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10/2022, 12:42:29 AM
研究李氏曆史┃傳承李氏文化┃弘揚李氏精神
本 文 約 21000餘字
閱 讀 需 要 55 min
本文係“我姓李宗親社群”獨傢稿件,由原創作者西平後裔潭府顯字輩李冠宗親授權發錶。
聲明: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本公眾號刪除。
少習兵法,子承父誌戎馬行。
727年初,一人忽入李欽(李晟之父)營帳說道:“將軍‘鷹騰豹變,驤首振麟’,日後兒子將位極人臣,並榮及父祖。”言罷便不知所蹤。不久,李晟(字良器)齣生於隴右臨洮(今甘肅臨潭縣)軍營。
數年後李欽去世,李晟由母親和姐姐撫養,故李晟事母恭孝,敬姊如母(《謝贈姊隴西夫人錶》中有:臣少遭閔凶,長姊覆育。其姊有一子,名叫王�兀�。十三歲開始學習《尚書》,仰慕周公、太公的忠君愛國,十七歲開始學習兵法,推崇孫子、吳子的鏟奸平叛。在係統學習瞭薑尚、張良、孫武、吳起所著兵法後,形成瞭:慷慨激昂之氣概,經邦濟世之誌嚮。後遊曆於秦、涼之地,地方的官員、將領都很看重他,因其纔乾齣眾而驚訝。
745年,十八歲的李晟性情雄烈、勇敢絕倫、纔華橫溢、嫻熟弓馬。此時,隴右常年為吐蕃襲擾,兵禍連連、民不聊生, 李晟因“毒逋之怨即深,先君之仇益重”,以“良傢子”投入隴右、河西節度使皇甫惟明麾下,開始瞭自己的戎馬生涯。
神箭初試,三軍譽稱“萬人敵”。
746年正月,皇甫惟明兵敗被撤,王忠嗣繼任。青海、積石之戰中,吐蕃驍將拒城而守,唐軍傷亡慘重,久攻不下。王忠嗣便募全軍善射之士,希望能射死敵軍將領。 李晟應召而至,一箭便將吐蕃驍將斃殺,三軍振奮高呼,士氣大振。王忠嗣撫其背道:“此萬人敵也”,並給予瞭豐厚的賞賜。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隴右、河西駐軍迴師平叛,餘部內撤鳳翔等地,隴右河西之地多為吐蕃攻陷。這期間,李晟受鳳翔節度使高升賞識,補為列將。李晟先後在高當川、罕山等地擊潰瞭疊州叛羌和宕州連狂羌,因功纍升至左羽林大將軍同正。
758年初(乾元初年),李晟客居武都(今隴南市),此時因郡守缺失,當地豪酋作亂,掠奪平民。李晟帶領隨從十餘騎追而射之。李晟射殺瞭為首者後,其餘寇匪皆逃散而去,留下瞭堆積如山的財物。李晟一無所取,犒賞將士後,就離去瞭。當地百姓既佩服又感謝,將李晟的事跡被層層上報,因此被肅宗嘉奬,特受太子左清道率(官階為正四品上),並賞賜瞭金魚袋和紫衣(非特許,三品以上官員纔可穿戴),以示尊寵。過瞭一段時日,李晟到京師朝見瞭肅宗,並呈獻瞭治國方略(據傳,此時李晟入京是為瞭參加武舉,並考取瞭狀元。尚待嚴肅考證)。河隴之地的將帥相繼上錶,請求李晟能到自己麾下任職。
763年初(廣德初年),孫誌直為鳳翔尹、鳳翔節度使,任李晟為總遊兵。往後幾年中,李晟平定瞭黨項羌,又鎮壓瞭高玉起義軍(《新唐書・刑法誌》載,“劇賊高玉啖人數韆,後擒獲,會赦。唐代宗將貸其死,公卿議請為菹醢,帝不從,卒杖殺”),因功授特進、試光祿卿,又轉試太常卿。
766年初(大曆初年),李抱玉任鳳翔節度使,任李晟為右軍都將。在鳳翔期間,深受李抱玉器重(《吳嶽祠堂記》有載:初相國鎮鳳翔也,常以中軍委公),並結識瞭同在李抱玉麾下任職的馬燧、麯環及李抱玉堂弟李抱真等名將。
768年9月,吐蕃圍攻靈州,李抱玉派李晟領五韆人前去救援,李晟推辭道:“這些兵力,用人數取勝則不夠,靠謀略取勝又太多”,於是選精兵一韆,快速通過大散關,奇襲瞭吐蕃在臨洮的軍需物資集散地――定秦堡。焚毀全部物資後,俘虜堡主慕容榖鍾而還,吐蕃大軍無以為繼,解圍而去。李晟因戰功升遷為開府儀同三司。
769年,鳳翔等地大旱,李抱玉命李晟祈福於吳嶽山,果然天降甘露,這一年百姓豐收,大傢都覺得很神奇。
770年2月,李抱玉調任山南西道節度使。4月,涇原節度使馬�U屢訴本鎮荒殘,沒辦法供給軍隊,於是唐代宗讓李抱玉讓齣鄭、潁二州,由馬�U兼任鄭潁節度使。不久,李晟兼任左金吾衛大將軍(正三品)、涇原四鎮北庭都知兵馬使(地位僅次於節度使)、總遊兵,自此離開鳳翔(今陝西寶雞市),調任涇州(今甘肅涇川縣),入馬�U麾下。
大戰吐蕃,因功初封閤川王。
773年8月,吐蕃大將贊磨率十餘萬大軍分數路攻唐,一路高歌猛進,會師於渭河之畔。18日,郭子儀大將渾�{與吐蕃戰於宜祿,慘敗,拼死突圍而齣。22日,馬�U率部與吐蕃戰於鹽倉,大敗被圍,兵馬使焦令諶與諸將狼狽而迴,潰兵爭道入城。都虞侯段秀實召集焦令諶等指齣:按軍法,丟失統帥,麾下屬將都要處死。要求焦令諶等重振旗鼓,並選派英勇善戰之將率領守城將士傾城齣動去救主將。段秀實與李晟商議後,段秀實率涇原餘部在東原布陣,並收羅散兵遊勇,擺齣準備拼死作戰的姿態,以威懾吐蕃軍;李晟則率本部遊兵突襲吐蕃軍陣,於亂軍之中救齣馬�U,馬�U入城時已是深夜。 此戰,李晟因功封閤川郡王。
潛龍在淵,世有慧眼識英雄。
馬�U非常忌憚李晟的威名,又因長期無禮對待李晟,於是遣李晟迴朝。唐代宗將李晟留在瞭禁軍任職,擔任右神策軍都將。往後數年,李晟頗為失意,為眾人所輕視。 唯有判度支韓�輳ü試紫嗪�休之子)對李晟禮遇有加,並讓自己的兒子見李晟要行跪拜之禮,還贈予李晟豐厚的“器幣鞍馬”。 韓�晁賾惺度酥�名,後世馮夢龍有言:“用人如韓�輟⑶��B,天下無棄纔,無廢事矣。”
失意期間,李晟聽聞方士桑道茂善太一遁甲五行災異之說,預言無一不中,於是拿瞭一匹賫絹,連夜前往拜會。當時拜會桑道茂的人很多,見上一麵很睏難。但桑道茂得知李晟前來,急忙親自齣門迎接,並設下豐盛的酒宴,非常熱情的招待瞭李晟。還對李晟說:“他日你定會建立功勛,地位無比尊貴,到時候權柄在手,我要把性命托付給你啊!”李晟不明白他的意思,隻能心虛應諾著。桑道茂又說:“請求能用我的縑衣換您身上的汗衫,並在汗衫上寫上你的名字,以便他日你能迴憶起今天許諾的事情。”李晟照辦後便離開瞭。
再破蕃軍,居留成都有柔情。
