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3/2022, 11:05:28 AM
眾所周知,蘋果對元器件供應商的要求是十分苛刻的,在選用供應商之前,都會進行長期的評估,考察的維度通常包括元件的性能、質量、良品率、産能等等。足夠“挑剔”的眼光,為蘋果産品的綜閤體驗上瞭一道保障。
而落到芯片這樣關乎整體錶現的核心元器件上,蘋果的選擇更是慎之又慎。這片領域,長期以來也缺少一個中國廠商的名字。但從今年開始,情況就不再一樣瞭。
iPhone 裏的首個國産存儲芯片
中國台灣的電子時報(DigiTimes)援引供應鏈消息報道稱, 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YMTC)今年正式打入 iPhone 閃存供應鏈, 預計 5 月開始鋪貨,有望為今年下半年的 iPhone 14 係列供貨。
這是蘋果手機裏第一次齣現中國廠商的閃存芯片。iPhone 的閃存供應商,無一不是領域裏的佼佼者,比如三星,比如美光、SK 海力士、鎧俠(原東芝存儲)。
海通國際證券分析師 Jeff Pu 預計, 長江存儲將為 iPhone SE 提供約 5% 的存儲芯片,為iPhone 14 提供 3-5% 的存儲芯片。
根據業界消息,長江存儲送樣供蘋果驗證,至少已有半年以上。半年的考核過程,足見蘋果要求之高,也可以看齣長江存儲在提升産品錶現的努力。
而從蘋果的角度來說,此舉也是對供應商多樣化策略的貫徹,有助於應對供應鏈風險,尤其是在閃存這種對生産風險、供需關係極為敏感的行業。停電、汙染、供應緊張等,都可能導緻閃存漲價,關注電腦裝機的小夥伴可能對此深有體會。
比如今年 2 月,西數、鎧俠就因為閃存工廠遭汙染,工廠停産、大量晶圓報廢,導緻的結果是毫無懸念的:漲價!而且因為西數的漲價,美光也跟著宣布提價。蘋果多一個品牌選擇,就能多抵消一些部分供應風險。
這一小步,從無到有
長江存儲填補的,不僅僅是中國廠商在 iPhone 存儲芯片上的空白,更是整個中國閃存領域的空白。
長江存儲脫胎於武漢新芯,是國傢認定的首批重點集成電路生産企業。 2006 年,湖北省政府、武漢市政府、武漢東湖開發區共同投資 100 多億元人民幣,成立瞭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製造公司。武漢新芯的第一個大客戶是飛索半導體,後者由 AMD 與富士通的閃存部門閤並而來。武漢新芯與飛索半導體開始共同研發 3D NAND 閃存技術,並為其代工閃存芯片。
但由於缺乏核心技術,武漢新芯起步艱難,技術水平停留在 65nm 階段,而這時的 NAND 閃存龍頭三星,主力産品已經來到瞭更精密的 42nm 和 51nm 製程,並逐步嚮 32nm 推進。除瞭製程落後,武漢新芯的産能也並不理想,僅可勉強維持生存。
2008 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爆發,最大客戶之飛索半導體業績一路下滑。飛索訂單銳減,武漢新芯處境睏難,幾乎走到絕路,被迫尋求齣售。武漢新芯的潛在閤資對象,包括美光、台積電、豪威等行業巨頭。
這時國內業界一緻呼籲,保住武漢新芯,保住中國大陸存儲器公司的“獨苗”。最終,武漢市政府決定放棄閤資,咬牙堅持。
在此期間,國傢提高瞭對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認識。2011 年國發委 4 號文件齣台,鼓勵軟件産業和集成電路産業發展。據報道,湖北省、武漢市領導曾進行瞭長達數小時的會議,終於達成一緻,湖北武漢在國傢的半導體産業發展過程中,理應扛起存儲芯片的大旗。
兩年後,武漢新芯迎來命運轉機。2014 年 6 月,《國傢集成電路産業發展推進綱要》正式公布,同年 9 月,國傢集成電路産業投資基金成立,總投資規模 1387 億元,覆蓋産業鏈上遊至下遊各個環節,推動中國先進集成電路産業發展。
2016 年,國傢基金推動下,紫光國芯與武漢新芯閤並,正式成立長江存儲。
接下來,長江存儲邁齣瞭幾個大步:2017 年 10 月,設計製造瞭中國首款 3D NAND 閃存,次年第三季度量産;2019 年 9 月,搭載自研 Xtacking 架構 64 層 3D NAND 閃存實現量産;2020 年 4 月,128 層 NAND 芯片試産成功,次年 7 月量産。
用長江存儲 CEO 楊士寜的話來說,這三年,走完瞭國際大廠六年的路。
期間還有一個不小的裏程碑。2020 年第三季度,長江存儲拿下全球原廠 NAND 閃存市場 1% 的份額。 雖然隻有 1%,但足夠讓長江存儲打進市場前十,位列第七,前六位分彆是三星、鎧俠、西數、美光、SK 海力士和英特爾。
長江存儲不僅走上瞭發展快車道,更重大的意義在於,它從技術、專利等多角度填補瞭國産存儲芯片的空白。長江存儲的技術都來自於自主研發與積纍,沒有專利問題,技術層麵足夠硬氣。
正因為高度的自主性,華為在被製裁的時間裏,也能用上長江存儲的存儲芯片。 華為 2020 年的旗艦 Mate 40 係列手機,就使用瞭長江存儲的 64 層 3D NAND 閃存。
結語
一直以來,iPhone 的供應鏈中從來不缺中國廠商的身影,曝光的消息顯示,2020 年的 200 傢蘋果供應鏈中,中國廠商占到 114 傢,相當於半壁江山。
然而發人深省的是,中國廠商,尤其是中國內地的廠商,主要供應電池、外殼、鏡頭、綫材、天綫、PCB 闆等等元器件,價格相對較低,總共可能隻占物料成本的 30%。 iPhone 的核心部件,尤其是涉及芯片的部分,中國廠商幾乎不見蹤影。恰恰是這部分,占據的成本高達 70%。
看看 iFixit 的 iPhone 13 Pro 芯片示意圖:SK 海力士的內存、思佳(Skyworks)的前端、意法半導體和德儀的電源 IC、村田的射頻開關、鎧俠的閃存......唯一有中國廠商身影的地方,或許就是環旭(USI)負責的超寬帶和 WiFi/藍牙模塊,其母公司是中國台灣的日月光。
iPhone 13 Pro 芯片示意圖(部分)
因此,打入蘋果供應鏈的長江存儲, 雖然隻是踏齣瞭一小步,但對於謀求芯片技術自主的中國內地産業,卻是一次從無到有的飛躍。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長江存儲在蘋果供應鏈、在整個閃存産品市場上,所占的份額還是少數,距離掌握行業前列的幾傢巨頭差距不小。長江存儲的一小步,解決瞭從無到有的問題,而未來要掌握核心技術,躋身行業前列,無論是長江存儲還是整個中國芯片産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假期齣行手機丟瞭怎麼辦?iPhone 的查找功能要用好!
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成為瞭齣門必不可少的設備,齣行不慎丟失的話,要如何找迴呢?蘋果在 iOS 15 中更新的查找功能是否可以助你找迴手機呢?
京東京造 K3 機械鍵盤免費送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