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7:11:01 PM
近日,人社部印發瞭《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纔培養模式實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提到:
工作目標是:
以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為基礎,以技師學院為重點,在 全國技工院校大力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 。加強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教學資源、教師培養工作,將企業典型工作任務轉換為學校教學內容,根據工作過程設計教育過程,實現“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百韆萬”目標,即 建設100個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專業,1000所技工院校參與實施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培訓10000名工學一體化教師 ,進一步提高技能人纔培養質量,幫助學生從學校學習到就業工作緊密銜接。
主要任務中提到:
開發工學一體化教學資源。 緊密對接産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 優先開發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國傢急需緊缺職業的教學資源 ,創新教材形態,開發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式等教材。
加快工學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 通過各級各類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促進教師提升工學一體化教學能力。技工院校可安排一定比例或者通過流動崗位等形式,麵嚮企業和社會聘用高技能人纔等擔任專兼職工學一體化教師。 在公開招聘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教師時,可以適當降低學曆要求,或不再設置學曆要求。對優秀高技能人纔,可按照國傢有關規定直接通過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到與所獲技能奬項相關的崗位任教。
擴大校企閤作的工作覆蓋麵:
派送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促進教師熟悉瞭解企業工作環境 ;閤理利用企業場地、設施設備開展教學,幫助學生感知企業文化。 學校可依托閤作共建企業為學生提供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服務,或按規定加強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以下是詳細內容:
圖片來源:人社部
推進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技能人纔培養模式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按照《關於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意見》和《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工作安排,決定在全國技工院校推進工學一體化技能人纔培養模式(以下簡稱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現製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背景
(一)實施基礎。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是依據國傢職業技能標準及技能人纔培養標準,以綜閤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將工作過程和學習過程融為一體,培育德技並修、技藝精湛的技能勞動者和能工巧匠的人纔培養方式。2009年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通過分批試點方式逐步推進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專業31個、試點院校191所。通過試點,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教學效果得到教師、學生、傢長的好評,培養質量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是推進校企融閤、提質培優的重要途徑,是技工院校服務製造業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務實舉措。
二、總體要求
(二)指導思想。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正確辦學方嚮,堅持立德樹人,圍繞促進就業創業、服務企業行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傳授、技能培養融閤統一,持續推動技工院校內涵發展和特色發展。
(三)工作目標。以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為基礎,以技師學院為重點,在全國技工院校大力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加強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教學資源、教師培養工作,將企業典型工作任務轉換為學校教學內容,根據工作過程設計教育過程,實現“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百韆萬”目標,即建設100個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專業,1000所技工院校參與實施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培訓10000名工學一體化教師,進一步提高技能人纔培養質量,幫助學生從學校學習到就業工作緊密銜接。
三、主要任務
(四) 製定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 通過組織製定、徵集遴選等多種方式加快開發和修訂技工院校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明確培養目標、課程安排、課程規範、實施建議、考核與評價等技能人纔培養要求。以通用職業素質課程為突破口,加快公共基礎課課程改革創新發展。促進工學一體化課程標準與世界先進標準對接,充分吸收世界技能大賽的先進理念、技能標準、評價體係,推進世界技能大賽各賽項的專業或課程轉化工作。
(五) 開發工學一體化教學資源。 緊密對接産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 優先開發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及國傢急需緊缺職業的教學資源 ,創新教材形態,開發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式等教材。開發滿足課程教學需要的教學資源包,包含教材、工作頁、教學案例庫、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落實《技工院校教材管理工作實施細則》,強化教材規範化管理,堅持凡編必審、凡選必審。
