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幾十年過去 中國的生育政策幾經調整 結婚登記數創36年新低!大城市缺優質男青年,農村男青年缺彩禮 - 趣味新聞網


幾十年過去 中國的生育政策幾經調整 結婚登記數創36年新低!大城市缺優質男青年,農村男青年缺彩禮


發表日期 3/20/2022, 7:30:51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幾十年過去,中國的生育政策幾經調整,在此過程中,受教育程度提高、婚姻成本競爭加劇、自我意識覺醒等復雜因素交織,結婚,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生活的一種“備選項”2022年2月22日,北京朝陽區民政局婚姻登記… .....


    

2022年2月22日,北京朝陽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外大批新人排隊等待登記。圖/視覺中國

文 | 《財經》記者 金貽龍

編輯 | 硃�|

33歲的鄭立寒覺得,現在的北漂單身生活挺好。

她每天上午9點齣門,如果工作不忙,通常能在晚上7點下班,迴傢簡單吃點速食後,一個人在房間裏,看書、做直播。到瞭周末,她喜歡參加心理沙龍,和朋友們暢聊痛飲。

從2009年離傢上大學算起,鄭立寒已經在北京獨自生活瞭12年,從事過前端開發、網站編輯、新媒體運營等不同工作。盡管也會有“催婚”壓力,她卻顯得頗為淡定,“人生有那麼多大事要做,我為什麼非要先結婚生孩子?”――這或許是新一代年輕人婚育態度的縮影,與父輩們當初的選擇不盡相同。

鄭立寒的父母齣生於20世紀60年代,他們的成長環境充滿瞭集體、宏大敘事,講究奉獻精神,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觀念影響,那個年代,在20歲左右的年紀結婚生子,幾乎是人生“必選題”。

幾十年過去,中國的生育政策幾經調整,在此過程中,受教育程度提高、婚姻成本競爭加劇、自我意識覺醒等復雜因素交織,結婚,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生活的一種“備選項”,更多像鄭立寒一樣的適婚人群,在都市裏獨居,過著單身生活。

民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結婚登記763.6萬對。這是在2019年跌破1000萬對、2020年跌破900萬對後,又跌破800萬對,同時也成為民政部自1986年開始公布結婚登記數據以來的曆史新低。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經濟學院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指齣,結婚登記數量下降背後是晚婚、不婚和獨居,這並非新現象,而是人口發展規律的必然結果,世界各國都經曆過類似情況。從中國現實情況來看,初婚年齡推遲、適婚人口總量減少,是影響結婚人口數量的基礎性因素。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結婚人數逐年減少,將直接壓低齣生人口數量,同時對傢庭領域的消費産生一定影響。

2022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錶周燕芳提齣建議,加快建立健全傢庭社會友好的政策體係,其中提到的關於“鼓勵和保障在校碩士和博士生結婚生育”引發社會熱議。《財經》記者采訪瞭幾位年輕人,除瞭尋找獨居或晚婚的原因,也試圖展現當代年輕人的婚戀睏境、對生育的思考,以及他們對於生活方式的選擇。

“為什麼非要結婚生子?”

北京五環外,鄭立寒以每月2000元的價格租瞭一個10平方米的單間。房間麵積不大,卻容納瞭小書桌、1.5米寬的床,還有衣櫃、空調……總之,該有的傢具一樣不少。“夠我住瞭,以前也是這麼過來的。”聽起來,她好像習慣瞭現在的獨居生活。

下班迴傢路上,鄭立寒習慣到商店買螺螄粉、餃子等速食,替代晚餐,那款網購的1L電飯煲正適閤她一個人用。

鄭立寒是在2021年9月搬到這裏的,主臥和次臥也都住著單身室友。除瞭能大概猜齣對方的年齡,幾個住在同一套居所的年輕人彼此並沒有更多接觸和瞭解。這種互不打擾的室友關係,反倒讓鄭立寒覺得輕鬆。

七年前,鄭立寒的狀態不是這樣的。她當時在一傢汽車服務公司做運營,那個時候,O2O大戰正酣,公司融瞭不少錢,於是大規模招兵買馬。可是風口來得快去得也快,纔轉正四個月,她就被裁員瞭。同年,她又進入一傢能源創業公司,但老闆的新項目投資失敗,她再次被裁員。

“腦子一片混沌狀態,覺得自己不夠好。”鄭立寒形容當時的心情。那一年,她26歲,正值女性在婚戀市場的黃金期,母親不時地在電話裏催她找對象,父親也傳來生意失敗的消息,當這些情緒堆積到一起,她發現自己患上瞭中度抑鬱。

鄭立寒扭轉抑鬱的方式是自我學習。從2017年起,她看瞭許多與親密關係相關的書籍和電影。一年之後,本是計算機專業的鄭立寒決定轉入心理情感谘詢行業。春節迴傢,親戚們聊起她的工作,有些不理解:“你都到結婚生子的年齡瞭,為什麼還要摺騰?”“乾得好不如嫁得好。”鄭立寒坦言,她確實被這些說辭影響過,也曾因年齡而焦慮,但參加幾次心理沙龍後,她鬆瞭一口氣,因為好幾位優秀女性都是四五十歲,仍在追求事業和愛情,“為什麼非要結婚生子呢?我們的價值不應該被他人定義。”她說。

“隨著社會發展的多元化,年輕一代有瞭更多人生目標,不再是‘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他們更注重精神層麵的滿足。“上海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計迎春長期研究中國的婚姻傢庭問題,在她看來, 獨居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興起,實際上也反映瞭婚姻的傳統功能逐步解體,以及婚戀觀念的時代變遷。

據民政部統計,2019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數量高達2.6億人,其中有8000萬人像鄭立寒一樣處於獨居狀態。

獨居的日子裏,鄭立寒在知乎、抖音、微博上發視頻、寫文章,戲稱自己是“十八綫村花”。她講述自己原生傢庭的故事,也分享對婚姻與傢庭的理解。“我不擔心彆人怎麼評價我,我比以前更勇敢和敞開瞭,也更接近真實的自己瞭。”鄭立寒現在是一個有著3萬粉絲的心理谘詢博主。

但當被問及是否已經準備好不婚時,鄭立寒想瞭想:“結婚、不婚,都是走走看看,沒有遇到閤適的就(先)單著。”對於現階段的她來說,比起簡單地確定一段關係,尋找自我更加重要。

城市相親角的日常

鄭立寒在南方長大,母親塑造著傳統的賢妻良母形象,從小給她灌輸“女孩子要獨立”的思想。她努力讀書,20歲那年考上瞭中華女子學院,這所大學是全國婦聯培養婦女乾部和婦女人纔的地方。入學後,她慢慢意識到,原來女性也可以參與社會競爭,不必整天圍著傢庭轉。

那時,她喜歡看納蘭容若的詩歌,被裏麵描述的愛情吸引,曾嚮男生錶白,也被一些男生追求過,但每段感情都隻能維持幾個月,遠未走到談婚論嫁的地步。“我嚮往真正的愛情,也不排斥相親,談得越多,經曆越豐富。”這是鄭立寒的一貫態度, 可是過瞭30歲,她發現,女性會因年齡被男人挑來挑去,從這一點來說,在大城市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鄭立寒,可能並不比農村一些早婚女孩要幸運多少。

有一年鄭立寒迴傢考公務員,親戚藉機給她張羅瞭一個相親對象,對方30多歲,武漢本地人,有房有車,無貸款,父母均有退休金,傢裏開著棋牌室,收益穩定。見麵那天,男孩穿著名牌,似乎在顯示某種實力。“人傢看我這條件馬上衝過來……我還可以找20多歲的小姑娘”,“跟瞭我,你就不用為房子奮鬥瞭”,對方在談話也頗有優越感。

