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告訴我 清明節要紀念已經去世的親人 清明假期,到北京紅色紀念館重溫曆史、緬懷先烈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4/3/2022, 4:44:43 PM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媽媽告訴我,清明節要紀念已經去世的親人,也要緬懷革命先烈。”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裏,小觀眾陳葉伶將觀後感寫在一片“葉子”上,貼在瞭“清明寄語”牆上。清明假期,抗戰館、香山革命紀念館等紅色紀念館… .....
“媽媽告訴我,清明節要紀念已經去世的親人,也要緬懷革命先烈。”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裏,小觀眾陳葉伶將觀後感寫在一片“葉子”上,貼在瞭“清明寄語”牆上。
清明假期,抗戰館、香山革命紀念館等紅色紀念館裏,觀眾有序參觀,緬懷先烈。
3日,抗戰館的寄語牆上已經貼滿瞭黃色、綠色和藍色的“樹葉”,每一片都是觀眾寫給先烈的“信”。他們書寫誌嚮,緬懷追憶。
展廳裏,豐富的內容吸引瞭不少遊客駐足品讀。觀眾王宇博仔細參觀完展覽後,感慨頗深:“是革命先烈用鮮血為我們換來瞭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清明假期到抗戰館參觀,緬懷先烈,也提醒我要傳承好紅色傳統和革命精神。”
抗戰館還舉辦瞭“清明節的銘記――緬懷英烈誌共鑄中華魂”專場直播,多位講解員在雲端接力,講述趙一曼、楊靖宇、馬本齋、彭雪楓等抗戰英烈故事,共有兩韆多名觀眾通過綫上觀展的形式緬懷革命英烈。
在香山革命紀念館裏,觀眾們有序觀展。一位母親領著兒子,逐字逐句地念著文物說明牌上的文字,她說:“有國纔有傢,這是我們的曆史,從小就應該知道。”
“現在我們可以打電話,發微信。當年要靠發電報。”一傢三口在香山革命紀念館參觀,父親成瞭“講解員”。他站在一處電子屏前,指著老電報的圖片說,中央和毛主席在進駐香山後,電報成為他們指揮全國各地黨政軍工作最主要的通訊手段。“嘀嗒”“嘀嗒”就是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全黨全軍都無條件執行。
展廳內,一件件文物吸引觀眾駐足,一段段紅色故事講述共産黨人的初心。觀眾楊先生說,一傢人特意在清明假期來紀念館參觀,希望孩子可以在緬懷先烈、重溫曆史的同時,樹立遠大誌嚮。
在香山革命紀念館的齣口處,幾個獨立展櫃中陳列著解放戰爭時期使用的美式手套和毛毯、1950年西北軍政委員會頒發的解放西北紀念章、2022年北京鼕奧會“飛揚”火炬……該館講解員楊佳萍介紹,這些都是最近入藏紀念館的藏品,“希望第一時間展示齣來,讓更多人瞭解曆史,展望未來。”
【參觀提示】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開放時間:每日9時至16時30分(16時停止入館),每周一例行閉館(國傢法定節假日除外)
預約方式:觀眾可通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微信公眾號,使用第二代身份證實名預約15日內的參觀(每個身份證號每日限約1次)
香山革命紀念館
開放時間:每日9時至16時30分(16時停止檢票),周一例行閉館,國傢法定節假日照常開放
預約方式:觀眾需通過官網和微信公眾號實名預約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神雕後傳:郭靖被三大高手聯手殺害,黃蓉成為小妾,楊過成為劍神
在《神雕俠侶》中,郭靖武功蓋世,年輕的時候集百傢武學之所長,得到瞭師父洪七公、老丈人黃藥師、拜把子兄弟周伯通以及南帝段智興的指點,武功更上一層樓,見到瞭歐陽鋒,再也不用閃躲,見歐陽鋒一次,錘歐陽鋒一頓,讓歐陽鋒晚景淒涼。中年的郭靖更是瞭不得,將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真經》練到最高境界並且融會貫通,連起手勢都不用做,直接嚯嚯兩下子,手心裏麵直接飛齣兩條大金黃色的飛龍,發齣嗷嗷叫的聲音,而且兩條飛龍所到之處,周圍到處爆炸,直冒火星子,威力堪比氫彈、原子彈爆炸。所以說郭靖憑實力讓武林中人對他敬佩得五體投.......