779年,德宗初立。吐蕃大相尚結息聯閤南詔,發兵二十萬分三路入侵劍南西川,並放齣豪言,欲以成都為吐蕃東府。蕃南聯軍分兵如下:中路齣入茂州(治汶山,今四川阿壩州茂汶),過汶川(今四川番縣南)、灌口(今四川灌縣西北)東進;北路從扶州(治同昌,今四川南坪東北)、文州(治麯水,今甘肅文縣西白龍江南岸),過方維(今四川平武東北)、白壩(在今四川境)南下;南路從黎州(治梁水,今四川雲南華寜)、雅州(治濛山,今四川雅安西),過邛峽(今四川榮經西)關北上。此時,劍南西川節度使崔寜尚在京師,留守諸將難以抵禦。德宗任李晟為神策兵馬使,領四韆神策軍精銳抵禦南路蕃南聯軍主力,派麯環領五韆範陽軍抵禦吐蕃中路軍,由劍南東川、山南東道、山南西道節度使齣兵抵禦吐蕃北路軍。李晟帶領神策軍走棧道入川,節約瞭大量時間,快速到達瞭天漏(四川雅安)以西的前綫戰場,大齣蕃南聯軍意料。李晟擊潰瞭蕃南聯軍前鋒部隊後,連續攻剋瞭飛越(今漢源縣西北)、廓清、肅寜三城。蕃南聯軍敗退崖榖,李晟隨之守住榖口,切斷瞭蕃南軍的糧草後援,加之天寒,蕃南聯軍缺衣少吃,死亡八、九萬人,又渡過大渡河追擊蕃南殘部,斬首韆餘人。南詔王尋牟異十分恐懼,徙居羊苴咩城(今雲南大理)築防拒守。吐蕃為之震怒,改尋牟異為日東王,取消“兄弟之國”的地位,改為君臣關係。而後,李晟居留成都數月後返迴京師。吐蕃大相尚結息因此次慘敗難以釋懷,一直希望洗刷恥辱,不願與唐和談而惹怒贊普,大相之位被尚結贊取代。
居留成都期間,劍南西川新任節度使為張延賞。李晟在此期間愛上瞭成都官伎高氏,因此揮師迴朝時,便將高氏也帶上。張延賞聽說後十分生氣,派官吏將高氏追迴。李晟對此事頗為介懷,怒形於色,自此與張延賞交惡。
徵戰田悅,和閤二帥顯智謀。
781年,魏博節度使田悅與成德李惟嶽、淄青李納聯閤反叛,圍睏臨�場⑿現蕁5倫諶蚊�李晟為神策軍先鋒都知兵馬使,率神策軍精銳與河東節度使馬燧、昭義節度使李抱真一同平叛,又被加封為禦史中丞。李晟和馬燧大將李自良、李奉國在雙岡擊潰瞭田悅軍,並臨陣斬殺田悅部將楊朝光。此戰共斬首五韆,俘虜八百人。而後,各路唐軍與田悅會戰臨�常�戰事失利,諸軍都開始敗退。此時,李晟利用�乘�結冰,率所部兵馬涉冰渡河,齣其不意的從側麵突擊田悅,田悅軍亂,各路唐軍氣勢復振,一舉擊潰瞭田悅。此戰共斬首一萬餘級,俘虜九百人,繳獲糧食三十萬斛,器械鎧甲與這相當。田悅退守恒水。
782年正月,田悅收拾殘兵兩萬餘人在洹水築堡壘,一萬淄青援軍駐紮在他的東邊,三韆成德援軍駐紮在他的西邊,與之互相呼應。此時,河陽節度使李�M率軍與平叛大軍匯閤。馬燧和李晟閤謀,佯敗誘敵,斷敵後路,最終幾乎全殲藩鎮聯軍,此戰斬首兩萬餘級,俘虜三韆人,淄青兵死亡殆盡,屍體相疊三十多裏地,田悅僅韆餘人逃入魏縣。李晟因功加封為檢校左散騎常侍,實封百戶,不久,又兼魏府左司馬。此時,硃滔、王武俊聯軍在深州、趙州等地,他們因朝廷賞賜太少而心有怨念,田悅知道可以離間,於是派使請援,硃滔、王武俊同意瞭請求,並派兵圍睏趙州的康日知。
李抱真因趙州靠近自己的屬地邢州,於是分兵兩韆鎮守,馬燧因李抱真分兵一事大怒,揚言要班師迴鎮。 李晟勸解道:“當初奉詔討賊時,我們三個是並肩齊進的。李尚書因為趙州邢州接壤,分兵守備也不是壞事。況且昭義軍精銳還都這裏,馬令公自行領兵退卻,將王事放在什麼位置啊?”馬燧釋然,謝過李晟後,親自前往李抱真的營地,兩人關係又和好如初瞭。
王武俊圍攻趙州,李晟嚮德宗請命去解趙州之圍,並準備帶兵與定州的張孝忠閤兵攻打範陽。唐德宗非常欣賞李晟的想法,於是派親信太監竇文場為李晟監軍,帶領莫仁擢、趙光銑、杜季��所屬神策軍前去支援李晟,並任李晟為禦史大夫、神策軍河北行營招討使。於是李晟率部從魏州齣發前去解趙州之圍,王武俊聽聞李晟率軍前來,便解圍而去。李晟在趙州停留三日,便率軍與張孝忠匯閤,往北攻剋瞭恒州、涿州、莫州,隨後圍睏硃滔(硃��之弟)部將鄭景濟於清苑(今河北保定),並掘水灌城。十月,田悅、王武俊派兵來救援清苑,與李晟交戰於白樓。後又進犯義武軍(即張孝忠部),李晟乘敵軍鬆懈之時,率步騎突襲,一舉將田、王聯軍擊潰,這場戰役中,李晟所乘的馬匹接連好幾次被流矢射中。一個月後,清苑即將破城,這讓硃滔、王武俊十分恐慌,於是硃滔親率主力一萬五韆餘人前來援救,李晟軍內部圍著清苑,外部又被硃滔圍睏,每天都要和硃滔交戰幾次,這樣的僵持局麵一直從783年正月持續到五月。此時,李晟積勞成疾,幾次都不省人事,站起來都很睏難,於是神策、義武聯軍在淶水畔築城據守。硃滔抓住時機,內外夾攻,大破神策、義武聯軍,軍中官吏謀劃後,神策軍退守定州,義武軍在張茂昭(張孝忠長子)的帶領下退至滿城。
迴師勤王,徵討涇亂望長安。
783年10月,李晟病愈,修整軍隊準備再次進軍時,正值“涇原兵變”,德宗已西狩至奉天,召李晟迴師勤王。李晟接到聖旨後痛哭流涕,準備馬上迴師救駕。然而,義武軍地處硃滔、王武俊之間,張孝忠非常倚重李晟的力量,不希望李晟率軍離去,多次謀劃阻止李晟。李晟對將士們說,現在天子越播在外,作為臣子應當不惜代價,死而後已。張義武想阻止我離開,我將以我心愛的兒子為人質,並選送駿馬去討好他。於是李晟留下兒子李憑取張孝忠之女為妻。 張孝忠派親信大將來拜訪李晟時,李晟解下自己的玉帶送給他,並告訴他:“我準備迴師勤王,就用這個玉帶和你道彆吧!”。李晟真切的錶達瞭赴難勤王之意,受帶之人備受感動,勸誡張孝忠不要再阻止李晟。 於是,李晟得以率軍西行,張孝忠派大將張榮國率六百精銳騎兵隨行勤王。
李晟率軍晝夜兼程,通過飛狐道到達瞭代州,德宗封李晟為檢校工部尚書、神策行營節度使,食實封兩百戶。李晟深知以自己目前手中之兵難以禦敵,於是行軍途中,沿途招募士卒,李晟軍紀嚴明,所過之處鞦毫無犯,又善於安撫士卒,能與大傢同甘共苦,旬月之間,士卒就從四韆人增長到瞭一萬餘人。隨後渡過蒲津關,再通過櫟陽,南下駐紮在長安以東四十裏的東渭橋(東渭橋為長安漕糧儲藏轉運之地)。神策子弟軍兵敗扈澗,聽聞京師有變,禦史大夫、神策軍兵馬使劉德信和神策軍製將、禦史大夫高秉哲率餘部迴師勤王,在見子陵周圍擊敗瞭叛軍後,率先駐紮在東渭橋。此時李晟與之閤兵一處(李晟為神策行營節度使,所到之處神策軍皆歸李晟統製)。然而,子弟軍喧囂無製,不聽李晟統領,子弟軍製將劉德信“軍禮不備,失儀於公”。於是李晟乘劉德信入營奏事之時,宣布瞭劉德信戰敗和劫掠百姓等罪狀,並將其斬殺。隨後,李晟僅率數騎進子弟軍,安撫軍士,子弟軍無人敢輕舉亂動。子弟軍因而並入李晟軍,李晟的軍勢更加強盛瞭。
此時,神策軍兵馬使、禦史中丞尚可孤在藍田擊敗叛軍仇敬忠部,屯兵五韆於藍田。鎮國軍副使駱元光數次擊潰叛軍,在華州屯兵萬餘。馬燧之子馬匯率五韆人屯於中渭橋。朔方節度使李懷光也從河北率軍五萬赴難,屯於鹹陽。神策軍京西兵馬使陽惠元、�~坊節度使李建徽亦率本部兵馬隨李懷光前來,閤軍駐紮。
錦衣督戰,身先士卒軍紀明。
784年正月,李懷光不希望李晟獨當一麵,分瞭自己的功勞,於是上奏德宗請求李晟與之閤軍。於是李晟奉詔閤軍,率軍行至陳濤斜(鹹陽東)紮營,軍隊尚未修葺好營壘,叛軍就已經到瞭,李晟率軍齣戰,並稟報李懷光:“賊軍如果堅守宮苑,去攻打未必能夠攻剋,現在離瞭老巢,竟敢齣來索戰,這是上天把這些賊人賜給您啊!”,李懷光擔心李晟立功,說道:“您的軍隊剛到,馬沒有吃草,人沒有吃飯,真能作戰嗎?不如蓄銳養威,伺機而動吧!”李晟明白瞭李懷光的意圖,於是收兵迴到營壘。
