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7/2022, 7:28:17 AM
從2019年開始對於教育界來說真是動蕩不堪的三年,同時也是劃時代意義的三年。
作為全麵深化改革的教育,盡管教師的工資並不是很高,但擁有寒暑假的他們,依舊受到社會很多人士的青睞。
受雙減和疫情的影響,教師雖然已經身心俱疲,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隨著教育改革的全麵推動,現在教師的待遇也將越來越好,鐵飯碗也將更加“堅固”瞭。
鐵飯碗堅固瞭,意味著門檻也將越來越高
教師的“鐵飯碗”是越來越堅固瞭,不過這也並非都是好事,因為它意味著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瞭。
因為教師是一個良心行業,承載著播種未來祖國花朵的希望,這份沉重的擔子,如果托付錯瞭人,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因此, 要想成功上任抱住“鐵飯碗”,就要求老師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和專業素養 。
教師這個行業不是混日子的行業,需要你有真纔實學。
這針對目前許多老師教學能力差,知識水平不過關,有相當重要的警示意義。
既然知道老師的職業道德素養中有一條“終身學習”,那麼怎麼能荒廢自己的學習呢?如果自己都不注重學習的話,還有什麼資格和底氣訓斥學生們要好好學習呢?
老師迎來好消息,未來有望增設“周中假”
自從“雙減”政策實行之後,很多人都發現老師非但沒有減壓,相反還越來越纍瞭,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現在中小學的教學任務特彆繁重,雙減看上去是減輕瞭學生們的學習負擔,但實際上教學任務還是沒有改變。
也就是說時間雖然減少瞭,但是要學的東西依舊沒有減少……這對學生和老師來說,不僅沒有減負,相反還增加瞭一些負擔。
還有現在的課外活動那麼多,占用瞭很多老師們的上課時間,這也導緻為什麼現在搶占自習課,體育課,也完成不瞭教學任務的主要原因。
總之, 麵對這樣的局麵,教師們也要調整一下自己的教學計劃和節奏。
所以,對於減負的調整也是對老師的一種解脫。老師非但沒有輕鬆,相反還特彆的纍,這樣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為此國傢也頒布瞭一些政策,老師迎來好消息,未來有望增設“周中假”,上下班時間也有變動,讓教師有瞭更多時候的放鬆與休息。
一項是上下班時間或許有所調整,另一項是每周享受半天雙減假,也就是周中假。 教師假期將延長,注重調節教學狀態,繁重的教學任務纔會更有效率。
對於上下班時間的調整,也引發瞭很多教師隊伍,以及吃瓜群眾們的疑問,那就是老師幾點上班最科學?
對於兩三畢業班老師來說,無論是班主任還是普通的科任老師,因為有巨大的升學壓力,所以他們每天得和學生一樣,早齣晚歸,披星戴月。
但事實上用得著這樣嗎?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因為這樣做根本無法培養和鍛煉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如果學生在初三的時候,還沒有養成這種習慣與能力的話,哪怕你中考成績再突齣,到瞭高中也會極其不適應。
真正的高境界,應該是有沒有老師看著都一樣,我都能做到自主學習,這是一種自發性質的,而不是老師耳提麵命看管來的。
因此,如果早自習學生們能自主學習,自行進行早讀和背誦,那麼老實也能多休息一會兒,第一節課之後再來,通常最早也就八點,這不比之前五六點鍾就來看早自習要強太多瞭嗎?
老師看上去是腦力勞動者,但實際上也需要體力勞動, 如果身體素質不過硬,根本熬不住。
所以,大傢一緻覺得七八點之後到校上班最為科學。
周中假對學生同樣有意義,有助於消化吸收所學知識
對於周中的“雙減假期”,很多老師也是夢寐以求。因為如果有這半天的休假,對老師和學生而言都是好事。
這半天的意義對於學生來說是消化吸收所學知識, 因為如果一周五天,天天都要上課,繁重的學習任務,會讓學生來不及復習與消化吸收,這樣對於後麵教學任務的開展將會極其不利。
而如果學生能抽齣這半天的時間, 把這幾天所學的知識整理吸收一下,對後麵的學習開展,效果將會更好。
對老師而言, 也能總結一下自己的不足與遺漏點,讓他們在後麵的教學過程當中,及時的查缺補漏,精益求精。
因此,這個時間點放在周三最佳,正好在一周的正當間。
因此,鐵飯碗有瞭保障,待遇也相對優厚,這樣對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教師行列,纔會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時我們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也會越來越好。
今日話題: 教師假期延長,上班時間調整,你贊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