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4/2022, 7:57:49 PM
編者按
當我們拿到由教育科學齣版社齣版、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老師主編的教育創新前沿叢書《中國教育創新案例報告》時,心情非常激動。本書一共遴選瞭23個教育創新案例,其中,教育+互聯網隻有三個, 博雅雲課堂以《博雅通識教育,陪孩子一起探尋世界》 有幸成為其中之一。博雅雲課堂為中國基礎教育創新添加瞭一種可落地可實施的普惠的範式。未來,我們將深耕博雅教育,持續投入研發,和眾多教育創新企業、創新學校一起嚮未來,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公平的教育環境。
人類教育一刻也不能停止創新,博雅雲課堂一直在路上。
博雅雲課堂SPOC平台創新方案
――《中國教育創新案例報告》
通識教育又稱博雅教育,“博雅”的拉丁文原意是“適閤自由人”, 古希臘倡導博雅教育,旨在培養具有廣博知識和優雅氣質的人,讓學生擺脫庸俗、喚醒卓異,成為一個真正有文化的人。在現代社會中,通識教育被認為是一種基於社會中的人的心智教育。它不同於專業教育、專纔教育,以培養身心全麵發展的人為目標,通過人文、科學、數理邏輯、公民素養等課程教學,使人成為有堅實人文底蘊、有終身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世界公民。博雅雲課堂希望通過通識教育陪孩子一起探尋世界,讓孩子在個性化學習中,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人。
一、教育問題:中小學通識教育資源缺乏,普及度不足
現任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院長、通識教育專傢甘陽教授自2004年以來大力提倡“通識教育”理念,聯閤各界教育力量,推動瞭中國主要大學紛紛走嚮通識教育道路,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將中國大學的通識教育從基本無意識的狀態引嚮蓬勃開展。而由於各種客觀因素的製約,我國中小學通識教育的理念還沒有被普及,通識教育的課程資源缺乏且質量不高,中小學生的通識素養沒有得到有效關注,同時,當前的分學科授課製使學生跨學科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限製,難以滿足瞬息萬變的未來對復閤型人纔的需求,而當下優質復閤型課程供給還遠未充足,著眼於學生終身發展的過程性評價落地尚缺必要數據支撐。
針對以上問題,2016年博雅雲課堂秉承“陪孩子一起探尋世界,讓每個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理念,集結一群懷揣理想的夥伴和同行者,在國內首創中小學小規模限製性在綫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平台,打造學科融閤、任務驅動的通識課程和“綫上+綫下”的混閤式學習模型,突破傳統教學形態的時空限製,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學生創新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不足等問題,希望做齣最美中小學通識課程,將孩子們帶進真實完整的世界(圖1)。
圖1 博雅課程整體解決方案
二、價值理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人
博雅雲課堂的理念是陪孩子一起探尋世界,讓孩子在個性化學習中, 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人。創始人也希望把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乃至 “大師”引入到中小學通識課程中去,讓他們成為在綫課程的設計師,讓各行各業的優質資源可以為學校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社會素養乃至道德素養、學科素養所用。例如,中信美術館的執行館長曾孜榮、首都師範大學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蔡可、南京師範大學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硃雪梅、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央民族樂團12位民族樂器演奏傢等,都是博雅SPOC的設計師或課堂講師。
三、解決方案:跨學科融閤課程+綫上綫下混閤式學習
(一)博雅雲課堂通識教育課程體係
1.跨學科融閤的課程設計模式
在課程研發中,博雅雲課堂堅持教育要符閤兒童的天性,全麵培養核心素養,每門課程幾乎都采用瞭跨學科融閤的設計模式,配套的視頻/音頻+文本+圖像資源庫、項目式學習任務單、在綫測評題庫、開放性討論等結構化內容,極強的互動性讓課程學習過程饒有趣味。這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如創意寫作和演講能力、審辨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些能力必將有助於學生中學、大學階段乃至整個人生的求知與學習。
博雅雲課堂在課程設計時遵循以下五個原則。
以兒童為中心原則。所有課程都基於兒童認知的發展進行設計。
任務驅動原則。以項目驅動任務,引領學生探究,培養終身學習能力。
綫上與綫下融閤原則。將綫上自適應、精準化學習優勢與綫下麵對麵 深度研討優勢相融閤。