“全國百名主持人雲上趕歌圩” 共唱壯族三月三
山歌一唱朋友多,山歌一唱天下和!據悉,3月28日―4月3日,廣西廣播電視颱綜閤廣播FM910、文藝廣播FM950、廣西廣電新媒體有限公司聯閤發起以“喜迎黨的二十大 中華民族一傢親”為主題的“2022壯族三月三 全國百名主持人雲上趕歌圩”活動。 本次活動邀請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颱、網絡媒體近百名主持人“雲對歌”“雲直播”,展現“壯族三月三”的獨特魅力。 雲上歌會唱齣彆樣精彩 4月3日, “2022壯族三月三 全國百名主持人雲上趕歌圩”融媒體互動歌會如期唱響,FM91.0.......
文脈中華·大國人纔——著名書法傢陳明權
新時代需要文藝大師,也完全能夠造就文藝大師!新時代需要文藝高峰,也完全能夠鑄就文藝高峰!中華上下五韆年的漫長曆史長河中,處處閃耀著藝術的變化驚人創造力的光輝,而正是它們的璀璨光輝使得中華文明能在曆史長河中生生不息。 陳明權,河南商丘,藝名,墨海,1955年齣生,中國書畫傢協會副主席,中國國賓禮藝術傢,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高級書法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b傳承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隸書立項人,中國楹聯學會書畫藝術研究會專傢,中華衛視藝術總監,中國文化�b業協會理事,世界華人藝術傢聯閤會理事.......
正觀社論:共拜軒轅黃帝,從黃帝精神中汲取力量
4月3日,壬寅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在鄭州新鄭市隆重舉行。今年拜祖大典主題仍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呈現方式由現場簡約而莊重的典製性拜祖儀式、網上拜祖、電視直播、插播網上拜祖和境外拜祖、主持人和專傢訪談等共同組成。 相約三月三,共拜始祖軒轅。今天的鄭州新鄭,惠風和煦,春意盎然,在無數海內外同胞的見證下,壬寅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如期圓滿舉行。鑒於當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今年的拜祖大典較往年簡約瞭許多,現場嘉賓人數明顯減少。但大典的儀式感並未因此弱化,無論是新落成的黃帝塑像,還是沿用.......
“傳承之路”中國清代陶瓷紋飾藝術展 展品賞析
[展品賞析] “傳承之路”清代陶瓷紋飾藝術展是“今日中國”藝術周展覽版塊的重要展覽之一,是中國文聯和中國外文局首次聯閤主辦的清代陶瓷藝術綫上展,同時也是景德鎮作為國傢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以來完成的首個國展。展覽基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守與展示,傳承與弘揚的理念下策劃設計的公益性古陶瓷綫上展。 展覽旨在以中西方海上絲綢之路為軸綫,以中西方貿易文化融閤鼎盛期為時代背景,梳理和展示中國清代陶瓷豐富多彩的設計式樣、文化題材、工藝品種以及博大精深的設計內涵,主要以展示17-19世紀中西方海上絲綢之路貿易.......
西湖,一處有靈魂的風景|苗懷明讀張岱《西湖夢尋》
康熙十年七月十六即西曆1671年8月20日,這一天張岱的心情很不平靜,他用顫動的雙手將這份不平靜寫進瞭新書《西湖夢尋》的自序裏。 如果將時光倒流三十年,此刻,人在西湖的張岱或許正在花紅柳綠的蘇堤漫步,或許正在景色清雅的西溪探幽,或許正在岣嶁山房苦讀,或許正在龍井閑坐品茗……這樣的場景曾經是他再普通不過的日常生活,但如今已成為遙不可及的人生奢望,隻有在夢中,他纔可以重溫舊日的這些美好時光,慰藉自己那顆已經涼透的心靈。 康熙十年這個年份是打開《西湖夢尋》的一把鑰匙。這一年張岱七十六歲,早已過瞭古來.......
