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7/2022, 9:54:06 PM
從最初的足球流氓,到後來的“正規軍”,亞速營“一路升遷” 的背後是一幕幕血淋淋的慘劇。
| 作者:鄭敖天
| 編輯:於冰
| 編審:蘇睿 淩雲
近日,一張老婦人舉槍射擊的照片登上西方媒體的顯眼位置。
老人身穿黃色外套、戴綠色圍巾,趴在地上練習使用AK-47步槍射擊。
・ 老人接受射擊訓練。(來自網絡)
在西方媒體輿論攻勢下,烏剋蘭被營造成“全民皆兵”的氛圍,還稱老人是“英雄”“榜樣”。
很快,照片的真相被捷剋媒體揭穿。有報道稱,這張照片來自烏剋蘭新納粹組織亞速營針對平民的一次訓練。照片中的老人叫瓦倫蒂娜,今年已經79歲。
・ 指導瓦倫蒂娜進行射擊訓練的士兵臂章帶有亞速營標識。(來自網絡)
在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中,指導瓦倫蒂娜的亞速營成員正在教孩童和婦女學習如何使用槍支、識彆爆炸物及急救培訓。
亞速營“讓老幼婦孺拿起武器”的做法迅速引起網友質疑,稱“法西斯也不會讓老幼婦孺上戰場”。
作為烏剋蘭乃至國際社會最有爭議的武裝組織,亞速營可謂惡名遠揚。從最初的足球流氓,到後來的“正規軍”,其“一路升遷” 的背後是一幕幕血淋淋的慘劇。
曾到美國接受訓練
位於哈爾科夫市中心的鋼鐵工人運動場,建於1926年,是歐洲曆史最悠久的足球場之一,也是哈爾科夫冶金工人隊的主場。
鮮少有人知道,這座看起來很普通的建築,是亞速營的發源地。
・ 亞速營士兵。(來自網絡)
1982年,一群球迷在這裏搞瞭個足球流氓組織――“82派”。這個主張極端民族主義的暴力組織,在蘇聯解體後的經濟衰退階段,吸納瞭大批迷茫又荷爾濛過剩的年輕人。
最初的“82派”,不過是個讓警方頭疼的暴力組織。到瞭2013年,烏剋蘭經曆“顔色革命”,“82派”也趁機走上政治舞台,引起極右翼分子安德烈・比列茨基的關注。
比列茨基是烏剋蘭極端民族主義組織“烏剋蘭愛國者”的領導人之一,曾公開宣稱要在烏剋蘭建立“國傢社會主義(即納粹)”製度。2011年,該組織的三名成員因陰謀爆破哈爾科夫市的一座列寜像而被警方逮捕,“烏剋蘭愛國者”就此走入低潮。
2年後,正在謀劃“東山再起”的比列茨基,認定“82派”是一股可以利用的力量,有意與組織成員接觸,並成為組織核心成員。
2014年剋裏米亞事件爆發後,比列茨基組織“82派”占領瞭哈爾科夫州政府大樓,成立所謂的“特遣警察巡邏隊”。這些戴著麵罩、穿著黑色製服的“警察”,被哈爾科夫人稱為“黑衣軍”。
其實,“82派”衝擊政府、設立私軍的行為,本不被烏剋蘭法律所容。但當時的政府決定對其過去的行徑“既往不咎”,還將“82派”進行收編。就這樣,劣跡斑斑的“82派”改名為亞速營,被派往東烏剋蘭前綫與頓涅茨剋地區民兵對抗。
令人氣憤的是,手無寸鐵的頓涅茨剋平民也遭到亞速營的鎮壓。
根據聯閤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調查,亞速營在東烏剋蘭駐紮的2年裏,“私設法庭”,肆意拘禁、性侵、虐待在他們看來有“通俄嫌疑”的平民們。同時,亞速營還曾多次劫掠烏東平民住宅和基礎設施,導緻大量平民流離失所。
讓亞速營臭名昭著的事情不止於此。
他們在作戰服的臂章上畫著納粹黨衛軍第二裝甲師的師徽“狼之鈎”、白人至上主義的標誌“黑太陽”。這種瘋狂崇拜納粹圖騰的行為,很快讓其成為新納粹主義者的“聖地”,吸引瞭大批來自全世界的極右翼分子。
・ 亞速營標識(來自網絡)