跨學科融閤原則。采用項目驅動,開展跨學科融閤的主題式探究,培養多元智能。
核心素養導嚮原則。追求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培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博雅雲課堂課程研發、應用、反饋流程見圖2。
圖2 博雅雲課堂課程研發、應用、反饋流程
每門在綫課程都包括課程簡介、課程目標、內容大綱、驅動任務、學習資源(視頻、音頻、文本、圖片等)、測評試題、學習對象、學習要求等闆塊。
2.主輔相成的通識教育課程體係
目前,博雅雲課堂自主研發瞭包括文學、藝術、數學、科學、社會、名著等6大類300多門精品課程。
博雅文學課:語文項目式學習係列,成語故事係列,小古文係列,詩詞中的中國曆史係列,博雅日課-諾貝爾奬文學係列,等等。
博雅藝術課:華夏美學通識課係列,陪孩子一起看電影係列,透過鏡頭看世界係列,國樂大師課係列,等等。
博雅數學課:邏輯入門係列,數學思維、數學史係列,等等。
博雅科學課:中國古代科技史係列,天文課係列,科學傢怎麼想問題係列,科學發現的100個瞬間係列,小水滴旅行記係列,光之追蹤――科學與文明係列,科學思維係列,科學本質係列,化學原理係列,古典力學係列,光與波係列,生活中的物理學係列,知識與不確定性係列,等等。
博雅社會課:改變人類曆史的思想實驗係列,前浪名人堂係列,人文通識二十講係列,希利爾講地理、曆史係列。
博雅名著課:名著研究性閱讀課係列,名著精讀課係列,名著導讀課係列。
(二)SPOC平台在中小學通識教育中的應用
當前,我國教育信息化已步入瞭融閤創新、智能引領的新時代――教育信息化2.0時代。當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不僅會對學科教學內容産生影響,還會對學科教學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産生影響。SPOC就是這樣一種智能信息技術、一種綫上教學模式,在國內外大學中應用非常廣泛,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多有運用。
博雅雲課堂首次將這項技術用於中小學通識教育領域的平台。創始人認為,SPOC適用於電腦、平闆、手機端等多種場景,課內課外、校內校外, 隨時隨地可以進行;這種綫上教學模式是輕量化的,可以把碎片化的時間更好地利用起來;還能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需求定製課程錶。這些特徵都非常適閤 通識教育――讓孩子在屬於自己的時間,學一些有意思的長遠來說也有用的東西。
博雅雲課堂SPOC平台作為一個多學科融閤的通識教育課程學習平台,包含課程、教學、學習、運營、題庫五大子係統功能,易學利教,能實現在綫測評與綜閤素養分析,為中小學提供通識教育整體解決方案,解決優質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引導學校開展混閤式教學改革,全麵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圖3 博雅雲課堂SPOC平台功能結構
同時,博雅雲課堂緻力於使所有課程專傢、項目學校共同研發的精品課程突破地域、學校壁壘,使優質資源真正服務於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此基礎上,還提供區域、學校定製化特色平台和係統化的應用培訓等。
1. 個性化定製助力校本課程研發
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中心學校的龍鵬飛老師多年來緻力於將網絡技術用於教育教學,曾在電視台工作過的他一直想開一門專業又通俗易懂、適閤中小學生的電影課。但龍老師也明白:“老實說,我要獨立構建一個這樣的課程,肯定費時費力,而且做齣來可能也沒有那麼專業。”在多方尋找探索後,最終博雅雲課堂的小規模在綫課程定製服務幫他實現瞭 開電影課的願望。
正如博雅雲課堂創始人梅也所說:“開發這個平台之前,我就在想, 互聯網+教育,應該給教育加一點什麼?肯定是優質、稀缺的東西。對普通的孩子來說,有些東西可能比學科類的知識離他們更加遙遠,比如微電影,又比如中國古代的名畫,還有一些科學、哲學的東西,都是他們聽過、看過卻很難跟自身聯係起來的東西。但隨著社會評價體係對學生的綜閤素養要求越來越高,他們必須瞭解這些東西,甚至掌握、運用它們。”
2. 定製化SPOC在綫教學解決方案
2018年12月,博雅雲課堂收到江蘇省蘇州市第三十中學、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揚州市公道中學等多所學校的需求反饋,將通識課程六大闆塊改作可定製模式。公道中學隨後在博雅雲課堂上推齣屬於自己的藝術、人文、數理三大學院,受到專傢、學者的好評。此後,博雅雲課堂將這個定製服務保留,最大限度地服務有需要的地方教育部門、學校和教師。
SPOC平台可按需定製,適應“地方課程+校本課程” “STEM課程+ 社團課程+主題活動課程+實踐項目課程”等任意維度的個性化模塊需求。江蘇省泰州市鳳凰小學藉助博雅雲課堂技術推齣的極度空間學習社區,根據該校知名實踐項目“本草園”開發SPOC課程初見成效。學生自主製作的文本、音頻、幻燈片以及教師上傳的課堂實錄在平台上得到展示,也讓更多校內、校外學員可以深度參與,而又不被打擾。
(三)"綫上+綫下”混閤式教學模式,提高優質資源利用率
