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新聞網 logo



對話何小鵬:要麼足夠精彩 要麼轟轟烈烈死掉 對話何小鵬:要麼足夠精彩,要麼轟轟烈烈死掉 - 趣味新聞網


對話何小鵬:要麼足夠精彩 要麼轟轟烈烈死掉 對話何小鵬:要麼足夠精彩,要麼轟轟烈烈死掉


發表日期 2023-05-17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對話何小鵬:要麼足夠精彩,要麼轟轟烈烈死掉 .....


    

采訪|《中國企業傢》記者 何伊凡 任婭斐

文|任婭斐  編輯|馬吉英

圖片來源|中企圖庫

“很多人跟我講,造車是一個後悔的哲學。”在廣州總部接受《中國企業傢》專訪時,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錶示,造車是一個長周期的事情,如果規劃不清晰,會很痛苦。

對他來說,這種“痛苦”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激發瞭他的鬥誌和更大的潛能。

2017年何小鵬離開UC加入小鵬汽車,造車5年來,經曆過高光,也數次陷入低榖。他曾一度麵臨諸如融資難、現金流吃緊、芯片荒等現實難題,也在2021年實現過完美逆襲,在2021年成為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冠軍。

但在2022年,新挑戰又齣現瞭。新車G9上市的波摺讓他重新思考組織架構、産品業務、運營管理、宏觀環境等話題。“小鵬汽車過去太過於關注技術創新,但技術創新最終服務於客戶。在技術創新到客戶的過程中,我們做瞭事情,但是沒有做到足夠好。”何小鵬說。

硬幣總有兩麵,在何小鵬看來,這是挑戰,也是“2022年最好的事情”:“因為齣現瞭錯誤,所以看到瞭自身更底層的問題。”

強調底層“邏輯”,是過去多年産品經理的身份在他身上刻下的痕跡。如果迴到造車之初,他會跟當時的何小鵬說,“造車好痛苦的,要想清楚。”但進入造車這個最難的行業之一,他也認為是一種幸運,“對我有很多的鍛煉,認識瞭很多朋友,也鍛煉瞭一點點酒量”。

更重要的是,他認為,“在中國的經濟環境下,我覺得一定要有人在硬件加軟件的組閤上進行創新,隻有做成這樣的事情,將來你纔有基礎去做一些更有挑戰、更酷的事情。”

造車給他帶來哪些改變?對産品的認知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判斷決策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如何評價雷軍、李斌、李想?2023年1月,《中國企業傢》深度對話何小鵬,試圖找尋這些答案。

本次對話的內容要點包括:

以下為對話整理(有刪改,完整對話視頻將於近期播齣,請關注中國企業傢):

我們還有非常多的牌

《中國企業傢》:2022年蔚小理三傢都遇到瞭一些挑戰,也有很多反思,你對2022年的感受是什麼樣的?對2023年有什麼展望?

何小鵬: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2022年,我覺得是“仰望”。

什麼叫做仰望?仰望在某種角度上是站在一個榖底,是一種深度的反思,是對未來的期望或者要求會更高。比如我們在2021年定的戰略規劃是期望做成一個有很好利潤的公司,但是2023年我們看到市場的變化是,智能汽車會像電腦、智能手機的發展一樣,最終隻有三傢到四傢。 在中國除非你有非常好的差異化定位,否則很難成為一個小而美,或者是中而美的公司。 所以我覺得2022年是站在挑戰之中,仰望下一個五年。

《中國企業傢》:這個詞用的非常好,仰望不隻是往上看,也包含著往後看和往前看。如果往後看進行復盤,你覺得過去一年有哪幾件事做得還不錯?哪幾件事是需要深度反思和做一些行為上的調整?

何小鵬: 造車的時候,有很多人跟我講造車是一個後悔的哲學。

《中國企業傢》:怎麼理解?

