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6/2022, 3:27:23 AM
高崇德
瀋陽城內一所幽靜的大院裏,住著一位91歲高齡的老太太,她居住的地方,正是遼寜省人民政府乾休所八號樓。
自1995年,各界媒體記者相繼展開對她的采訪,而無一例外被她拒之門外,此人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呂正操上將的夫人――高崇德。比起這層身份,令人們更震驚的是,她那曾經被領導人譽為“超級女諜”和“軍火大盜”的一生。
巾幗誌抗日,中國“陶羅斯”
小時候的高崇德就已經突顯倔強的性格,在其他女孩待在傢中學習女紅禮儀,等待著如意郎君迎娶時,高崇德整日手捧一本俠義小說,她喜歡花木蘭的巾幗不讓須眉,愛慕梁紅玉的俠肝義膽之心。
也是在那時,高崇德養成瞭一身俠氣,渴望像女傑一樣仗劍執弓,成為一名巾幗英雄,待到高崇德漸漸長大時,日本人與東北軍的摩擦衝突日益增加,東北時局動蕩不安。
此時的高崇德齣落得如同一枝寒鼕的臘梅,在東北軍中時任團長的呂正操第一眼見到這名女子便墜入愛河,而高崇德對這位軍旅之人也頗具好感。豪氣的高崇德主動嚮呂正操錶達瞭愛意,兩人因此很快喜結連理。
擁有一個團長丈夫對於高崇德來說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因為這樣,她就可以每天跟隨丈夫一起齣入軍營,也接觸到瞭她最嚮往的射擊。
呂正操
最開始時,高崇德隻能簡單地舉槍擊發,但呂正操隻教她幾日後,高崇德的槍法便已突飛猛進,再後來部隊的男戰士們也甘拜下風,高崇德成為瞭聞名東北軍的女神槍手。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高崇德不再整日跟在丈夫身邊瞭,她知道丈夫有自己的任務要執行,而她也要為抗日奉獻齣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時的東北街頭上抗日救亡運動一浪高過一浪。
“同胞們,我們的民族被侵略瞭,我們要站起來把那些侵略者趕齣我們的土地……”高崇德站在臨時搭建的台子上振臂高呼,接著又領著一群青年手揮標語,張貼傳單,誓要將呼籲的聲音響徹大街小巷。
高崇德是遊行隊伍中少有的女性,又是領頭人,她激情澎湃的一幕引得瞭隊伍中一人對她的關注,臨近傍晚,活動結束瞭,高崇德正要迴傢時,突然背後有人喊她,“高崇德”,她轉過身看見一名穿長衫的男子,正是此人叫住她。
“你有什麼事情嗎?”高崇德禮貌地問道,“我姓王,如今像你這般有魄力的女子不多瞭,我這裏有一本書想送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高崇德接過男子遞過的書,書名叫《陶羅斯上前綫》。
迴傢後高崇德仔細閱讀瞭這本書,故事講述瞭一位蘇聯女子上前綫,英勇保衛新生蘇維埃的故事,高崇德深深被她所觸動,在後麵的日子裏,王先生經常接近高崇德,有時候同她講抗日救亡運動的活動綱要和實施,有時透露一些對於抗日的主張。
東三省淪陷後,高崇德隨部隊來到瞭河南,安定不久後,那位王先生又找上門來瞭,王先生希望高崇德能夠利用自己和東北軍的關係,以及丈夫呂正操在部隊裏的地位,在河南新鄉建立一個留守處,專門收容一些東北軍的傷員和散兵。
按照當時的軍紀,私自招收軍隊的士兵是殺頭的死罪,高崇德想到曾經王先生對自己說過,“蘇聯女人能乾,難道中國女人就不行嗎?”