而後, 每次與叛軍對壘作戰,李晟都打扮的與眾不同,穿錦衣綉帽前去,並親自到陣前指導。李懷光遠遠的望見後,非常的厭惡,對李晟說:“當將帥應該低調持重,怎麼能自我裝扮讓敵人認齣呢!”,李晟迴答道:“我曾經長期在涇原為將,涇原軍士非常敬畏信服我,因此想讓他們首先認齣我從而內心産生恐懼。” 李懷光更加不高興瞭,暗地裏也有瞭異心,一直拖延不肯進軍。李晟遣使去說服李懷光:“賊寇現在占據京師,天子遷居奉天,兵權政權,都在您的手上。您應該盡快齣擊,我願意率領本部兵馬為前鋒,雖死不悔。”李懷光再次拒絕瞭李晟的意見。李晟所統帥的神策軍駐紮在朔方軍的北邊,每次李懷光與李晟一同率軍前往長安城下,朔方軍都要搶掠牛馬,百姓深受其害,李晟的軍隊則鞦毫無犯。李懷光的朔方軍厭惡李晟的軍隊獨善其身,於是將虜獲的財物分給李晟的軍隊,李晟的軍隊沒有人敢接受。
機警權變,晟公智對李懷光。
時間久瞭,李懷光就謀劃打擊李晟和他的軍隊。按照舊例,神策軍的軍餉、賞賜比其他軍隊要豐厚得多(軍餉為其他軍隊的三倍)。於是,李懷光上奏德宗:“賊寇尚未平定,軍中的補給賞賜,要一樣纔好!”李懷光想讓李晟自己減少神策軍的軍餉、補給,讓軍士們産生不滿。德宗皇帝因此非常的憂慮,想讓其他諸軍都像神策軍一樣,但是財政賦稅又承擔不起,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派翰林學士陸摯前往李懷光軍中安撫宣慰,讓李懷光與李晟商議齣一個閤理的解決辦法。於是,李晟、陸摯都來到瞭李懷光的軍中,李懷光說道:“軍士的賞賜軍餉不均,如何指揮作戰啊!”陸摯一直不說話,多次轉頭看著李晟。李晟說:“您是統帥,驅使號令,都是您的權力。我隻是一隻軍隊的將領,隻要您下命令,我定當效命服從。至於是否增減軍隊的供給賞賜,應該由您決定。”李懷光沉默良久,沒有什麼可以為難李晟的,又不願意損減神策軍的決定由自己承擔,此事方纔得以作罷(此時神策軍有李晟部、陽惠元部、尚可孤部,由神策行營節度使李晟統製。陽惠元、尚可孤均為“製將”,可獨立成軍。)。
李懷光統帥朔方軍在鹹陽屯守八十餘日,不肯進軍收復長安,德宗皇帝十分憂心,多次派中使去催促他定下收復長安的期限。李懷光每次都以軍隊疲憊為由,請求休整,等待時機。實際上,李懷光暗中與硃��聯係,並且通敵的跡象逐步顯露。李晟擔心被李懷光吞並,於是秘密上奏請求自己和陽惠元移軍至東渭橋,以分散敵軍的勢力,德宗最初並未同意。李晟又以李懷光反叛的跡象已經明瞭,應該有所防備。通往蜀漢的道路不能阻塞,請求讓自己的裨將趙光銑為洋州刺史,唐良臣為利州刺史,女婿張��為劍州刺史,各將兵五百以防未然。德宗同意瞭,但是最終沒有實行。不久,吐蕃請求派兵幫助討伐硃��,德宗準備親自統率六軍,並移幸到鹹陽,督促各軍進討硃��。李懷光聽說後,大為驚慌,懷疑德宗想奪取他的兵權,謀亂之心更加急切。韓遊瑰在奉天收到瞭李懷光命令他反叛的書信,韓遊瑰將此事報告瞭德宗。
此時,�~坊節度李建徽、神策京西兵馬使陽惠元以及李晟都和李懷光聯營駐紮,李晟因為事情緊迫,乘中使路過軍營的機會,嚮自己的軍隊宣布奉詔移軍東渭橋,於是率軍列陣前往東渭橋。沒過幾天,李懷光果然吞並瞭陽惠元、李建徽部,陽惠元及其二子被殺,李建徽隻身逃走。當日,德宗移幸梁州。因事情變化太快,齣行倉促,文武百官隨行的隻有十之二三,駱榖道險阻難行,輜重供給都跟不上,百官都缺少食物,德宗感嘆:“如果能早點聽信李晟的話,就可以輕易到達蜀地瞭”。
李晟的大將張少弘從行在傳來德宗口諭,授予李晟尚書左僕射(從二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以安定人心。 李晟跪拜哭泣著接受瞭任命,說道:“長安是帝王宗廟所在,是天下的根本,如果都推諉不進,誰來收復京師?”於是堅固營壘,修整兵甲,計劃著收復長安。李晟率領孤軍獨自對抗強敵,擔心被兩支強大的叛軍擊敗,於是緻書李懷光,言辭謙卑並言明禍福關係,希望李懷光能將功補過,又贈予豐厚的錢財,李懷光內心愧疚,不忍心攻擊李晟。李晟又命五韆士兵在�核�以北大規模列陣,並且廣張旗幟,讓遊騎部隊遊弋於望春樓下,震懾硃��。當時糧草緊缺,於是任命檢校戶部郎中張��為代理京兆少尹,選擇官吏到渭北諸縣徵賦。不到十天,糧草就都充足瞭。
不久後,李晟讓大將莫仁擢率領七韆士兵襲擊瞭李懷光的輜重,朔方騎將陽重問率領本部五韆人馬歸降李晟。李晟對前來歸附的軍隊說:“你們勤奮勇敢,本來即將立不世之功。然而太尉李懷光不顧臣節,你們若執迷不悟,那麼將萬劫不復。如果你們願意歸附,那麼就可以轉禍為福,國傢會諒解你們的過失,並嘉奬你們。請放下兵器以錶達你們的誠意”。歸降的將士們都歡呼雀躍,放下的武器堆積如山,李晟積極收編李懷光軍隊叛逃齣來的士卒,軍勢一步步壯大。李懷光以李晟軍勢越來越強盛,準備率軍攻擊李晟,然而多次下令,也沒有人聽從命令。大傢都議論到:“如果要我們攻擊硃��,我們願意聽命,如果讓我們造反,我們就算死也不願聽命。”李懷光知道不可用強,於是作罷。
死節王事,厲兵秣馬聚軍心。
李晟再次上奏李懷光謀反的各種錶現,並嚮德宗錶示死節王事的決心。 德宗看到李晟的上錶後潸然淚下,說道:“當年晉朝皇帝北伐劉淵失敗,隻能用三十個餅來充飢,遍覽史書,沒有人不為他的經曆而流淚的。而我現在西行,也備受這樣的苦難。隻有你還留有臣節,我也沒有什麼東西能錶達我的心意,現在將先帝的血脈留給你做信物吧!”於是剪下一縷頭發,讓使者帶給李晟。 李晟接到聖旨後,撲倒在地,磕碰流血而不顧,三軍將士都慟哭涕零,聲音“山震獸驚”。
李晟對將士們說:“以前逢濛善於射箭,但是沒有調整好弓箭他是不會射的;吳起善於作戰,但是沒有訓練好士兵他是不會齣徵的。所以,我要訓練好士卒,然後再戰鬥(李晟收編瞭大量人員入軍,這些人軍事素養參差不齊,戰鬥力遠不及原神策軍)。”在李晟的調教下,三軍將士看到叛軍就像報私仇一樣勇敢憤怒。於是,李晟列陣三軍,並訓話道:“現在國傢多難,叛亂相繼而起,天子移幸西邊,關中無主。大傢都代受國恩,遇到危難時刻敬忠死節是做臣子的本分。何況如今形勢下,不能平定誅殺叛賊,建立功勛博取富貴,不是英雄豪傑!渭橋橫跨大河,隔斷瞭叛軍的首尾,我願意和大傢一起�哿η諭酰�選擇有利時機進軍,興復大業,建立不世的功勛,你們願意跟隨我嗎?”三軍將士無不聲淚俱下,異口同聲的說:“願意聽從您的驅使。”李晟也感動涕零。
秉義執誌,諫帝留梁安民心。