加蓬邦戈大學孔子學院應邀與加蓬華人華僑協會舉行座談會
當地時間3月31日上午,加蓬邦戈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劉吉鵬率領中方團隊一行應邀前往加蓬華人華僑協會(以下簡稱“華協”),與華協相關負責人舉行座談。 座談中,加蓬華人華僑協會唐明海會長對孔子學院中方團隊的到來錶示歡迎。他錶示,在黨的領導下,祖國繁榮昌盛,華人日益揚眉吐氣。作為海外華人,永遠心係祖國,為祖國的文化傳播事業添磚加瓦是職責所在。孔子學院是開展中外文化交流、瞭解中國的重要平颱,加蓬華協支持孔子學院與當地相關機構建立更多閤作。他指齣華協將利用現有資源,參與到孔子學院的發展中,同孔子學院.......
網絡中國節丨中國華服日:著華夏衣裳,興禮儀之邦
中國華服日 Chinese National Costume Day 中國有禮儀之大 故稱夏 有服章之美 謂之華 華夏有衣 襟帶天地 始於遠古 綻於現今 農曆三月初三 相傳為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誕辰 被定為“中國華服日” 旨在不忘根本 以期繼續前進 今天是第5屆中國華服日 一起跟隨天外學子 賞服章之美 承華夏文化 曉古今情理 韻天外風華 如蓮般的清雅秀麗 低調綻放在歲月的長河 如牡丹般雍容華貴 霸氣地彰顯著資深與傲骨 美艷瞭時空 優雅瞭歲月 經過數韆年的洗禮 尤其耀眼璀璨 .......
我們的節日|聽見·二十四節氣之清明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曆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錶達瞭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曆史積澱。 “二十四節氣”將天文、自然節律和民俗實現瞭巧妙的結閤,衍生瞭大量與之相關的歲時節令文化,不僅在農業生産方麵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人們的衣食住行。 今天我們推齣融媒體欄目《聽見二十四節氣之清明》,用聲音傳遞美好,讓更多的人瞭解傳統文化。 今年的清明是2022年4月5日,二十四節氣中隻有清明節,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各地人民均有在每年這個時候踏青插柳的習俗。結伴.......
閱讀的力量·一直在一起|滬上黨史專傢忻平、評論傢張新穎為讀者薦書
人間四月天,讀書好時節。疫情之下,齣行按下“暫停鍵”,但居傢閱讀、靜心思考不會停頓。 在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下,上海市社聯與世紀齣版集團、文匯報社特彆策劃“閱讀的力量・一直在一起”主題活動,於4月1日啓動,邀請滬上學者、作傢為讀者做“1+N”推薦――可以推薦一本優秀圖書,也可組閤推薦一首樂麯、一部電影,甚至一篇好文章,分享閱讀觀賞經驗,共同彰顯讀書有力量、同心嚮春行的信心與希望。活動將持續至4月23日世界讀書日。 今天,上海市社聯副主席、市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忻平推薦瞭《阿諾德・湯因比傳》,復旦.......
賈探春: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大觀園匯集瞭眾多美麗女子,是作者心目的世外桃源,寄托著作者很多精神嚮往。大觀園裏的每座園子,也都被曹公賦予瞭深意。 從院子的位置、建築、陳設、栽種的植物等等,全都傳遞著某種寓意,象徵著它們各自的主人。 植物是最直觀的,比如怡紅院的海棠,瀟湘館的竹子,蘅蕪院的藤蘿,鞦爽齋的梧桐。 海棠花開時花團錦簇,有“花中神仙”之美譽。可是它偏偏象徵著熱戀中的離彆,象徵著深切的思念,被稱為“解語花”。 竹子作為四君子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裏具有崇高的地位,曆朝曆代,多少文人雅士愛它沒商量。它經鼕不凋,生機盎然,.......
【時代之歌】自強不息中華民族|詩歌 周波
我用身體的溫度 貼近你流淌真情的熱土 那九百六十萬大地 蘊藏吉祥的祝福 我用心靈的腳步 追尋你跨越滄桑的徵途 那遒勁的北鬆南竹 支撐兒女的風骨 我用生命的音符 奏響起走嚮復興的樂譜 那山河的長幅畫捲 團結奮鬥的藍圖 五韆年文明淵源 走齣一代代的風流人物 大漠雄關萬裏江山 不息的中華民族 作於2022.4.3.上午。 .......
在?來看看中國的華服!
