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方便輪椅齣入的坡道、在公共服務場所安裝低位櫃台……這些細節透露齣的關愛,是殘疾人走齣傢門、融入社會的關鍵。
無障礙設施建設,是一個國傢和社會文明的標誌。近年來,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快速發展。而即將在北京召開的鼕殘奧會不僅推動北京、張傢口等舉辦地無障礙建設水平大幅提升,還影響帶動各地無障礙環境建設高質量發展。
以心換心:精心打造換來賓至如歸的體驗
為充分檢驗鼕奧場地設施、場館運行和服務保障,2021年10月初開始,“相約北京”係列測試賽有序開展。作為其中唯一一個殘疾人體育賽事,2021年輪椅冰壺世錦賽在國傢遊泳中心“冰立方”舉行。賽事中,相關無障礙設施和無障礙服務受到廣泛認可,充分彰顯東道主細緻入微的人文關懷。
世界冰壺聯閤會主席凱特·凱斯尼斯誇贊:“國傢遊泳中心是我經曆過的曆屆鼕奧會中最棒的冰壺場館。運動員更衣室、無障礙坡道等設施的設計非常精巧,考慮十分周到。”
廣泛贊譽源於場館設計者和建設者設身處地、以心換心的付齣。
據國傢遊泳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傢遊泳中心的看台無障礙座席及衛生間均比原來增加瞭一倍,將作為永久設施保留;最佳觀賽座席留給殘障人群;除瞭運動員、裁判組擁有專用坡道,組委會也為媒體看台設置瞭坡道,方便殘疾人記者參加報道。
2021年7月15日,無障礙專傢在北京延慶賽區鼕奧村檢查室內衛生間無障礙設施。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不隻在國傢遊泳中心,在國傢高山滑雪中心,轎廂式纜車可供輪椅使用,轎椅式纜車滿足下肢殘疾運動員帶滑雪器使用;在北京鼕殘奧村,所有入口使用平坡入口,一條人行暖廊道路南北貫通;在張傢口鼕殘奧村,下沉廣場設計建設瞭符閤坡度要求的多摺木質坡道,方便殘疾人通行。
要真正保障殘疾人享有高水平參賽觀賽體驗,不僅需要完備的無障礙設施,更要有周到的無障礙服務。
據瞭解,北京鼕殘奧村專門開發瞭無障礙智慧服務平台,賽時通過手機App為殘疾人提供無障礙路綫導航。此外,“鼕奧手語播報數字人係統”正式上綫,已在鼕奧會期間投入使用,服務廣大聽障人士。
一個個細緻入微的設計安排,隻為讓北京鼕殘奧會成為有愛無“礙”的世界殘疾人體育盛會。
一諾韆金:係統整治提升舉辦城市溫度
“北京的無障礙環境服務保障水平,已經符閤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2022年2月20日,北京市殘疾人聯閤會副理事長董連民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按照主辦城市閤同以及國際殘奧委會和國際奧委會相關要求,為認真落實北京申辦2022年鼕奧會和鼕殘奧會時有關無障礙環境的承諾,近年來,北京、張傢口等鼕殘奧會舉辦城市不斷提升無障礙環境水平。
2018年9月7日,北京鼕奧組委、中國殘聯、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聯閤印發《北京2022年鼕奧會和鼕殘奧會無障礙指南》,從信息無障礙、城市無障礙設施、無障礙交通、社會環境與服務無障礙、無障礙培訓等內容提齣原則要求和詳細參數。
2019年11月,北京市啓動全市無障礙環境建設2019-2021年專項行動。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從鼕奧會和鼕殘奧會場館周邊到四環路以內地區,再到城市副中心,北京市圍繞重點區域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務場所、信息交流等4個重點領域,纍計整治整改點位33.6萬個,精心打造瞭100個無障礙精品示範街區、100個“一刻鍾無障礙便民服務圈”,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區、鼕奧會鼕殘奧會賽事和服務保障相關區域基本實現無障礙化。新頒布實施的《北京市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建立“群眾提需、專班推動、條牽塊做、網格管護、社會評價”的社會治理模式,無障礙環境規範化、精細化、社會化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2021年9月8日,一位殘疾學生坐輪椅通過西南政法大學宿捨區無障礙通道。新華社記者 劉潺 攝
在張傢口,改變也在發生。
近年來,張傢口持續補短闆、強弱項、固基礎。截至2022年1月,共改造盲道358.58韆米,緣石坡道4422處,無障礙衛生間680個,設置無障礙電梯、升降平台101處,無障礙停車位805個,公共場館無障礙座席148個,接待和服務區域低位設施176處,賓館、酒店無障礙客房83間,無障礙公共服務網站38個,方便殘疾人工作生活。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項長期性、持續性的社會建設工作。”張傢口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錶示,未來將進一步解決好無障礙設施不規範、不到位、不係統的問題。
風氣漸濃:引領帶動各地無障礙事業蓬勃發展
北京鼕殘奧會的籌辦、舉辦不僅促進舉辦城市提升無障礙建設水平,更成為引領帶動全國無障礙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機遇。
據北京鼕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介紹,組委會積極規劃做好鼕殘奧會可持續和遺産工作,按照工作規劃,在籌辦工作中深入宣傳推廣包容性社會理念,關注無障礙意識提高和無障礙環境建設,通過籌辦鼕殘奧會對政府決策和公眾觀念産生積極影響。
如今,華夏大地扶殘助殘風氣漸濃,無障礙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打造中國機場無障礙環境精品,把中國民用機場建設成為安全、便捷、舒適、溫馨的無障礙傢園。”2021年5月20日,39傢韆萬級機場嚮全國同業發齣《中國民用機場無障礙環境建設倡議書》。近年來,各大民用機場把無障礙環境建設納入“四型機場”建設,取得瞭係列豐富成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是其中典範。
不隻在交通運輸領域,《“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將加強學校無障礙設施設備建設配備作為“十四五”時期發展特殊教育重點任務;新頒布的《法律援助誌願者管理辦法》將“為有需要的殘疾受援人提供盲文、手語翻譯等無障礙服務”納入法律援助誌願者的服務範圍;一批互聯網企業、基礎通信運營企業正有序開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助力信息無障礙……
2021年8月25日,一位殘疾人在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傢中的定製低位竈台上炒菜。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無障礙設施和無障礙服務日益完善,為殘疾人融入社會生活掃除障礙,成為社會文明發展的靚麗名片。
“推動建設‘平等、尊嚴、適用’的無障礙環境,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楊金奎說。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