但高崇德還是堅定地點點頭,錶示自己接受這項任務,高崇德變賣瞭自己的金銀首飾當啓動資金,在高崇德的苦心經營下,收容所的兵員很快達到瞭三百人,根據王先生的意見,高崇德領著這隊人馬成立瞭東北救亡團體。
動蕩助丈夫,初識林伯渠
很快高崇德領導的這支三百人部隊便發揮瞭作用,東三省淪陷後,呂正操是我黨的秘密黨員,根據組織指示,呂正操率領部隊在河北南部與日軍作戰,高崇德領著部隊傢屬南撤後建立呂部後勤處,為在前綫作戰的呂正操部運輸物資。
由於呂正操留在河北抗日,違反瞭國民黨南撤的命令,被國民黨安瞭一項投敵叛國的罪名,當即將他下瞭大獄,作為妻子的高崇德自然也要被捉拿,得知消息的高崇德不僅沒有選擇逃走,反而準備“自投羅網”營救呂正操。
高崇德找到五十九軍的軍長萬福麟,直言道:“我丈夫呂正操並沒有投敵,如果抗日也算投敵的話,那些撤退的人又算什麼?”萬福麟也很無奈,高崇德說得不無道理,如果這樣一位抗日誌士濛此大冤,豈不寒瞭五十九軍將士們的心。
經過萬福麟軍長的上下活動,呂正操在被關押一個多月後,終於安全釋放瞭,得知是自己的妻子不顧危險在外營救自己,呂正操很慶幸自己娶瞭這樣一位賢內助。
呂正操繼續帶隊抗日,沒多久便托人給高崇德寄瞭封信,信的內容提及部隊缺少一部電台,以及希望能運送更多的軍火物資赴前綫,希望高崇德能在後方幫忙設法搞到。
高崇德找到瞭五十九軍副軍長弄到瞭電台購置款,派人從武漢采購瞭功率50W和100W的電台各一部,及時派人將電台送到瞭丈夫的手中,呂正操獲得電台後,與黨中央和八路軍總部之間加強瞭聯係,黨的指示能夠及時反饋給呂正操部,更加有力地打擊瞭敵人。
很快高崇德籌備物資的本領被呂正操推薦給瞭八路軍總部,1937年,王先生找到到高崇德對她說道:“我領你去見一個人?”
然不知道見誰,但是憑藉高崇德這些年與王先生的接觸,她斷定他肯定不會害自己,於是跟他來到瞭一個秘密地點。進瞭屋子,屋裏有一位身材高大的人,見到高崇德進來後,連忙伸齣手。
“你好,我叫林伯渠。”高崇德愣在當場,一旁的王先生插嘴道:“這位是陝甘寜邊區政府主席。”高崇德難掩內心的激動,自己不僅接觸瞭共産黨,還結識瞭林伯渠這樣的大人物。
林伯渠
智取軍火援八路,相助劉帥送炮彈
高崇德嚮林伯渠錶達瞭自己想要上前綫打鬼子的意願,希望讓自己加入紅軍,林伯渠看著熱血沸騰的高崇德,略作思索道:“根據現在的情況,前綫對你還是太危險瞭,不過你有一項比上前綫更緊急的任務,我軍現在急缺彈藥,希望你能為我們搞些彈藥齣來。”
高崇德問道:“那我這算不算是為革命齣力呢?”林伯渠笑道:“當然算瞭,你直接由我領導,具體事宜和八路軍駐陝西辦事處的武雲甫主任聯係,韆萬記住,本次任務事關重大,就連你最親近的人也不要知會。”
這是高崇德第一次執行任務,當時的環境是蔣介石明麵宣稱與共産黨閤作一緻對外,實際上對八路軍采取軍事和物資上的封鎖,我軍想要搞到彈藥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情。
高崇德打定主意後將目標放在瞭東北軍的軍火庫,因為她原先在丈夫呂正操的691團負責後勤工作,所以能經常接觸到軍火庫,與軍火庫的看守員也有幾分交情。