當時,硃��盜據長安,李懷光也心懷叛逆,河朔地區有三股叛亂,李納圖謀河南,李希列占據汴州、鄭州等地。李晟內部物資匱乏,外部又無補給,率領一支孤軍抗拒強大的叛軍,而軍隊的銳氣不減,李晟用忠義感化人心,因此英雄豪傑都願意歸附於他。戴休顔率領奉天之眾,韓遊瑰率領��寜之師,駱元光率領華州之兵守潼關,尚可孤率領神策之旅屯於七盤,皆受到李晟的節製,李晟軍勢大振。李懷光因為戴休顔、韓遊瑰等人都聽命於李晟,開始懼怕李晟。李晟再次緻書李懷光,告訴他禍福的道理,讓他攻破賊寇迎迴聖駕,將功補過。李懷光沉默不語,他的軍眾逐步潰散,糧草也接近枯竭,到周邊劫掠又沒有收獲,很擔心被李晟襲擊。3月份,李懷光一路燒殺搶掠到達奉天,又通過馮翊進占河中。李懷光的部將孟涉、段威勇厭惡李懷光反叛,到達富平的時候,率領幾韆士兵結陣高呼而去,李懷光不能製止(孟涉、段威勇所部原為神策軍陽惠元麾下)。李晟列陣受降瞭他們,並奏請封孟涉為神策軍京西兵馬使、檢校工部尚書,段威勇任禦史大夫。
德宗前往山南,已經進入瞭駱榖,問渾�{道:“渭橋在賊軍的腹地,軍隊實力差距又非常大,李晟能成事嗎?”渾�{對答道:“李晟‘秉義執誌’,遇到睏難也不會改變,我覺得他一定能擊破叛軍。”德宗聽罷方纔安心。這個月,渾�{的步兵將領上官望帶著詔書抄小道來到李晟軍中,加封李晟為檢校右僕射,兼河中尹、河中晉絳慈隰節度使,益實封三百戶,又兼京畿、渭北、�~坊丹延節度招討使。到達梁州後,德宗又準備繼續逃至西川。李晟上錶勸諫道:“希望您能停留在梁漢之間,心懷天下百姓,計劃如何平定叛亂。如果因小失大,前往西川,那麼天下人心都會失望,武將謀臣也就沒有施展的空間瞭。”德宗因而停留梁州。
剋復京師,德宗親立功績碑。
4月,德宗下詔加封李晟為京畿、渭北、�~坊、商華兵馬副元帥。李晟以京兆少尹張��為副使,鄭雲逵為行軍司馬,李敬仲為節度判官,協助主持軍中事務。李晟又奏請以李懷光舊將唐良臣保衛潼關,以河中節度使授之;戴休顔鎮守奉天,請以�~坊節度授之,德宗都同意瞭。渭橋糧倉原本有十餘萬斛糧草,但是供給李懷光的軍隊已經消耗殆盡瞭。李晟上奏:“目前京畿附近雖然遇到戰亂,但依舊還可以徵收賦稅糧米。如果賊寇沒有被剿滅,導緻長時間用兵,到時候百姓荒廢耕桑,又沒有糧食儲備,這不是防微製勝的辦法。”德宗準許李晟以國傢名義徵收賦稅糧米。於是,李晟派人在京畿地區徵收賦稅糧米,當地的官吏百姓也樂意輸送。同時,德宗任命李齊運為京兆尹,負責李晟軍隊的糧草勞役等後期工作,自此軍中不再缺糧。叛軍將領張光晟秘密遣使錶達歸順之意,李晟應允。
一日,熒惑守歲的天象終於變化,李晟的部屬幕僚們都說:“如今熒惑已退,有利於皇傢,可以即刻用兵。” 李晟說:“現在天子還在梁州,作為臣子應該為君死節,天象太過玄虛遙遠,我怎麼知道天道到底如何?” 拒絕瞭他們的建議。
神策軍的傢屬,大多都被硃��控製著,李晟傢裏上百口人也在其中,身邊有人言及傢人時,李晟流著淚說:“現在天子在哪裏?我怎麼敢關心憂慮傢人呢?”硃��又派李晟身邊小吏王無忌的女婿前來帶話:“您傢裏無恙,有書信帶給您。”李晟訓斥來人道:“你怎麼敢做敵人的奸細呢?”命令將他斬殺。當時物資尚未運到,到瞭盛夏軍士們還穿著鼕衣,李晟陪著大傢同甘共苦,用大義激勵大傢,最終沒有人叛離李晟。又遇到將吏從賊軍逃離齣來,描述硃��的叛軍士氣低落的樣子,李晟軍信心倍增。俘獲瞭叛軍姚令言和崔宣的間諜,李晟為他鬆綁,並讓他吃飽後離去,對他說:“你去報告崔宣,好好的為叛逆守城,不要再次叛變。”以此離間叛軍。
5月3日,李晟率領軍隊抵達通化門,炫耀武力軍威後再撤離,叛軍沒有人敢齣來應戰。一日清晨,李晟召集諸將商議進軍方略,大傢都說:“先攻破外城,在清理坊市,最後攻破宮城。”李晟說道:“如果先攻坊市,街巷狹小,又居住著百姓,發生戰鬥,會波及百姓,這不是好的辦法。而且,叛軍的精銳都在宮苑之內,如果直接攻擊宮苑中叛軍的心腹之地,叛軍必將圖走不暇,這樣無論是宮苑還是坊市都能得到保全,這纔是上等的計謀。”諸將都認可這一觀點,於是李晟傳信渾�{、駱元光、尚可孤等人約定攻城的期限。同月,鎮海軍節度使、浙江東西道觀察等使韓�晡�李晟籌集瞭糧草百船,並親自負米上船,麾下將士深受鼓舞,爭相運米上船,韓�曖峙懾笫治灝倩の懶覆菰送�長安。
5月25日,李晟從東渭橋移軍至光泰門外的米倉村,準備收復京師。李晟於高處指揮作戰,令士卒挖好壕溝築好柵欄。不一會兒,叛軍就蜂擁而至,叛軍驍將張庭芝、李希倩(李希烈之弟)靠近柵欄求戰,李晟對諸將說:“我擔心叛軍不齣來,現在他們冒死前來,這是上天在幫助我呀!”於是讓吳詵、康英俊、史萬頃、孟涉等率部齣擊。當時,在北邊的駱元光部兵馬不足,被叛軍圍攻,李晟又派李演、孟日華率精銳騎兵前去救援。李演命屬下擂起戰鼓,與叛軍力戰,與駱元光一起大破叛軍,並成功攻入光泰門。與叛軍再戰,又勝,叛軍“僵屍蔽地”,敗退至白華,當夜慘叫哭喊聲整夜不絕。26日,李晟準備再次齣擊,諸將請求等待渾�{軍到達後,左右夾擊。李晟說道:“叛軍現在既然已經傷亡敗退,就應該乘勝剿滅,如果等待他們做好防備,這對王師有好處嗎?如果我們等待渾�{軍,恐怕會失去良好的時機。”27日,李晟命人潰壞苑北城牆兩百餘步。28日,李晟召集瞭全部將領(駱元光、尚可孤、吳詵、王�亍⑿暇�牙、李演、史萬頃、孟涉、康英俊、郭審金、權文成、彭元俊),誓師後陳兵光泰門外。李晟命王�亍⒗鈦萋柿炱銼�,史萬頃率領步兵從缺口處攻入。缺口處,叛軍已用樹木製成柵欄阻擋,叛軍依靠柵欄據守,官軍攻勢受阻。李晟訓斥道:“如果能放縱叛軍到如此地步,我將先斬殺你們”。史萬頃聽後懼怕,親自帶兵進攻,拔開柵欄攻入城中,王�羋勢銼�跟進,叛軍潰敗奔走,叛軍將領段誠諫被俘。王師分道並進,鼓聲擂動。姚令言、張庭芝、李希倩等仍舊率軍頑抗,李晟令決勝軍使唐良臣、兵馬使趙光銑、楊萬榮、孟日華等步騎齊進,叛軍多次被擊潰,李晟軍乘勝攻入白華。 突然,韆餘叛軍騎兵齣現在李晟背後,李晟當即親率麾下百餘騎衝擊敵陣,左右皆高呼:“李相公來瞭”,叛軍聽聞後驚恐潰散,官軍追斬不計其數。
此時,硃��率叛軍殘部萬餘人撤齣長安潰逃而去,李晟派兵馬使田子奇前去追趕,張光晟率兵五韆投降,長安城剩餘的叛軍相繼來降。當日,官軍收復長安,李晟軍屯於含元殿外,李晟住在右金吾衛的官衙裏。李晟嚮諸軍下令道:“我沒有什麼本領,全靠天子英明的決定和將士必勝的決心,僥幸得以殲厥凶渠,肅清宮禁,這全是大傢的功勞啊!長安百姓,長時間陷落於叛軍,如果因此再受驚動,這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我和大傢都有傢室,而且分彆瞭數年,如今已經成功,要相見已不再睏難。為安定民心,往後五日,大傢都不得與傢人聯係通信,違令者斬。”又命京兆尹李齊運等告喻百姓,因此長安百姓安定,官軍鞦毫無犯。李晟大將高明曜虜賊女妓一人,司馬�迫≡袈磯�匹,都被李晟按律斬殺。長安無論官員百姓都感激涕零,一些偏遠坊裏的人,甚至直到第二天纔知道官軍已經收復京師的消息。29日,令孟涉屯於白華,尚可孤屯望仙門,駱元光屯章敬寺,李晟自屯於安國寺。當天,斬賊將李希倩、敬�G、彭偃等八人,並公告於市。
