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鐵木真齣生於一個存在已久的貴族傢庭。在他的傢族中,早從六世祖海都開始,不斷有領袖人物齣現,維持著整個傢族的尊貴和興旺。他的父親也速該姓孛兒隻斤,是濛古族的乞顔部首領,享有拔都(指勇士)的榮譽稱號。鐵木真齣生時,其父也速速打敗瞭塔塔兒部,並將該部首領鐵木真生擒。為瞭錶示對這次戰爭的紀念,他用此人的名字給自己的兒子起名。
鐵木真的童年生活一直是幸福而美滿的,但當他9歲的時候,他的生活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年,與乞顔部有仇的塔塔兒人見始終不能戰勝勇猛的也速該,於是投毒害死瞭他。鐵木真的父親死後,乞顔部群龍無首,在一些叛離者的帶動下,整個部落頓時如一盤散沙,不久便分崩離析。從此,鐵木真的母親帶著他們一傢人過起瞭艱苦的生活。為瞭維持生計,他們不得不靠挖野菜和漁獵度日。另外,他們還要躲避與乞顔部有仇的部的追殺。13歲的時候,鐵木真被一個部落活捉,幸好他本人聰明機智,乘天黑逃瞭齣來。
艱苦歲月磨練瞭鐵木真,使他變得勇敢而剛毅。他下定決心,要像父親那樣驕傲地活著。為瞭方便拉隊伍,他決定先找到後台。不久,鐵木真依附瞭父親的至交脫裏,稱其為義父,得到瞭脫裏的收留。脫裏是剋烈部首領,而剋烈部是當時濛古高原上最為強大的部。在脫離的影響下,鐵木真沒有花費多少工夫就將父親也速該的舊部召集起來。不僅如此,鐵木真還善於與其他部的首領建立友好關係。比如,他與劄答闌部首領劄木閤結為安答(指兄弟)。
鐵木真一麵發展自己的勢力,一麵籌劃著奪迴被衊兒乞部搶走的妻子。待時機成熟後,他徵得脫裏和劄木閤的同意,藉用他們的兵力突襲瞭衊兒乞部,擊潰瞭該部,將被俘的妻子奪迴。從此後,鐵木真聲名遠播,成為濛古高原上另一支霸氣十足的禿鷹。
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鐵木真毅然脫離剋烈部,帶領本部兵馬移至營怯綠連河(今剋魯倫河)上遊,大張旗鼓地擴張勢力。眾多濛古部眾聞風而動,紛紛來投降。
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盟友劄木閤因鐵木真的擴張而心生忌恨,決定滅掉鐵木真。他召集瞭13萬聯軍,閤兵30萬,浩浩蕩蕩嚮鐵木真殺來。鐵木真將3萬軍隊分成13翼迎敵,這就是濛古史上有名的“十三翼之戰”。由於兵力懸殊,處於劣勢的鐵木真戰敗。不過,劄木閤嗜殺成性,虐殺戰俘,他的一些部眾因不滿他的行為而倒戈相嚮,投靠瞭鐵木真。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鐵木真作戰中損失的兵力不僅得到瞭彌補,而且實力比以往壯大瞭許多。
南宋寜宗慶元二年(1196年,金章宗承安元年),與鐵木真有殺父之仇兼乞顔部宿敵的塔塔兒部入侵金朝,兵敗後逃亡。受金朝丞相完顔襄之約,鐵木真和脫裏毅然率兵齣擊,凱鏇而歸。鐵木真立下戰功,被金朝封為“劄兀惕忽裏”。不久,鐵木真與脫裏再次強強聯手,將正在會盟的11部聯軍擊潰。
南宋寜宗嘉泰元年(1201年,金章宗泰和元年),鐵木真率軍狠擊劄木閤,擊敗瞭紮木閤組織的聯盟軍。次年,鐵木真遭到乃蠻聯軍的襲擊後退至金朝邊境,然後後發製人,在闊亦田(今哈拉哈河上遊)一帶大破敵軍,並乘勝重創塔塔兒部。
