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明史》也有講究,先看大帝,再閱趣聞,然後纔是讓後世津津樂道的典故。恕我直言,總想在這裏麵涉獵一些新奇,以饗讀者,殊不知,我的跳躍卻錯過瞭一位好皇帝一一一硃瞻基。
硃瞻基
硃瞻基是大明朝第五代皇帝,但他皇帝的由來卻與第三代皇帝密切相關。
往上追溯,第四代皇帝硃高熾,即硃瞻基的父親,他也許有些生冷;可第三代皇帝硃棣(永樂大帝)在明史裏就是赫赫有名,舉重若輕的人物瞭。
讓我們介紹一下硃瞻基的齣生
在未發起靖役之役前,硃棣一直守在他的封地一一一北平一一一那時的北平靠蠻濛很近。他的父親硃元璋橫行霸道,刻意為之,目的隻有一個一一一因為他知道硃棣頗具軍事纔華,所以把最敏感的邊境地區交給他把守一一一看好祖國的北大門,盡量遠一點,不要覬覦他的帝位。
所以硃棣除瞭周未打打獵,就是偶爾去邊防巡邏一番,他本沒有什麼追求,所以樂得輕閑,在北平過起瞭田園日子。
1378年8月,他第一個兒子齣生瞭,名叫硃高熾。
成人後大腹便便,滿腹經綸,悲天憫人,在靖難之役北平城防戰中以一擋五十保全瞭大本營,用血肉之軀築起銅牆鐵壁,擊潰瞭李景龍大軍,贏得瞭靖難之役的關鍵之戰。隻可惜在他接班的路上,一路荊棘,充滿坎坷,最後登基僅十個月便去逝瞭(1425年)。
硃高熾
可這不影響他的生平和業績,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一一一硃瞻基。
我們甚至可以把他看成是兩代帝王的縮影一一一因為他父親帝位的獲取與硃瞻基緊密相關一一一因為硃瞻基是繼他的叔叔硃允炆之後大明朝誕生的第二個皇太孫。
介紹完瞭祖孫三輩的關係,介紹一下他的爺爺在北平城的那個夢吧!
某夜,硃棣做瞭個夢,夢中讓他不寒而栗的父親硃元璋居然慈祥瞭一迴,在夢裏送他一隻大白圭,大白圭是什麼呢?是權柄,掌管天下的權柄,因為硃棣齣生在皇傢,由此他便想到瞭南京城裏的那張龍椅。
他以為朝廷的聖旨要到瞭,歡天喜地的起身迎接,睜開眼睛,卻是南軻一夢。
這時候傢奴來報,他添孫子瞭,這個孫子就是硃瞻基。
他環抱手裏,凝目細看,這個孫子與自已酷似,臉闊方圓,天庭飽滿,頗具帝王龍儀,他內心狂震,結閤夢中情形一種潛藏的欲望被點燃:父親在夢中送給他的白圭以及謀臣姚廣孝贈與的白帽子,堅定瞭他日後靖難之役的信念,從而開創瞭大明朝硃棣一脈的曆史。
到北平居住後,硃高熾1404年被立為太子,1411年硃瞻基便被正式立為皇太孫,硃瞻基後世的帝位由他爺爺欽點,成為第三代繼承人無可爭議。
曆史就是這麼巧閤,大明朝第一任皇太孫硃允炆的父親硃標,從戰爭年代開始直至離世當瞭一輩子太子,結果他的兒子皇太孫硃允炆即硃元璋位;第二任皇太孫硃瞻基的父親硃高熾即瞭硃棣的位,可十個月過後就不幸離開瞭人間,然後硃瞻基繼位。這真的是一種巧閤嗎?還是〝皇太孫〞這個稱謂惹的禍!皇帝管好自已和兒子就行瞭,操心孫輩的事就有點差強人意瞭!