團團在嘛?好喜歡中國華服,想入手一套,但又不太懂,可以給萌新一點防踩坑建議嘛! 好奇發問,追劇人傻傻分不清中日韓三國服裝,有什麼辦法快速識彆嗎? 想給外國朋友科普中國的服飾,傳播中華文化,各民族服飾百花齊放、各有韆鞦,不知從哪入手…… 華服是中華民族傳統服飾的簡稱。《左傳注疏》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華民族五韆年的文化源遠流長,數韆年的積澱使得服飾文化博大精深。正所謂華夏有衣,襟帶天地。華服用其隱藏在針腳中的細膩、穿梭在織造裏的工藝、展現在紋飾上的.......
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龍泉驛區文體旅局 文渥龍泉 成都市龍泉驛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微信公眾號。傳遞文旅資訊、發布惠民信息。 3月30日至31日,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以網絡會議形式在北京舉行。經項目匯報、綜閤評議,評委投票選齣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四川稻城皮洛遺址、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湖南澧縣雞叫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祭祀區、湖北雲夢鄭傢湖墓地、陝西西安江村大墓、甘肅武威唐代吐榖渾王族墓葬群、新疆尉犁剋亞剋庫都剋烽燧遺址、安徽.......
97歲熱血“少年”原來曾是新四軍!
昨天是世界孤獨癥關注日 有一位97歲的曹爺爺 已陪伴自閉癥兒童十餘年 這位老爺子是著名指揮傢 也是一名新四軍老戰士 這位“90後”指揮傢 原來是新四軍老兵 還記得去年全網刷屏的《少年》嗎? 在總颱2022網絡春晚的舞颱上 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藝術團 帶來2.0版《熱愛與少年》 演唱者平均年齡75歲 擔任指揮的是97歲的曹鵬 曹鵬是著名指揮傢、音樂教育傢 也是一名新四軍老戰士 曹鵬4歲的時候 父親就奔赴東北參加抗日 母親獨自把他們兄妹六人拉扯大 由於日軍侵略 傢裏房子被燒毀 曹鵬一傢人.......
顧真|米爾恩的《笨拙》時光
A.A.米爾恩(1882―1956)在劍橋的專業是數學,但他始終愛好文學,早早把寫作視為瞭人生誌嚮。 A.A.米爾恩和E.H.謝潑德共同創造瞭小熊維尼的經典形象。謝潑德兩部自傳《記憶的畫》(Drawn from Memory)和《人生的畫》(Drawn from Life)最近齣瞭中文閤訂本《倫敦小孩》,文字親切而不俗氣,二百四十餘幅插圖詩意盎然,讀來是悅目的享受。被稱為“小熊維尼之父”的米爾恩(他的生日1月18日即“維尼日”)在1939年也齣過一本自傳,《為時已晚》(It’s Too L.......
共赴一場宋風雅集,“2022清明奇妙遊”描繪山川畫捲
清明,在漫長曆史長河演化至今,集閤瞭清明、寒食、上巳三個節日的風俗和情感,這是一個祭祖追思的日子,也是一個踏青郊遊的節日。如何體現清明節的人文和自然內涵? 4月4日18:30,由河南廣播電視颱製作、優酷聯閤齣品的“風起清明畫屏中――2022清明奇妙遊”如期相約,將以再現宋代文人雅集風會的方式,描繪春和景明山川畫捲,全新詮釋清明節日獨有的情感內核。 據介紹,“2022清明奇妙遊”以中國曆史上著名的雅集聚會――“西園雅集”為創作基礎結構,藉鑒《西園雅集圖》中分場景畫麵描述方法,又打破原畫中的時空界.......
再現雨花英烈的熱血青春 一組不得不看的手繪短視頻
1919年3月,鄧中夏等在北京大學發起成立平民教育講演團,用振聾發聵的演講,給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北京大學校史館誌願講解隊隊長趙澤民講述。 “其實水裏早已落下一層粉筆麵,他看都不看,便咽下去瞭……”隨著北京大學校史館誌願講解隊隊長、北京大學元培學院2018級本科生趙澤民的講述,視頻裏,正在忘我演講的鄧中夏形象被一筆一畫呈現瞭齣來―― 今年清明,雨花颱烈士紀念館聯閤北京大學校史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安徽省安慶市吳振鵬烈士生平陳列館等,以手繪連環畫加實拍視頻,輔助珍貴史料.......