曾製造“基督城屠殺”的凶手布倫頓・塔蘭特就在亞速營接受過訓練。此人在2019年3月15日襲擊瞭新西蘭基督城清真寺,屠殺51名新西蘭平民。
除此之外,美國的納粹組織“雄起運動”“原子武器部”也曾與亞速營進行過串聯。美國時代周刊對此評論道:“亞速營正在鼓舞著來自全世界的‘白人至上主義者’。”
另一方麵,亞速營在短短幾年迅速壯大,與西方國傢的“暗中操作”有關聯。
2015年初,亞速營成為第一批接受美軍訓練的烏剋蘭軍隊。當時,美國黑人議員約翰・康耶對此大為反對。在40名議員的支持下,美國眾議院於2015年6月通過法案,禁止美軍為亞速營提供訓練。
然而,不到半年時間,該法案在五角大樓的壓力下被撤迴。於是,被眾多機構和媒體定性為“新納粹組織”的亞速營,繼續接受來自西方的裝備和訓練。
・ 在北約旗(左)、亞速營軍旗(中)和納粹旗前閤影的亞速營士兵。(來自網絡)
在各方右翼勢力的支持下,亞速營的狼子野心迅速膨脹。
2016年,比列茨基當選烏剋蘭最高拉達(議會)議員後,開始創建極右政黨“國民軍團”,企圖賺取政治資本。
如今的亞速營,已是烏剋蘭國民衛隊下屬的“特殊行動部隊”,在馬裏烏波爾市建立瞭獨立的後勤基地、訓練中心和坦剋營,還多次組織“少年夏令營”,嚮烏剋蘭兒童灌輸極端民族主義思想。
“在短短四年裏,‘亞速營運動’已經成為一個國中之國。”亞速營國際秘書長奧利安娜・希米亞卡嚮媒體炫耀道:“我們的思維是全球化的。”
2019年12月,多名亞速營極端分子以“遊客”和“教師”的身份潛入香港,參與瞭尖沙咀的亂港風波,還和黑衣暴徒“親密閤影”。這些帶有納粹紋身的極端分子很快被香港市民發現,成為亞速營海外擴張企圖的證據之一。
・ 參加亂港風波的亞速營成員。(圖源:南華早報)
寡頭的“私兵”
除瞭西方國傢的支持和縱容,亞速營背後的另一隻“黑手”也頗有來頭,他就是烏剋蘭寡頭伊戈爾・科洛莫伊斯基。
・ 烏剋蘭寡頭伊戈爾・科洛莫伊斯基(圖源:美國外交部)
科洛莫伊斯基是猶太人,産業遍及烏剋蘭的金融業、媒體業和能源業。他控製的“1+1媒體集團”,幾乎壟斷瞭烏剋蘭的媒體。
多年來,科洛莫伊斯基一直因洗錢和支持政治腐敗而飽受爭議。雖然他記錄在案的資産為180億美元(約閤1136億元人民幣),但他依靠洗錢和貪汙獲得的錢財,遠不止於此。
2016年,烏剋蘭政府花費560億美元(約閤3535億元人民幣)巨資(約為烏剋蘭同年全國生産總值的五分之二),來為科洛莫伊斯基控製的銀行“Privatbank”紓睏。
科洛莫伊斯基靠著這筆錢得以翻身,烏剋蘭經濟卻受到重創。
2019年,美國聯邦調查局發現“Privatbank”在美國佛羅裏達州從事洗錢活動,數額驚人,金額可達百億美元以上。沒有人知道這些錢的來源,唯一可以確認的是:這些錢最終會流入科洛莫伊斯基的腰包。
科洛莫伊斯基的影響力在烏剋蘭如日中天,但他並不滿足於做寡頭。
2014年,科洛莫伊斯基在烏剋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剋州擔任州長一職。從那時起,他就投大筆錢資助烏剋蘭境內多支極右民兵武裝。據美媒估計,他為每個極端武裝組織提供“啓動資金”約為1000萬美元(約閤6314萬元人民幣)。臭名昭著的亞速營,也受到科洛莫伊斯基的關注,他為其下瞭不少“血本”。
為瞭迴報“金主”的大力支持,這群軍事組織也經常扮演他的“私兵”。
2015年,一群身穿軍裝的武裝分子占領瞭烏剋蘭石油管道公司在基輔的辦事處。不久後,科洛莫伊斯基在眾目睽睽之下走進辦事處大樓,宣布自己已將辦事處大樓從“俄羅斯破壞分子手中解放齣來”。
其實,這不過是科洛莫伊斯基“自導自演”的一齣戲。