何小鵬: 因為造車是一個很長周期的事情,可能要花24個月到48個月,這個時候你需要規劃當時的環境、變化和想法。如果規劃不清晰,你是很痛苦的。造車和互聯網不一樣,互聯網沒有供應鏈,沒有製造,是數字資産,所以追求迭代,甚至一天一迭代,你不用想得很清楚。

迴到2022年,我覺得第一個沒有做好的事情, 是沒有判斷好行業的變化、宏觀的變化對汽車行業的影響。 比如沒有判斷齣來電池漲價會如此之高。2021年最難的是什麼?芯片的供給。2022年最難的是什麼?電芯的漲價。電芯漲瞭60%,導緻整車成本漲瞭20%。

第二個沒有做好的事情是我們的新車G9。 小鵬汽車過去太過於關注技術創新,但技術創新最終服務於客戶,所以在技術創新到客戶的過程中,我們做瞭事情,但是沒有做到足夠好。

2022年最好的事情是什麼?因為齣現瞭錯誤,所以看到瞭自身更底層的問題。

《中國企業傢》:有沒有被這些錯誤擊倒?

何小鵬: 不會擊倒。為什麼?我們之前是迎風跑,核心是誰跑得最快,如果是10年的規劃,核心是誰跑得更遠。2022年給瞭我們很好的反思機會以及很好的時間去調整, 因為我們還有非常多的“牌” ,所以現在的調整是不慌的,是穩定有序的。所以2022年對我們來說就是重新考慮瞭未來5年的規劃,調整瞭整個組織體係,今年也會繼續,這是我覺得做的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要麼足夠精彩,要麼轟轟烈烈死掉

《中國企業傢》:剛剛你說造車是一個後悔的哲學,當然這個後悔的哲學不是最近幾年纔齣現,可能它是貫穿汽車工業史的一個發展邏輯。

迴到小鵬汽車,其實有一些壓力2022年你是沒有辦法化解的,比如原材料漲價,有一些可能早一點意識到是能夠化解的,比如和用戶溝通的問題。在2020年或者2021年,你為什麼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何小鵬: 首先內部在價值觀上,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沒有全力以赴做好這一件事。企業剛創立時,可能所有人都在做一件事情,企業快速成長的時候,會有更多人同時做幾件事情, 這就要求你有更統一的價值觀,更強大的組織和管理能力。 小鵬汽車是一個中型的創業公司,綜閤管理能力就要提高,比如你有想法但是你的行動沒有做到,你原來想做到75~80分,但行動能力卻滯後瞭10~15分。

第二個問題是市場在變化,3年前整個市場關注度不高,從去年開始,市場的火熱程度起來瞭,所有人會期望你做得更好,客戶會期望更多,要求也更高。這個時候企業也在往上發展,你本身就應該做得更好,但是你沒有做到,就會形成落差。

另外小鵬的産品路徑可能跟其他公司不一樣。他們可能是先做比較貴的車,往下打,我們是往上走,那用戶的期望也會有差彆。當然,對我來說,反思就是如何讓我們明天的組織能力去適應這種變化。

《中國企業傢》:你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感覺到往上衝的痛苦嗎?

何小鵬: 我覺得這個壓力(讓我)很興奮。從前五,前三,逐步走到前二,這是一個過程。首先你要進去,然後不斷地改變自己,包括産品、銷售能力、客戶體驗等等,小鵬走齣勇敢且紮實的一步,這一步至關重要。

我覺得在過去的實踐裏麵,有很多企業這一步要不然不敢走,要不然走的很弱。我們有一個總結是說,好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沒有那麼好,有問題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也沒有那麼多問題,隻是說我們對自己的期望高瞭,客戶們對我們的期望也高瞭,我們還沒有做到足夠好, 但是我們沒有退步,隻是沒有跑得更快。

《中國企業傢》:我有一個判斷,想跟你驗證一下,蔚小理三傢是不是都處在一個中間的位置?因為上麵有特斯拉、比亞迪,再往下還有一大堆追趕者,卡在中間的位置是最難受的,你自己怎麼看這件事?

何小鵬: 不會,如果我在下麵的位置,還要往上看兩層,如果我在上麵的位置,我還要再往上看,我覺得永遠都是這樣的邏輯,就是仰望,你在不斷往前走。我對於內部的邏輯是, 要不然做得足夠精彩,要不然轟轟烈烈死掉,小而美不是我想做的事情,所以我不會有在上下中間的這種壓力,我的目標就是最上麵。

下一個五年,智能汽車是行業大賽點

《中國企業傢》:你自己第一次開G9的時候,有感受到興奮和緊張嗎?

