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2/27/2022, 8:58:32 AM
最煎熬的等待,撞見瞭最洶湧的考研人潮,2022年考研人數達到457萬,而如今考研成績已經公布,最終上岸人數為150萬左右,而落榜生的數量就已經達到300萬。
根據數據顯示,2020年考研上岸率為24.7%,2021年考研上岸率為29.1,而2022年考研率再次提升,達到32%,這也和考研報名人數有直接的關係。
考研結果公布! 300萬考生認清現實,他們是選擇二戰還是找工作?
如今國傢綫並沒有公布,但同學們心理早已經有瞭定數,查分的那一刻,同學們是焦慮還是喜悅,都已經注定瞭最終的結果,其實很簡單,上岸的同學並不用多說,會選擇自己夢寐以求的高校,那麼對於這 300萬的落榜生,他們應該何去何從?
對於他們而言,也會有兩條路可選,一條是同學們繼續考研,準備二戰,另一條是放棄考研,選擇直接進入社會找工作,呈進退兩難趨勢。
兩者的發展方嚮有著很大的不同,首先選擇二戰,這可能是對同學們心理上的挑戰,因為二戰過程中需要承受的壓力,除瞭要麵對很多新生外,你還要 承擔第一次考研失敗的經曆 ,精神方麵的壓力是比較大的。
而且當同學們真正準備二戰的時候,必須要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二戰依舊沒有上岸,那麼自己又該何去何從。
其次就是選擇就業,如今的就業壓力不用多說,相信的傢也比較清楚,企業比較注重的就是同學們學曆的高低,同學們考研為上岸是一碼事,當企業在麵試的過程中,一旦問到同學的考研經曆,可能就會認為你自身能力不夠。
總之,無論同學們做齣什麼樣的選擇,最終都會承受著較大的壓力,但是筆者認為, 對於考研落榜生,應該選擇的是就業。
為什麼建議落榜生選擇就業?
考研人數逐年增多,招生人數的增長並未同步
根據近幾年的數據來看,每年的考研人數都在不斷增加,競爭越來越激烈,雖然每年各高校都比較提倡擴招,但是和日益增多的報考人數相比,招生人數的增長也並未同步。
更何況,推薦免試也已經成為雙一流高校招生的重要途徑,這也在一定程度上 削減瞭普通考生進入名校的機會 ,相應的減少瞭最終的招生數量。
畢業生競爭壓力大,但就業崗位依舊會分為三六九等
如今的就業壓力有目共睹,越來越多的企業比較注重同學們的學曆,但我國招聘的企業眾多,自然會分為三六九等,有些企業在招聘的過程中會麵嚮雙一流畢業生,而有些企業也會麵 嚮專科生敞開大門。
而這就要考慮同學們自身的能力,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下,並不意味著學曆高能力就一定比較強,很多所謂的 “海歸” 迴國後依舊無法找到閤適的工作,所以也希望那些考研沒有成功上岸的同學們,不要放棄自己的未來。
落榜並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認不清現實
很多同學考研落榜之後,就會一蹶不振,覺得付齣這麼多個日日夜夜全都白費,本來已經打算好的讀研之路,而到現在也已經落空,難免在心裏上無法承受這麼大的變動。
但同學們要知道,考研隻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小小的選擇,也是對你的一種考驗,對於每個人來說,考研落榜都並不是最可怕的, 可怕的是認不清現實。
很多同學落榜之後可能都會找自身的原因,對自己失去較多的信心,甚至當自己想要做其他事情的時候,也會對自己産生較大的懷疑,覺得自己沒有足夠強的能力。
而同學們要認清的是,現在的社會現狀就是如此,每個人之間都會存在競爭關係, 最重要的是對自己有信心,纔有機會戰勝彆人。
而且考研本身就是一個小概率事件,畢竟每年考研人數激增,再加上每年考研過程中,都會有二戰、三戰的考生存在,再加上各個學校的保研名額,那麼對於普通生來說想要上岸難度非常大,但依舊會有同學認不清事實。
甚至有些同學盲目的追求考研, 沒有自己學習的目標和方嚮 ,有些同學還會傾嚮於跟風報考等現象。
所以對於考研黨來說,一定要認清現實,一次兩次不上岸,並不是說同學們自身的能力不行,也並不是自身的學習方法齣現瞭問題,很可能是真的不適閤走考研這條路。
所以當同學們考研落榜之後, 一定要讓自己靜下心來,做好職業上的規劃 ,有自己奮鬥的小目標,這樣纔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今日話題:你覺得考研落榜後應該選擇二戰還是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