據烏剋蘭媒體報道,科洛莫伊斯基因不滿該公司的董事會換屆人選,就讓自己“控製”的右翼武裝組織占領辦事處,以嚮公司領導層施壓。
科洛莫伊斯基的舉動讓烏剋蘭社會一片嘩然,但時任總統波羅申科最終選擇息事寜人。澤連斯基上台後,此事也再無人提起。
“目無王法”的寡頭把自己的利益淩駕於烏剋蘭國傢安全之上,連美國情報界也對科洛莫伊斯基感到不放心。美國情報分析中心研究員喬納森・布魯森就錶示,“科洛莫伊斯基是烏剋蘭寡頭中最危險的一個。他的行事風格就像一個軍閥,從來不怕把自己的手弄髒。”
被多國“製裁”
幕後“金主”被盯梢,作惡多端的亞速營已在近些年引起國際社會的警惕。
歐洲、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一些官員聲稱,亞速營在極端組織的全球網絡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對於渴望獲取戰鬥經驗的年輕人來說,它就像一塊磁石。前聯邦調查局特工和安全顧問阿裏・蘇凡估計,過去六年間,來自50個國傢的逾1.7萬名外籍戰士都曾前往過烏剋蘭。
為此,許多國傢加入到製裁亞速營等極右組織的行動中。
2019年,俄羅斯最高法院以“綁架”“酷刑”“使用禁止的戰爭手段和方法”等條例中規定的罪行為由,對亞速營的相關人員提起瞭刑事訴訟。
近年來,許多西方有識之士要求本國政府與亞速營徹底切割。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學者安德魯・派佛錶示,在這些極右組織被解散前,美國不應對烏剋蘭提供軍事援助。
另一邊,為瞭逃避國際社會的製裁,亞速營也在悄悄進行“洗白工作”。
・ 正在訓練“兒童兵”的亞速營士兵。(圖源:每日電訊報)
2019年,已更名為“亞速特種行動團”的亞速營宣布停止招募海外成員,並拒絕承認曾為外國極右翼分子提供軍事訓練。
亞速營的一位發言人還告訴“今日美國”,組織裏“僅有10%-20%”的成員是納粹分子,還強調“納粹主義隻是這些成員的個人信仰,不代錶亞速營的政治立場”。
亞速營這些“越抹越黑”的狡辯,顯然欺騙不瞭世界各國。烏剋蘭方麵對亞速營等極右翼武裝勢力的縱容,更應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
在俄烏衝突爆發前夕,常年研究烏剋蘭極右翼武裝勢力的加拿大記者邁剋・科爾伯恩發文,警告西方政府正視烏剋蘭新納粹組織的危害性。
他指齣,這些組織正在利用當前的緊張局勢,通過披上“愛國者”的外衣不斷擴大自己在烏剋蘭輿論場的影響力。他強調,如果西方政府對新納粹主義的暴行視而不見,最終的結局可能是“血腥的”。
一個國傢縱容新納粹軍事組織發展壯大,不僅對國傢具有巨大風險,對老百姓更是不負責任的。
3月1日,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網站在《烏剋蘭極右翼的亞速營是怎麼一迴事?》的報道中寫道:
“隨著俄羅斯齣兵烏剋蘭的行動,烏剋蘭的一個極右翼軍事組織再度登上瞭新聞頭條。
俄羅斯總統普京稱,烏剋蘭軍隊內部存在此類部隊是他發動的‘旨在使烏剋蘭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的……特彆軍事行動’的原因之一。”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環球人物”微信公眾號(globalpeople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