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5/2022, 10:19:57 PM
在當今的世界格局中,國傢之間的競爭,最根本的是人纔的競爭,特彆是頂尖人纔的競爭。
近日,美國13歲的天纔少年艾略特成為瞭美國社會的熱議話題,與此同時,也引發瞭媒體和中國教育界的反思。
中國從來不缺少“天纔少年”,但是為何中國的“天纔少年”總是“泯然眾人”呢?
這個問題值得深入對比和探討一下。
美國天纔少年 13歲考上博士
明尼蘇達大學成立於1851年,在全球前100名高校中始終占據一席之地,而就是這樣一所享譽世界的名校,近日迎來瞭一名13歲的年輕博士。
13歲少年艾略特,從小就是美國社會關注的焦點人物。他三歲的時候,就會認字以及算數,為瞭避免孩子被當成科學怪人而被孤立,艾略特的父母將他帶迴傢,通過報名“天纔少年班”進行學習。9歲時,艾略特就完成高中全部學業,成為明尼蘇達大學理工學院最年輕的學生之一。
在大學期間,艾略特主要學習物理學,剛剛13歲的他,直接考取瞭明尼蘇達大學博士。
在學校學習期間,艾略特還積極報名並參與到學校的研究工作中,不但學習成績優秀,同時他還熱心地幫助其他同學輔導功課。
艾略特的媽媽說,在許多人眼裏,艾略特在學術方麵錶現得不像是一個13歲的小孩,但他跟其他同齡小孩一樣,也喜歡玩電腦遊戲,也經常和朋友一起齣去玩。可能唯一的區彆在於,艾略特隻是比其他人要稍微努力一點。
據艾略特稱,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理論物理學傢,並期望最後留在大學裏做一名物理老師。
中國貴州神童 13歲考上985大學
艾略特13歲成為博士,這樣的成績讓人驚嘆。那麼中國有沒有這樣的天纔人物呢?
答案是有的。
2009年,從來不缺新聞素材的中國高考,又貢獻瞭一個社會熱點話題。
貴州省年僅13歲的學生廖崴參加瞭當年的夏季高考,還考瞭563分,超過瞭當地的一本綫。一時間,各種媒體都在大肆報道他,給他起瞭一個“天纔少年”和“神童”的外號。
全國許多著名大學都嚮他伸齣瞭橄欖枝,廖崴最後聽從瞭父母的意見,去瞭中國農業大學物理學院。
廖崴從小學開始就顯露齣瞭超人的智商,老師們都說他是一個百年難遇的天纔少年。
彆人要上六年的小學,廖崴用瞭兩年就完成瞭,成為瞭當地的“小名人”。
9歲上瞭初中後,廖崴的學習天賦更嶄露無遺,雖然比其他學生都要小四五歲,但是他不僅能跟上功課,而且每次都能在考試中裏拿到最高分。
比起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他花費的時間要少很多,甚至到瞭高中,他都沒有熬夜復習的經曆。
不過,在學習方麵他或許是個天纔,可是在人情世故方麵,他就是一張白紙瞭。
進瞭大學,廖威發現他和同學之間的感情開始變得有瞭隔閡。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大傢都不想搭理廖崴,也不想和廖崴一起齣去玩,平時有什麼活動,都是他一個人在宿捨。
這讓廖崴有一種強烈的落寞感。
就連廖崴最引以為豪的學習上,他也沒有瞭往日的風采。
雖然大學老師們對他一視同仁,但已經沒有哪個老師會像中學老師那樣,對廖崴另眼相看。
這種反差,讓廖崴很不舒服。他的學習成績更是一落韆丈,甚至有幾個科目在考試中齣現瞭掛科的情況。
此時,廖崴找到瞭一處可以安慰自己“受傷的心”的地方,那就是這個虛擬的網絡世界。
廖崴之前也是打網遊的。他在中學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玩過網遊,但那個時候,他懂得如何去控製自己,隻是將它當做一種消遣。
而如今,網絡遊戲這個虛擬世界不僅成為瞭他的“救世主”,更是將他的靈魂徹底吞沒的“無底洞”。
2011年,廖崴因為學科成績掉隊,從2009級物理學院轉到瞭2011級的信息和電子工程學院。這就等於廖崴上瞭兩年的大學,現在要從頭再來,和2011屆的新生做同班同學。
以前的少年天纔,已經沒有瞭當初的鋒芒。
幸運的是,廖崴在經曆瞭這一次改變後,總算是恢復瞭過來。
戒掉網癮之後,努力學習的廖崴在電腦信息化上的天賦再次展現齣來。廖崴於2015年6月,以總分第二名的成績成功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
廖崴在本科畢業後,被中國農業大學的信息技術學院錄取,成為中國農業大學的碩博連讀生,並將於2022年夏季獲得中國農業大學的博士學位。
“美國教育”為什麼能培養齣那麼多的天纔?
同樣是13歲的少年天纔,為什麼艾略特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而廖崴卻一路走得十分坎坷呢?
這與兩國的教育體係是分不開的。
在中國,即便是中科大少年班的天纔,也沒有為自己量身定做的教育體係,而是任由天纔少年野蠻生長。
在中國的教育體係中,誰也不知道天纔的標準是什麼,更不明白天纔應該如何培養,當然也談不上立法保護天纔少年的教育權利瞭。
但是,美國擁有完善的天纔發掘和教育體係。
美國正式的天纔教育是從1918年開始的。幾乎每一所公立大學都有「天賦與資源」的課程。除瞭學校,還有許多專門培養天纔的機構。
美國也立法保護天纔兒童的特殊教育權利,將天纔兒童界定為:較高的智商,優秀的學習成績,廣泛的知識,高創造力,高領導力,活躍的思維。
以紐約市為例,每年都會進行全市範圍內的天纔班篩選項目。孩子們必須在4歲時通過一次考試,纔能進入天纔班。在考試中,孩子們被要求用圖形排列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並且要根據自己掌握的詞語,來進行專有名詞的解釋。
這些孩子未必是全能型的,但起碼有“天纔”的能力。因此,傢庭條件較好的傢長,從孩子3歲開始就已經對其進行專業培訓。
都說美國傢長最佛係,其實是以偏概全,美國傢長“內捲”起來比中國傢長更早,也比中國傢長更嚴重。
所以在美國的教育體係中,有6%的兒童能夠接受天纔的教育體係。
中國人一般都覺得百裏挑一,不一定就是天纔,起碼韆裏挑一纔是天纔。但是在美國,平均100名兒童中就有6名被官方認定為天纔。
對於這6%的天纔兒童,他們身後會有一整套的教育係統,進行天纔少年的專業培養和研究。
美國的天纔教育和中國的最大區彆在於,他們擁有龐大的資源,有明確的目標,使他們能夠在自己的纔能和愛好上獲得成功。
事實上,美國的天纔並不比中國多,但美國教育更有能力通過自身的體係來發現天纔,培養天纔。
美國的天纔教育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這也是中國教育需要改進和努力追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