因陷於叛軍而被擒的桑道茂嚮李晟求救,談及汗衫之約,李晟上書德宗為其求情,桑道茂得以特赦。李晟與下屬談及熒惑之事,李晟解釋道:“之前大傢勸我齣兵,我本不敢拒絕。而是因為普通人讓他們做事即可,他們不用明白緣由。五星運轉沒有規律,我擔心再次齣現熒惑守歲,到時軍心渙散,我軍便不戰而潰瞭。”眾人皆嘆服李晟的深謀遠慮。
6月4日,德宗收到李晟掌書記於公異的《破賊露布》,德宗和眾臣都感動落淚,有大臣上奏道: “李晟虔奉聖謨,蕩滌凶醜。古代功勛將領,能剋復都邑的很多,但是能不驚宗廟,不易市肆,長安百姓不識旗鼓,安堵如初的,三代以來,從未有過。”德宗感慨道:“天生李晟,為社稷萬人,不為朕也。” 當天李晟斬殺瞭叛軍骨乾李忠臣、洪經綸、崔宣等十餘人,並錶彰瞭堅守臣節的程鎮之、劉乃、蔣�W、趙曄、薛岌等人。 李晟因功被拜為司徒(正一品。佐天子理陰陽,平邦國,無所不統,論道之官也。)兼中書令(正二品,宰相),食實封一韆戶。
7月7日,德宗以罪行不可原諒為由,拒絕瞭李晟的求情。李晟不得已斬殺瞭張光晟、蔣鎮、喬琳等人。李晟做好瞭各項準備工作後,派大將吳詵領兵三韆到寶雞清道。
7月13日,德宗到達興元,渾�{、韓遊瑰、戴休顔率部扈從,晟與駱元光、尚可孤等率軍迎接,各部軍馬十餘萬人,旌旗連亙數十裏。京畿周邊的官員百姓都夾道歡呼。李晟著戎裝於渭河三橋處拜謁德宗,德宗駐馬慰勞。李晟跪地言道:“我擔任武職,卻不能及早誅殺叛逆,導緻鑾輿再遷。到達長安周邊後,又經曆纍月方纔擊敗賊寇,都是因為臣庸懦、不稱職導緻的,請賜我死罪。”德宗掩麵而泣,令左右把李晟扶起。當月,德宗大赦天下,並贈晟父欽太子太保,母王氏贈代國夫人,賜永崇裏第及涇陽上田、延平門的林園及女樂八人。李晟入府當天,由京兆府負責籌備帳幕和酒菜,由教坊負責鼓吹迎導,由文武百官相送,這在當時是一大榮觀。 德宗感念李晟的功績,親自擬寫《渭橋功績碑》碑文,由太子撰寫,刻碑立於東渭河,以告後世。又令太子抄錄碑文一份賜予李晟。同時,賜李晟丹書鐵券,可免十死(唐代丹書鐵券最高為免十死)。
父子列戟,革除舊陋服眾心。
因李晟諸子都沒有官職,德宗當即下詔,命李晟庶長子李願承嫡(李晟嫡子早逝),授予李願銀青光祿大夫、太子賓客、上柱國。按照舊製,勛至上柱國,賜門戟。於是,李願和父親李晟並列�り�於門,在當時傳為佳話。 李晟的其他諸子,也因門蔭授予不同官職。
李晟為宰相時,政事堂裏有一張聚餐的桌子,官吏相傳,移動桌子,宰相就會罷官,因此有五十年不曾移動這張桌子。
李晟說:“早晚談論政事的場所,怎可任腐朽蠹蝕的穢物堆聚而不清除呢?這種鄉俗的禁忌,哪裏可信?”於是命令人把這張桌子拆除燒毀,並在桌下鏟除瞭十四畚箕的積土,當時眾人都認為他很瞭不起。
李晟府邸旁邊有一“凶宅”,當時的巨富竇�V就將它買瞭下來,四周築上圍牆,拆去房屋,假裝闢成耕地。後來,李晟準備在府邸附近建造一座球場,想買下竇�V的這塊地。竇�V不賣,說:“我自有用處”。再後來,待到李晟又承受新的皇恩時,竇�V帶著房契去見太尉李晟。說:“我買這個宅子,原本是想給親戚居住的。但擔心宅子離太尉您的府邸太近,他們都是貧賤的人,恐怕難以自安啊!我見這地方倒也寬閑,可以作為您跑馬的地方。今天獻上房契,希望您不要推遲。”李晟非常高興,私下對竇�V說:“需要我為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嗎?”竇�V說:“我沒敢有這個奢望。但是日後有什麼急著要辦的事情,我再來找太尉您。”隨後,竇�V在京城長安的東西兩個集市上,選瞭五六個“商大産巨之人”,問他們:“你們有沒有子弟想當官?”這些富商們聽瞭後非常高興,說:“如果能幫謀得官職,就給你兩萬貫錢!”於是,竇�V就帶著這些富商們子弟的名氏簡曆去拜訪李晟,說是自己親朋好友的子弟。李晟高興地看瞭他們的簡曆,後來都給安排在各道“膏腴之地”任要職。結果,竇�V從這些富商們那裏“獲錢數萬”。
經營涇州,屯墾積粟固邊疆。
德宗歸朝後不久,李晟以涇州靠近邊境,而軍士屢屢殺害統帥,上書德宗請求懲治這些人,並屯墾積粟,用來防備吐蕃,德宗都同意瞭。 8月,下詔任命李晟為鳳翔尹,鳳翔隴右節度使,仍充隴右涇原節度,兼管內諸軍及四鎮、北庭行營兵馬副元帥,改封西平郡王,加食邑實封至一韆五百戶。 當初李楚琳乘亂殺死瞭鳳翔節帥張鎰,此時李楚琳正在擔任金吾衛大將軍。李晟請求讓李楚琳陪同自己前往鳳翔赴任,準備將其誅殺。德宗以京師初復,方安反側為由,沒有同意。李晟到達鳳翔後,追究張鎰被殺之事,誅殺瞭王斌等十餘人。
10月,又因田希鑒也是乘亂殺死其帥馮河清,李晟上奏道:“近期中原的兵禍,都是起源於涇州,其地靠近西戎,容易反復無常。田希鑒凶徒而已,手下將校驕橫反叛,如果不懲治改革,以後一定是禍患。”德宗聽從瞭李晟的建議。吐蕃進犯,田希鑒嚮李晟求援。於是,李晟先派遣心腹大將彭令英率部駐防涇州。不久,又以巡邊為由,率軍到達涇州。田希鑒前來迎謁,李晟設宴誘殺田希鑒及其黨羽三十餘人。 李晟進入涇州軍營,嚮將士宣布田希鑒的罪行和處置結果,眾人都恐懼到雙腳發抖,沒有敢違抗的人。 李晟撰寫《誅田希鑒獻狀》以奏朝廷。德宗感慨道:“涇州屢生叛亂,除瞭李晟沒有人可以治理。”迴鳳翔後,李晟舉薦右龍武將軍李觀為涇原節度使,吐蕃知道後,頗為懼怕。李晟常說:“河、隴之所以陷落,不是吐蕃有能力攻取它,都是因為守將散漫貪暴,殘害百姓,使他們不能耕種,因而百姓一天天嚮東遷移,這是自己拋棄瞭他們。況且土地不齣産細絹棉絮,百姓怨恨沉重徭役,哪裏還有留戀大唐的心呢?”因而拿齣全部傢産招攬投降歸附的人。吐蕃大酋浪息曩來降,李晟上錶朝廷給他封王,每當吐蕃使者前來,一定召來浪息曩陪同,讓他穿上錦袍金帶,給予特殊的禮遇。吐蕃人都指著他看,非常羨慕。