曆史之謎一一一硃瞻基神秘繼位
自硃棣遷都北京後,硃高熾在北京呆著很不適應,也許是北京鼕日的陰冷和夏季的酷熱,剛即位就想遷都迴南京;也許他在否定父親很多舉措的同時,考慮到那些臣下的根基大多在南京;也許是南京城牆不由自主的嚮他發齣召喚,讓他魂牽夢繞。凡此種種,反正他就想迴南京。
剛繼位不久,他就派遣硃瞻基去南京辦理遷迴事宜。
下一個人物該登場瞭,那就是硃高煦一一一硃棣次子,硃高熾同母的弟弟,硃瞻基的二叔。
按現在的話說這人是個悲情人物,也是一個滑稽的喜劇演員,和他的父親一樣一生為革命事業而奮鬥。
可他的父親手持鐵劍,飲馬長江,最終問鼎;而他卻在和平年代裏一直追求著最高夢想。在硃高熾登鼎路上一路設障,成為最大絆腳石,不過均被父子兩人成功化解。但他依然賊心不死,一生隻做一個夢,〝當皇帝〞一一一因為戰爭年代他身體力行建立巧勛,危難時候數次救下硃棣,為大明朝立下過汗馬功勞,硃棣許諾過他,待時機成熟由他來當皇帝,所以他堅定信念,不屈不撓,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堅韌。
可硃棣最後失言瞭,把皇位傳給瞭硃高熾。
硃高熾1424年9月登基,1425年5月重病身亡,在位時間僅九個月。
機會來瞭,硃高煦大喜,終於讓他逮住瞭這個韆載難逢的機會。相較於硃瞻基而言他有壓倒性的優勢,因為他的藩地在山東樂安城,相距北平1800裏,而硃瞻基此時卻在南京,南京離北平2000裏之遙。
他在都城的間諜係統第一時間報告給他,硃高煦歡呼雀躍,馬上召集精兵,組成敢死隊,守株待兔,在半路截殺硃瞻基,然後打著清君側(夏言吉)的口號復製他父親的靖難之路。
他在半路設下埋伏。他等到瞭,不過等到的卻是硃瞻基的衛隊和轎子,轎子裏空空如野。他氣急敗壞,直呼上當,當扯下清君側的條幅時,硃瞻基象穿越瞭時空,像是租藉瞭陸航直升機已經在南京順利登基瞭!
硃高煦百思不得其解,曆史也百思不得其解。
硃高煦先得到消息,抄近路,埋伏在必經之路的驛道上,理應有截殺的可能。
硃瞻基未雨綢繆,機關算盡,他為什麼選瞭一支衛隊,一頂空轎子?他事先得到瞭消息,躲過瞭二叔的截殺?距離如此遙遠,是網絡,是視頻連綫,還是天上的衛星在指引?疑惑重重!
有史載,是硃瞻基等不及提前迴南京殺瞭他的父親,然後用密綫告訴硃高煦,故意讓他撲個空,造成陰謀篡權的真相。因為硃瞻基繼位看似匆忙,但所有物件一應俱全,一切井然有序,這些現象不得不讓人産生懷疑。
不過好在,硃傢二百七十六年天下製造瞭很多不解之謎,包括硃瞻基神秘繼位,既然無解,那麼就讓硃傢人自已在泉下破案吧!
硃瞻基與硃高煦的第二次較量
硃高煦的喜劇人生在與硃瞻基的第二次較量中體現得淋灕盡緻。因為他堅韌不撥的始終走在奪取皇權的道路上。
他在京城有個親密的舊臣叫張輔,於是他派心腹枚青前往遊說,為他的再次造反作內應。
可是怪事來瞭,張輔居然鐵麵無私,把枚青綁瞭交給瞭硃瞻基。
怪事接踵而至!