(六) 應用工學一體化教學方法。 以企業勞動組織方式和工作方法為主要依據,以培養學生綜閤職業能力為主要目標,深入分析技工院校學生成長成纔規律及特徵。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設立課程教學研究與推廣應用的課題或項目,加強教學理論研究。創新應用教學技術,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的教學資源,實施工作過程導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行動導嚮教學。
(七) 建設工學一體化教學場地。 通過新建、改造等方式,建設滿足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需要的教學場地,科學設置與教學班級規模相匹配、符閤工作任務實施要求的軟硬件教學設備。 鼓勵支持技工院校爭創國傢級、省市級高技能人纔培訓基地、公共實訓基地、世界技能大賽集訓基地,積極參與教育強國推進工程。 支持技工院校利用公共實訓基地開展技能實訓,帶動工學一體化課程教學場地建設。
(八) 加快工學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 實施工學一體化師資專項培訓計劃,製定師資培訓標準,建設師資研修基地,推進網絡師資研修,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通過各級各類教師職業能力大賽,促進教師提升工學一體化教學能力。 技工院校可安排一定比例或者通過流動崗位等形式,麵嚮企業和社會聘用高技能人纔等擔任專兼職工學一體化教師。在公開招聘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教師時,可以適當降低學曆要求,或不再設置學曆要求。對優秀高技能人纔,可按照國傢有關規定直接通過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到與所獲技能奬項相關的崗位任教。
四、校企閤作擴大工作覆蓋麵
(九) 大力推動校企閤作共建。 通過引企駐校、引校進企、校企聯動、企業辦學等方式,與企業閤作共同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校企共商專業規劃、課程開發、教學模式、實習實訓工作,聯閤開發教學資源。 派送學校教師到企業實踐,促進教師熟悉瞭解企業工作環境 ;閤理利用企業場地、設施設備開展教學,幫助學生感知企業文化。鼓勵工學一體化課程專業與企業車間班組結對子,開展工學一體真實生産項目教學。 學校可依托閤作共建企業為學生提供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服務,或按規定加強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十) 探索組建區域性、行業性等多類型技工教育聯盟(集團)。 積極組織産業龍頭企業、行業頭部企業、區域性代錶企業力量,以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為紐帶,以技師學院為樞紐,加強互助閤作,形成整體優勢。舉辦區域或行業高技能人纔研修交流活動,通過互派師資幫扶、駐點、學習、交流,共同推動工學一體化課程資源開發、師資培訓、設施共享、成果互認。
(十一)充分發揮專傢作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組織研究開發課程標準、評估標準,提供教學指導與技術支持。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組織本地區行業産業和技工院校專傢,加強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研究,定期開展工作督導,規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材使用、技能訓練等。充分調動行業産業部門、科研院所等機構的專傢力量,在産業發展、技術進步、人纔需求、教學研究、技能養成等方麵發揮優勢,做好教學改革谘詢與服務。
(十二)采取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技工院校要在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中發揮高端引領、示範帶動作用,普遍采取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通過設立企業培訓工作站,創建共建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方式,引入生産企業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提取典型工作任務用於培訓實訓。在企業新型學徒製培訓、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培訓和高技能人纔培訓中,積極與用人單位溝通協商,結閤就業崗位的技能要求,不斷完善課程標準、教學資源、教學方法等內容,增強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
五、積極穩妥有序推進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按照《關於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發展技工教育的意見》要求, 中央財政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資金可按規定用於支持技工院校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統籌指導推進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教材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具體推動實施。依托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教學指導委員會組建工學一體化改革專傢智庫,開展教學研究、教學指導和技術谘詢。建設技工教育網工學一體化改革工作專區,鼓勵學校共建共享高質量教輔資源。充分發揮教學教研機構作用,組織做好專傢督導、技術谘詢、經驗總結、教學交流等工作。 根據各地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推進實施情況,遴選確定一批骨乾技工院校、精品課程和專業,宣傳典型經驗做法。對取得顯著成效的學校,在項目遴選、評優錶彰中予以傾斜。
(十四)充分發揮學校作用。學校黨組織要切實發揮領導作用,推動教學研究、教學管理、教師管理、教學評價、教學場地、資金投入、後勤保障等配套製度建設,確保教學改革順利進行。 加強學校經費分配使用管理,支持教學資源開發和師資隊伍建設。對參與國傢一體化課程標準和全國規劃教材編寫的人員,予以成果認定。工學一體化教師可根據課程開發工作量、承擔教學任務難度和教學效果,適當提高工作量計算係數、閤理確定課時津貼,並在評優評先、職稱評定、職務(崗位)評聘晉升等方麵予以傾斜。工學一體化專業畢業生學習成績閤格可視同為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閤格。
(十五)分階段推進。
第一階段(2022年4月―2023年7月):計劃選取30個試點專業在300所技工院校進行重點推進,製定工學一體化教學評估標準;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技工院校開展1500人次師資培訓。
第二階段(2023年9月―2024年12月):增加30個試點專業和300所技工院校進行持續推進;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技工院校開展3500人次師資培訓;組織評選一批精品課程和示範專業。
第三階段(2025年)全麵推廣:爭取實施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的專業達到100個,學校達到1000所;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技工院校開展5000人次師資培訓;帶動廣大技工院校繼續深入推進實施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
來源|人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