何小鵬: 我開瞭好多次,開瞭三四十公裏的時候,對G9的機敏性、操控性和底盤的感覺是非常好的。一定要說很強烈的(興奮感),小鵬汽車的第一款車,我開的時候是更興奮,更激動的。

《中國企業傢》:每一款車你自己都試駕過,是深度的用戶,你記憶中開哪一款車的時候,這種緊張感會更強烈,覺得需要改的地方特彆多?

何小鵬: G3的上一款。我們內部代號叫David,後來沒有推齣來。我是2018年年底開的那款車,開到路上幾十公裏就拋錨瞭,但是興奮感、緊張感都有。

2022年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試駕P5 CNGP(城市NGP智能導航輔助駕駛)的時候,因為我每個月左右會開一次,但這是我開瞭那麼多次智能輔助駕駛,第一次感覺到很輕鬆,很放心,覺得它安全且不傻。

《中國企業傢》:什麼叫不傻?汽車怎麼做到不傻?

何小鵬: 我希望我們的智能駕駛開起來像是一個開瞭幾年的司機,而不是一個剛剛會開車的新手,因為他對很多環境的處理不夠嫻熟,效率不夠高。我覺得它能夠判斷什麼時候該切綫,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加速,如果有個車變瞭一下,我該減一點點速,但是不要刹停,那個時候我會感覺到它比較聰明,更像一個真實環境的人在嫻熟地開車。

所以那次開P5的時候,讓我比較興奮的就是,那是我第一次覺得高等級智能駕駛會在之後快速形成拐點。因為以前所有的智能駕駛都是幫忙不添亂,但是真正能夠讓駕駛習慣産生改變的,一定是高等級且全域的覆蓋,不是說你隻能在100個場景裏麵覆蓋3個場景,但是有97個場景是你的主場景解決不瞭的事情。

《中國企業傢》:2023年行業的賽點在哪?你會在哪個地方押注?

何小鵬: 我覺得下一個五年會從上一個五年的新能源化進入到智能化+新能源的組閤。上一個五年,“智能”是讓你更舒服,但是沒有它,你也行,下一個五年,核心是讓你慢慢形成依賴,當你換一輛車,你會覺得不習慣。再下一個五年,就是2027年到2032年,我認為無人駕駛會真正走到一二綫城市。

所以我們認為下一個五年,智能汽車會是一個大的賽點。

《中國企業傢》:對於智能化,你可能比一般人更樂觀,因為即使是特斯拉,在國內它的智能駕駛選裝包的訂閱率也不到2%,你怎麼看這個事情?

何小鵬: 第一,我比絕大部分人堅信(智能駕駛)的原因,是一開始我就認同。我相信它不會像智能手機一樣,3年就改變瞭,它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剛好給瞭我們機會。第二,在中國,小鵬的智能駕駛是走在最前麵的,我們已經碰到瞭這裏麵的所有問題。

《中國企業傢》:其實智能駕駛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和閤作模式,但是小鵬還是傾嚮自己做閉環?

何小鵬: 因為我們覺得 智能駕駛是真正實現智能汽車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有很多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量産、規模上都或多或少碰到瞭挑戰,它需要硬件、軟件、客戶、安全場景、成本交付的全邏輯,我覺得靠單一公司是做不到的。但是10年以後可能會有公司能提供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但那時就會碰到另外一個問題,汽車廠商是變少瞭還是變多瞭?如果變得越來越多,這樣的解決方案公司是做的非常好的,如果變得越來越少,它是很難的。

何小鵬認為,下一個五年,智能汽車會是一個大的賽點。來源:受訪者

《中國企業傢》:2023年你們要推齣新的開發平台。對於平台化你的思考是什麼?

何小鵬: 2020年小鵬汽車就在開發下一代平台,2023年會全部推齣,G9是下一代平台的第一款車。當我們在平台上推齣三款車之後,後麵供應鏈能力就會有一個很好的提升。

2017年到2022年,第一個五年是往前狂跑,不知道哪些地方對,哪些地方不對,試完之後在對的情況下做成穩定的一代平台,平台運行一段時間之後再跳躍到下一個平台,這樣就會更有章法,而且成本控製得更好。我們跟很多整車廠不太一樣,整車廠是五年、十年的規劃,但是我們第一期認為是以創新為導嚮,第二期是在創新的基礎上,做成有價值的創新,且把客戶體驗做好。

《中國企業傢》:在SKU上會做一些調整嗎?你之前是不認同爆款邏輯的,但是你們也做瞭一些SKU的簡化。

何小鵬: 隨著車型數量的提高,單車型的SKU會越來越少,甚至到瞭明年,有些車型的SKU隻有一款或者兩款。我覺得將來智能汽車每一款車型大概在一到兩個SKU,就比較閤理瞭。

《中國企業傢》:供應鏈今年會有一些動作嗎?比如電池,你們是不是成立瞭一個叫廣州鵬悅動力的電池公司?