鄭立寒承認,物質對維持婚姻穩定性固然重要,但這不該是考慮的首要因素,不過她當時沒有說齣口,隻問瞭一個問題:以後傢務誰做?男孩脫口而齣―― “誰工資低誰做。” 實際上,對方每月工資隻有4000多元,拋開他的高中學曆,這個迴答卻讓鄭立寒瞬間感到一種不平等,在年齡麵前,她的情緒、性格、愛好統統都不被“看見”。

鄭立寒所遇到的失衡,在常人看來帶有戲劇色彩,但走進今天蔚然成風的城市公園相親角,你會發現這不過是日常,且那麼真實而自然地上演著。《財經》記者循著一個周五的“齣攤”時間,探訪瞭北京天壇公園七星石――據說這裏是北京規模最大的相親角。

穿過一條小徑,放眼望去,擠滿著上瞭年紀的男女,他們人手一份A4紙大小的“簡曆”,上麵寫著子女們的徵婚信息,有的直接掛在脖子上,儼然一個明碼標價的市場。偶有紅娘混跡在人群中:“小夥子,來,加個微信,阿姨給你介紹女孩認識。”

從擺在路邊的“簡曆”來看,女孩們的齣生時間大多集中於1980年-1990年;清一色的擁有京戶;均就職於央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科研院所或互聯網大廠;大部分畢業於重點大學,其中不乏海外名校,最低也是211本科學曆。

按理說,這樣的條件應該算得上婚戀市場中的優質人群,但為什麼會成為“剩女”?這一現象引起瞭計迎春的關注。2019年前後,她帶著研究團隊到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調研,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很多父母其實是瞞著女兒來的,有的一來就是十幾年,但是他們的女兒好像並不著急進入婚姻,甚至覺得到相親角徵婚是一件丟臉的事。雖然已經30多歲,超過瞭晚婚年齡。

2019年齣版的《單身時代》一書中,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學係特聘教授王豐估計, 在中國的城市中,至少有700萬年齡在25歲至30歲之間的女性從未結過婚,她們都集中在一綫城市裏,北京、深圳和上海排在前三位。

對於“城市剩女”現象的齣現,一種解釋是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根據教育部統計,無論本科、碩士還是博士階段,女性的入校比例都比男性高。

原新嚮《財經》記者坦言,“現在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無論是為瞭獲得更高薪資的工作崗位,還是讓自己在婚戀市場中更有優勢,接受高等教育已經成為普遍選擇,男性和女性都是如此。” 這將不可避免地延長畢業時間,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壓縮戀愛機會,並進一步減少結婚概率。

中國經曆瞭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的過程,如今正在嚮知識經濟轉變,這勢必對勞動者提齣更高要求,受教育程度提高也是社會所樂見的,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 大城市相親市場優質男青年稀缺。相親機構陌上花開HIMMR發布的五周年用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在該平台“掛牌”的嘉賓男女比例約為29∶71。計迎春也發現,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看似很熱鬧,其實混雜著不少婚介所的人和網絡博主,除去這些,擺攤信息當中,男女比例大緻為2∶8。

在相親角,年齡是一個敏感話題。《財經》記者探訪時聽到這樣一段對話:“85(年)的呀,不要不要,我們隻考慮86(年)以後的。”麵對大同小異的徵婚信息,為什麼對年齡格外苛刻?計迎春提供瞭一種解釋:雙方的擇偶標準並不完全一緻,盡管都是為子女張羅婚事。

根據計迎春的觀察,通常情況下,男方在考慮年齡是否般配時,更多是將女性與生育能力、基因水平、教育孩子的能力掛鈎,他們雖然不一定要求女性有多高收入,但是期待有一定學曆;而女方則看重男性否有本地戶口、獨立住房、經濟能力和身高,對年齡差距倒不太看重。

學者鄒小華、李明檜撰文指齣,不能簡單地把大齡優質未婚女性較高的擇偶標準歸結為她們的觀念問題或者是“拜金”行為,而應該看到這實際上是社會結構的原因。

上述兩位學者在一篇論文中錶示,中國以二元戶籍製度為基礎的勞動力市場的多重分割,造成瞭薪酬製度、就業製度以及社會保障製度的差異,使得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城市勞動力以及農村勞動力很難流入城市中較高層次的勞動力市場,也就難以享受高層次勞動市場所具有的醫療、養老、子女教育等各個方麵的社會福利。 而處在較高層次勞動力市場的大齡優質女性,不願意選擇較低層次勞動力市場的男士作為其配偶,在沒有滿足其期望指標的男士齣現的情況下,她們寜願單身。

讓計迎春印象深刻的是,多年前,在做另一項“城市剩女”主題研究時訪談過一個女孩,她通過中間人介紹認識瞭一個男孩,兩人在首次約會中聊得很投緣,但第二次約會時,女孩告訴對方自己的年齡後,就沒有瞭下文。

和《財經》記者聊起這個案例時,計迎春的內心仍有些不平,“這女孩是大公司裏的中高層領導,性格爽朗,長得也漂亮,倆人經濟條件也相當。” 為瞭吸引關注,有的女孩傢長甚至將100萬元以上的真實年薪“降”到30萬元,可即便如此,物色一個閤適的對象也並不容易。

隨著“90後”年輕人不斷湧入,現在這批“80後剩女”的處境將更加尷尬,但她們所麵臨的問題又遠不隻是結婚。

“婚姻市場”擠壓瞭誰?

事實上,婚戀睏境不隻發生在城市公園相親角,在中國更廣闊的農村地區,還散落著眾多大齡未婚男青年,他們有著相似的特點:30多歲,高中以下學曆,外齣務工,拿不齣高額彩禮。

自1982 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公布後,因齣生人口性彆比失衡導緻的婚姻市場中男女婚配問題就持續引發社會關注, “婚姻擠壓”“剩鬥士”等新詞層齣不窮,一些學者紛紛預測未來會有多少男性無法找到配偶,數量從500萬人到5000萬人不等,這場爭論至今仍然沒有停止。近年來,各大媒體又提齣“光棍村”的說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人口發展“十一五”和2020年規劃的通知》中提到,到2020年,預計20歲-45歲男性將比女性多齣3000萬左右。

在自然情況下,齣生人口男女性彆比一般介於103-107之間。20世紀80年代前,中國的齣生人口性彆比基本正常,1982年開始齣現偏高勢頭,此後逐年攀升,到2004年衝到最高峰121.18。盡管自2009年開始有所下降,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下稱“七人普”)顯示,2021年,中國齣生人口性彆比為111.3,仍屬於超常規性彆比。

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楊華認為,中國齣生性彆比超常規化主要源於農村齣生性彆比的快速升高。他在一項研究中指齣 ,農村齣生性彆比升高的社會後果並不是一開始就顯現齣來,而是等待“80後”進入適婚年齡後纔逐漸暴露齣來的,而“90後”“00後”超常規性彆比的局麵就更嚴峻,其直接後果是一大批適婚男子無法找到配偶。

2020年底,楊華迴湖南農村老傢時聽到一個故事,他們傢村落旁邊的工地上,一位中原籍中年工人深夜痛哭,小包工頭跑過去問起原因,這位工人說,他有三個兒子,都到瞭結婚年齡,大兒子結婚時,女方要瞭30萬元彩禮,按照這個價格,即便彩禮不漲、女方不要新房,無論他怎麼努力,後半輩子也賺不到二兒子、三兒子結婚要的60萬元彩禮。

“彩禮任何時期都有,給多給少至少是個“意思”,這個“意思”原來是納彩,象徵吉利,現在逐漸失去它原有的文化含義,變成瞭討價還價的市場交易。盡管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一件商品,也沒有哪個父母會認為自己是在賣女兒,但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談到手的彩禮比鄰傢少,就會在心理上覺得不平衡,甚至會琢磨:我們傢女兒難道就是便宜貨嗎?”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劉燕舞嚮《財經》記者分析,這種現象反映瞭婚姻市場的形成。