永州非遺 助力抗疫
紅網時刻新聞4月3日訊(通訊員 鄭良)“抗疫是場持久戰、眾誌成城有擔當,科學防疫要盯牢、常抓不懈有保障……”為凝聚抗疫力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做好自我約束,永州市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積極行動,組織非遺傳承人通過祁劇、祁陽小調、道州調子戲、花鼓戲等傳統戲劇、麯藝錶現形式創作推齣瞭多部抗疫宣傳作品,讓非遺融入當代社會,用獨特的方式宣傳疫情防控政策,為抗疫加油助力。 永州祁陽祁劇團創作的祁劇作品《文明花開幸福來》一經發布便刷爆瞭祁陽市民的朋友圈:“疫情當前共剋時艱要防範、築牢.......
壬寅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鄭舉行
4月3日(農曆三月初三),壬寅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鄭市舉行。大典主題為“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 在河南新鄭市舉行的壬寅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現場。新華社記者 徐嘉懿 攝 拜祖典製性儀程依照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確定的九項儀程進行,包括盛世禮炮、敬獻花籃、淨手上香、行施拜禮、恭讀拜文、高唱頌歌、樂舞敬拜、祈福中華、天地人和。 今年的黃帝故裏拜祖大典由現場典製性拜祖儀式、網上拜祖、電視直播、插播網上拜祖和境外拜祖、主持人和專傢訪談等共同組成。 記者:韓佳諾 來源:新華社 .......
清明節歇後語+古詩+習俗
文化習俗 掃 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瞭,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纔開始盛行。 插 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 據說,插柳的風俗,是為瞭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
後窗‖董其昌又誇又畫鬆蘿茶
□ 於誌斌 名氣很大的鬆蘿茶,在名氣也很大的董其昌看到和品飲後,也留下瞭文字。我近讀其《容颱集》,見其說: 金陵春卿署中,時有以鬆蘿茗相貽者,平平耳。歸來山館,得啜尤物,詢知為閔汶水所蓄。汶水傢在金陵,與餘相及。海上之鷗,舞而不下,蓋知希為貴。鮮遊大人者,昔陸羽以精茗事為貴人所侮作《毀茶論》。如汶水者,知其終不作此論矣。 董其昌說在南京尚書衙門工作時,有人送來鬆蘿茶。他開始認為鬆蘿茶“平平耳”,意思此茶一般。董其昌迴到傢中品飲鬆蘿茶後,在文中用“尤物”形容。尤物,珍奇之物,也用以指絕色美女.......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天空一聲巨響 秒哥再次登場~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忙碌而遠大的雄心也會被溫柔和美麗摺服,安然感受美好 本期作品將陽剛與陰柔的融閤錶現得恰到好處 ――魅影薔薇 由美國製刀大師,索萬成員比爾・阿剋隆手工製作,孤品唯一。比爾製刀數十年,以精湛的完工度著稱,多次獲得海外刀展重要奬項,在美國本土是非常有名氣的刀劍藝術傢。此件作品堪稱比爾最優秀的摺刀作品,美觀隻是它的外錶,內在的機能與做工同樣完美。 此作全長17.2厘米,刃長7.2厘米,裸重70剋.......
好戲天天有!“百場粵劇精品進粵博”開鑼!
4月3日上午10時,廣州粵劇院一眾優秀青年演員準時登上粵劇藝術博物館廣福颱,在古樸大氣、裝飾考究的戲颱上,《遊園驚夢》《昭君齣塞》《白龍關》《徐策跑城》等經典摺子戲輪番上演,唱念做打精彩絕倫。 好戲天天有! 為進一步促進粵劇的傳承弘揚,今年,荔灣區以粵劇藝術博物館為主陣地,加大粵劇粵麯的傳播展示力度,將“百場粵劇精品進粵博項目”列入2022年十件民生實事,引入省、市專業院團每周日進駐廣福颱上演粵劇精品戲目,滿足群眾的觀賞需求;同時,拓展戲颱服務功能,為各地優秀私夥局團隊提供展演平颱,滿.......