何小鵬: 我們沒有成立,這是外界的誤讀。我們的規劃比較清晰,圍繞智能化領域,我們實際上做瞭非常多的事情,比如今年會推齣全場景智能輔助駕駛XNGP(的主要功能),在有些領域我們希望做減法。

《中國企業傢》:哪些是需要做減法的地方?

何小鵬: 比如我們現在不考慮在電芯領域做投入。其實做每一個領域都很難,做成功瞭都很好,但是要看你投瞭多少錢,你投100塊錢跟投100萬是兩種風險。在(電芯)這個領域,我們現在選擇閤作。

既要守正齣奇,也要思考遠方

《中國企業傢》:你們今年應該做瞭很多的組織復盤和戰略復盤,因為對新造車企業來說,組織的復雜程度很高,你既要懂製造,還要懂互聯網、懂智能化、懂用戶運營,這對組織的拉通性、靈敏性以及穩定性會有很高的要求,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何小鵬: 我覺得做汽車企業,兩個基礎能力很重要,第一個是規劃能力,第二個是組織能力。就像建樓,如果不挖地基,可以建一兩層樓,但是要建80層、200層的房子,你的思考邏輯就會完全不一樣。2014年、2015年中國有數百傢造車企業,最後隻活下來幾傢,大部分開始碰到的是資本的挑戰,很快就是管理的挑戰,所以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我都會持續調整組織。

我們現在是從1到2再創業。 1就是建立瞭一個基礎的品牌,一個基礎的團隊,推齣三款到四款産品,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再下一個門檻,可能是50萬輛。當然真正的門檻,我覺得是要達到100萬~150萬輛這個級彆,你纔拿到瞭智能汽車的門票。這個時候組織能不能適應?所以在從1到2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是如何篩選優秀的人纔,如何用閤理的機製激勵他們。

《中國企業傢》:互聯網公司一直存在一個萬人陷阱,到瞭一萬人的時候,組織的挑戰是倍增的,小鵬遇到萬人陷阱瞭嗎?

何小鵬: 萬人陷阱倒說不上,我覺得是萬人管理上的挑戰。特彆是汽車企業,它是分散式的,全國有數百傢門店,你怎麼去跟這些一綫的員工溝通,用什麼樣的方式管理、激勵,這都是不同的邏輯,不同的體係。

《中國企業傢》:所以你這次架構調整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你有學習的標杆嗎?

何小鵬: 沒有標杆,中國有很多企業管理很好,但是如果抄它的話,你是必死無疑的,因為你沒有它的天時、地利、人和與成長環境。其次,組織調整對企業來說是一個相對比較內生的事情,你想大範圍學習也很難,因為你已經成長到今天這樣的規模瞭。

《中國企業傢》:調整之後,你的很多角色都在前置,比如對産品的管理,現在是你自己主抓嗎?

何小鵬: 對,第一要前置,第二要聯通。大方嚮做好規劃,讓前台有足夠的靈活度,但是他要知道你規劃的價值觀,什麼是你鼓勵的,什麼是你反對的。

《中國企業傢》:你自己對産品的理解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因為你之前沒有真正做過硬件、車,你對智能化傾入瞭很多情感,但是智能化畢竟要放在一個機械上實現,這兩種邏輯之間還是會有一些需要融閤的地方。

何小鵬: 硬件産品我是不敢做的,之前做的基本全部失敗瞭。互聯網産品會更想做到極緻,但實際上最後你都不知道你的平衡在哪裏,經營在哪裏,因為這是兩套體係。

進入汽車體係後,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是守正齣奇。 什麼叫守正?齣奇齣在什麼地方?守正就是原來傳統的你要遵守,齣奇是齣一兩個奇。說實話我們現在還在踩坑,但是踩的坑越來越少。

二是思考遠方。 什麼是奇的東西,什麼是該跨越的東西,你要看遠方它會變成什麼樣,但是它到底是10年到達還是15年到達,它的節奏是直綫走的,還是麯綫走的,既要有一定的計劃判斷,也要有學習應變的能力,因為市場環境在變化。

《中國企業傢》:過去5年當中,守正齣奇在你身上有沒有這種撕裂感?你感受最強烈的一次是什麼時候?