劉燕舞長期研究傢庭社會學、農村社會學與鄉村治理,他發現,傳統的本地婚姻市場中,一般方圓5公裏-10公裏左右就是一個婚姻圈,20世紀60年代及以前齣生的人,結婚半徑普遍在這一範圍內,市場邊界相對封閉,基本遵循著“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的願娶,女的願嫁”的傳統,彩禮容易形成相對固定的標準。

學者李永萍在河南、山東、山西等北方地區的農村做過調研,以2016年5月至6月調研的豫北南村為例,20世紀60年代,當地彩禮標準是“六件衣服六斤棉花六張布”,當時價值50元,到瞭80年代,部分條件較好的傢庭在彩禮中開始興起縫紉機等簡要傢具。

如今在中國一些農村地區,彩禮的性質已經變瞭味。劉燕舞說:“現在的婚姻市場是全國性的,2010年前後,隨著‘90後’進入結婚年齡,各地彩禮齣現明顯上漲,有的地方稍早,大約在2005年就開始瞭,現在已經處於一種泡沫化狀態,大傢的普遍心理是通過一錘子買賣,為新婚夫婦爭取盡可能多的物質支持。” 而高昂的彩禮要價,也為新一代農民工進城買房、讓子女接受城市教育提供瞭可能。

劉燕舞所說的全國婚姻市場形成背後,有一個不容忽視的背景。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打工經濟”逐漸興起,中西部地區的大量農村勞動力嚮東部沿海地區轉移,意味著女性婚姻資源同時加速外流,傳統通婚圈失去平衡。這些因素對本地婚姻市場形成擠壓,進一步抬高瞭2010年以後的農村適婚性彆比,加劇瞭農村婚姻市場競爭。

“新一代農民工進城後,就業性質發生瞭變化,生活方式齣現反差,他們從一個自由的農民變成瞭有紀律約束的産業工人,雖然身在城市,但是人際圈相對單一,原有的親緣、血緣關係變得疏遠。” 原新錶示,當傢庭和社會不能提供更多支持時,這一代人年輕人找對象反而比過去更加睏難。

更為嚴峻的現實是,根據楊華的研究,農村“90後”不僅性彆比要普遍高於“80後”,而且還比“80後”少瞭300萬人。在這種情況下,農村男子要想留住本地女孩,或者吸引外地女孩,就得付齣更高的代價。

26歲的小董是湖北鍾祥人,2018年從武漢一所高校畢業時,當地正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搶人大戰”,但猶豫過後,農村齣身的他還是選擇到經濟更發達的江蘇闖蕩,原因很簡單:“女友是那邊的。”

這是他的第一任女朋友,兩人是在打遊戲時認識的,如今戀愛已經四年。“她性格很溫柔,容易溝通,不是那種非常追求物質的人。”這是小董喜歡的類型,他打算奔著結婚去。為維係感情,他會在周末與女朋友相聚,其餘時間一心撲在工作上。

眼下,小董的日子不太好過。他聽說,女朋友的錶妹將來結婚,男方大概要齣80萬元彩禮,“人傢(女朋友的錶妹一傢)開公司的,條件不錯,嫁妝絕對要超過100萬元。”小董的女朋友父母是江蘇南部某縣城的普通上班族,比較通情達理,現在還沒有明確彩禮數額,但小董心裏明白,彩禮多少要意思點,老傢村裏近些年的標準在7萬元左右,江蘇這邊估計會高一點。

對於現階段的小董來說,最要緊的是攢錢買房――這既是女方提齣的結婚條件,也是小董證明自己能在這座城市立足的一種方式,計劃買一套總價80萬-90萬元的房子。按照目前這個價格,他要準備20萬-30萬元的首付。

一想到這些,畢業纔四年的小董就覺得有壓力,而在老傢的父母已經50多歲,能提供的支持也有限,所以他每天下班之後還會兼職送外賣掙點外快,“我們90後結個婚壓力太大瞭,爭取早點買房吧,明年或者後年。”

晚婚時代來瞭,影響幾何?

在愈演愈烈的婚戀市場競爭中,小董算是幸運的,在適當的年紀遇到瞭願意等自己的女孩, 但對於更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光是建立起對婚姻的信心已經殊為不易。在沒有做好準備之前,他們隻能無限推遲結婚年齡。

南京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婚姻傢庭輔導師吳俊見過太多因婚姻而焦慮的年輕人,其中一些讓她印象深刻。2021年12月的一天,女孩安子(化名)來到這裏,先是細數男朋友對她的好,“我下班他就來接我,我想吃什麼他都給我買,我覺得下輩子都找不到這麼好的男人瞭……”吳俊竪起耳朵,聽安子絮說瞭20多分鍾,她心想:“既然人傢對你這麼好,那你到底在猶豫或糾結什麼呢?”當吳俊把這個問題拋給安子時,這個28歲的女孩心事重重,“結婚之後,他會不會對我不好?會有這麼一天嗎?”

安子的睏惑可以看作是當代年輕人恐婚的一種錶現,但吳俊沒有急於下判斷,從事婚姻谘詢工作五年,她更想知道“大傢為什麼恐婚?”在隨後的谘詢服務中,吳俊得知,安子的閨蜜三天兩頭嚮她吐槽婚姻的不快,而弟弟結婚一年多就鬧離婚,受這些負麵情緒影響,安子在“結與不結”之間躊躇瞭好幾年。

一開始,南京建鄴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設立的婚姻傢庭輔導室隻提供離婚谘詢,並做一些挽救工作,但從2018年起,像安子這樣的谘詢者越來越多,所以現在增加瞭婚前輔導、單身交友會等項目,希望加強適婚青年婚戀觀、傢庭觀教育引導,而這正是民政部“婚俗改革實驗”所倡導的方嚮。

幾年下來,婚姻傢庭輔導師們從中看到瞭新一代年輕人婚戀觀的變遷。吳俊記得,有一次她們邀請當地高校學生參加單身交友會,其中不乏碩士生、博士生,電話打過去,得到的迴答卻是“老師,我們沒時間,談戀愛好沒勁,科研更有意思。”用這些女生的話說,在當下這個時代,男性對於婚姻、傢庭的功能越來越弱化。

吳俊理解這種心理。她說:“很多90後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溫室長大,成年後,他們迫切地想要自己做主,誰都不想遷就誰,既然一個人也能解決自己的生活,就沒必要依附另一半。” 而越來越完善的社會保障體係和便捷到傢的社會服務,也顛覆瞭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

雖然自給自足的獨居生活方式在年輕人群體中日益流行,但吳俊提醒,隨著年齡的增加,可能會降低人的社交能力,並進一步引發孤獨癥等心理問題。

30歲的陳成(化名)是一名害怕孤獨的男子。四年前,他在一傢媒體當駐京記者,因為不用坐班,每天一個人窩在單位租的160平米的三居室裏,早晨起床後,第一件事是看新聞,在各類新聞客戶端之間切換,從中找選題、寫稿,和總部領導綫上溝通,肚子餓瞭就點份外賣。這樣的生活讓陳成倍感焦慮,他希望身邊有個人能說說話,一些朋友甚至開玩笑,建議他把剩下的兩間臥室租齣去,至少有個伴。在此之前,他有過一次短暫的異地戀,但沒有結果。

北漂六年,陳成認識瞭不少人,微信好友數量從大學時期的100多個漲到現在的2800多個,但很多同齡女生隻是備注瞭姓名和單位,並沒有深交。在他看來,之所以長期單身,與自己偏內嚮型性格和對男女情感的認知不足不無關係。

從27歲起,陳成的“脫單”欲望更加強烈瞭。他先後購買過兩傢互聯網相親項目的會員服務,花費過萬。一開始,他覺得這是一筆值得的“投資”,但參加幾次相親活動下來,卻有一種“被勸退”的感覺。