硃瞻基隱忍不發,扣下瞭枚青,氣定神閑,但把消息散瞭齣去。
硃高煦的情報反饋,朝廷己在作圍剿樂安城的準備。
硃高煦知道東窗事發,不再隱諱,於是勾結山東都指揮使靳榮張牙舞爪的再次揭竿而起,可是這個曠古絕代的蠢貨卻堅守樂安城不齣,隻待朝廷來攻。這哪是什麼造反,分明是洗淨瞭脖子觀察刀斧手的手法;分明是過傢傢,猜拳拂臉而已。
不過他的“清君側”還是有些道理。
夏言吉站齣來瞭,一句話便讓硃瞻基禦駕親徵。這是一句什麼話呢?“難道你派大將去,要學建文朝前往徵討的李景隆”?常言道一言九鼎,夏言吉這句話抵百萬雄兵。
誰讓硃高煦要〝清君側”呢?而且劍鋒直指夏言吉,原來他深知文臣夏言吉之厲害。
夏言吉
硃瞻基點齊兵馬晝夜不停,直奔山東樂安城一一一硃高煦的藩地。
將士建言,應猜測硃高煦行蹤,以防他去攻其它城池,可硃瞻基率軍直接嚮樂安城開進,中途隻說瞭一句話:將士們放心,我二叔他就在樂城,不會走遠,因為他的金銀財寶在樂城,他的美酒妻妾在樂城。
硃瞻基料事如神,一語中的。他太瞭解硃高煦瞭!
大軍浩浩蕩蕩,氣勢如虹,兵臨城下,弓箭手不斷用箭宇傳射昭令,火槍手用火銃鳴槍示警。
城內一片嗚咽,連空氣都選擇瞭投降,當然也包括硃高煦。他早就無心念戰,想俯身在侄兒腳下舉起白旗,祈求原諒。所以他通知兵士作好投降的準備,然後拿齣傢當,供十萬人的飯菜。
可畢竟硃高煦的手下有忠於他的人,這個人叫王斌,他拒絕投降,選擇戰鬥。在這投城的關鍵時候居然不聽他號令,反其道而行之,硃高煦被他的忠誠感動,答應瞭下來。
我簡直不敢相信明史上的這段記錄,第二天一早,硃高煦居然一個人跑齣城外嚮他侄兒投降去瞭,這個神經病哭哭啼啼祈求硃瞻基的原諒。(硃瞻基原諒瞭他,最後把他帶迴瞭北平)。
於是樂城兵士打開城門,雙方戰士喜泣而擁,原本血腥的戰場頓時變成瞭狂歡的海洋,歡笑聲震天,山呼萬歲,一派春意盎然。
朝廷沒費一兵一卒成功平叛,硃瞻重賞遠徵軍隊,還讓眾將士成功度瞭一迴浪漫而歡快的假日。
硃瞻基與硃高煦的第三次較量
勝利班師,迴到朝庭,朝臣一緻呼籲叛處這個亂臣賊子死刑,就地處決。
可硃瞻基的仁慈在帝王中極為鮮見,他不但沒殺硃高煦,隻是把他幽閉,好吃好喝侍候著,畢竟念在一脈相承,血肉相連的份上希望他謎途知返,徹底改過自新,賜他太平一生。
某一天,硃瞻基慈意大發,去看他的二叔。進得房間,應該沒有侍衛,不曾設防。硃高煦突然莫名其妙地勾瞭硃瞻基一腳,硃瞻基被放倒在地,哭笑不得;而此時,硃高煦卻拍手稱快,仿佛比奪瞭帝位還興奮,仿佛報瞭樂城傾傢蕩産一劍之仇。
結果是什麼呢?於是龍顔大怒,硃瞻基命人把一隻重達300斤的大缸反過來把硃高煦罩住,可身材魁梧,力大無窮的硃高煦頂著大缸四處亂串,差點又傷到瞭硃瞻基。言下之意你貴為帝王也奈何他不得。
硃瞻基徹底怒瞭,命人按住大缸,澆上油,像悶叫花雞一樣燒死瞭硃高煦,硃高煦嗷嗷大叫,這次再沒那麼幸運,不會再浴火重生瞭。據稱大缸直至燃燒爆烈,屍骨蕩然無存。硃高煦結束瞭悲慘的喜劇人生。
由於篇幅,此為硃瞻基趣事之一,趣事二將在近期呈上。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