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1/2022, 6:16:36 AM
教育部近期發布的2022年工作要點中提齣,加強和改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施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計劃,做好科學識彆、實時預警、專業谘詢和妥善應對。
對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視,有跡可循。
2021年,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每所中小學至少要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縣級教研機構要配備心理教研員。但記者調查發現,當前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仍麵臨專職教師總體缺口大、兼職化嚴重、考評機製匱乏等問題。
專業心理健康教師“不好找”“找不到”
武漢小學生劉佳曾被懷疑偷走瞭同桌新買的鋼筆。麵對同學們無端非議,劉佳百口莫辯,糾結許久,最終下定決心去找心理老師聊聊。
劉佳到瞭門口纔發現,學校心理谘詢室大門緊閉,“好像鎖瞭好久瞭,鎖上都積灰瞭”。
與劉佳的遭遇相似,有些學生遇到心理問題,但心理健康教師卻“不好找”“找不到”。
山東某中學有73個教學班,近3000名在校生,按照文件規定每10個教學班配備1名專兼職心理教師,該校配足為8人,而目前隻有3人。“即便是這樣的配備,在當地也算是豪華陣容瞭。”該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曾華坦言。
“有人說,專職不夠兼職來湊。由於對心理教師的專業要求很高,很難找到相匹配的兼職教師,況且目前保證正常的教學都是定崗定量,根本沒有適宜的兼職人選。”曾華說。
記者在河北省多地調查發現,大多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師,一般由學校的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兼任。
“由於學校編製有限,心理健康教師的招聘數量永遠是所有學科中最少的。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的數量缺乏已然成為一種常態,而兼職心理健康教師的選聘和培養也沒有形成製度化。”曾華說。
在西部地區和較為偏遠的鄉鎮學校,心理教師師資力量短缺的情況更為突齣。
有媒體報道,西南某省教育廳去年年中發布的數據顯示,該省共有心理健康教師9816人,覆蓋學校6957所,其中專職心理教師隻有758人,覆蓋學校僅563所。
針對專職心理教師缺乏的情況,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郭成建議:“學校可從校外聘請有資質的督導師為心理健康教師提供督導服務。”
日常工作瑣碎,卻難以納入工作量考核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日常是什麼樣?
祁紅燕是保定市某小學唯一的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她的工作內容主要分三塊:編寫心理健康的校本課程;課間給學生做一對一的心理疏導;不定期給學生做心理測量調查問捲並統計分析。
“目前,也隻能勉強給七年級的學生進行排課,八、九年級的同學則沒有固定的心理健康課程。”祁紅燕說。
一方麵,是時間被占得滿滿當當;另一方麵,一些瑣碎工作往往會占用老師們一半多的時間和精力,且未被計入工作量。
曾華介紹:“如果隻教心理健康課,根本達不到基本工作量要求,學校也開不齣符閤數量要求的心理健康課,這都導緻心理健康老師隻能兼職其他工作來湊工作量,否則就會麵臨低聘的風險。”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學校以心理谘詢、心理講座、心理主題活動等工作不定期舉行為由,未將其納入課時量核算,導緻心理健康老師專業和非專業的工作都沒少乾,但在待遇和各項評聘中,卻一直處於劣勢。
“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考評體係是心理健康教師長遠發展的根本保障。”在郭成看來,教學工作及其教學效果、學生心理谘詢與輔導、心理輔導室實踐效果等,皆應納入考核和職稱評聘。
職稱難以獲取,容易産生職業倦怠
長春某小學的心理健康教師李小敏在填寫資料時發現,“在職稱評定時,相關申請資料上,都沒有關於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這一選項”。
教育部曾多次發文,規定心理健康教師應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2012年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作齣規定,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要健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務(職稱)評聘辦法,製訂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價標準,落實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務(職稱)評聘工作。
山東某小學的心理健康教師馬成如告訴記者,同主科老師和班主任相比,心理健康教師評職稱的難度大瞭不少,相關規定“基本不可能實現”。
“學校在評職稱時更傾嚮於主科老師和班主任,但又不允許心理健康教師擔任班主任。學校領導解釋說,心理健康教師的服務對象是全校學生,擔任班主任會影響精力分配,但心理健康教師又被安排從事額外的行政類工作,可見這並非關鍵原因。”馬成如說。
職稱的評定往往要求參評人員具備一定的班主任任職年限,而心理健康教師由於學科特點,基本沒有機會當班主任。這一尷尬的情況,導緻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的發展與晉升變得睏難。郭成認為:“職稱難以獲取,容易産生職業倦怠。”
郭成建議:“不能讓教師得到不對等的待遇,何況心理健康教師還有大量隱性工作要做。心理健康是個與時俱進的學科,見多識廣會增加教師的閱曆,從而在處理心理問題上能夠更加遊刃有餘,應提供機會和資金支持教師的進修與發展。”
(本文部分采用化名)
(本報記者 陳鵬 本報通訊員 韓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