在一次集體相親會上,男女嘉賓對視而坐,進入自我介紹環節,幾個東北男生一口氣講瞭十幾分鍾,即興錶演的“二人轉”把大傢都逗樂瞭。輪到陳成,他發現自己連個笑話都講不齣來。走完流程後,一個有眼緣的女孩也沒遇到。

“我想早點結婚,以後也會要孩子。”陳成坦言,這個決定來自他的內心驅動,早在2020年,他就在華中地區一個省會城市購置瞭婚房,以他現在的收入狀況,房貸也負擔得起。不過要想留在北京,戶口是個大問題,而迴老傢,他不確定能找到滿意的工作。

“隨著城市發展,經濟水平提升,青年男女的壓力日益增大,這種壓力既有來自經濟層麵的,也有對未來生養子女、教育子女的恐懼,這意味著結婚後的責任與付齣越來越大,能承擔這種責任的人越來越少。” 黑龍江哈爾濱市南崗區民政局局長趙曉春迴復《財經》記者采訪時稱,當地結婚率逐年下滑,初婚年齡推遲現象明顯,晚婚現象越來越突齣。

從更大範圍來看,根據賀丹、張許穎、莊亞兒等人的一項研究《2006-2016年中國生育狀況報告――基於2017年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數據分析》顯示,中國女性的初婚年齡從2006年的23.6歲推遲到2016年的26.3歲,十年間上升瞭2.7歲。2006年以來,中國生育旺盛期女性已婚比例持續下降,20歲-29歲女性的已婚比例從2006年的66.8%降至2016年的55.2%;20歲-34歲女性的已婚比例從77.9%降至68.5%。

“婚姻推遲已經成為中國低生育率的決定性因素。”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陳衛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錶示,東亞文化地區結婚和生育呈現強關係,結婚率下降、初婚年齡推遲必然導緻生育率下降。

當前,少子化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麵臨的危機,但相比之下,中國的少子化轉變尤為迅速。“七人普”數據顯示,2020年,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僅為1.3,已低於學界共識的1.5的低生育陷阱“紅綫”。

但如果單純將原因歸咎於女性,在計迎春看來並不可取。“晚婚晚育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的必然選擇,關鍵在於我們的支持手段如何變得更有吸引力。”她錶示,受父權製文化影響,傢庭內部傳統性彆分工方式在今天仍在持續,很大程度上形塑瞭女性在勞動力市場和傢庭中的雙重地位和雙重負擔,這是一個死結,在如今低生育的討論中,有必要納入性彆視角,關注想生育但有顧慮的人群。

原新認為,從統計數字來看,中國有14億的人口總量和近9億的勞動人口,人口規模依然龐大,即便人口齣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短期內也不會對經濟産生巨大衝擊,因此不必過度恐慌。 但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浪潮下成長起來的這一代年輕人,不在意“傳宗接代”瞭,不願意讓後代經曆自己正在參與的激烈的城市社會競爭,這纔是真正警惕的地方。

原新指齣,從短期來看,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晚婚、不婚,但這一群體的占比仍然較小,對經濟的影響較小。但是從長期來看,他們很容易形成閑散的人生態度,認為隻需要養活自己,更關注自身消費,比如娛樂、旅遊等,可能會進而影響工作動力,乃至對於社會經濟産生一定的影響。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餘生》電話號碼與手寫“情書”,顧醫生式浪漫,你GET到瞭嗎

《餘生》電話號碼與手寫“情書”,顧醫生式浪漫,你GET到瞭嗎

    (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見是一種緣分,若是喜歡請關注花煜寒哦) 花煜寒|文 誰說顧醫生是高冷男神來? 遇到瞭林之校的顧醫生,不僅嘴角瘋狂上揚,暖心的動作簡直停不下來。 都說遇到對的人,是一件幸福的事。 顧醫生獨特的“浪漫”,你GET到瞭麼? 是不是甜到心裏,又開始相信愛情啦! 一、電話號碼“撒狗糧” 還記得當初那位要齣院的媽媽麼? 她也是住瞭一次院,就看好瞭顧醫生,動起瞭想讓顧醫生當女婿的小心思。 為瞭拿到顧醫生的電話號碼,她口水都快說乾瞭,顧醫生依然無動於衷。 在眾人的目光下,她.......


真正愛你的人,內心會很柔軟

真正愛你的人,內心會很柔軟

    文/墨然 我一直覺得愛一個人,就是有瞭一個軟肋,時刻被對方拿捏著。愛一個人時,是捨不得和對方去計較,爭論,而是會變得柔軟。 可能平時一個人比較強硬,但是在愛的人麵前,就好像變成另外一種樣子,絲毫沒有瞭之前的態度,反而會變得很軟弱,這大概就是愛情的力量。 其實,真正愛你的人,一定是那個會為你做齣讓步,會為你改變的人。所以說,愛會讓人變得柔軟,連和對方在一起的歲月都是溫柔的。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愛情,其實就是比誰的心更柔軟。因為愛你的人,總是那個最先妥協的人。 如果說和一個人在一起,他.......


中新藝評:透過綜藝,在玻璃渣裏看成年人的婚姻

中新藝評:透過綜藝,在玻璃渣裏看成年人的婚姻

    “都過去瞭”“讓我成長” “四字太少”“就那樣吧” 圖片來自《春日遲遲再齣發》官方微博 綜藝《春日遲遲再齣發》中 當讓幾位離異人士 用四個字來評價 已經結束瞭的那段婚姻時 我們聽到瞭這樣的答案 不勝唏噓 愛情或婚姻 究竟為我們帶來瞭什麼 圖片來自《春日遲遲再齣發》官方微博 30歲+的婚姻故事裏,有什麼? 在“嗑糖cp”戀綜盛行的當下 作為《再見愛人》的姊妹篇 《春日遲遲再齣發》開闢新路徑 節目聚焦離異的單身人士 幾位嘉賓 在山林和大海間開啓“限定旅行” 在相處過程中 逐漸打開心門 重獲.......


看完《心居》深感老婆潑辣就是因為老公太窩囊

看完《心居》深感老婆潑辣就是因為老公太窩囊

    愛奇藝的大劇《心居》傢人們都看瞭嗎?追到第六集真的是越看越上火,海清演的馮曉琴也太難瞭,童瑤演的顧清俞也太心纍瞭! 話說馮曉琴這麼要強的一個人到底是嫁瞭一個啥男人啊,這個顧磊對傢庭一點責任心都沒有,還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孩子都十歲瞭還睡在一個房間裏,要不是馮曉琴堅持買房,他還覺得不需要有自己的房子。給他報個財會班天天逃課,考瞭兩年都沒考上,一有點什麼事就找姐姐找爸爸,絕絕子,真不怪馮曉琴脾氣暴躁,擱誰都忍不瞭。 相比於顧磊這個沒有主心骨的男的,馮曉琴和顧清俞這倆女性角色真的太牛瞭。馮.......


為什麼拍照拍這麼差也有女朋友?

為什麼拍照拍這麼差也有女朋友?

    現在有些男生,麵對女朋友期待的眼神,依然毫不用心,動輒把對方拍成奇怪的樣子,真是很有“勇氣”啊... 來看: 身體僵硬成這樣,還沒腦袋 完全就是那什麼現場 妹子被拍成奇行種瞭 是在拍鬼片嗎 這看起來最多1米5 為啥很多男生都喜歡這種角度 進入幽靈體狀態 沐浴在陽光下 年輕姑娘被拍成菜場大媽,似乎還在罵罵咧咧 這頭身比可以直接齣演《哆啦A夢》瞭 為什麼拍照拍這麼差也有女朋友 .......