6月,宦官尹元貞拿著符節到同州、華州巡視,擅自進入河中郡撫慰李懷光,李晟上奏章彈劾尹元貞假藉皇帝命令,想為叛亂的元凶開脫罪責,請皇帝治元貞的罪,又上奏《諫赦李懷光疏》道:“赦免懷光有五個不可:河中郡距京城三百裏,同州擋住他的要衝,駐軍多瞭,顯得對他不信任,駐軍少瞭就嫌力量不足,如果他突然帶一支軍隊嚮東進犯,憑什麼抵擋他呢?這是第一點;現在赦免懷光,就一定要把晉州、絳州、慈州、隰州還給他,渾�{、康日知隻好調任他處,這是第二點;朝廷兵力正盛,忽然赦免叛臣,讓四夷知道瞭,會認為陛下將弱兵疲纔作罷的。現在迴紇在北方對峙,吐蕃堵住西邊,希烈在淮西、蔡州一帶建立僞政權,如果棄強示弱,就會招緻敵人窺伺,這是第三點;懷光赦免後,朔方的將士都將論功行賞,追補原先的細絹糧草,現國庫空虛,財物不夠行賞,這又將激起叛亂,這是第四點;解決河中的問題後,各路部隊各迴防地,應當有賞賜,不按法規賞賜,一定發怨言,這是第五點。現在河中郡一鬥米賣到五百錢,草料將盡,居民餓死在牆壁間,李懷光的大將都快被斬殺光瞭,圍睏他十天,叛賊走投無路定會潰敗,請陛下不要留下心腹大患。我請求挑選五韆精兵,帶十天糧草,打敗叛賊。”皇帝剛把進攻叛賊的任務交給馬燧、渾�{,因而沒有答應。7月1日,馬燧嚮德宗請求再給一月糧草,定討平李懷光,德宗同意瞭。馬燧徵討李懷光纍月無功,覺得李晟的奏章有輕視自己的意思,因此與李晟交惡。
785年8月,宰相劉從一病重,德宗想任命張延賞為宰相,李晟上錶陳述張延賞的過失並反對這一任命,德宗不願違背李晟的意願,不得已改封張延賞為左僕射。同年,李晟將二女兒嫁給瞭自己的幕僚崔樞,並給予瞭非常豐厚的嫁妝。為李晟齣力良多的大女婿張��心中不忿,暗地裏依附瞭張延賞。李晟的行軍司馬鄭雲逵也因和李晟意見不閤,投靠瞭張延賞。
慕效前賢,身居相位忠君事。
一日,李晟與幕僚們聊天,李晟說:“魏徵能夠直言極諫,讓太宗的成就在堯舜之上,這是真正的忠臣,是我所仰慕的人。”行軍司馬李叔度對道:“那是�|紳儒者的職責,不是您應該做的事。”李晟收起瞭笑容,說道:“行軍司馬你失言瞭。國傢有道,應該言行正直。如今是清明美好的時代,我有幸位居將相,如果為瞭明哲保身而閉口不言,這難道是有犯無隱和知無不為的人嗎?至於是非功過由皇帝去判斷吧。”李叔度非常慚愧的走開瞭。因此, 李晟作宰相,每當德宗有事相問,必定知無不言,盡到大臣的本分。 李晟性格沉穩安靜,及時對於親近的人,也從不泄露秘密。
李晟對待下屬能夠明察鞦毫,每次處理軍務,都能說道誰有功勞,誰在某方麵有纔乾,即使是小吏雜役也一定記住姓名。李晟尤其討厭朋黨勾結,好善嫉惡。當初嵐州刺史譚元澄對李晟有恩,後來因故被貶嶽州。李晟立大功後,為他梳理求情,德宗下詔贈譚元澄寜州刺史。譚元澄去世後,李晟將他的三個兒子接入傢中勤加培養,最後都非常有齣息,當時的人都覺得李晟很仗義。李晟治傢非常嚴格,傢中的子侄不是晨昏不得見他,交談時從不提及公事。李晟把外甥王�厥尤艏撼觶�像對待李願、李訴一樣對待他(王�刈詈蠊僦量�府儀同三司、左衛上將軍、檢校戶部尚書、禦史大夫、朔方靈鹽節度使、寜塞郡王)。
防禦吐蕃,暗授錦囊建奇功。
786年,吐蕃大相尚結贊詭詐多謀,因李晟多次大勝吐蕃,尤其厭惡李晟,與其他人議論說: “大唐的名將,僅有李晟與馬燧、渾�{而已。如果不除去這三個人,必定會成為我們的麻煩。” 於是開始謀劃反間計。
李晟幼子李聽因蔭庇被授予瞭太常寺協律郎,年僅7歲的李聽經常齣入公署,吏胥們認為他年幼,並不尊敬他,於是李聽命人將輕視他的吏胥捆綁起來,用鞭子抽打至流血,李晟知曉後,覺得李聽是個奇纔。
786年8月30日,尚結贊率領吐蕃大軍從隴州入侵唐境。但吐蕃軍路過鳳翔時卻鞦毫無犯,並到鳳翔城下喊話道:“李令公召喚我們過來,為什麼不拿齣牛羊美酒犒勞我們呀?”留宿一夜後,徐徐退去。 李晟令王�羋嗜�韆精兵在邢城外設伏,並叮囑道:“吐蕃軍經過城下時,不要攻擊隊伍的首尾,就算打敗,中軍部隊到達,你也抵擋不過;不如放前軍過去,當看到舉著五方旗、穿著虎豹衣的部隊,就是他們的中軍,齣其不意的攻擊他們的中軍,你可以建立奇功。”王�匾蘭菩惺攏�果然大敗吐蕃軍, 但因不識尚結贊,讓他隻身逃走瞭。
10月11日,李晟到吳嶽山祭拜山神,由於公異撰寫瞭《吳嶽祠堂記》。同月,李晟命大將野詩良輔和王�羋什狡鏤邇�偷襲摧砂堡,途中遭遇吐蕃軍兩萬,唐軍取得大勝,並乘勢攻剋瞭摧砂堡。斬殺堡主扈屈律悉濛等人,焚毀堡內糧草輜重而還。德宗派馬燧、駱元光、韓遊瑰等配閤李晟共同討伐吐蕃。尚結贊十分恐慌,退至鳴砂駐紮,但仍占據瞭鹽州、夏州等地,多次派使求和,都被拒絕瞭。於是,尚結贊讓大將論頰熱送重禮嚮馬燧求和,馬燧因與李晟有嫌隙,不願按李晟的謀略行事,於是極力促成和談,並為吐蕃擔保。同時,張延賞夥同張��、鄭雲逵多次在德宗麵前詆毀李晟,李晟深感憂慮,命令兒子們全部迴到長安,並嚮德宗請旨讓他們全部剃發為僧,德宗不許。
11月,韓�耆氤�為宰相並兼任度支、諸道鹽鐵、轉運等使,韓�晁搗�瞭宣武軍節度使劉玄佐與自己同行,陳許節度使麯環也同行迴朝。
12月6日,李晟迴朝麵見德宗,自稱有腳疾,請求辭去節度使的官職,德宗沒有同意。又一日,朝會上討論吐蕃求和之事,馬燧力主和談。李晟說道:“戎狄無信,不可和談,不如攻擊他。”��寜節度使韓遊瑰說:“吐蕃弱小時就和談同盟,強大時就入侵劫掠,如今深入大唐境內卻來求和,其中必然有詐”。宰相韓�暌倉С擲鈮傻墓鄣悖�說道:“如今河南河北已不用擔心,如果在原、鄯、洮、渭四州築城,由李晟、劉玄佐等人率十萬軍隊戍防,河湟流域二十餘州就有希望收復。至於糧草輜重由我負責。”德宗忌憚李晟功高蓋主,又厭惡再起兵戈,並不情願,但眾意難違,最終還是同意瞭李晟等人的意見。
德宗有意化解李晟與張延賞之間的矛盾,因李晟嚮來與韓�杲緩茫�於是讓韓�輟⒘跣�佐前往調解。李晟在韓�輟⒘跣�佐的陪同下,來到張延賞府上,兩人結拜為兄弟,相談甚歡。後又到韓�輟⒘跣�佐府上參加宴請,亦相處愉快。於是,李晟推薦張延賞為宰相,德宗非常高興。與張延賞同時晉升宰相的還有韓�暉萍齙牧�渾。韓�晡�相非常強勢,其他宰相不過充數而已,柳渾正直敢言,當麵指齣瞭韓�甑奈侍猓�韓�暌虼鬆雜惺樟病�
西平禮法,嚴教子女正傢風。
787年正月,二女兒迴傢省親,尚未進門,李晟說道:“你有自己的傢瞭,況且婆婆尚在傢中,作為兒媳婦應該準備好酒水食物,準備在傢接待賓客。”於是,女兒未見到李晟的麵就被要求迴傢瞭。同月,李晟希望讓自己的兒子迎娶張延賞的女兒,以示兩傢修好,但是被張延賞拒絕瞭。李晟因而對人說:“我武夫性情直率,釋怨於杯酒間,不再放在心上。但是文士不能冒犯啊!他們雖錶麵和解,其實內心怨恨如初,我怎麼能不害怕呢!”宰相齊映與張延賞有矛盾,因齊映敢於直言,張延賞嚮德宗進讒道:“齊映不是當宰相的材料”。正月27日,齊映被貶。又一日,李晟做壽,在傢中大宴賓客,二女兒迴傢為父親慶賀。酒宴中,一個侍女來到二女兒身旁耳語瞭幾句,女兒退席而去,不久又迴到宴席上。李晟覺得奇怪,問女兒何事,答道:“昨晚婆婆身體不適,我派人迴去照顧瞭。”李晟怒斥道:“我怎麼有你這樣的女兒!真是大怪事,你婆婆病瞭,你作為媳婦不在傢侍奉,反而來為父親祝壽。我有你這種女兒,還做什麼壽!”李晟當下命女兒馬上乘簷子迴傢。隨後,自己親自前往崔傢問候,並為沒有教育好女兒而道歉。
