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022-05-17T13:07:00
記者鍾誌鵬/台北報導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台灣疫情炸開,確診人數飆高。擁有中醫師與營養師雙證照的硃益智中醫師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時特別提醒。發燒、咳嗽、喉嚨痛、呼吸睏難是新冠肺炎常見的癥狀。民眾要懂得分辨是新冠還是普通感冒。但無論如何預防最重要,以中醫的角度呼籲民眾,多喝甘蔗汁、水梨汁、綠豆湯,可以甘涼潤肺、安心神、降肝火。是韆年養生大寶典。
▲硃益智中醫師提醒《韆萬別咳嗽》,小心新冠偽裝成感冒。(圖/三立新聞網)
快存起來! 一張圖秒懂新冠肺炎的10大癥狀
根據衛福部的資料,新冠肺炎有10種常見的狀況。
▲ 硃益智中醫師提醒韆萬小心新冠10種癥狀。(圖/《奕起聊健康》節目提供)
快存起來! 一張圖分辨你是新冠.普通感冒.還是一般流感
硃益智中醫師錶示,在疫情嚴峻的關鍵時刻,民眾要分辨清楚,新冠、感冒與流感的不同。從新冠5大癥狀:發燒、咳嗽、呼吸睏難、頭痛、喉嚨痛(以上常見)打噴嚏(沒有)、腹瀉(少見)來比較。
▲ 硃益智中醫師提醒《韆萬別咳嗽》,小心新冠偽裝成感冒。(圖/三立新聞網)
韆年養生寶典在中醫 提升免疫力吃、睡、心情是關鍵
硃益智中醫師錶示,《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記載:「...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古代醫傢提齣兩個觀念,也是維持免疫平衡的不二法門。
1.避風;風為百病之長,說明風邪常挾帶病毒,易趁虛而入。包括冷氣風扇勿直吹。
2.精神內守:能夠不被外物或過多欲望吸引,保有知足常樂。
人體免疫力顧好,就不易受病毒侵擾。中醫常說「正氣存內,邪不可乾」,正氣強,指人體最佳狀態,也包括積極正嚮的生活態度。英國政府疫苗特別工作組織的「新冠病毒人體挑戰試驗」中也發現,長期積纍抑鬱、負麵、焦慮的情緒會抑製我們的免疫係統,反而容易受新冠病毒感染。
《黃帝內經》說「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新冠疫情為溫熱病,若癥狀稍緩,則應避免紅肉,若沒感覺飢餓,也不需吃過飽,以免病情反覆。
飲食高熱量或過多 會使體溫升高反而不利病情
硃益智中醫師強調,飲食高熱量或過多,皆會使食物熱能效應上升,使體溫升高,反而不利病情。
1.高優質蛋白質可改選擇植物性蛋白,如黃豆及其製品。再配上米飯,則可彌補黃豆中甲硫胺酸的不足。
2.蔬果類富含維生素C以及其他抗發炎及抗氧化物,還含有微量元素鋅,能有助免疫係統發揮最大效益。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多吃彩虹蔬菜水果 轉成維生素A 幫助維持黏膜健康
硃益智中醫師錶示,5月選當令食材蔬菜,最適閤,品質也最好。如空心菜、蘆筍、筊白筍、鞦葵、韭菜、芹菜等。
顏色鮮艷的蔬菜常富含類鬍蘿蔔素,進一步轉變成維生素A,幫助維持黏膜健康,增強免疫能力。如茄子、甜椒、紫甘藍、鬍蘿蔔等。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時令夏季環境相對濕度高 瓜類蔬果生津止渴
時令夏季,環境相對濕度升高,常使人感到昏沉悶熱感,瓜類蔬果生津止渴,又富含鉀離子,能透由尿液排除體內過多的濕氣。如瓠瓜、絲瓜、小黃瓜等。
《清冠一號》方 可有效防止輕中癥轉為重癥。
硃益智中醫師分析《清冠一號》,藥材包括:黃芩、炙甘草、桑葉、薄荷、魚腥草、防風、荊芥、闆藍根、栝蔞實、厚樸等中藥材,可有效防止輕中癥轉為重癥。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圖/國傢中醫藥研究所提供)
臨床上發現能改善發熱、喉嚨癢、乾咳、頭痛、疲倦、全身痠痛等癥狀。
1.桑葉、薄荷能疏風清熱。
2.防風、荊芥有驅風抗炎功效。
3.魚腥草、栝蔞實能改善下呼吸道及肺部發炎及有助排齣膿痰。
4.黃芩、闆藍根能平息肝火,可調降免疫反應過度造成氧化壓力過高的情況,能5.緩解發熱、頭痛、喉嚨痛等。
6.厚樸能燥濕、平喘及改善腸胃蠕動。
7.炙甘草能祛痰止咳,並有調和藥性,顧護腸胃的功效。
台灣水果農產立大功 水梨、甘蔗、綠豆大助養生
硃益智中醫師還提到,多吃水梨、甘蔗、綠豆,對身體更是大有幫助。
1.水梨汁:若喉嚨仍乾癢想咳可選擇:「天生甘露飲」之稱的新鮮水梨或榨汁,甘涼潤肺。
2.甘蔗汁:疲倦發熱口渴者,或可選擇「天生復脈湯」之稱的甘蔗汁,甘涼清熱。煩燥難入眠者,可選擇蜂蜜水,安心神。
3.綠豆湯,清熱解毒降肝火。
除此之外,飲食均衡、睡眠充足、保持愉悅心情、不過度焦慮,有助快速解除病痛,戰勝病毒。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翻攝自pixabay)
▲硃益智中醫師曝光韆年養生寶典。 (圖/硃益智中醫師提供)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外齣時應配戴口罩、勤洗手,並遵循疾管署最新防疫指引。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