世界上最棒的一段情話!(送給所有人)

世界上最棒的一段情話!(送給所有人)

    所有感情,都是相互的。 1 一隻羊愛上瞭一頭驢,驢說:“你能允許我吼你,踢你,就證明你愛我。” 於是羊就遷就、忍耐,接受驢子連踢帶吼。 一年,二年……十年,終於羊離開瞭驢。 有人問羊10年都堅守瞭,為什麼不堅持一輩子呢? 羊的答案很感人:“我用10年證明我的真誠,但我用餘生捍衛我的尊嚴。” 我再稀罕你,對你再好,你若不珍惜我,我也會放手的。 無論是生意,是朋友,是愛情,還是婚姻,所有的所有,隻有懂得珍惜,纔配擁有。 遷就你的人,不是沒有脾氣,是捨不得你。 讓著你的人,不是因為笨,而是在乎你.......


30歲後對人性重要的體悟

30歲後對人性重要的體悟

    1 很多奇奇怪怪的理念在現實中還是大行其道。舉個例子,曾經一段時間,關於大學宿捨要不要安裝空調的問題,吵得很厲害。其實也就是幾年前。電費、安裝費、設備費乃至電路布置都不是問題,隻是一派認為大學生吹空調是不是太安逸瞭,不吃點苦怎麼成為棟梁之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奇怪的價值觀。 2 之前有個算命大師說我這幾年會為情所睏,我一直以為是愛情 ,現在纔明白是疫情。 3 大部分男的第一次收到花是在墳墓。收到花的也是城裏人,我爺爺到現在也沒收到過花。 4 昨天飛機旁邊做瞭個醫生,給我講他第一次被抓去旁觀.......


女生對待喜歡or不喜歡的男生,究竟能有多雙標?太真實瞭

女生對待喜歡or不喜歡的男生,究竟能有多雙標?太真實瞭

    很多兄弟都說,女生可真雙標,給彆人羅列瞭一大堆的標準,但是自己啥也不做。我告訴你們,女生她究竟有多雙標?你們那是沒看到,在感情裏麵,女生對於自己喜歡的人,和不喜歡的人,那是非常雙標。所以今天葉子就來跟大傢說一說,女生都有哪些雙標行為? 1、喜歡的人找她聊天,不喜歡的人找她聊天 對於自己喜歡的人找她聊天,那她真的是要開心地飛起來,那必須是秒迴他的消息,不管這個時候是在乾啥,哪怕是領導在開會,她收到瞭喜歡的人,發來的消息,她也會在下麵偷偷的去迴復消息;哪怕是她在洗澡,聽到這個手機響瞭,她也會立.......


天涯赤子心:獨自撫養兒女的高淑華,到死也沒等到丈夫鄭世賢歸來

天涯赤子心:獨自撫養兒女的高淑華,到死也沒等到丈夫鄭世賢歸來

    高淑華,溫柔賢淑,柔情似水,齣生於颱灣省一綉坊。 《天涯赤子心》劇照 高淑華的綉工一流,名聲在外,方圓幾十裏的,隻要有活都拿來給她做。 高淑華本可以憑藉自己手藝在颱灣過上好的生活。可是她卻遇上瞭富傢公子鄭世賢。 鄭世賢是廈門鄭記洋行的少爺,他已經有未婚妻羅美芳。雖然兩人青梅竹馬,可是他並不愛她,兩人聯姻不過是鄭老爺為報答羅傢的恩情,也是為瞭鄭記洋行的未來考慮。 鄭世賢來到颱灣省談生意,卻邂逅瞭溫柔又美麗的高淑華。 高淑華用她的精湛的手藝以及溫柔善良打動瞭鄭世賢。鄭世賢對高淑華動瞭真情。 .......


親密關係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親密關係中,這種“冒犯”最緻命

    Rock楊磊曾在脫口秀錶演時爆過一句經典吐槽: 「人類最大的愛好,就是看彆人搞對象。」 當時的他應該不會想到,自己如今也會成為「被看」的一員。 去年,國內首檔離婚綜藝《再見愛人》意料外的高品質,讓不少觀眾都對它的姊妹篇《春日遲遲再齣發》充滿瞭期待。 七名離異的單身男女,將結伴開啓為期四個周末的「春日之旅」。他們帶著各自的傷疤而來,有些已年久結痂,有些還血淋淋的,記憶猶新。 離婚的原因多種多樣:第三者、賭博、疾病、感情淡漠……這其中,最「離譜」的非rock莫屬瞭。 為什麼離婚? 因為他不喜歡前妻.......


分享我的周末生活

分享我的周末生活

    大傢好,我是夏夜。 今天是周末瞭,昨天泡瞭溫泉,晚上吃瞭酸辣粉和香芋捲,我和老公都喜歡吃香芋捲,趁熱吃,酥酥脆脆的,而且十分香甜,可以列入好吃的食物清單瞭。 吃完晚餐迴到傢,就很晚瞭,發完推文,我就洗頭發洗澡準備睡覺瞭,順便把床單、枕套、被罩都換瞭一下,舒舒服服地睡瞭個好覺。 今天早上醒來比較晚,又賴瞭一會兒床,老公起來準備做烤羊排,上次一次性買瞭四斤多,今天做剩下的一半。 羊排需要切,還需要醃製,我一看時間不早瞭,於是提議晚上再吃羊排吧。中午我們就點瞭外賣,吃瞭驢肉火燒。 前兩天看紀錄片.......


“男朋友連79塊都不肯給我花?聊天記錄把我看傻瞭!”

“男朋友連79塊都不肯給我花?聊天記錄把我看傻瞭!”

    男朋友連79塊都不肯給我花? 聊天記錄把我看傻瞭! 網友評論 @看星星的Crystal:發截圖那裏實在是太秀瞭 @林深有鳥名為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媽的發截圖告訴對方自己撒網?? @懶散李哥:網絡乞丐,在綫戀愛(要飯) @biangpon:倆人加起來有我鞋碼大嗎 @小狗肉肉的:這都不給我轉啊?這都不相信我啊 微信公眾號套路星君 .......


“有個大冤種備忘錄是什麼體驗?羨慕哭瞭!”

“有個大冤種備忘錄是什麼體驗?羨慕哭瞭!”

    有個大冤種備忘錄是什麼體驗? 羨慕哭瞭! 網友評論 @捎上晨晨:就我這個大怨種在這裏看人傢談戀愛 @河x蟹要帥哥摸闢榖旦籽:不就是備忘錄嘛!我也有!給小 號發,從不迴我還能感受單方麵舔狗的滋味,也不錯啦 我也想要嗚嗚嗚(┯_┯)) @古登堡:我就好像那路邊的狗被踹瞭一腳 @解不開的結就彆解瞭:我纔是大冤種 為什麼要點開 ?我就不應該點開 我應該直接去敘利亞 @倒流心動:啊啊啊啊被你發現我好愛你 微信公眾號套路星君 .......


《知否》:做姑子,彆學康姨媽和顧廷燦,要學袁文纓,纔能有娘傢

《知否》:做姑子,彆學康姨媽和顧廷燦,要學袁文纓,纔能有娘傢

    《親愛的安德烈》裏有一句話: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幾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麵,它為你擋風遮雨,給你溫暖和安全。 對很多結瞭婚的女人來說,娘傢是她們勇敢嚮前衝的底氣,是她們遇到不幸婚姻的退路。如果有疼愛自己的父母,有注重手足之情的兄弟,有通情達理的弟媳或者嫂子,娘傢就可以成為女人的避風港。 可是,好,是相互的,我們不能隻要求彆人對我們好,而自己隻考慮著自己的利益,不把彆人的感受當迴事。你要想一直與娘傢保持好關係,讓娘傢一直把你當作親人看待,就得學會做一個閤格的女兒和姑子。 .......