新民藝評|越劇藝術大師袁雪芬——“在當代戲劇界找不到第二人”
2011年2月19日,越劇藝術大師袁雪芬去世,享年89歲。光陰荏苒,今年3月26日正是她的百年誕辰。關於大師的價值,著名戲劇理論傢劉厚生早在11年前就說過:“袁雪芬不僅屬於中國的戲麯界、戲劇界,她還是一個文化的巨人。”的確,齣眾的纔華、精湛的技藝、傑齣的創造自不待言,袁雪芬的藝術思想、改革精神及其成果,“在當代戲劇界找不到第二人”。這就是大師超越瞭技藝、升華到文化層麵的地方。 一力構建“新越劇” 越劇誕生至今,也隻有一百年齣頭。袁雪芬於上世紀30年代初齣道,先在杭州等地演齣,1938年來到.......
張一陽——藝術作品賞析
張一陽,原名張陽,號墨濃現居北京。1968年1月生於遼寜鞍山,畢業於天津美院。 師從於小鼕,遼寜省美術傢協協會員,美術評論傢,收藏傢,藝術鑒賞傢,中國書畫傢協會藝術委員會,國傢高級美術師,中華國賓禮藝術傢,中國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傢,德藝雙馨人民藝術傢,韆朵蓮花書畫院院長。 中書協培訓中心高研班,十四期學員,導師李國勝。 在當代中國書法名傢中,張一陽的藝術風格自成一傢,筆力雄奇,氣勢逼人,大開大閤中沉穩自然,繼承傳統又不拘泥於古法;既瀟灑飄逸,酣暢淋灕,又筆法多變,凝氣如虹,鐵劃銀鈎更彰顯一代.......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呢?就是榮耀自己的祖先,懷念自己的祖先。
定期推送傳統文化課程信息,傳統文化新聞、精彩善文,傳統文化用品、禮品,傳統文化修學書籍、音像等諸多優質內容,一站式傳統文化學習資訊服務微信平颱!構築您的幸福人生! 《弟子規》講:“事死者,如事生”,這句話就把“入則孝”推嚮瞭一個哲學高度,就是說我們中國人對生死的理解,它是平等的。有一個成語叫“齣生入死”,在中國我們的祖先早就認識到,人從生下的那一天,其實就是嚮死。就是說,我們活一天,就嚮死亡走近一天。我們的哲學是“齊生死”的哲學。什麼意思呢?生和死是一樣的。當我們把生死看平等之後,我們當然.......
一篇每個傢庭都能用的通用傢規!
定期推送傳統文化課程信息,傳統文化新聞、精彩善文,傳統文化用品、禮品,傳統文化修學書籍、音像等諸多優質內容,一站式傳統文化學習資訊服務微信平颱!構築您的幸福人生! 一切都是因果,傢族長盛不衰也是有原因的,原因便是注重教育,修德修身。 過去,傢族裏邊都有傢訓傢規,代代傳承傢文化,用文化傳承保證代代富貴。這個文化的核心是什麼呢?做人。傢庭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教育。 可是今天絕大多數傢庭沒有傢訓傢規瞭,怎麼辦呢?有人想:“以後我編一個傢規!”我勸你彆編,如果編錯瞭,教育方嚮有瞭偏差,傢業就敗掉瞭。有.......
六本當前火爆的仙俠小說,韆人評分9.0以上,第三本最好看!
大傢好,我是走哪兒。 今天給大傢推薦六本當前火爆的仙俠小說,韆人評分9.0以上,第三本最好看! 1.《洪主》烽仙,486萬字正在連載中 簡介: 大江東去,洗不盡人族英雄血。 自六韆年前成陽大帝起兵,這天下,便是我人族天下。 2.《我隻想安靜的做個苟道中人》爆炸小拿鐵,298萬字正在連載中 簡介: “叮咚!” “歡迎使用全智能修真係統!” “您選擇修煉【鍛骨決】,係統開始為您修煉,係統檢測缺少修煉丹藥淬骨丹,請稍等……” “係統成功為你偷取瞭十顆淬骨丹,修煉繼續……” “重要提示,係統修煉期.......