�A相以公害私奪兵柄,勛臣老謀深算識詐盟。
2月,韓�暝詡抑修笆牛�由張延賞接替主持朝政。吐蕃再次求和,請求會盟,馬燧、張延賞等極力撮閤。唐德宗因痛恨迴紇,想與吐蕃結盟一起攻擊他,因此同意瞭會盟和解的請求。此後,張延賞多次嚮德宗進言道:“李晟不宜久掌兵權,希望由鄭雲逵取代他”。德宗迴道:“讓李晟自己選擇繼任者吧!”。於是找來李晟說道:“我為百姓著想,和吐蕃修好結盟的心意已定。大臣您與吐蕃有矛盾,不能再迴鳳翔瞭。希望您能留著我的身邊輔佐我,你可以推薦一個人接替你的位置。”於是,李晟推薦瞭自己的都虞侯邢君牙。
3月23日,李晟加官太尉,仍為中書令、上柱國、西平郡王,其餘官職全部免去。 加封儀式時,張延賞不顧宰相主持三公冊禮的慣例,故意讓職位偏低的兵部尚書崔漢衡主持,以此輕慢李晟,引起朝廷諸多官吏的非議與不滿。
張延賞希望讓劉玄佐代替李晟主持河、湟等地的軍事,並通過裁撤官吏以節約銀錢充當軍費。劉玄佐因李晟之事,憤怨不平,心灰意冷,上奏德宗說:“目前吐蕃勢強,不可與其爭鬥。”德宗派中使前去犒賞他,他稱病臥床不起。張延賞知道劉玄佐不可用,於是又希望讓李抱真代替李晟的位置,李抱真堅辭不去。當時李抱真的判官陳曇到京城奏事,張延賞讓陳曇去勸李抱真,再次被嚴詞拒絕瞭。因為張延賞進讒言,無故罷免瞭李晟的兵權,忠於朝廷的武將多有不忿,大多不願聽從調遣。
5月,會盟使渾�{準備從長安齣發前去會盟,李晟特意叮囑渾�{要多加防備。張延賞聽聞後嚮德宗進言道:“李晟不希望與吐蕃結盟,所以纔讓渾�{防備,到時候相互猜忌,怎麼能結盟成功呢!”於是,德宗找來渾�{,特彆叮囑要以誠相待,不要心存戒心。過瞭幾日,渾�{上奏吐蕃定瞭結盟日期。張延賞召集百官,拿著渾�{的奏章說道:“李太尉說和吐蕃結盟不成,這是渾侍中的奏章,盟期已定。” 李晟非常傷心,對親近的人說:“我自幼長在邊陲,非常瞭解吐蕃的情況,之所以上奏,是擔心朝廷被吐蕃羞辱啊!” 德宗聽聞後,纔開始設置瞭一些防備,讓駱元光屯兵潘原,韓遊瑰屯兵洛口,作為渾�{的後援。駱元光覺得吐蕃多詐,潘原距盟地六十裏,距離太遠,請求靠前駐守,被渾�{拒絕瞭。渾�{走後,駱元光抗命前移,至盟地二十多裏處駐軍,並且加固工事,以備不測。韓遊瑰則派五百騎兵埋伏於駱元光營地附近,並叮囑道:“如果有變故,你們則往西奔走至柏泉,這樣可以分散吐蕃的軍勢。”
張延賞因宰相柳渾多次與張延賞意見相左,於是讓親信對柳渾說:“您是有德望的老臣,如果在朝堂上能夠少說話,可以久居相位。”柳渾迴道:“多謝張公的好意,我柳渾頭可以斷,但舌頭不能禁。”柳渾說話直接,舉止隨意,又常在朝堂上說鄉下的俚語,德宗認為他沒有宰相的威儀,也不喜歡他。不久柳渾被罷相,德宗準備貶他為長使,因李泌求情轉為左散騎常侍。
京師有人傳謠言:太尉李晟的大安園裏有很多竹子,隱藏瞭軍隊,準備伺機謀反。於是,李晟派人把大安園的竹子全部伐倒。通王府長使丁瓊也被張延賞排擠,心生怨念,謁見李晟說道:“太尉您功勛卓著,卻被罷瞭兵權,自古功高之人,沒有能夠被保全的。如果國傢有變化,我願意跟隨您的左右,都說狡兔三窟,您要及早謀劃啊!”李晟怒斥道:“您怎麼能說這樣的不詳之言呢!”把丁瓊綁瞭,並上報瞭此事。
5月20日早朝,德宗說:“今天與吐蕃罷兵,是社稷之福”。馬燧等人附和。柳渾奏道:“戎狄,不是盟誓可以結交的,今天的事情,我感到憂慮。”李晟說道:“確實如柳渾所說”。德宗臉色突變,責難道:“柳渾是書生,不懂邊事,大臣您怎麼也說這樣的話”。李晟等人皆伏地謝罪,德宗大怒,罷朝而去。當日,尚結贊與渾�{約定,各列軍士三韆於盟壇東西兩側,隻許四百人著常服於盟壇之下,渾�{等人不知是計,入幕更換禮服。吐蕃擂鼓為號,數萬伏兵蜂擁而至,除渾�{武藝高強奪馬而逃外,副使崔漢衡以下全部被俘。渾�{奔入駱元光營中,因駱元光防備深嚴,而韓遊瑰的騎兵又在西側奔走,吐蕃追兵擔心被伏擊,撤軍而去。不久,吐蕃集結大軍再次追趕渾�{,涇原節度使李觀早有防備,在險峻的道路處秘密布置瞭五韆精銳伏兵,吐蕃大軍因而受阻,渾�{得以安全迴朝。當晚,韓遊瑰奏錶傳到,奏報吐蕃劫盟,已陳兵邊境,德宗大驚。
不日,渾�{入朝請罪,德宗不予追究,並令其統軍至奉天禦敵。尚結贊找來崔漢衡說道:“我準備抓渾�{獻給贊普,可惜隻抓到瞭你們。”又對馬燧之侄馬�m說:“馬匹是我們的命根子,我在河麯的時候,春草未生,馬連蹄子都抬不起來,如果那時馬侍中率軍殺來,我要全軍覆沒瞭。所以我纔求和,濛馬侍中鼎力相助,如今纔能全軍而迴,怎麼能拘役他的子弟呢!”於是放瞭馬�m與德宗親信宦官俱文珍等人。德宗從俱文珍處聽聞尚結贊的話後,非常的厭惡馬燧。
6月,張延賞因平涼劫盟和裁撤官吏之事,舉國嘩然,非議不斷。張延賞憂懼不已,抑鬱成疾。馬燧被罷兵權,任司徒兼侍中。李泌拜相後,將裁減的官員全部恢復,此風波纔得以平息。
名將和解,君臣釋疑。
李泌剛主持朝政,就專門邀請李晟、馬燧、柳渾一同上朝。德宗對李泌說道:“你當年在靈武的時候,就應為此官瞭,你卻推辭不做。如今我用你,想和你做個約定,不要記恨報仇,如果要報恩,我可以代你報恩。”李泌說:“臣素奉道,不與人為仇。害臣的李輔國、元載他們,都自斃瞭。過去與臣要好的,有纔能的,也都顯達瞭。其餘的,也都零落死亡瞭。臣實在沒什麼恩怨可報。但是如陛下方纔所說,臣可與陛下有所約言嗎?”德宗就說:“有什麼不可以的呢?”李泌便進言:“希望德宗不要殺害功臣,我深受陛下大恩,自然不被懷疑。李晟、馬燧有大功於國傢,有人說他們的壞話,雖然陛下一定不會聽,但今天我當著兩人的麵說,希望他們能夠不要自起疑心。陛下萬一殺害他們,那麼宿衛之士,方鎮之臣,將無不憤恨而反叛,恐怕又將生齣變故瞭!作為臣子濛受君主寵愛信任就好瞭,官職不算什麼!我在靈武時,不曾有官職,而將相都接受我謀劃。陛下以李懷光為太尉,李懷光卻愈加恐懼,最終導緻反叛,這都是陛下親眼所見的。現在李晟、馬燧已經足夠富貴,如果陛下坦然對待他,讓他們自己沒有憂慮,國傢有戰事就齣來主持徵伐之事,沒有戰事就入朝奉請,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我希望陛下不要因此李晟、馬燧的功勞大而忌憚,李晟、馬燧也不要因為地位高而懷疑自己,這樣天下就將永遠安寜無事。”德宗說:“我初聽到你的話,聳然不知所謂。後來聽瞭你的分析及梳理,纔知道這纔是社稷之至計啊!我會謹記這些話,兩位大臣也應當共同遵守。”李晟、馬燧都站起來哭著道謝。李晟、馬燧自此和解,每次上朝都攜手而至。7月,張延賞在憂憤中病逝。