真正讓一個人死心的,是這兩個字

真正讓一個人死心的,是這兩個字

    “ 今晚,莫文蔚的這首《愛》中,有句歌詞特彆戳心: 沒結果的花,未完成的牽掛,我們學會許多說法,來掩飾不碰的傷疤。 在你心中,有沒有這樣一個傷疤? 愛,常常給我們帶來傷疤。 許多時候,真正讓一個人死心的,不是什麼過不去的坎兒,而是這兩個字:失望。 所有不愛,都是慢慢纍積起來的失望,所有死心,都是失望攢夠後的絕望。 ” - E N D - .......


“結婚登記人數”創新低: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瞭?

“結婚登記人數”創新低: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瞭?

    何所歡,兩性情感心理學寫作者,寫有情的故事,有趣的陌生人,有料的知識。 在網上看到一組數據: 民政部發布瞭2021年結婚登記人數,763.6萬對。 這個數據,僅僅是2013年最高峰的56.6%。 意味著什麼? 近幾年來,結婚登記的人數逐年下降,年輕人結婚的意願降低,越來越不想結婚瞭。 前段時間的“初婚年齡破30歲”,再結閤結婚登記人數持續降低。 兩者對比來看,發現瞭什麼問題? 到底是哪些原因導緻年輕人的結婚欲望降低? -01 結婚成本越來越高,養傢不如養自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


50歲兒子啃老不工作,74歲母親很失望:他說妹妹也該離婚來贍養他

50歲兒子啃老不工作,74歲母親很失望:他說妹妹也該離婚來贍養他

    傢住長沙的陸明今年50歲瞭,7年前他和妻子也離瞭婚,如今一個人獨自居住在齣租屋裏,可是最近他卻發現母親和妹妹的行為很是反常,不僅將他的電話和微信都給拉黑瞭,甚至還拒絕和他這個親人見麵。 陸明錶示,20年前父親去世後,母親就跟妹妹在一塊生活,半年前母親還給他發瞭一個紅包並祝他50歲生日快樂,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等他迴復母親消息時卻發現被母親拉黑瞭,這操作讓他很是莫名其妙,等他給妹妹打電話時也打不通,陸明覺得這種行為很不正常,至今他都有三個月沒有見到母親瞭,而妹妹也根本不讓他見母親。 在陸明看來,妹.......


心居:顧磊意外過世,嚮鄰居隻索賠1元,老實人馮曉琴到底有多狠

心居:顧磊意外過世,嚮鄰居隻索賠1元,老實人馮曉琴到底有多狠

    《心居》真是太窒息瞭。 童瑤飾演的顧清俞一通苦口婆心的分析輸齣,讓她的龍鳳胎弟弟顧磊領瞭盒飯,還讓海清飾演的馮曉琴背瞭鍋。 馮曉琴全年無休地伺候顧傢老小整整8年,顧磊剛死,傢人說翻臉就翻臉,比起丈夫的死,顧傢人的態度,更讓人心涼。 在顧磊的葬禮上,小老虎拿著他的遺像走在最前麵,奶奶突然衝到馮曉琴麵前,將她推倒,怒吼道: 是你害死我的孫子。 如果說顧磊的死,馮曉琴要負主要責任,那顧清俞呢?她就沒有任何責任嗎?如果那天晚上,她沒有拉著父親和顧磊開三人會議,在背後埋汰馮曉琴,是不是結.......


首播收視奪冠,童瑤、海清一吵架,吵齣個王炸?

首播收視奪冠,童瑤、海清一吵架,吵齣個王炸?

    《心居》上綫,收視率數據和熱度討論數據,都直綫飆升、相當能打。 雙颱聯播、先網後颱,收視卻依舊有齣色好成績。 上綫數天之內,“童瑤顧清俞自責到抱頭痛哭”“心居劇情好真實”“童瑤心居一不小心送弟弟領盒飯瞭”等詞條,也迅速攻占熱搜。 觀眾一邊“沉浸式”追劇,一邊“罵罵咧咧”討論劇中角色。 儼然一片齣圈爆款盛況。 能有如此驚人效果,其實也不意外。 劇組颱前幕後都是“高能”人物。 導演滕華濤,這些年裏履曆驚人,堪稱電視劇領域的金牌導演。 尤其擅長拍關於房子的劇作。 多年前一部《蝸居》,引發.......


《心居》大結局:展翔主動拒絕顧清俞,與馮曉琴持續曖昧,很唏噓

《心居》大結局:展翔主動拒絕顧清俞,與馮曉琴持續曖昧,很唏噓

    精心挑選的黑色露肩長裙,妝容精緻,完全符閤小資的身份與品味,這就是顧清俞一貫的風格。 這是《心居》原著小說中她與施源分手後的場景,顧清俞終於下定決心讓他們“各自安好”。 原本心心念念的男人,到瞭真正擁有的時候,纔發現原本隻是一場自以為是的愛情,既有得不到的騷動,也有見識瞭彼此真正模樣後的釋懷。 在《心居》的大結局中,施源得到瞭來自海外的遺産的繼承權,在臨走之前他與顧清俞告彆,希望彼此安好,希望她能嫁個好男人。 兩個陰差陽錯在一起的人,還是沒能走到最後,這是生活的常態,也是愛情被碎瞭一地後的.......


《心居》馮曉琴也太慘瞭,丈夫剛去世就被婆傢防成這樣!

《心居》馮曉琴也太慘瞭,丈夫剛去世就被婆傢防成這樣!

    看過愛奇藝《心居》的傢人們來嘮嗑啊,剛看完新更的這兩集,簡直要被顧傢人氣死瞭,馮曉琴也太慘瞭吧,被他們這樣對待! 大傢都知道馮曉琴的老公顧磊是一個超級無敵大怨種,自己沒有房子,結瞭婚就和爸爸奶奶一起住,然後讓馮曉琴辭職在傢照顧一傢老小。自己乾啥啥不行,一有事就找爸爸找姐姐,顧傢裏裏外外全靠馮曉琴一個人撐著不說,一傢人還老拿馮曉琴當外人。好巧不巧顧磊還意外摔下樓梯去世,這下馮曉琴在顧傢的日子就更難瞭。 顧磊沒瞭之後馮曉琴就徹底沒有瞭收入,本身顧磊在工作上就沒有什麼上進心,所以傢裏也沒有多.......


男女關係中,如何讓男人更寵你

男女關係中,如何讓男人更寵你

    這麼一種現象,有的女人一輩子辛辛苦苦為傢操持,為老公忙碌,卻常常被老公嫌棄,而有的女人呢,很少操勞啊,操老公啊,卻把他捧到手心裏寵愛著,珍惜著。 被寵愛的女人真的是貌若天仙嗎? 好像也不是那麼迴事兒。那他們究竟做對瞭哪些事?能跟老公保持這樣地甜蜜互動,讓老公深深的愛著他們?我在這麼多的婚姻情感谘詢中啊,總結齣三種女人徵服老公的必殺技,今天分享給大傢。 第一條,幸福女人特彆懂得正麵引導很多男人的愛是需要引導的,你想要男人怎麼愛你,你就去怎麼引導他。有很多女人在愛情或者婚姻裏總是會犯一.......


《香蜜沉沉燼如霜》,因愛生恨墮入魔道又如何?昔日愛戀依舊譜寫

《香蜜沉沉燼如霜》,因愛生恨墮入魔道又如何?昔日愛戀依舊譜寫

    由於誤會旭鳳是殺害水神和風神的真凶,所以在錦覓和潤玉大婚之日,錦覓親手瞭結瞭旭鳳,將最愛的男人送上瞭不歸路錦覓也不好受,尤其是後來當知道自己恨錯瞭人之後,這時錦覓為瞭復活旭鳳寜可失去雙眼的辨色之力也在所不惜,後來旭鳳的確醒過來瞭,然而他卻錯認瞭救命恩人,他以為他這條命是穗禾救迴來的,所以纔會用感情迴報穗禾。 為瞭報復錦覓和潤玉,因愛生恨的旭鳳墮入魔道,他雖然從神入魔瞭,隻是他對錦覓的愛意一分不減。這麼多年裏,他因為對錦覓的恨意也做瞭很多傷害她的事情,不過,他最想做的還是讓錦覓留在他的身邊,.......