成都西門將再添一處特色地標 預計4月底亮相
封麵新聞記者 謝燃岸 4月3日,記者從成都市金牛區獲悉,位於西安路街道的無裏創意工廠即將“上新”,伴隨著特色街區深化改造,一個非遺體驗館――三江布鞋博物館(暫定名)即將落成。 在靠近王傢巷的花牌坊40號,一麵牆上寫著“�o裏”兩個字,透過斑駁古舊的青磚老牆,在時尚新潮的“文藝範兒”背後,還留藏著一絲歲月的痕跡。這就是已有百年曆史的成都三江布鞋廠,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4年的三江鞋店。 二十世紀80年代,三江布鞋在整個西南地區頗具名聲。由於布鞋産品工藝精、質量好、種類全、檔次高,一度成為當時.......
中國詩詞大會單場摘冠,武漢男孩以“詩心”守“初心”
極目新聞記者 王媛 視頻剪輯王媛 通訊員 錢晶晶 “我們一同讀詩、品詩,從蒹葭蒼蒼讀到庚寅以降,從采菊東籬讀到明月天山,一路讀過,一路走來。有的是國風的古樸天真,離騷的卓絕逸響……”4月2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外校初中部獲悉,該校初二學生盧明哲日前在學校國旗下的講話分享自己參加“2022中國詩詞大會”的單場奪冠、全國第七名的經曆。盧明哲透露,盡管充滿興奮與喜悅、遺憾與不甘、失落與不捨,但自己仍以“詩心”守住“初心”,譜寫瞭自己的詩意人生。 初一展露文學功底 在語文老師陳穎婕看來,盧明哲沉.......
弗蘭剋·諾裏斯筆下的美國:盲目追求金錢,“一切嚮錢看”的社會
弗蘭剋・諾裏斯 弗蘭剋・諾裏斯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代錶人物,代錶作《麥剋梯格》《章魚》。 弗蘭剋・諾裏斯齣生在一個富裕的傢庭,父親是一位富有的珠寶商,母親酷愛藝術,這種傢庭環境對諾裏斯以後的文學生涯産生瞭重要的影響。 長大後,他受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代錶人物左拉影響很大,無論從諾裏斯的青年時代,還是到他的創作進入極盛期,都可以看到左拉的影響。據說他早年在哈佛大學讀書時,手捧左拉的小說愛不釋手。他的作品中有著左拉的影子,比如《麥剋梯格》。 《麥剋梯格》 《麥剋梯格》是弗蘭剋・諾裏斯最具代錶.......
投資百萬,《少年蔣光慈》來瞭!
4月2日晚7點,六安市匯文學校社團教室依然燈火通明,這裏正在緊張排練一部校園紅色勵誌劇《少年蔣光慈》。由於趕上清明假期,同學們在做假期前最後一次排練。 今年將迎來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為進一步堅定青少年學生的理想信念,將“四史”學習教育融入青少年學習生活中,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六安市匯文學校投資100萬元,籌拍校園紅色勵誌劇《少年蔣光慈》。 蔣光慈,金寨籍革命曆史名人,中國無産階級革命文學拓荒者,先軀者,在短暫30年的人生中為追求革命真理上下求索,創作齣大量的.......
李白唯一的手跡是如何保留至今的?
李白,被後人稱作是“詩仙”,他是唐朝偉大的著名詩人,又是浪漫主義的代錶者。我們後代流傳著許多關於李白的作品,但是這些都是被記載下來的,很少有真實的手跡是李白留下的,幸好世間就剛好有一份李白傳世的唯一的手跡《上陽颱帖》,那麼這一份手跡是如何保留至今的呢?又是通過什麼樣子的渠道入藏故宮的,其實這就要從一個人的身上說起瞭。 這個人呢就是張伯駒,張伯駒就是收藏這份珍貴的文物的主人,如果沒有他,現在的我們也是無法在故宮看到曾經大名鼎鼎的詩人李白所留下的手跡。這份手跡是由張伯駒收藏,而後他又將此送給瞭.......
教師文學丨人小門口的兩棵樹
鶴城區教育局 齊麗華 3月20日我們奉命值守人民路小學。因為人小是本次懷化疫情的最早發現地,也是最早的一個封控區。剛到人小,不免還有一些緊張,疫情發展的情況不明,我們對裏麵的情況也不太瞭解,不知道封控區裏麵還有沒有被感染的人群,不清楚我們周邊的環境是否安全,不清楚我們將要在這裏值守多長時間。潛意識裏的種種擔心讓人總覺得有些許的不安。當一切都安頓下來的時候,猛一抬頭看到人小的門口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樹,樹上開滿瞭白色的花朵,樹枝搖曳著,在空無一人的路邊怒放。我努力地盯著它看,看瞭很久很久。就在某一刻.......
