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8/2022, 10:10:10 PM
新年剛到,疫情又凶猛而來,於是又開始瞭宅傢生活。
直到寒假要過完瞭,疫情非但沒有好轉,還愈演愈烈。
學校一再推遲開學,最終還是網絡把老師和同學又聚在瞭一起,大傢再一次從同學變成瞭網友。
孩子在傢上網課,對傢長來說,頓時壓力山大。
上班的父母,無暇顧及孩子,有的隻能把孩子鎖在傢裏,有些孩子直接放瞭羊;
有閑暇的父母,也難,要接棒和承擔以往老師的一大半職責,保障後勤、輔導作業、批改作業、查漏補缺一樣落不下。
對孩子的要求,也不低。
以往在學校,有嚴格的到校時間、放學時間。
具體科目的上課時間、上課時長、課間休息時長都有規定,孩子遵照課錶時間,按時上課、下課。
這雖是一種外力約束,但對尚處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十分受用。
畢竟他們的心智還未發展成熟,行動上還無法做到完全的自主自律。
他們無法把每件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彆說尚在小學階段的孩子,就是成人,能每天將事情安排得有條不紊,都難。
而如今,不去學校,雖說在傢也要遵守相應的課錶,可約束的力道,減輕瞭不少。
沒有瞭嚴格的時間限製,上課晚開始幾分鍾,也不打緊。
這樣鬆懈的時間久瞭,孩子越發覺得不要緊晚一會不要緊,對自己的管理也會越來越鬆。
畢竟, 追求輕鬆和舒適纔是人的本性,勤奮和努力是違背本性的事情。
而作業的完成度和完成的深度,更是憑孩子主觀判斷。
有的孩子,覺得聽瞭網課,學習就完成瞭,至於作業,全當不存在;
有的孩子,倒是知道寫作業,可寫成什麼樣,有沒有達到學習的目的,好像與他們毫無關係;
還有聽讀背、預習、復習、查找資料的作業,在他們的認識中,這不屬於作業的範疇,自動忽略;
更彆說,深入學習,自主學習,碰到疑難點,記下來,查資料弄清楚。
網課這種形式,大概率會成為孩子,學習過程中時不時齣現的狀態。
作為傢長,上網課期間,如何幫助孩子達成學習效果呢?
― 1 ―製定作息時間錶
首先要跟孩子一起製定作息時間錶。
作息時間錶,參考課程錶,將課程和作業融閤,越明確越好。
一般來說,上課時間,老師都製定好瞭,父母和孩子隻需要製定作業的時間以及要完成具體哪些作業,並設定好鬧鍾,嚴格按照這個時間來執行。
比如:
14:30――15:00:寫作業;
15:15――15:45:語文閱讀
16:00――16:20:英語閱讀
16:30――16:40:背古詩
開始時間到瞭就開始,結束時間到瞭,就結束,就像在學校一樣。
當然,時間設置得要閤理,勞逸結閤,有學習時間,也有玩耍放鬆時間,這樣纔能保證孩子的精力和能量。
時間製定得越清晰,孩子越明確,越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事情,他會在這個框架中,去完成自己的事情。
如果作息錶,設定得不清不楚,很容易因為父母和孩子的標準不一緻而引發矛盾。
傢長認為孩子這個時候該寫作業,該學習,孩子卻認為自己已經上完課瞭,該玩耍瞭。
爭吵和衝突的隱患就埋下瞭。
― 2 ―列作業清單
其次,要跟孩子列明作業清單。
不光時間要約定清楚,作業的清單也要約定清楚。
父母引導孩子,一起製定作業清單。
哪些作業要書麵完成,哪些作業要聽讀背,完成到什麼程度,聽讀背到什麼程度,逐一列明,尤其是每天需要完成的作業,比如口算、閱讀等。
因為清單,對於孩子來說,如同一份標準指引。
這點對年齡小的孩子和自主性不足的孩子尤為重要。
孩子還不具備統籌規劃和自我約束的能力。
沒有清晰明確的清單,他們不明白,自己每天要做什麼,要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
作業如果沒有列明,沒有約定,很容易,父母提醒瞭,孩子做一下;父母不提醒,孩子就忘瞭做。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特彆是像口算、閱讀這類需要長期積纍的學習事項,沒有連貫性,就不利於完成積纍和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