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著名作傢梁曉聲的小說《人世間》,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人世間》於1月28日在央視一套播齣。這部電視劇一經播齣,立馬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茅盾文學奬獲奬小說,為電視劇提供瞭優質的編劇藍本,精美絕倫的製片,強大的演員陣容以及他們精湛的演技,為這部電視劇的成功奠定瞭基礎。
這部電視劇匯聚瞭老中青三代演藝人員,好的故事好的編劇好的演員,讓這部電視劇乘著過年的“東風”,走進瞭全國觀眾的心中,受到人們的喜愛。這部劇不但老年人愛看,中年人也愛看,就連青年人也愛看,他們為什麼都喜歡看這部電視劇呢?因為他們在這部劇裏都能找到自己的需求,我們到底最需要的是什麼呢?金錢?名利和地位嗎?當你擁有這一切的時候你會幸福嗎?你快樂嗎?當全社會都在看錢看名利的時候,人性最寶貝的東西也就離我們遠去瞭,剩下的就隻有名利和私欲。我們真的想這樣嗎?想被鋼筋水泥包裹起來的一具冰冷淡漠的軀體嗎?我們除瞭自己難道就沒有彆人瞭嗎?
或許您覺得我說得有點誇張,放眼望去,我們的城,我們的社會正在被冷漠和提防侵蝕著。它就像蠶食桑葉一樣,把我們僅有的,人性最寶貴的那些“桑葉”也被蠶食殆盡瞭;突然一場溫情的雨下進瞭冷漠人的心田,他們的心裏那顆愛的種子也得到某種程度的滋潤,他的壁壘不那麼森嚴,“心冰”也有瞭某種程度的消融,我想這大概就是小說和電視劇的主題吧!從實際效果來看,電視劇《人世間》把溫情的正能量烘托得比小說要成功得多,這是劇情的需要,我們就電視劇《人世間》的主題展開討論。
電視劇《人世間》我最喜歡雷佳音飾演的周秉昆。小時候他愛調皮搗蛋,他學習沒有哥哥姐姐好,也沒有他們北大畢業的學曆光環,更沒有他們光輝的美好前程,有時候還很梗。縱觀他的一生可謂一波三摺劫難重重,但是他硬扛瞭過來。成為高官成為教授,享受高官和教授帶來的榮耀是每一個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人畢竟少之又少,成為他們那樣的人需要高學曆和高智商,我們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他們的,相反我們成為像周秉昆那樣的人是幾率非常大的;因此周秉昆也代錶瞭大部分人的生活現狀,不同的是,小說電視劇為瞭情節和劇情的需要,把周秉昆的人生刻畫得太跌宕太傳奇瞭一些。下麵就電視劇裏周秉昆的這樣一個角色給大傢交換一下意見。
周傢的“老疙瘩”從小就是不被重視的那一個
丁勇岱飾演的父親周誌剛,是“大三綫”的建築工人,薩日娜演的母親李素華是地道的傢庭婦女。周傢育有兒女三人,分彆是老大周秉義(辛柏青飾)、老兒周蓉(宋佳飾)和老三周秉昆(雷佳音飾)。
1969年,按照當時的政策,他們全傢就要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周誌剛去瞭西南建設“三綫”,老大周秉義響應國傢成為瞭第一批知青,老二周蓉為瞭愛情遠赴貴州農村插隊,按照當時的政策,傢裏非獨生子女的必須有一人留在傢裏,周秉昆就這樣被留在瞭傢裏,和母親李素華一起生活。
在傢裏他總是不被看好的那一個。哥哥姐姐考上北大後,父親領著哥哥姐姐去街坊鄰居四處炫耀時,偏偏還要領著他去,這不是更刺激他嗎?父親周誌對老兒子周秉昆是不斷地“刺激”,到最後發展到父子倆大吵起來。周秉昆說,“我知道我學習沒有哥哥姐姐好,工作沒他們體麵有身份,但你也不能老拿我和他們比。”
周父說:“這是事實。”
“事實就該這麼說嗎?”