在這個戰亂的年代,誰會跟錢過不去呢?高崇德通過幾次對警衛人員和看管員的賄賂,軍火庫的大門就成為瞭一道擺設,高崇德以新兵配裝備的名號,不斷地嚮外運輸軍火,而這些軍火最後的目的地正是八路軍駐地。
但好景不長,1938年後,東北軍上層意識到部隊裝備陸續被盜,國民黨開始派人對內部進行搜查,核算數量後,搜查人員震驚瞭,這批軍火的丟失數量是前所未有的,足以裝備一支大型軍隊,因此震怒瞭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高崇德也意識到上麵在查軍火丟失的事情,她也開始小心起來,但偷運軍火的事情刻不容緩,高崇德必須要再想一個正規的身份來作掩護,此時她想起瞭丈夫的這層身份。
經過林伯渠的同意,高崇德再次找到萬福麟軍長,通過萬福麟接觸到瞭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官程潛,高崇德希望程潛可以給呂正操的691團,一個“第一戰區獨立遊擊隊”的番號,通過慷慨有力地遊說加上上下打點關係,番號總算是爭取來瞭。
呂正操理所當然地是這支遊擊隊的支隊司令,而高崇德也被任命為留守處處長,這樣一來高崇德運輸軍火就有瞭名正言順的理由。
經高崇德輸送到八路軍戰士手中的軍火,成為瞭我軍抗擊日軍的強大力量,在日軍以為八路軍彈盡糧絕大肆掃蕩根據地時,這批神秘的軍火讓他們付齣瞭慘痛的代價。
有段時間,日軍與國民黨內部甚至專門建立瞭情報部門,用來勘探我軍的“軍工廠”所在。而他們萬萬沒想到,這個“軍工廠”竟然隻是一名女子。
在高崇德運輸彈藥到解放區的過程中,也結識瞭我軍不少高級將領,1939年,在高崇德途徑晉東南太行山區時,幾名八路軍攔下瞭高崇德,領隊的說道:“高同誌,我們的劉司令請您前去見一麵。”
高崇德感到十分睏惑,我認識的司令之中沒有一位姓劉的啊?到瞭部隊的駐地,纔知道是劉伯承司令要見她。
隻見劉伯承司令麵露難色道:“高女士,前不久我軍繳獲瞭幾門山炮,但是沒有炮彈,這到瞭我們手中可不就成瞭燒火棍瞭嗎?我想請您為我們弄點炮彈來,另外能不能再弄點子彈過來。”
劉伯承
一旁的徐嚮前風趣地說道:“老劉啊,誰你都敢下命令呀!她可不是你的部下,嚴格地來說,她是我黨同誌的傢屬。”高崇德也不好意思地直點頭,說自己盡力試一試
炮彈的存放有專門的軍火庫,而且防守級彆及其嚴密,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暴露瞭,盡管任務艱難,高崇德還是應下瞭,這年的鞦天,炮彈被高崇德順利搞到手,由於這批軍火的珍貴程度,高崇德親自帶人送到太行山根據地。
齣發的時候高崇德還是120多斤的體重,到達根據地時,隻剩八十多斤瞭。弄齣軍火已經實屬不易,再靠人工運輸幾百裏甚至上韆裏則是更難的事情。
運輸途中高崇德要偷越數道封鎖綫,走大路還容易碰到敵人的飛機,因此隻能選擇一些山間小路行進,每運輸完一次軍火,高崇德就如同被扒瞭一層皮。
這次為太行山運軍火,劉伯承司令以為幾枚炮彈就足夠珍貴瞭,而高崇德足足運輸瞭二十多枚炮彈加上兩萬多發的子彈,真無愧於“軍火大盜”的名號,就連硃老總都驚奇道:“高崇德送的炮彈如同雪中送炭啊!”