10月,妖僧李軟奴結殿前射生將韓欽緒等謀作亂(韓欽緒為韓遊瑰之子),被其黨羽告發,德宗命內侍省負責查辦。李晟素與韓遊瑰友善,聽聞此事後,伏地嘆道:“晟族滅矣”。李泌問其緣故,李晟答道:“我剛剛遭受誹謗,傢中有韆餘人,如果中間有一人是韓欽緒的同黨,兄長你也救不瞭我瞭。”於是,李泌秘密上奏德宗:“如果徹查此事,牽連的人必然很多,現在人人恐慌,不如交給禦史台辦理吧!”德宗同意瞭。12日,李軟奴、韓欽緒等八人被腰斬於市,北衙禁軍連坐而死的有八百餘人,但是朝廷大臣沒有一人受到牽連。
李訴生母早逝,由晉國夫人王氏撫養長大。會王夫人去世,李晟因李訴不是王夫人親生,讓他服緦即可,李訴不肯,號哭不止。李晟為之感動,允許他服�吊孝。
明代萬曆刻本《三纔圖繪》中的李晟畫像 明王圻輯
功垂大唐,敕建傢祠立五廟;
勛動天下,像繪淩煙傳韆鞦。
788年3月,德宗下詔讓李晟修建傢廟,但是在祀四廟還是祀五廟的問題上,大臣們的意見發生瞭分歧。按照慣例,二品以上官員祀四廟,有名封的可以建五廟。當時,李泌以為四廟不是古製,而且在禮儀上有所下降,按照古製應該是天子祀七廟,諸侯祀五廟。馬燧說道:“郭尚父也隻立瞭四廟。”李泌迴答道: “李晟的功績和郭子儀有所不同。至德年間收復長安時,雖然玄宗在巴蜀,但是肅宗從靈武進至鳳翔,並且任命先皇為元帥,親自統領三軍。外藩和諸道兵馬一共十餘萬,子儀從同州前來參加會戰,隻是朔方節度使而已。而且四鎮和迴紇的戰功更多。李晟收復長安,陛下從奉天退至梁洋,旁邊有強大的李懷光反叛,諸道兵馬都抽調兵馬返迴本鎮。收復長安的時候,渾�{在鹹陽,沒有與李晟匯閤。當時也沒有元帥,駱元光等人都是由他統率。 剋復長安,全都依靠李晟,郭子儀豈能相比?”德宗說道:“確實如卿所言。” 同意李晟立五廟,但是隻祭祀四位先祖,把擺放始祖的西室空齣來。等到五代孫祭祀先祖時,就可以把李晟放在始祖的位置上瞭。用意是讓功臣能有長遠的打算。於是,李晟得以立五廟,而空西室(西平堂以李晟為始祖由此而來)。
789年2月,傢廟建成之日,由官府負責祭祀的牲牢、祭器、床帳等物品,並派遣禮官負責祭祀。
李晟的夫人王氏無子,妾杜氏生瞭李願,奉詔承嫡。等到杜夫人去世時,追贈為鄭國夫人。按照古製《禮》,“官員的妾有兒子的,去世丈夫要服緦。”但是在《開元新禮》中,將此條廢除瞭。李晟違反禮製,堅持為杜夫人服緦,在當時被世人恥笑。但到瞭後來,李晟的行為被世人接受且效仿。
789年9月,德宗在延英殿召見李晟和馬燧。德宗為嘉奬李晟和馬燧的功績,將李晟、馬燧等人的畫像立於淩煙閣舊臣之側。並讓皇太子抄寫詔書一份賜予李晟,李晟將詔書刻成石碑,立於大門左側。
791年,李晟因故鄉臨洮尚未收復,奏請附籍長安萬年縣,德宗同意瞭。同年,德宗給李晟的俸祿增加瞭十倍。每次有宴席或者賞賜,派齣到李晟傢的中使相銜於道。哪天金吾衛報道李晟傢中沒有鍾鼓樂器之聲,不久,就會派中使前來詢問緣由。
將星見墜,晟公駕鶴招舊部;
泰山其頹,德宗睹物思勛臣。
793年8月4日,李晟薨逝,時年67歲。 唐德宗傷心痛哭,廢朝五日,命百官都前往李晟府邸吊唁。命京兆尹李充主持喪事,由官府提供葬具,給予的�R賻也提高一等。入殮時,德宗親自書寫祭文送至靈柩前宣讀,言明為李晟存保世嗣。並冊贈李晟為太尉,謚號忠武。9月,德宗嫡長孫李純(後為唐憲宗)納妃郭氏(郭子儀孫女,後為郭皇後),因李晟薨逝不久,罷宴九日。 不久,收復鹽州,並重新修葺瞭鹽城,也修復瞭鹽池,德宗賜予宰相們鹽城産的新鹽。德宗非常思念李晟,睹物思人,於是命人將新鹽也送一份到李晟靈前。 10月,德宗在延英殿接見侍中馬燧,德宗對馬燧說:“從前你都是和太尉李晟一起來的,現在隻有你一個人來瞭。”說罷�[欷泣下。12月,李晟下葬時,德宗親臨望春門送葬,並派使到柩車前宣讀詔書,並命百官在路旁拜哭。當日,從京師到整個關畿地區,無論官員百姓,無論老者幼童,皆自覺發哀相吊。李晟去世後,德宗常命中使到李晟傢中存撫諸子,對他們進行教誨和訓誡,隻要聽說李願等人做瞭一件好事,德宗都會喜形於色。李晟的兒子李憲和李訴兩人最為慈孝,在李晟墓前築廬守孝。德宗得知後擔心他們的身體,將兩人詔迴,但僅一宿後,兩兄弟又光著腳跑迴瞭守孝瞭。德宗知道不能改變他們的意願,就允許他們服滿三年喪期。
攝於民國時期的李晟碑樓(作者:鄧之誠)
796年,服闋,德宗在延英殿召見李願兄弟,德宗傷感良久,說道:“朕在宮中,時常想念你們,懷念李晟的勛德,怎麼敢忘記呢!聽聞你們居喪得體,我非常高興。”賜予李願兄弟每人衣一襲、絹三韆匹。授予李願太子賓客,同日,兄弟九人都被授予瞭官職。
798年,德宗將自己親自撫養長大的外孫女韋氏嫁給李晟之子李訴(韋氏為唐安公主之女,唐安公主是唐德宗和昭的皇後所生,唐順宗同胞姊妹。唐安公主聰慧孝順,深受德宗喜愛,後因唐安公主早逝,德宗傷心不已,將其女韋氏接入宮中撫養,以寄哀思。)。
809年,唐憲宗下詔將李晟傢族編附屬籍,李晟配饗德宗廟庭。
現存於高陵區博物館內的李晟碑
國危思良將,承平念勛臣。
827年7月,李聽奏請朝廷為李晟立神道碑,於是唐文宗命此碑由宰相裴度撰文,翰林學士柳公權書寫。830年,碑成。 此碑因李晟事絕,裴度文絕,公權書絕,史稱“三絕碑”。 此碑今存於陝西高陵縣,為國傢一級文物。
881年,叛軍攻入長安,唐僖宗西狩。唐僖宗為激勵將士,讓倉部員外郎袁皓摘選李晟的事跡,寫成《興元聖功錄》遍賜諸將。
光化年間(898-901年),唐昭宗命趙德齊和高道興一同畫西平王的儀仗、車輅、旌纛、法物等。後世稱之為“李西平齣兵車圖”,此畫中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主禦者在中。
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李晟位列其中。1123年(宋徽宗宣和五年),李晟入武廟,為七十二賢之一。
1170年(宋孝宗乾道六年),李晟代替李績為武廟十哲。
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曆代帝王廟,唐代六人,李晟在列。
1645年(清順治二年),配祀名臣增至七十九人,李晟依舊在列,世受祭祀。
越南順化武廟中,將武廟從祀十哲改為瞭十二人,李晟位在嶽飛、徐達之前。
甘肅岷縣供奉十八湫神中,李晟為金龍大王,俗稱大王爺,本廟在阿塢河各莊(今屬宕昌縣)。
李西平後裔潭府顯字輩李冠整理
2020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