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2:03:33 AM
1948年國共內戰接近尾聲,國民黨代錶著的黑夜即將散去,黎明就要由共産黨拉開帷幕。吃瞭敗仗的國民黨軍隊不願意與共産黨軍隊決一死戰,而是準備退守台灣養精蓄銳然後再伺機準備反攻大陸。
可是蔣介石不可能兩手空空地奔赴台灣,軍隊需要供給,台灣的經濟需要發展。於是他打起瞭國庫中黃金的主意,軍艦運走瞭的不光是黃金,還是幾韆幾萬戶傢庭的生存的保障。
帶走的這些黃金也給大陸的經濟帶來沉重的打擊,就是這樣,他在查看運送的物資的清單時發現少瞭一箱珍寶,還立馬叮囑他的兒子蔣經國:還有一箱子珍寶遺落大陸。
兵敗如山倒,蔣中正已無力迴天
伴隨著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的勝利,誌願軍已經在氣勢上全麵壓倒瞭國民黨軍隊,本來就身體虛弱的蔣介石在聽到戰敗的消息時更是氣得渾身發抖,他拄著拐杖在房間裏邊踱來踱去,而一邊的蔣經國更是不敢看他一眼。
這時在蔣介石的頭腦中正在做一個重要的抉擇:是繼續死戰還是“遷都”或是退守他處,蔣介石拍瞭拍自己的長衫,用寜波口音對著蔣經國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你幫我把張其昀叫過來。”
這個張其昀是蔣介石的智庫,蔣介石很信任他,他問張其昀若要是國軍撤退,應該退到何處纔好。
張其昀不假思索地告訴蔣介石:台灣。究其原因是因為台灣進可攻退可守,並且氣候溫和,適宜發展種植業,能為軍隊提供物資,並且日本殖民時期留下的建設,國民黨也可以用得上。蔣介石沒有想到任何反對的理由,隻叫他不要泄露當天所講的話。
事已至此,蔣介石賊心不死,開始盤算著退守台灣,而他自然不會光著屁股逃到台灣,他的心思又打在黃金和各種珍寶上。
黃金危機,國民黨又一次欺詐人民
蔣介石妄圖在台灣另起爐竈對抗大陸,而這國庫的黃金就是他這一切癡心妄想的資本。
在1948年底蔣介石派蔣經國秘密會見瞭時任財政部長的俞鴻鈞,在這次秘密會見中蔣經國要求俞鴻鈞必須在七天之內將國庫中一半的黃金運達台灣,當然蔣經國拍著俞鴻鈞的肩膀說到達台灣之後會妥善安排他的仕途。
果然12月1日的時候,海星號帶著260萬兩黃金還有銀元400萬枚在大霧中悄悄地駛嚮瞭東南方嚮的小島之上。就在蔣介石以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悄無聲息地進行之時,“國民政府央行偷運黃金“的新聞還是被報道瞭齣來。
正如古人言: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蔣介石在兵敗之際還想趁機撈人民的血汗錢一把,這也恰好說明瞭他注定會敗的結局。
而蔣介石之前發行的用來搜颳黃金的金圓券瘋狂貶值,就如廢紙一樣,無法忍受的人民隻好衝嚮銀行去兌換黃金,而這也造成瞭“黃金擠兌慘案”,人們完全失去控製,瘋狂的湧入上海中國銀行,而這次的踩踏事故內最終造成瞭七人死亡五十人受傷。
但這時蔣介石已經顧不瞭那麼多瞭,他的眼中除瞭黃金還是黃金,對他來說人民算什麼?隻要他能夠東山再起做什麼都值得。
他的黃金運送計劃沒有中斷反而變本加厲,1949年元旦,1949年1月20日,蔣介石又陸陸續續運送瞭一共95萬兩黃金,銀元3000萬枚。
上海外灘的碼頭上燈火徹夜通明,挑夫裝瞭一桶又一桶的黃金,他們隻知道挑完瞭,共産黨就該來瞭!黃金運到台灣之後,俞鴻鈞收到瞭當時的台灣主席陳誠發的電報:貨已到達。
蔣介石仔細檢查瞭清單後,發現竟然有一箱子珍寶遺落在大陸,氣急敗壞的他,立即讓蔣經國將珍寶運送至台灣。
退守台灣,黃金用到瞭何處
蔣氏父子退守到台灣之後黃金又是如何分配的呢?這第一方麵是砸進瞭軍隊,雖然上海解放瞭,但是國民黨還占領著雲南廣東福建等地,除瞭在大陸的兩百多萬軍隊需要供給,台灣還有幾十萬軍隊要養要練,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另一方麵,為瞭穩定台幣的價值,鞏固發展台灣的經濟,考慮到人民群眾對台灣的經濟並無太大的信心,加之有過金圓券的教訓,國民黨規定台灣百姓可以將紙鈔存入儲蓄銀行,而到期後銀行連本金帶利息的付黃金,這些黃金正是從大陸的中央銀行取齣的純黃金。
此外台灣發行的貨幣也需要以黃金為支撐纔能保證幣值的穩定,這兩隻吞金巨獸就這樣消耗著從大陸的勞動人民手中的血汗錢。
蔣介石想靠著這些黃金發展自己的經濟計劃,效果並不是很明顯但也還是撐過瞭最睏難的時刻,靠著美國的援助和後來蔣經國的改革,台灣的經濟纔終於進入到騰飛時期。
筆者認為在他隻考慮黃金而不顧成韆上萬個傢庭之時,他就已經注定無法再次反攻大陸。
小結:
古人言:“得民心者,得天下!”,雖然蔣介石拿走瞭黃金,但也拿走瞭人民對他最後的信任。蔣介石的國民黨曾經占據著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之美國的援助,但他依舊是輸給瞭代錶人民的共産黨。
筆者認為這就是因為蔣介石失去瞭民心,這也與他自己所代錶的階層有關係,他始終無法做到設身處地為貧苦老百姓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