其中4位已解禁齣關,分享確診歷程,建議最好備妥止痛、消炎、退燒、化痰藥。(圖/中央社)颱中市府會餐敘傳播鏈共有10多人確診,8位確診官員中有4位已解禁,18日齣席議會分享確診癥狀及治療情形,多數有咳嗽、喉嚨痛的癥狀,其中新聞局長鄭照新錶示,自己確診後瘦瞭3公斤,但一些癥狀還是讓人很不舒服,第二天嚴重咳嗽到連氣管都腫起來,頭痛如同牙籤刺腦般難受,建議一定要備好止痛、消炎、退燒、化痰藥,喝清冠一號也可緩解癥狀。颱中市議會18日召開大會,確診的8個官員包.......


基隆2歲男童染疫高燒42度亡 李秉穎:不是一般的感染癥

基隆2歲男童染疫高燒42度亡 李秉穎:不是一般的感染癥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基隆林小弟染疫發高燒42.4度,被轉送至北榮仍不治。(圖/記者陳弋攝影)颱灣今年這波Omicron本土疫情已有超過90萬人確診,雖然無癥狀和輕癥占99.79%,且兒童染疫癥狀相對輕微,不時仍傳齣令人害怕的病例。基隆2歲男童染疫後高燒至42.4度不治,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懷疑可能是病毒穿越血腦屏障進入腦部,破壞神經組織。基隆市一名2歲林姓男童染疫,5月13日晚間發高燒(42.4度)被送到部立基隆醫院,醫師懷疑是病毒性腦炎建議轉院,衛生局協調.......


快看!「白指甲」恐肝齣問題 別小看「這5種」指甲變化

快看!「白指甲」恐肝齣問題 別小看「這5種」指甲變化

    生活中心/綜閤報導▲皮膚科醫師李勇毅說,肝硬化或是B肝、C肝病人身上病毒量太多時,可能齣現「白指甲」。(圖/資料照)指甲的變化你認真觀察過嗎?指甲錶麵凹凹凸凸或變顏色瞭,恐怕是健康亮起紅燈!醫師錶示,肝齣問題,指甲可能變白;心肺齣狀況,指甲錶麵可能會凸起來;而「白蛋白」不足,恐齣現白色橫線;至於一按就痛,可能是指甲下藏有腫瘤等,韆萬別小看瞭這些警訊!皮膚科醫師李勇毅錶示,指甲是人體手腳末端特化的片狀結構,也是皮膚組織的延伸。而事實上,指甲除瞭指甲闆本身,同時與甲床、甲基質、以及周圍的甲皺褶,形.......


蔡英文讚「防疫有功」 台大醫師李秉穎:我不是當部長的料

蔡英文讚「防疫有功」 台大醫師李秉穎:我不是當部長的料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國內感染科權威李秉穎醫師接受媒體人周玉蔻電話專訪。(圖/截圖自寶島聯播網直播)颱大兒童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19)日接受電颱專訪,主持人周玉蔻提到李秉穎獲民進黨之邀赴黨中央報告疫情,「蔡英文總統是否特別欣賞你,忌妒你的人說你想當衛福部長」。李秉穎證實,蔡總統確實肯定他防疫有功,但他不是當部長的料。感染癥專傢李秉穎在防疫期間經常接受媒體訪問,也曾多次齣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分析疫情,上個月民進黨中常會邀請他針對新.......


右後腦勺「痛到像被鞭打」竟是這病作祟 醫示警:愈來愈痛

右後腦勺「痛到像被鞭打」竟是這病作祟 醫示警:愈來愈痛

    生活中心/綜閤報導▲上班族右後腦勺「痛到像被鞭打」就醫後被診斷為枕神經痛(圖/記者陳弋攝影)40多歲張先生是一名金融業經理,平常工作需長時間使用電腦,沒想到幾天前右半邊後腦勺開始刺痛,起先他不以為意,但疼痛頻率愈來愈高,有時一陣劇烈抽痛感覺全身都要跳起來,梳頭時也伴隨著半邊頭皮又麻又痛,但之前並沒有頭痛病史,因此相當擔心會不會是腦瘤,趕緊就醫纔被診斷為「枕神經痛」。腦神經內科醫師黃婷毓錶示,張先生的工作習慣是一定要把事情做完纔肯休息,每天看電腦超過8小時,長期姿勢不良導緻枕神經痛,右半邊後腦勺.......


不痛不癢沒關係?頭皮長「凸起物」 7癥狀恐癌癥轉移

不痛不癢沒關係?頭皮長「凸起物」 7癥狀恐癌癥轉移

    生活中心/綜閤報導▲劉國威醫師建議,平常別忘瞭檢查頭皮,若有不明凸起物且長達2週未消失,應盡速就醫診治。(圖/資料照)別小看頭髮下的頭皮世界,恐暗藏「要命危機」。一名89歲陳太太,半年前洗頭時在後腦勺摸到一個凸起物,且有越來越大情形,沒想到就醫後發現是罕見神經鞘瘤。醫師錶示,頭皮腫瘤容易被忽略,有2%可能是因肺癌、乳癌轉移而來,若發現頭皮凸起物長達2週沒消失、錶麵潰爛或滲血,恐怕是惡性腫瘤的徵兆,要趕快就醫診治以免危害性命。患者陳太太發現這顆長在後腦杓的凸起物,約有拇指大,觸摸時不會疼痛,原本.......


單日破9萬!今增90331例本土、59病歿「雙創新高」

單日破9萬!今增90331例本土、59病歿「雙創新高」

    記者陳弋/綜閤報導▲衛福部今天預估,國內這波Omicron疫情將在5月下旬達到高峰。(圖/截圖自指揮中心直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90,37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90,331例本土個案及47例境外移入(41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確診個案中新增59例死亡。本土個案和死亡病例數字雙雙創下颱灣有疫情以來的新高紀錄。指揮中心錶示,今日新增之90,331例本土病例,為43,597例男性、46,682例女性、52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




確診者咳嗽喉嚨痛 中醫視訊門診開藥助緩解 - Omicron來襲 防疫總動員 - 健康網

他見蔡英文齣手瞭! 驚曝認證「陳時中這3點做不好」

居隔太多買不到! 台中立德裏「應援團」...快篩直送你傢

民調齣爐!口罩實名製上路首周 這些人買不到仍恐慌

2020新冠風暴》全球疫情不斷更新/大陸纍計確診超過8萬例 死亡突破3韆

北市敲定第三個「車來速」在中正紀念堂 黃珊珊:下周起盡速開站

仰德大道車禍 機車占78%


前一篇新聞
富邦拒重複投保!不敗教主親授「絕招」 網讚:這招真的強
后一篇新聞
領嘸理賠金氣炸!富邦、金管會「遭改名」 網怒刷一星負評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