心居:隻用三招就反敗為勝,並成功離間顧傢父女,這女人太厲害!

心居:隻用三招就反敗為勝,並成功離間顧傢父女,這女人太厲害!

    顧磊死瞭,馮曉琴成為瞭眾矢之的。 顧傢老奶奶一句“是你把我孫子害死瞭”,代錶瞭全體顧傢人的悲憤心情。不過顧清俞和顧士宏沒有對馮曉琴說什麼狠話,隻是用冰冷的眼神掃視著她,對她冷漠得可怕。 顧磊慘死,其實這是馮曉琴完全沒想到的。她當初之所以看中顧磊,無非是因為顧磊是本地人,傢裏有房子,人又老實聽話。不過十年的夫妻做下來,兒子也這麼大瞭,即使馮曉琴對顧磊沒有多少愛情,感情總還是有一些的。 而且,顧磊一死,馮曉琴就在顧傢失去瞭依靠。處境堪危。 因為,正是馮曉琴又一次拉起旅行箱離傢齣走,顧磊去拉.......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態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心居:看到顧磊死後,顧士宏對女兒的真實態度,我為馮曉琴不值

    電視劇《心居》自從開播,熱度便一直居高不下,關於劇情的討論,在網絡上掀起瞭一輪又一輪。 隨著顧磊下綫,網絡討論更是達到瞭一個空前的高度。 隻要看過原著就知道,顧磊意外身亡是《心居》的一個高潮。 他的死推動瞭故事的發展,馮曉琴的命運徹底改變。 影視化後顧磊結局依舊,觀眾在唏噓感慨的同時,也對婚姻關係、傢庭關係,以及人性有瞭進一步的思考。 顧磊的死到底怪誰? “顧磊的死到底怪誰”是這幾天的熱門話題,私以為,有五個人難辭其咎。 第一個:馮曉琴。 通過劇情呈現來看,馮曉琴不是個善茬。 她一.......


我月薪八韆,給我媽兩韆,給老婆五韆,老婆:給你媽兩百就行

我月薪八韆,給我媽兩韆,給老婆五韆,老婆:給你媽兩百就行

    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讀者來信: 木子李: 老婆是傢庭主婦,目前生活在某縣城;我媽是農民,目前生活在某農村,我爸已病逝;我目前在一綫城市打工,管吃管住的那種,月薪八韆。 關於我的工資,我是這樣分配的:我媽兩韆,老婆五韆,自己一韆。老婆則覺得,我不應該給我媽兩韆:你媽一個農村老太太,200元就夠她生活開支瞭。 為這事,每次在我發工資的時候,老婆都會和我在電話裏爭吵,甚至對我要挾:不聽她的話,就離婚。 作為兒子、丈夫以及父親,我很為難。 雖然不想因為錢的事情和老婆爭吵,也能體會到老婆帶娃不容.......


梁曉聲:男人們的弱點

梁曉聲:男人們的弱點

    男人們的弱點 文/梁曉聲 正如大傢所知道的那樣――我是一個男人。 也許因為我是一個男人,所以我一嚮認定,某些品質是男人起碼應該具備的。諸如真誠,諸如善良,諸如正義感,諸如愛憎分明。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公開聲明――沒有正義感的男人,我不與之交往。有些男人一年不見,我認為真是我的幸事。有些男人我見一次後悔一次。後悔我怎麼還跟他握手?怎麼還跟他說話?不但後悔,且深深譴責和憎惡自己的虛僞。盡管我從不嚮自己鄙視的男人主動伸齣手或主動開口。我不能原諒自己的是――為什麼對自己發誓終身恪守的原則,總不免有動.......


知否原著:明蘭去瞭壽安堂老太太纔露富,王若弗與林噙霜都後悔瞭

知否原著:明蘭去瞭壽安堂老太太纔露富,王若弗與林噙霜都後悔瞭

    華蘭許婚之後搬迴葳蕤軒王氏身邊待嫁,盛老太太身邊便少瞭個慰藉的孫女,於是盛��便放話讓老太太從三個六七歲大的姑娘裏,挑一個去壽安堂養著玩兒。王氏由於之前的骨肉分離捨不得如蘭,衛姨娘又是個徹頭徹尾不爭不搶的性子,最有可能被盛老太太收養的便是林姨娘生的乖巧懂事的墨蘭。 原著裏的盛��倒是沒有偏袒墨蘭母女的意思,全憑盛老太太做主,而盛老太太也曾認為墨蘭最是貼心,隻不過礙於她是林噙霜的女兒遲遲沒有下定決心,衛姨娘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屍兩命的,盛老太太當即便覺得是天意,從王氏那裏抱走瞭明蘭,美其名曰是.......


開年最好磕的cp,難道不是這對?

開年最好磕的cp,難道不是這對?

    正月初四迎竈神,大傢今天吃好喝好瞭嗎? 春節在傢,我也會陪爸媽一起看電視,過去常常會因為喜歡的題材不同看不到一起去,今年我傢則沒有這個煩惱。 因為我媽和我一起追《人世間》上頭中。 ――任何一個人沒看這部劇,我都會傷心的,OK? 最好磕的cp居然是這對? 《人世間》講一個東北普通傢庭,周傢一傢五口人的成長與生活。 故事從1969年開始,有知青下鄉的時代印記,又有個人情愛、小傢波摺的瑣碎日常。這種具有史詩氣質的電視劇,聽起來容易宏偉無趣,但誰能想到最先讓人上頭的,居然是―― 劇裏的cp都好磕?.......


李榮浩跟楊丞琳分居兩地不視頻:婚姻模式韆韆萬,存在即閤理

李榮浩跟楊丞琳分居兩地不視頻:婚姻模式韆韆萬,存在即閤理

    #李榮浩和楊丞琳一年視頻一兩次# 李榮浩近日在一檔節目上曝齣,跟楊丞琳結婚後就維持兩地分居的狀況,期間甚至連視頻幾乎都不打,發發語音文字就算聯絡過瞭。同場節目嘉賓董子健一臉迷惑地問: 你們拜過把子嗎(是兄弟不是夫妻)? 其實楊丞琳也有類似的言論,說求婚一周年都要記者提醒,連丈夫胖瘦都不知道。 我們能理解董子健的疑惑,因為這一對的相處模式實在是太……新潮瞭吧。 我上一次看到類似這樣的模式,還是脫口秀主持思文:她跟先生互不乾涉,已經相處成瞭上下鋪的兄弟,當時引起瞭很多中年夫妻的熱議和共鳴。.......


為什麼在婚姻裏,伴侶會拒絕溝通

為什麼在婚姻裏,伴侶會拒絕溝通

    其實戀愛到結婚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可是明明兩個人戀愛瞭那麼久,但是結婚之後感情卻越來越平淡,甚至會拒絕溝通。 其實兩個相處時間久瞭,遠比剛認識的時候更需要理解和包容,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總希望把最好的一麵去展現給對方,會去為對方著想。但是時間久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尤其是結婚之後,因為各種各樣的現實原因,使我們不再去維護這段感情,不再去會為對方所著想。 甚至夫妻之間想溝通,卻到瞭無話可說的地步,比如我們總說著,希望對方能夠多理解我們一些。但是我們是不是又理解著對方呢。在夫妻很多.......


齣來瞭!2021年結婚登記人數跌破800萬大關!創36年新低!

齣來瞭!2021年結婚登記人數跌破800萬大關!創36年新低!

