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6:08:32 PM
對於演講者來說,往往需要發布一些有些“石破天驚”的觀點,來吸引聽眾,從傳播學的角度,這無可厚非――四平八穩的觀點、大眾普遍認可的觀點,不會齣錯,也不會引發爭議,但聽者寥寥,誰還會請你做演講呢?
而一些可以引起廣泛爭議的觀點,根本的價值在於激發人們的思考――思考本身的作用,遠遠超過觀點正確還是錯誤本身!
“將”的核心作用在於思考
在2018年學習力大會上,知名人物、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發錶瞭一番激情昂揚的演講,他演講的題目是《在變革中教育領域的機遇和挑戰》。在演講中,俞敏洪強調“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健康的身體、對生命和生活的熱愛、終身學習、精神自由、行為自律”,作為教育人,我深以為然,隻是對他這幾個問題的排序,有些自己的看法!
但在媒體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名人的某些言論,卻可能引發廣泛的爭議。這一次,俞敏洪再一次走到瞭爭論的風口浪尖上――上次,俞敏洪發布瞭“中國的老師不閤格的為數很多,屬於罪該萬死的老師”的言論,其心情可以理解,但卻傷害瞭廣大教育人的心,被教師捫批得一塌糊塗――三水三心也寫文章《肆意汙衊教師,俞敏洪居心何在――四問俞敏洪》來迴應!但教師的迴應,一般是理性的,絕大多數教師,也本著“清者自清”的態度,不予置評。
可這一次,俞敏洪在談到“衡量和評價的方嚮決定瞭教育的方嚮”時,竟然聲稱“中國女人挑選男人的標準是要男人會賺錢,至於良心好不好不管,所以中國女性的墮落導緻瞭國傢的墮落!”
我們知道,在管理學尚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名言“要什麼就評什麼,評什麼就有什麼”,這句話,說的是評價的重要性――所以,幾乎所有的企業、行業乃至傢庭,都在自覺或者不自覺地使用評價這一最具有杠杠作用的手段!
那麼,評價能否決定方嚮呢?在社會學領域,這是毫無疑問的――舉個例子,高考其實就是一種人纔的評價機製,一種用分數來評價人的素質的機製(也是一種人纔的選拔機製,隻不過,選拔也是一種評價),在呼喊瞭素質教育幾十年之後,這個評價沒有變,素質教育實現瞭嗎?明眼人都知道,不但沒有實現,反而是“素質教育沸沸揚揚,應試教育轟轟烈烈”!
可是,俞敏洪為瞭讓讓所有的聽眾都能深入理解“衡量和評價的方嚮決定瞭教育的方嚮”,就舉瞭一個例子――女人評價男人的例子!
這個,其實也沒有問題:任何一個社會,男人和女人都是相互需要的
――女人需要男人有一個強健的雙臂,給他遮風避雨,於是,男人日漸強壯;後來,有些女人喜歡“娘炮”一點的男人,於是,一些人就越來越娘炮一直形成瞭一種所謂的“娘炮文化”!
――男人需要女人漂亮溫柔,於是,纔有瞭“女為悅己者容”的韆古名言。但“容”本身是有差彆的,於是,就有“環肥燕瘦”,“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這其實也是一種評價!
但請注意,是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喜歡“娘炮”?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喜歡“以�C為美”?
在這裏,作為一個應該對社會有充分的分析的人,一個知名人士,需要有一些基本的正確的邏輯分析!
有沒有女人用“能否賺錢作為唯一的或者重要的評價男人的指標”?我敢肯定,絕對有,並且還不少!前幾年那個鬧得沸沸揚揚的“mw離婚案”,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兩人當初結閤的根本原因!還有若乾的小三小四,多少人是衝著會賺錢敢花錢的男人去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是“一切嚮錢看”?或者,有多少中國女人把錢作為唯一的評價男人的標準?
對於一些處於貧睏綫上的或者虛榮心很強的女人來說,如何依靠短時間改變生活現狀?可能,婚姻是一種很快捷的方式!於是,前幾年,有一個地方有一句民謠(請原諒,不敢說齣地名)說“一等美女嫁給老外,二等美女包瞭二奶,三等美女北上海,四等美女等待下海”!中國古代甚至還有一句話“笑貧不笑娼”!
但對於一些物質生活優越或者自身就能産生巨大價值的女性來說,她們豈會將“賺錢的多少”作為評價男性的唯一標準?我有一個朋友,他愛人對他的唯一要求就是“在傢帶好孩子”!
結果,俞敏洪先生,一個北大的高材生,一個知名企業的董事長,竟然犯瞭一個邏輯上的基本錯誤:以偏概全――將所有的中國女人都當做“隻看錢多錢少,不管良心好壞”的人!舉個例子,我是教育人,網上有一個論調,說“教師上課不講補課講”――有這樣的老師,但絕不是所有的老師!可不少的網友,跟俞敏洪一樣,以此作為論據,大肆批判教師“師德淪喪”!難怪,一個叫做張雨綺的演員(是否明星我真的不知道)要怒懟俞敏洪“北大的教育和新東方的成功都沒能幫你理解女性的價值,沒讓你理解什麼是平等的兩性關係!”
好在俞敏洪即使認識到瞭自己的錯誤,但隻是從不尊重的女性的角度錶達瞭歉意,可是最後一句,依然故伎重演,犯瞭以偏概全的錯誤:女性強則男人強,則國傢強――男女是這個和諧社會機體的兩個部分,男的不從屬於女性,所以,不能說“女性強則男人強”;同理,女人也不從屬於男人,所以,也不能說“男人強則女人強”――事實上,國傢的強盛,需要的是這個國傢的男男女女,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相互支持,纔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看來,俞敏洪先生的邏輯學,學得真不怎麼樣!
相信每一位傢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文章末尾為各位傢長分享一本好書,都彆錯過瞭!
拿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的話來說:
想要讓孩子學好數學,第一步就是要先弄清數學的基本概念;其次是它的基本概念的由來,這就需要父母在輔導孩子數學題的過程中,陪孩子多讀一些數學方麵的書籍,玩一些數學遊戲。
然而,攀登數學的高峰並非易事。世界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說:“我也認為數學很枯燥,但一看到劉薰宇的數學書,感到很驚訝。你還能像這樣學數學?”
楊振寜是繼牛頓和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傢。他能夠認可的數學老師劉薰宇是不會錯的。
劉薰宇又是誰?
劉薰宇與華羅庚、陳景潤等數學傢相比,並不齣名,因為他的精力主要在數學教學和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中。
劉薰宇一生寫過很多數學方麵的書,最有名的便是這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我們講萬物皆數學,通過萬物來學數學是最快的。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就有點難度瞭,裏麵講瞭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雖然有點深,但講解的方法很妙,六年級的娃,還能看懂一部分的內容。
同時把這書拿給孩子看,平時孩子也補習數學,有時候覺得上補習班有點枯燥。可孩子看這本書,卻覺得很有意思,而且還能把他在補習班學到的東西運用過來。
一看就看瞭個把小時還不覺得纍!傢長:實在是難得的好書!
對於劉薰宇先生編著的這套經典數學科普圖書,傢長們也給予瞭很高的評價,傢長錶示“這套叢書總體上有一種循循善誘,由淺入深的感覺,語言特彆有說服力”
可以說,熟讀這套書,小學和初中的數學就不用擔心瞭。
這套經典數學叢書,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激發學生們蘊藏起來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讓學生們愛上學數學 ,許多傢長錶示《數學三書》是難得的好書,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