何小鵬: 大概2016年底第一台ET(工程試製)車開齣來時。我當時還沒有入職,他們說開齣來的時候兩波人都哭瞭。汽車人哭瞭,說我們把自己做的一台車開齣來瞭,一群來自互聯網的人也哭瞭,因為這個車沒有油漆、沒有座椅,隻有一個很簡陋的方嚮盤,一堆裸露的電綫電池,雖然能開,但他們覺得這不是車。但汽車人覺得這就是生産車的一個過程。

所以這是一種很不一樣的思維邏輯,這種撕裂到今天還是很大的摺損。 今天絕大部分汽車人內心是不相信智能化的,他們認為智能化隻是銷售的方法論,或者營銷的噱頭。但是熟悉互聯網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需要你對硬件、製造、客戶,有足夠的深耕,也許需要10年到15年的學習纔能夠最終走到彼岸。

《中國企業傢》:這一點非常關鍵,對一個CEO來說有時候最重要的責任是做判斷和選擇,往A走還是往B,就像拆炸彈一樣,剪紅綫還是剪藍綫。我看到你做判斷選擇的時候,跟很多人的思考路徑不太一樣,你這種底層的判斷邏輯是什麼?

何小鵬: 對於很多事情,我會判斷最終通過科技變革所帶來的産品趨勢,而且我會看很長很長時間。因為有很多的科技趨勢,最後會改變世界,改變我們周邊的生活,如果你判斷得很清晰,你就沒有勇氣去做瞭,當你有瞭勇氣走進去的時候,你纔會去不斷調整。

在過去中國太多人是在做效率創新,資源創新。在這種情況下,First Move大的變革就需要有人去做。 我覺得第一次創新的東西,大概要10年到15年纔能做齣來,所以有很多事情你要花10年到20年去思考、投入、準備,但是最終失敗還是成功,都是精彩的人生。 我可能是一個有點技術情懷的創業者。

《中國企業傢》:你在財報溝通會上說,公司的中長期目標是將整體毛利率提高到25%以上,具體談談怎麼實現?

何小鵬: 首先這不是一個短期目標,是中長期一定要實現的目標。其次這個目標的實現不應該僅僅來自於硬件,而應該是軟件跟服務。所以我認為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是最開始的一步,後麵還有第二步、第三步的邏輯。我堅定地認為,如果汽車領域還是汽油車,還是硬件體係,中國汽車沒有走嚮全球前幾的機會,你要守正齣奇,補充你的短闆,發揮你的長闆。

實現價值觀的統一,就要多打勝仗

《中國企業傢》:你可能也聽到過這樣的聲音,飛行汽車、機器人看起來像是大廠玩的遊戲,小鵬現在在創業階段,進入得是不是早瞭點?

何小鵬: 很多人都說要把一個事情做到極緻,但是也有很多事情需要10年、15年的儲備纔能夠做好,SpaceX到現在大概有19年瞭,前麵10年也沒有人看好。你沒有前10年的基礎,也不會有後麵第15年、第16年越做越好的邏輯。大部分人講的邏輯都對,就是聚焦、聚焦、聚焦,但是我覺得人生就幾十年,你能夠乾幾件事?

《中國企業傢》:還要摺騰?

何小鵬: 對,他們可以講他們的,我會乾我的。

《中國企業傢》:你之前放在這的精力有多少,比如2021年的時候?

何小鵬: 實際上並不多,我主要是幫他們拉班子、定戰略,現在拉班子的時間就更少瞭,主要幫他們定戰略、定規劃,不要做錯方嚮,其他事情都由他們負責。

何小鵬認為,達到100萬~150萬輛這個級彆,你纔拿到瞭智能汽車的門票。來源:受訪者

《中國企業傢》:這次架構調整之後,你說會減少在生態企業上的投入,指的是在這些地方的投入?

何小鵬: 是的。

《中國企業傢》:是不是你自己也意識到現階段還是有不同的重點,詩和遠方的事情肯定還是要乾,但是現在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何小鵬: 對,認同。

《中國企業傢》:你對用戶運營的觀點這兩年有變化嗎,你在小鵬汽車的APP上開瞭個人賬號,但是好像沒有運營?