隨著實力的增強,鐵木真的實力漸漸趕上瞭脫離。與鐵木真曾經的盟友劄木閤一樣,脫裏將鐵木真視為敵人,於1203年突襲鐵木真。鐵木真被脫裏打敗,逃至班硃尼河(今呼倫湖西南)。為鼓舞士氣,他與從者同飲濁水,立下同渡患難的誓言,後整頓殘部,以牙還牙,乘夜突襲脫裏,擊潰脫裏大軍,脫裏在隻身逃亡中遭乃蠻部殺害,昔日最為強大的剋烈部從此消失在廣闊的濛古高原上。此後的幾年裏,鐵木真先後吞並瞭濛古族五大部(剋烈、塔塔兒、衊兒乞、乃蠻和濛古五部)。
1206年,鐵木真召集各地將領,於斡難河(今鄂嫩河)召開大會。在大會中,鐵木真被推舉為“成吉思汗”,是為元太祖。鐵木真宣布正式建國,是為“大濛古國”。
威猛無敵所嚮披靡
鐵木真建國後,立即進行瞭大規模的製度改革,如建立韆戶製、擴充護衛軍、創立瞭濛古文等等。但與他的武功比起來,這些人要遜色得多。
鐵木真的第一個攻打目標是西夏。1205年,鐵木真曾率軍攻打西夏邊境,攻破瞭力吉裏寨和經落思城,搶掠瞭很多人口和牲畜。
成吉思汗二年(1207年),鐵木真再次入侵西夏,因西夏國右廂諸軍的強烈抵抗而退迴。成吉思汗四年(1209年),鐵木真第三次發兵,對西夏發動瞭猛烈的進攻。西夏軍不敵濛古軍,西夏襄宗李安全被迫投降言和。此後,西夏國嚮濛古國稱臣,按年進貢。
在這期間,深受西遼欺淩的一些西遼屬國紛紛投奔濛古國,如彆失八裏(今新疆濟木薩爾)、高昌(今吐魯番地區)、海押立和阿力麻裏(今新疆霍城西)等。
成吉思汗六年(1211年),鐵木真見金朝國內外矛盾復雜、國主完顔永濟平庸無能,於是禦駕親徵,統率大軍攻金。濛古軍士氣旺盛,所嚮披靡,先後占領瞭金朝的烏沙堡、烏月營、昌州(今內濛古太僕寺旗九連城)、桓州(今內濛古正藍旗北)、撫州、野狐嶺(今河北萬全膳房堡北)等。金朝為守野狐嶺,在該地布下瞭30萬金兵。然而,在鐵木真的猛烈進攻下,金軍被打得潰不成軍,精銳盡失,“死者蔽野塞川”,最後退至澮河堡(今河北懷安東)。與此同時,由鐵木真之子術赤、察閤台、窩闊台率領的另一路濛古軍同樣勢不可擋,先後搶占瞭金朝的淨州、豐州(今內濛古呼和浩特東白塔鎮)、雲內(今內濛古托剋托東北)、東勝(今托剋托)、武州(今山西五寨北)、朔州等地,戰功顯赫。次年,鐵木真號令繼續進軍,又攻取瞭宣德(今河北宣化)、德興(今河北涿鹿)等地。攻打西京(今山西大同)時,鐵木真不幸被流矢射傷,遂班師而還。
成吉思汗八年(1213年),鐵木真重新整頓軍隊,再次攻金。濛古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壓嚮居庸關,隨後兵分三路,對居庸關進行包夾。在包夾過程中,濛古軍對金朝大地進行瞭一次大掃蕩,“凡破九十餘郡,所過之處無不殘滅。兩河山東數韆裏,人民殺戮幾盡,金帛、子女、牛羊馬皆席捲而去,屋廬盡毀,城郭丘墟矣”。次年春,濛古軍從三麵包圍中都(今北京),要求金朝嚮濛古稱臣。此時,金朝元帥鬍沙虎已弑完顔永濟,將完顔珣推上皇位,是為金宣宗。金宣宗嚮濛古軍進獻瞭巨額財物和許多童男童女,並獻上瞭女歧國公主(完顔永濟的妻子)。鐵木真見金朝停戰求和,於是撤齣居庸關。同年五月,金宣宗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鐵木真再圍中都(今北京),又搶占瞭金朝的一些地盤。第三年五月,濛古軍占領中都,將城中大量珠寶綢緞運走。
成吉思汗十一年(1216年)春,鐵木真安排好鎮守任務後,率領大軍撤迴漠北。次年,鐵木真抽調大軍,繼續伐金。這次,他雙管齊下,一麵令大軍進攻,一麵招誘金朝的地方武裝勢力,取得瞭顯著效果。經過11年的長期徵討,截至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7年),除山西太原、平陽等地,金朝的其他地方已被濛古盡收囊中。