彆跑空!濮陽這兩個場館今天起閉館!
按照上級通知要求,關閉密閉型公共文化場館。濮陽市圖書館(含老館、新館、24小時自助藉閱區及所有分館)於4月3日起臨時閉館,暫時取消所有綫下活動,綫上讀者服務正常進行,恢復開放時間根據疫情另行通知。 疫情期間外藉圖書還書日期順延,逾期不會産生費用,開館後正常還書即可。讀者證到期、讀者證凍結,開館後請及時到新館、老館服務颱辦理延期、解凍業務!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錶歉意。 濮陽市圖書館 2022年4月3日 除瞭濮陽市圖書館, 濮陽市文化館也於今日閉館, 大傢彆跑空! 按照上級通知要求,關閉.......
他山之法|文明無界“藝”筆生花——專訪中國著名畫傢何水法
在湖濱步行街瀲灧小築“湖上納福――浙派名傢福文化藝術精品展”中,展齣瞭中國著名藝術傢何水法的書法作品《湖上納福》,為觀者送上瞭新春祝福。 何水法詩書畫印兼能,是一位非常全麵的藝術傢。談及對福文化的理解,他說:“福文化源遠流長,既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不懈追求,是中國人不變的期待,也是當代中國人的‘中國夢’,寄寓瞭我們的文化凝聚力與溫情。新的時代賦予瞭我們更大的福氣,我們要珍重、守護、弘揚新時代。” 除書法外,何水法耕耘更深的是他的繪畫,他的畫作主要以大寫意花卉為主,恣肆縱橫,在隨意塗抹中不失章法.......
《紅樓夢》最經典的七副對聯:道盡人生甘苦事
有人說:“《紅樓夢》是一生一世都要看下去的書。”人生不同的年齡階段,總能讀齣不同的感悟。年少時讀到《紅樓夢》中的幾副對聯,隻道是老生常談。如今纔明白,那些對聯裏的一字一句,都是人生。 01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記得有一位作傢說過:一般人看不透是非真假,人雲亦雲,以訛傳訛;聰明人看透瞭是非真假,卻自以為聰明,到處嚷嚷;有智慧的人看透瞭是非真假,卻不輕易說透,給人留有餘地。 世間之事,真真假假,看透不說透,知人不評人,是一種高明的處世智慧。人生在世,真真假假。我們的一生好像一直都是活在.......
大工匠有巧思,傳統樂器天琴煥發新生!
今天22:15廣西衛視《廣西工匠》 弘揚工匠精神 奏響時代強音 秦華北,壯族龍州天琴製作技藝的第四代傳人,13歲起跟爺爺學做琴,專注天琴製作45年。 選取質量上乘的葫蘆,隻是製作一把好琴的開端,麵闆纔是其中的關鍵所在,天琴的麵闆以梧桐木為上品,其中又以龍州本地産的青桐木、泡桐木為最佳,在秦華北眼裏,製琴的其他配件都有替代物,唯獨麵闆無法取代。 在廣西著名民族音樂傢範西姆教授的指導下,秦華北先是將天琴從三節杆改為一節貫通再將棉紗綫琴弦改為尼龍弦,並按正四度固定音高定弦,音域擴展.......
古玩行業從神壇跌落一地雞毛,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到2010年左右,這是中國古玩收藏的黃金年代。這些年裏,該發財的都發財瞭,該成名的都成名瞭,那麼古玩行業真的變成人們口中“全民收藏”瞭嗎? 我們隻知道,古董文物從文化遺産變成瞭“金錢”的代名詞,民間收藏從“藏寶於民”變成瞭“國寶幫”的代名詞。由此誕生瞭大量的僞專傢、僞大師、國寶幫、造假販子、詐騙公司,瘋狂之後隻剩下一地雞毛,古玩收藏跌落瞭神壇。 而現在還在堅持的玩傢們,成瞭“擦屁股”的一代。 這世上一切的人間鬧劇,都逃脫不瞭“利益”二字。本該結閤文化與經濟,讓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