“軍火大盜”消失江湖,主席關心特批窯洞
隨著行動次數越來越頻繁,國民黨的情報部門,終於將注意力放在瞭高崇德的身上。但是拿不齣當場抓獲她的證據,又礙於她在東北軍中特殊的身份,於是國民黨特務決定從背後實施毒手。
1940年的鞦天,高崇德留守處的駐地來瞭幾個人,高崇德辨認齣這幾人是預備三師的戰士,於是將他們攔下問道:“這裏是第一戰區遊擊隊的駐地,你們預備三師的來此作甚。”領頭之人說道:“我們就是來看看地形,等你們走後我們好來駐紮。”
高崇德感到事情沒這麼簡單,叫來警衛將幾人驅逐走瞭,當天夜裏,遊擊隊周圍槍聲四起,預備三師的一個團包圍瞭這片駐地,果然白天的幾人來者不善。高崇德在警衛的保護下撤離瞭,但也身負重傷。
第二天國民黨散布齣消息,是高崇德一直為八路軍提供軍火,日軍與國民黨的情報部門,相繼派齣大批特務展開對高崇德的追殺,高崇德被捕入獄。
這樣一位女俠,難道要因此亡命天涯瞭嗎?關鍵時刻,我黨立刻對這位恩人施以援手,萬福麟軍長以及程潛司令,也加入到營救高崇德的活動中,最終國民黨同意高崇德齣獄治傷。
高崇德一齣監獄八路軍陝西辦事處,就派人找到瞭高崇德。專門為她啓動瞭秘密交通綫,將這位令人聞風喪膽的“女間諜”安全送到瞭延安。到達延安後,由於長途奔波,高崇德的傷口發炎瞭,被送到瞭八路軍後方醫院做手術。
硃德老總親自來到瞭醫院,囑咐醫院:“你們一定要治好她的病,高崇德是我們共産黨的功臣,是一名敵後工作的超級特工呀!我軍的軍火就是她一直在提供。”醫院的工作人員聞言無不對高崇德錶示敬佩。
康復齣院後,由於高崇德的特殊功勞和身體原因,組織將她安排在總部機關工作。在待遇上,我黨也一直在盡力迴報高崇德的恩惠,就連毛主席也過問她的住宿問題。高崇德單獨居住的一間窯洞,便是毛主席親自特批給她的,毛主席幾乎沒有對誰開過這樣的特例。
高崇德女士為我軍輸送的軍火,讓八路軍度過瞭缺槍少彈的艱難歲月。雖然後來我軍建立起瞭屬於自己的兵工廠,但高崇德用身體搭建齣來的“兵工廠”,無疑是最光榮的。能得到主席的特批,她配得上這項殊榮。
在高崇德被秘密送到延安後,國民黨與日軍情報部門瞬間沒有瞭頭緒,這樣一位“軍火大盜”就如同人間蒸發一樣,消失在眾人的視綫裏長達50年。遼瀋戰役爆發後,高崇德隨解放隊伍迴到瞭闊彆已久的故鄉。
1950年,高崇德的傷口再次復發,在瀋陽“醫大”住院三年後,纔順利康復。齣院後,組織上沒有給她分配工作,考慮到高崇德的身體原因,安排她到遼寜省人民政府乾休所居住。
住進乾休所的高崇德,從不和左右鄰居,談及自己曾經為我軍做齣的巨大貢獻,周圍的人隻知道她是一位隻有侄女陪伴在身邊的人。
1995年,91歲的高崇德老人臨終前和一位老革命後代閑聊,也正是從這番談話之中,使得後人瞭解到“軍火大盜”高崇德的傳奇一生,高崇德雲淡風輕地說道:“我不記得為八路軍運輸瞭多少軍火,我隻知道很多,要不然硃德老總怎麼會稱我為“軍火大盜”呢?”
高崇德老人一生淡泊名利,小時侯她想要成為像巾幗英雄那樣的人。隻是為國傢為民族,而晚年所謂的一些虛名,對老英雄來說很是反感。巾幗不讓須眉,老人的壯舉值得後世人對她深鞠一躬。如果有一本中國近代間諜史的書,定會有一章描繪“軍火大盜”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