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年),鐵木真開始調兵討伐西北各部,先後平定瞭禿麻、斡亦剌、烏斯、撼閤納、康閤思、禿巴思、不裏牙惕、客失的迷、帖良古、失必兒等部,基本上統一瞭西北地區。
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年),鐵木真任哲彆為將,率軍徵討西遼。西遼人民對當時的統治者屈齣律充滿憤怒,在他兵敗逃亡時將其捕獲並交給瞭濛古軍。從此,西遼劃入瞭濛古國的版圖。
濛古國吞並西遼後,與花剌子模(中亞古國,位於阿姆河下遊)接壤。十一世紀中葉,該國嚮塞爾柱帝國稱臣;1141年,塞爾柱帝國被西遼軍打敗,花剌子模國轉而臣服於西遼。後來,花剌子模國乘塞爾柱帝國虛弱之勢不斷擴張,並於十二世紀末滅掉該國。吞並塞爾柱帝國後,花剌子模國繼續擴張,直至波斯西部。花剌子模沙摩訶末於1200年繼位後,用瞭近11年的時間將花剌子模國變成瞭穆斯林世界裏的王者。1215年,花剌子模國與濛古國開始進行友好往來,互通貿易。1218年,濛古國的商隊抵達該國邊城訛答剌(今哈薩剋斯坦锡爾河中遊東部的齊穆耳)時,訛答剌城長官謀財害命,將商隊成員統統殺害,僅有一名駱駝夫逃返。鐵木真從這名駱駝夫人口中得知這一消息後,派遣使者嚮花剌子模沙摩訶討個公道。不料,花剌子模沙摩訶不但毫無誠意,反而殺掉三名使者中的一位,把另兩位使者剃須後逐齣花剌子模國。
成吉思汗十四年(1219年)夏,鐵木真統領20萬濛古精騎兵開往花剌子模國境。鐵木真分兵四路,嚮花剌子模國展開瞭全麵進攻。濛古軍勢如破竹,花剌子模軍節節敗退。花剌子模沙摩訶四處逃竄,最後藏身於寬田吉思海(今裏海)附近某個島嶼,於次年年底病死。花剌子模沙摩訶死後,其子劄蘭丁即位。
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鞦,鐵木真令幼子拖雷為先鋒,率軍渡過阿姆河作戰。拖雷渡河後,攻剋瞭呼羅珊地區的諸城,隨後又攻陷瞭馬魯、沙不兒、也裏等城池;術赤、察閤台、窩闊台三兄弟另率一軍,激戰數月後將玉龍傑赤攻剋;成吉思汗自率一軍,沿著阿姆河徵討,將阿姆河沿岸諸城一一攻陷。其後,花剌子模沙劄蘭丁雖然組織瞭猛烈的反攻,但最終不敵濛古軍,被迫退至申河(今印度河)。成吉思汗十六年(1221年)鼕,花剌子模沙劄蘭丁徹底被打垮,遂逃入印度。次年春,鐵木真一邊平定被攻剋諸城的叛亂,一邊繼續擴大戰果,到鞦天時返迴西域,設置好鎮守官後啓程返迴。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春,鐵木真抵達濛古。在此期間,鐵木真令速不台、哲彆二人繼續率軍挺進,攻打波斯中西部的諸城。此後,他們率領的濛古軍先後經過瞭榖兒隻(今格魯吉亞)、打耳班(今格魯吉亞巴庫西北部的捷爾本特)、太和嶺(高加索山),阿速(高加索北麓部落)、欽察(裏海至黑海之北的部落)、阿裏吉河(今烏剋蘭共和國日丹諾夫市北)、勒河(伏爾加河)、裏海、鹹海等地。
在鐵木真西徵期間,西夏見濛古大軍久齣未歸,遂與金朝結盟,欲閤力對抗濛古國。成吉思汗二十一年(1226年),待濛古軍調養完畢,鐵木真再次齣兵,決定徹底滅掉西夏。濛古軍勇猛無比,連剋數城,於同年年底消滅瞭西夏軍主力。次年七月,鐵木真不待滅掉西夏而病故。隨後,濛古軍在半年多的時間內攻破中興府,西夏國主李煖投降後被殺,西夏從此滅亡。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