何小鵬: 我在APP上主要是瞭解一些事,但是我的同事,我們的很多團隊不光是瞭解,還要深度溝通,並且溝通之後要把它匯攏起來,然後進行下一個階段的調整或者優化。 我覺得在用戶運營這條綫上,我們原來做的不夠閉環,以前有斷點。但是我相信在2023年、2024年,我們這條綫會做的好很多。 因為一旦它形成閉環,有瞭一個體係,一組人,一個流程,自然會調整得越來越好。

換一個角度,最開始做技術創新的時候,客戶連行業都很難有認知,在“賭”未來方嚮時,你要有自己的“篤性”。

《中國企業傢》:這是你個人的一個很好的標簽:篤性很足。你對你自己篤性的事,投入力度是很大的,而且也不太在乎彆人的聲音,是嗎?

何小鵬: 我會在乎彆人的聲音,但是我會堅定我的道路。

《中國企業傢》:怎樣防止組織擴大之後,文化被稀釋的難題?

何小鵬: 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人,包括馬雲,不可避免會被稀釋。我覺得第一是控製閤適的規模;第二,越大的團隊越要做價值觀和思想的工作,並且言行要一緻。客觀、實事求是、言行一緻,這個事情沒有什麼特彆, 就是要不斷帶大傢打仗,盡量多打勝仗,穩定,把細節做好。 價值觀的統一是組織能力提高的一個基礎邏輯。

《中國企業傢》:你跟很多人交流過這個問題,可見你自己對這個事也很在意。因為一個組織在變大的過程中,很可怕的一點就是大傢都在錶演,錶演得好像很努力地工作。你剛剛說到要知行閤一,其實就是在解決錶演的問題。

何小鵬: 對,很多公司變大瞭,就會錶演對上,在錶演對上的基礎上,調整對下的邏輯,最終齣瞭很多問題。

《中國企業傢》:在公司裏什麼樣的事會讓你很生氣?

何小鵬: 有很多。因為造車之後讓你生氣的地方太多瞭,你經常會覺得這不閤理,那不閤理,但是你慢慢的見多瞭,也能夠穩定心態瞭。

創業者既要有自信,又要有自知

《中國企業傢》:你上大學之前不太愛錶達,為此還專門練過口纔,是真的嗎?

何小鵬: 真的,我們高中老師就喜歡問你最近怎麼樣瞭?最近說話多不多?

《中國企業傢》:一直到高中你都比較內嚮?

何小鵬: 小學還好,因為那時沒有互聯網,就是很簡單的上學,下學,上學,不看電視,不看報紙,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也沒有愛好,所以你的知識麵很窄,除瞭課本上的知識,什麼都不知道。當你什麼都不知道,也沒有愛好或者愛好很少的時候,你就不會有太多的交流。

《中國企業傢》:那會不會很乏味,不太受女生喜愛?

何小鵬: 那肯定不太受女生喜愛。所以人生就是要自己改變自己,到瞭大學我就覺得要變一下,後來參加一些社團,學習演講與口纔,學習怎麼賣東西。我最開始去電腦城賣電腦,一天說不齣話。因為你看到彆人走來走去,你不好意思,你開口他不理你怎麼辦?我被拒絕怎麼辦?但實際上最後你邁齣那一步什麼都無所謂瞭。

《中國企業傢》:後來賣得成功嗎?

何小鵬: 還可以,反正不算差。我也不是那種天生口若懸河的人,就是以真誠待人。

《中國企業傢》:亞信這段經曆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何小鵬: 碰到瞭很多的好同事,試瞭很多種崗位。我覺得一個人如果有機會在工作初期嘗試不同的崗位,對你的人生會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因為你那時不知道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和能夠堅持什麼。我可能嘗試過七八種崗位,從客服、售後、支持、售前、項目、研發、測試,還是蠻鍛煉人的。

《中國企業傢》:雖然你看起來不是那種侃侃而談的人,但是你有一個特點,特彆擅長和高手相處,比如在UC創業時拉來瞭俞永福,在小鵬時也請來瞭很多高手,你和這些高手相處的邏輯是什麼?因為有時候和高手相處是很難的。

何小鵬: 我跟一些優秀創業者不一樣的是,他們會覺得自己做的很好,能力很強,我一直都認為比我強的人很多, 所以我的邏輯是要找到比你強的人,纔有可能把企業或者把這個事情做好。

《中國企業傢》: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美好的願望,你得真正做到纔行,對吧?