在“互聯網+”時代,學校中傳統的麵對麵單嚮傳輸現場學習模式已 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融閤傳統課堂現場學習與綫上學習優勢的混閤式 學習(blended learning)將成為未來學校教學組織的主要方式。雖然關於混閤式教學的概念眾說紛紜,但包含兩項共同的關鍵含義:一是以建構主 義學習理論為基礎,強調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知識與能力的習得是學生在主動建構的過程中完成的;二是學習方式是綫上學習與綫下學習的融閤,信息技術的運用是標誌。
博雅雲課堂充分發揮混閤式教學的優勢,通過SPOC平台讓通識課程教學組織更加靈活多變。以時間為軸,博雅雲課堂混閤式教學可分為三個階段:先行探索、協作研討、拓展鞏固。
1.學生藉助學習平台進行先行探索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混閤式教學中的綫上學習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對每一個新項目,可以先藉助網絡課程平台等相關 學習渠道來開展自適應學習、自主探索。
需要指齣的是,學生通過學習平台開展的先行探索學習,並非一定要在課前完成,如果在學校機房或自帶移動設備到教室中,則可以在課堂上更加順利地開展在綫學習活動(圖4)。
圖4 學生在SPOC平台上的自主學習流程
2. 師生在真實課堂中進行協作研討
學生通過學習平台完成自主學習後,真實的課堂是最重要的一環。在這一階段,教師需要通過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的評估進行針對性講解,幫助學生及時獲得新思路、掌握新知識。比如教師可以針對課程內容組織真實課堂中的小組閤作式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高效率地思考、發錶見解、追問、補問等,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進行更有深度的思考。同時,學生之間的互評或教師的點評、及時的指導與糾正,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這也最大保留瞭傳統課堂教學的優勢。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帶有身體語言與情緒的麵對麵的互動式交流與學習,能夠剋服網絡學習的冷漠和精力 不集中的弊端,這不僅有利於集中解決學習的重難點,讓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還有利於群體協作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習效果。
傳統課堂是師生充分交流情感的場域,網絡學習打破地域界限、學科界限、學習資源限製,兩者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
3.學生藉助學習平台進行拓展鞏固
課後鞏固訓練是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剋服遺忘的有效手段。在綫學習平台使學生與教師的學和教變得非常便利:一方麵,網絡平台上 的視頻、文本、幻燈片等學習資源可以無限次重復使用,有利於學生針對未完全掌握的內容及遺忘內容進行復習,以強化認知。另一方麵,教師通過網絡平台發布拓展性探究任務及課後練習作業,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 進行形成性測評。如“給孩子的中國美術簡史”課程中有“為什麼大傢 對中國畫的瞭解不如對西方繪畫的瞭解多”這樣一個問題,鼓勵學生探究西方繪畫的特點,並與中國畫進行比較分析,不僅鞏固瞭課堂所學的知識,還引導學生拓展性地探究新知識,培養比較思維能力(圖5)。
圖5 “給孩子的中國美術簡史"課程混閤式教學組織模式示例
下麵以“給孩子的中國美術簡史”課程的導課“探尋中國名畫的秘密”的教學過程設計為例,係統展示博雅雲課堂混閤式教學的一般組織模式。
從圖6的流程模式及闡釋可以看到在混閤式教學中博雅雲課堂為學生提供瞭學習資源“超市”,同時SPOC平台的交互性社區及真實課堂中的閤作交流實現瞭協作與會話,在此過程中,學生自己調控學習進程,協作完成任務,其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得到發揮,從而實現瞭知識的有意義建構。
圖6 以時間順序設計的混閤式教學流程
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人本主義哲學觀,博雅雲課堂融閤應用項目式學習原理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起“教―學―測―評―研” 一體化混閤式教學核心理念與“雙螺鏇交互”智慧學習模型(圖7)。
圖7 博雅雲課堂“雙螺鏇交互”智慧學習模型
四、實踐案例:基於博雅雲課堂的通識教育實踐
(一)案例一:揚州市公道中學基於博雅雲課堂的通識教育
陶行知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揚州市公道中學是江蘇省藝術課程基地學校,2018年在美術鑒賞教學中引入博雅雲課堂《給孩子的中國美術簡史》課程並進行二次研發,開設瞭 《發現中國畫的秘密》校本課程。公道中學的教師通過博雅雲課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課程設置瞭四個教學流程。
一是“學習任務”,明確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學。例如,學習《遊春圖》專題,要求瞭解畫傢展子虔以及山水畫的特點。
二是“視頻任務”,學生帶著學習目標,觀看視頻,理解中國古代山水畫“咫尺亦有韆裏之趣”的特點。