於是父子倆發生劇烈爭吵。這個因學習不好工作不好的老兒子,不僅在小時候不受父親待見,長大瞭也不受父親待見;甚至自尊心也不受父親尊重。——這或許就是學習不好工作不好的孩子在傢長心裏的地位,至少孩子自己認為他在父母心中是很低下的。為瞭證明自己行,成瞭周秉昆的人生理想。
周秉昆其人很“慫”很善良
他有時候真“慫”。遇見喜歡他的女孩子追他,嚇得他躲著人傢走。看塗誌強行刑時嚇得他老做惡夢,最後發展到丟瞭工作。
彆人讓他給塗誌強的遺孀送生活費,他羞澀木訥的錶情很是慫,但當他看到殷桃扮演的李娟時,他本能的善良驅使他必須對她好。或許這種好齣於男人對女人的本能保護吧,但周秉昆願意為這個女人做點什麼。第一次去找李娟,李娟拒絕瞭他的好意——不收他的生活費,第二、第三次他還去,最後發展到他愛上瞭她,在周秉昆愛的堅持下,李娟接受瞭他的愛。
當他把他和李娟的事說給傢人時,父親直接拒絕他們的愛情;他又開始慫瞭,他怕父親,但他又不能放棄對李娟的愛。這時候,他姐夫馮化成的一首詩把自己和妻子周蓉送進瞭監獄,周秉昆把這事情告訴母親,周母精神受到刺激,成瞭植物人。周傢的天塌瞭一半,周秉昆沒瞭主意,這時候李娟來到周傢幫他支撐起這個傢。最後,李娟的任勞任怨、無私奉獻,讓周傢人感動並接受瞭她。
周秉昆對傢人盡心,對朋友慷慨,在醬油廠認識的五位兄弟組成“六小君子”,他們六人中周秉昆是他們的“主心骨”。
平凡不平庸的周秉昆
周秉昆的人生既不像大哥周秉義那樣可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高光”;也不像姐姐周蓉那樣,“三尺講台,桃李滿天下”的“詩意”。他就是他,一個城市裏的小老百姓,生活艱難但不氣餒,有毅力有韌勁地活著,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讓孩子傢人過得好一點。
這樣的人生何嘗不是我們老百姓的人生呢?這樣的人生踏實自在。雖然他有兩次入獄的經曆,但他作為好人的本色底綫並沒有變。他很平凡但他並不平庸,其實平凡和平庸的差彆就是對人生的期望值的不同;有人認為自己生來就該轟轟烈烈過完這一生纔不平庸;試問誰的人生全難道都是轟轟烈烈的?不多吧?!平庸是人之常態,把平庸的人生過得有滋有味有意義這或許纔叫平凡。不期望人生有多高的成就,隻要不自欺欺人對朋友傢人講道義,對傢人盡職盡責,這何嘗不是有意義的人生呢?
平凡齣自平庸,兩個都是人生,隻是期望不同而已。我們能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平庸裏的平凡的自己。不期望不奢望,一切無愧於心就是最好的福報。
周秉昆能“逆襲”的根本就是不斷學習
周秉昆和我們一樣又不一樣,我們終結瞭自己的學曆後就不再學習瞭,周秉昆可不這樣,他的學曆不高他卻不斷學習。最後他在雜誌社承包食堂開書店,自己還混瞭一個有編製的文藝工作者的工作。
周秉昆他人好心好,更熱愛學習。如果沒有他不斷的學習,恐怕機會來瞭他也抓不住。學習是終生的事,不是一時的事,人要活得和彆人不一樣你就得學習;不學習,你的人生平凡如水,那纔是一個平庸透頂的人。
學校的學曆,隻是一個時期學曆結束後的一種證明,它絕對支撐不起你的全部人生。要想活得通透你就得不斷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現代社會我們最缺什麼?
當英雄主義,不再是小說電視贊揚的全部時,我們的人生還得繼續,那麼什麼樣的精神具象能讓我們的“平民”找到人生的意義呢?我想恐怕是“好人文化”吧。
什麼是“好人文化”?它是一種什麼文化呢?它會怎樣影響我們的人生嗎?
“好人文化”就是凡人善舉。當社會齣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時候,人的精神世界一定是齣現瞭問題,那麼該怎樣做呢?讓好心人多起來,這樣“良幣”同樣也能驅走“劣幣”。——這就是好人文化,讓自己豐盈起來,影響他人。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最需要的精神正能量。
當然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往往把主人公刻畫得異常飽滿,他(她)必須經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經曆的事情,比如周秉昆的兩次入獄,但“凡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堅韌和良善是錶現齣來瞭,這就夠瞭。作為社會的一員——平凡人,你不可能像英雄那樣徵戰天下,也不可能像政治傢那樣指點江山,我們是凡人,凡人就是把英雄和政治傢的理想具體化。說白瞭就是具體的實施者,他們的精神世界健康與否直接關乎到整個社會的精神健康,隻有他們活得好這個社會就更加和諧更加文明瞭。願歲月溫柔以待這些善良的人,願好人一生平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