何小鵬: 我的言行是一緻的,我真的會去找。我覺得非常非常重要的是, 一個創業者既要有自信,又要有自知。 很多人足夠自信,但是覺得自己是全能的。以前投資圈有句話:憑運氣掙的錢,不要憑實力還迴去。很多創業成功的人,包括我,都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所以你要知道,你是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成功的),不是你個人的能力和拼搏實現的。

《中國企業傢》:你在UC時雖然是創始人,但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副總經理,這一點蠻難做到的,你的心態是什麼?

何小鵬: 我找到一個比我牛的人過來,嚮他學習不更好嗎?共同成長。包括在操小鵬的盤子的時候,也是有人比我懂汽車,比我懂戰略,比我懂投資。

第一,小型公司一定要找到特點鮮明的人,很牛的人,但是公司做大時就要關注價值觀是否一緻。第二,一部分人要有足夠的全麵心跟責任心,不然他在復雜事情上沒辦法做齣快速判斷,這個時候就要篩選。

很多人說企業是我的,我有權利把錢留給我的小孩,我沒有這個邏輯。 我覺得能者上,不能者下,如果有一個能者超過我瞭,我還有股份,再給他一些股份,等於他在幫我創造價值,我為什麼要去控製它呢?他隻要是為企業好,我就會拼命鼓掌,我一直都是這個邏輯。

不想成為雷軍,他太纍瞭

《中國企業傢》:你怎麼看待命運?當時俞永福以投資人的身份加入UC,你後來也是以投資人的身份入主小鵬。有時命運像一個圓一樣,你自己思考過這件事嗎?

何小鵬: 沒有,你是第一個跟我這樣說的。可能有巧閤吧,因為我不擅長投資,就像開車一樣,有人喜歡坐在副駕駛引路,有人喜歡坐在主駕駛開車,有人喜歡坐在後座鼓掌,我覺得投資人就是坐到後座鼓掌的一個人。我有時候鼓掌都來不及,我說前麵右轉,他說慢點不慌,那我就上吧, 我可能是有點想去控製它。

《中國企業傢》:造車對你的改變是什麼?現在的何小鵬和做UC時的何小鵬有什麼不一樣?

何小鵬: 如果迴到那個時候,我會跟何小鵬說造車好痛苦的,要想清楚。

《中國企業傢》:這是個後悔的行業?

何小鵬: 沒有,永遠沒有後悔藥。我比較有幸進入到一個我認為是最難的行業之一,這對我有很多的鍛煉,認識瞭很多朋友,也鍛煉瞭一點點酒量。

在中國的經濟環境下,我覺得一定要有人在硬件加軟件的組閤上進行創新,隻有做成這樣的事情,將來你纔有基礎去做一些更有挑戰、更酷的事情, 你纔能培養一些這樣的人纔,在未來10年、20年、30年裏麵去做不一樣的事情。這是一個時代的機會,我們剛好站在這一波機遇裏。

《中國企業傢》:怎麼看雷軍?他可能是很好的朋友,很好的兄長,也提供過很多幫助,當然也可能是一個潛在的對手,他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何小鵬: 我從來沒有覺得雷軍是我的對手,就是導師、大哥,我們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某種角度我不想成為他, 我覺得他太纍瞭,太努力瞭。

《中國企業傢》:他還會比你更纍嗎?

何小鵬: 他纔是勞模,我不願意做勞模。

《中國企業傢》:你怎麼評價李斌和李想?

何小鵬: 我覺得李斌很nice,李想很執著,這都是好的事情。這個太難評價瞭。

分享鏈接



看最新新聞就到趣味新聞網
quweinews.com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tag

相关新聞



富士康原價齣讓股權 或為小鵬汽車IPO做準備

37歲將公司賣給馬雲,套現300億後再創業的男人,現在怎麼樣瞭?


前一篇新聞
省人大代錶、甘孜文旅局長劉洪建議:四川率先試點,將春節假期實際延長至9天
后一篇新聞
“一口牙等於一輛寶馬”成過去?種植牙集采,5000元砍價到1850…





© 2025 - quwe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 - quweinews.com.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