    民政部最新發布的統計季報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結婚登記數據為763.6萬,結婚登記數據創36年新低,其中河南和廣東結婚登記最多。 近年來,我國齣現瞭結婚人數持續減少、結婚平均年齡日漸增長、單身群體日益擴大、齣生人口持續減少等現象。 然而,今天這一消息剛發布不久,就在微博上瞭熱搜。評論裏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彆,不同學曆,不同地區的人都在關注這一重磅消息並熱議。 看瞭看評論區,對這一消息的看法大緻分為三種人: 第一種,認為婚姻製度該消亡瞭並且之前加瞭個離婚冷靜期,這波人認為不應該結婚.......


《社會心理學》經營愛情

《社會心理學》經營愛情

    現代生活裏呈現著兩個事實: 1. 親密而持久的婚姻關係是幸福生活的標誌 2. 親密而持久的婚姻關係正在減少 法國有一句諺語“愛情消磨瞭時間,時間也消磨瞭愛情。”人們必須付齣努力纔能防止愛情的衰退,這包括積極溝通,互相理解,積極剋製,用心去照顧我們的親密關係。 成熟的愛情往往是被一種信念所支撐:愛情本身就包括對差異和缺點的承認和接納;愛情是內心決定去愛一個人並對其做齣長久的承諾;愛情是可以經營的,它需要相愛之人共同培育。 美國傢喻戶曉的童書《毛絨兔》裏解釋說,當一個小朋友“愛你,愛你很久.......


為何現在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瞭

為何現在的大齡剩女越來越多瞭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不想結婚啊,特彆是一些年紀也不算小的女性,更是不會隨便找個人結婚,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要求高,人不但要長得好看,還要有錢,有房有車之類的,很多女性比較現實瞭,都想嫁個富翁,找個依靠,自己不用這麼辛苦,可世上哪有這麼多富翁啊,適婚年齡的男人沒有多少個在這個階段就打下殷實的經濟基礎的,那些有著經濟基礎的男性都是年紀比較大的有瞭傢庭的瞭。 第二,有的兩人戀愛瞭,到瞭談婚論嫁的時候,由於女方傢庭要求的彩禮錢太高,男方給不起,就算女孩很想嫁過去,但迫於父母的壓力,也隻.......


《餘生》:林之校明明那麼優秀,為什麼得不到顧魏父母的認可?

《餘生》:林之校明明那麼優秀,為什麼得不到顧魏父母的認可?

    《餘生,請多指教》是由楊紫、肖戰領銜主演,講述瞭音樂係大三學生林之校因父親生病住院,與父親的主刀醫生顧魏邂逅並相愛的故事 。 劇情漸入高潮。林之校絞盡腦汁的為顧醫生找房子,正好自己隔壁在齣租,林之校滿心歡喜的做瞭攻略,把房子和好處一一列齣來,最後一條便是:“可以和全服第一美少女做鄰居!”滿心歡喜地去找顧醫生。 到醫院碰到瞭高醫生,又開始有心計地挑撥離間瞭。林之校以為顧醫生要搬進高醫生傢裏瞭,很生氣,怪自己自作多情,一天沒接顧醫生的電話。 當然顧醫生對這一切並不知情,要不是林之校好閨蜜三三,.......


老公傢“窮親戚”來串門,我半小時做瞭8個菜,端上桌他們沒動筷

老公傢“窮親戚”來串門,我半小時做瞭8個菜,端上桌他們沒動筷

    父母雙亡吃百傢飯長大,成傢後窮鄉親進城串門,媳婦給做白菜土豆 每個被睏境拖入泥沼的人,背後都會有一個人齣現,將你帶齣那個緻命的漩渦。會讓你感激不盡,甚至多年之後,還熱淚盈眶。願意為其,頭拱地,傾其所有。 今天的主人公叫王強,故事發生在東北黑龍江。 七八十年代,開墾北大荒,王強的父母就是那個年代的上海知青,很多知青當初都選擇瞭返城。王強父母選擇瞭留在北大荒,爸爸當老師,母親當村醫。 那個年代的醫療條件非常地差。一次,村裏有一個孩子發高燒,王強母親看孩子危險,在村裏張羅個馬車,連夜去鎮子醫院,半夜.......


全職媽媽的卑微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手心嚮上,太紮心

全職媽媽的卑微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手心嚮上,太紮心

    全職媽媽的卑微不是因為愛,而是因為手心嚮上,太紮心 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 發布時間:2022-03-2023:22 金牌寵粉官,教育領域創作者 關注 “你要拿齣伺候老闆的心態,你就會覺得你老公身上的很多毛病就都能接受瞭,那生活不就和諧瞭……” 電視劇《我們的婚姻》最近特彆火,兩個全職媽媽瀋彗星與蔣靜聊天吐槽老公時,蔣靜這樣安慰瀋彗星。 把老公當老闆一樣伺候,就能接受他的很多毛病瞭。蔣靜這句話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卻隱藏著全職媽媽的卑微。 誠然,人無完人,無論是老公還是老闆,他們都有缺點。因為老闆要給.......


餘生:顧魏成林之校鄰居,情侶模式開啓,這兩人成最大助攻

餘生:顧魏成林之校鄰居,情侶模式開啓,這兩人成最大助攻

    餘生:顧魏成林之校鄰居,情侶模式開啓,這兩人成最大助攻 小剛影娛綜 發布時間:2022-03-2102:58 影視領域創作者 關注 導語:《餘生請多指教》顧魏成林之校鄰居,情侶模式開啓,這兩人成最大助攻 《餘生,請多指教》是由肖戰、楊紫等主演的現代都市情感劇,該劇講述瞭音樂係大三學生林之校因父親生病住院,與父親的主刀醫生顧魏邂逅,從開始誤解對方到最後日久生情,彼此托付餘生的故事。 好瞭言歸正傳,在劇中,顧魏雖然對林之校並非一見鍾情,但卻是日久生情,顧魏發現林之校是一個很樂觀,也很有勇氣的女孩,.......


第一次去男友傢,送瞭4件禮物,男友父母隻做瞭3道菜招待,閤適嗎

第一次去男友傢,送瞭4件禮物,男友父母隻做瞭3道菜招待,閤適嗎

    心理學傢威廉・詹姆斯說: “在人類的天性中,最深沉的本質是渴望得到彆人的重視。”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也曾寫到:“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渴望被重視。” 每個人都希望被他人重視、珍惜、認可,尤其是即將進入婚姻中的女人,她更加渴望得到男方,以及男方傢庭的重視和認可。 因為對女人來說,當她下決心嫁給男人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她把自己托付給男人,期待男人為她帶來幸福。 男人是否重視,是否認真對待,對她來說,很重要。 網上有一句話說: “我不介意你的生活清淡,但無比在意你的態度清淡。” 在婚嫁的時候.......


查爾斯求婚細節曝光,毫無浪漫可言!事後還給女王打電話:解決瞭

查爾斯求婚細節曝光,毫無浪漫可言!事後還給女王打電話:解決瞭

    查爾斯王子和戴安娜在上世紀80年代舉行瞭一場童話般的世紀婚禮,但是兩人的實質關係卻毫無浪漫可言,這一點,甚至在查爾斯當年求婚的時候就可見一斑。 英國《Majesty》雜誌的編輯英格麗德・蘇厄德(IngridSeward)在第五頻道(Channel5)的紀錄片《查爾斯和戴安娜》中透露,查爾斯王子的求婚毫不浪漫,他把戴安娜叫到瞭溫莎城堡的一間育兒室裏(“因為育兒所像一個傢”),並在那裏簡單直接的徵求瞭她關於結婚的想法。據悉,麵對當時這樣一個有些嚴肅和尷尬的場麵,19歲的戴安娜還曾一度笑場(“突.......





前一篇新聞
明查|聯閤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美國正在玩火自焚”?
后一篇新聞
華爾街日報:芯片禁運將讓俄羅斯發展5G、人工智能等技術遭遇阻礙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