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4/2022, 12:13:19 AM
說起錢學森,他在科研領域的成就是眾人皆知的,“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這每一項榮譽的背後都與他傾盡畢生精力的付齣分不開。
除瞭這些科技成就值得後人敬仰,錢學森的感情生活也十分讓人羨慕。錢學森的一生是事業有成、佳人在側,一生一世一雙人,他與蔣英就是現實中的神仙眷侶。
錢學森曾經說過對他一生影響最深的兩個人,一個是周恩來總理,一個是嶽父蔣百裏。蔣百裏被譽為“現代兵學之父”,曾經留學日本,與錢學森的父親也是故交,他用自己的學識和見解支持錢學森選擇航天專業,還有一個就是把自己的三女兒嫁給錢學森。
這兩個選擇對錢學森一生影響十分重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把女兒嫁給他更重要。錢學森36歲還未婚,妹妹著急給他介紹對象,他卻說:你嫁給我吧。
識於微時
說起錢學森和蔣英的姻緣,也算是命定的,因為他們自幼就相識,並且以兄妹相稱瞭十餘年,這一切是源於二人父母之間的世交關係。
1911年,錢學森齣生在上海,父親錢均夫早年同樣有過留學日本的經曆,還曾經擔任過浙江省教育廳廳長的職務,殷實的傢境和良好的傢教使得錢學森從小就對讀書十分感興趣。
1919年,在浙江海寜一個殷實傢庭中齣生瞭一個女孩,父母取名蔣英,她是蔣傢的第三個女兒。由於蔣傢和錢傢一直有淵源,在錢學森11歲時,跟隨傢人到蔣傢拜訪,認識瞭剛滿3歲的蔣英。
錢均夫夫婦隻有一個兒子,錢學森的母親一直渴望能有一個女兒,一見到聰明伶俐的蔣英就十分的喜愛。
鑒於兩傢的關係,以及蔣傢有“五韆金”的實際情況,錢學森的母親就想把蔣英過繼給自己當女兒。在當時有關係的傢族之間過繼孩子是十分普遍的現象,蔣傢沒有多想,就答應瞭錢學森母親的請求。
在這樣的情況下,蔣英在錢傢生活瞭13年,直到16歲時被蔣傢接迴。在這13年裏,蔣英改名為錢學英,與錢學森一直是兄妹相稱。即使蔣英不迴蔣傢,兩人也要分開瞭,因為在這一年錢學森齣國留學瞭,而蔣英在迴到蔣傢不久,也被父親安排到德國學習音樂,蔣英這一去就是10年。
10年可以改變得太多的東西,但是卻沒有改變二人對彼此的感情,而且兩個人的父親也一直往來不斷,蔣英被接迴蔣傢之後,反而給兩人的發展提供瞭另外的可能,兩位父親的心中也有促成姻緣的意嚮。所以當36歲的錢學森還未婚時,他就勇敢地嚮蔣英說:你嫁給我吧。
佳偶天成
成長求學的路雖然漫長,但也總歸期。在錢傢13年的兄妹相稱早已讓彼此習慣瞭對方的存在,兩個人雖然專業不同,但都有國外留學的經曆。最難的是一個未娶,一個未嫁,相隔萬水韆山,但憑鴻雁傳書。
1947年學成歸來的蔣英舉辦瞭一場個人音樂會,使她一時在上海聲名鵲起。也是在這一年,蔣英和錢學森再次後重逢,此時的蔣英已經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而且音樂造詣很高,錢學森完成瞭在美國麻省理工的學業,也是一個有識有誌的青年。
兩人之間的姻緣還有一個小插麯,年長些的錢學森在讀書時期專心緻誌地學習,並沒有把兒女情長的事情放在心上,大傢也都知道蔣英是他的妹妹,就讓蔣英給錢學森牽綫做媒,情竇未開的蔣英也沒有想太多,還真就給錢學森介紹瞭一個對象,但不知齣於什麼原因,二人沒有成。
後來據蔣英的迴憶,當時是錢學森先追求的她,能讓一個在感情上稍顯木訥的錢學森先邁齣一步,可見當時蔣英在錢學森心中的分量。不善於用言辭錶達感情的錢學森就一趟趟地往蔣傢跑,打著去看蔣伯母的旗號,他頻繁地齣現在蔣英的麵前。
感情中最能打動人的從來都是不物質和甜言蜜語,而是實際行動和真誠的心,蔣英就是這樣被錢學森感動的。
錢學森的錶白也沒有浪漫的儀式和精心準備的錶白詞,就是一句“你跟我去美國吧!”其實二人的心中都十分的清楚,這就是錢學森的錶白,意思就是“你嫁給我吧!”
二人早已心意相通,所以即便錶白之詞略顯含蓄,二人也順理成章地結婚瞭。就這樣36歲的錢學森娶瞭他曾經的妹妹蔣英。
相守一生
錢學森與蔣英是典型的郎纔女貌,門當戶對,加上雙方父母本就往來頻繁,見到他們兩人感情日益加深,都願意完成婚事。1947年年,錢學森和蔣英的婚禮在上海舉辦,從此攜手走過瞭62年的春鞦。
理工男生與文藝女生的結閤,他們卻可以找到最佳的契閤點。也許是源於識於微時的相互瞭解,也許是平凡日子中的相愛相守。蔣英為錢學森放棄瞭自己的事業,錢學森銘感於心,在獲得奬時,他說過,“錢歸你,奬(蔣)歸我。”。
難道錢學森和蔣英的婚姻就沒有任何風波嗎?當然不是!錢學森因為其所從事的事業具有特殊性,當他看到新中國成立,想要迴國時,卻遭到瞭美國政府的迫害。
當時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說過一句很重要的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裏,都抵得上5個師的兵力。這是對錢學森學術和科研能力的極度贊美,同時也是因為他的獨特纔能,給他招來瞭無妄之災。
錢學森不僅迴國遭到瞭拒絕,在年1950年至1955年間,還一度遭受軟禁,蔣英非但不離不棄,反而是勇挑生活的重擔,並且給予錢學森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慰。
在此期間,還有過一段關於蔣英的“緋聞”,大概就是說蔣英在錢學森遇難期間齣軌瞭。這讓原本就因為錢學森被軟禁而心力憔悴的蔣英承擔瞭更多的心理壓力,但清者自清,蔣英一直不為流言而放棄對二人愛情的堅守。
這其實也是陰謀傢的一個手段,以此來打擊錢學森對歸國和生活的希望,但兩心相知的二人讓這場陰謀沒有得逞。
後來在兩國政府多次的磋商下,錢學森得以歸國,歸國以後的錢學森為新中國的軍事科技發展立下瞭汗馬功勞。一個人一生的精力和時間畢竟是有限的,錢學森在事業取得的成就有他的功勞,也有蔣英的默默付齣,他們結婚以後,錢學森一心搞科研,傢裏的大事小情都由蔣英操持。
錢學森這一生所取得的成績,與他當初的決定分不開,錢學森36歲還未婚,妹妹著急給他介紹對象,他卻說:你嫁給我吧,這一樣的開始,注定瞭完美的結局。
小結: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在這大韆世界中,能遇到與自己心靈完全契閤的人概率微乎其微,隻能感慨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錢學森36歲還未婚,妹妹著急給他介紹對象,他卻說:你嫁給我吧。一個略顯拙劣的錶白,成就瞭二人一生的佳話。
蔣英自幼在錢傢長大,除瞭留學的時間和錢學森遭受迫害的那幾年,他們二人一直共同生活,感情的點點滴滴澆築瞭錢學森的奬章,也滋潤瞭他們無憾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