三是“作業任務”,有兩道選擇題供學生作答,學生提交答案後係統自動判分,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是一個反饋的環節。
四是“探究任務”,即課程討論區,學生圍繞學習任務發錶自己的觀點,也可以上傳資料附件,這是拓展延伸環節。
這種流程設計起到瞭導學的作用,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而不是被動接受。綫上綫下融閤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手段,實現瞭教學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凸顯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為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奠定瞭基礎。
此外,雲課堂有一個有利於實施基於發展性學習理念的多元化評價平 台――“課程討論區”,它設有“話題”“筆記”“資料區”“評價”四個專欄。學生可以在“話題”專欄提齣自己的疑惑和問題,供大傢展開討 論;在“筆記”專欄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在“資料區”專欄上傳相關知識鏈接,實現資源共享;在“評價”專欄發錶自己的學習成果,便於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由於美術不同於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對美術作品的評價存在著差異性,所以這樣做有利於改變評價觀念和方式,實行多元化、多層次的教學評價。評價方式的變革, 能夠更好地引領學生主動學習、閤作探究,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案例二:西安市麯江第三小學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項目式學習
學生是社會的人,“停課不停學”不應隻是學習課本知識,在疫情防控這樣的環境下用自己的方式“躬身入局”,通過項目式學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和生命觀,纔是教育應該追求的本真。西安市麯江第三小學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把博雅雲課堂提供的課程作為腳手架,構建瞭眾多項目式學習課程,供學生學習。
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導緻麯江第三小學沒有機會進行教師培訓和學生應用訓練。所以,學校做瞭以下四件事:
在自己原有的學習平台上增加瞭博雅雲課堂的通道。
嚮博雅雲課堂運維部申請搭建瞭本校的博雅通識課程平台,按自然班級建立在綫雲教室,將每位學生都導入相應的教室,設定好班級、班主任和教師。
和博雅雲課堂課程設計部共同選定瞭每間教室裏的課程,以供學生自主學習。
建立由博雅雲課堂課程設計師和運維人員共同維護的傢長群,隨時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齣現的問題答疑解惑。
例如,“小水滴旅行記係列”便是通過旅行的方式告訴孩子們水是什麼,水帶給自然怎樣的美麗與睏擾,帶給人類怎樣的慰藉與思考。課程把孤立的知識點通過有趣的故事串聯起來,使學生在快樂學習的同時,形成保護水資源、保護大自然環境的意識。
五、結語
2020年,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博雅雲課堂也對其通識能力(綜閤素養)評價係統進行瞭升級,增設過程性評價、結果型評價、增量型評價等多元評價方式。對學生而言, 通過過程性評價,可以充分認識自己,進行針對性學習;對教師而言,可以有效掌握學情,進行針對性指導;對學校而言,可以充分瞭解學情,讓管理更加簡單有效,真正做到用大數據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學生在博雅雲課堂學完3門以上課程或參與測評後,即可以生成個人的通識能力(綜閤素養或學習水平)報告。通識能力報告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每學習一門課程,學生可以獲取自己的能力提升期望值以及當期已達成的目標。同時,博雅雲課堂的評價係統較為靈活,區域或學校既可以選用係統自帶的綜閤素養指標,也可以重新設置整體指標或單門課程的評價指數,真正圍繞課程生成學生的測評報告,並用於中高考綜閤素養評價。
現在,博雅雲課堂已經成為中小學通識教育和SPOC平台的領軍品牌,應用學校超過800所,班級平均完課率超過90%,在綫用戶超過100 萬人,與網易、騰訊、釘釘、愛奇藝、喜馬拉雅、華為、海爾中幼、當當閱讀、深圳悅讀堂、今日頭條、小米盒子、卓鹿教育和考拉閱讀等數十個平台簽訂瞭閤作協議。
未來5年,博雅雲課堂將圍繞中國學生核心素養持續研發體係化課程,為中小學提供通識課程、SPOC平台等服務,積極與各地共同推進課程平台質量管理和學分認定,開展跨地區和跨校的協同教學,創新教師團隊組建,推動學習反饋與評價,建立跨區跨校課程聯盟,等等。
(執筆人:趙振花)
下
期
再
見
走近博雅雲課堂
人類教育一刻也不能停止創新,博雅雲課堂一直在路上
誠邀 | 博雅雲課堂邀您陪孩子一起探尋世界
安靜地啓航,在不確定的時代嚮著可確知的未來
博雅雲課堂:打開孩子夢想的天空
中小學博雅(通識)教育整體解決方案
獲奬啦!博雅雲課堂SPOC平台榮獲第五屆教博會最高奬SERVE奬!
配圖|杏子 責編|阿諾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