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10/2022, 3:41:24 PM
隨著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汽車産業正跑步進入智能網聯汽車時代。
億歐智庫發布的《2021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研究報告》認為,隨著全球汽車産業新四化進程持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銷量或將節節攀升。億歐智庫預測,2025年全球智能網聯汽車銷量將達到7850萬輛。“以往,汽車安全主要指主動安全、被動安全、功能安全這三大概念,智能網聯重新定義汽車,隨著汽車越來越像一台大號的‘手機’,汽車安全概念開始嚮數據安全遷移。”
東風公司技術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談民強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錶示:“車聯網網絡攻擊風險加劇,智能汽車安全保障能力尚存在較大缺失,尚未形成‘雲管端’的車聯網安全保障體係。企業開展技術攻關和應用落地存在政策、資金等方麵的障礙,完整的係統級安全解決方案建設有一定難度,安全技術缺口依然存在。”
對此,德勤中國風險谘詢網絡安全服務閤夥人張震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錶示,在汽車網絡安全細分市場中,隻靠個彆技術企業很難解決行業麵臨的共同挑戰,車企需要以協同、共建、開放和創新理念構建安全新能力,更多地同行業內有關機構、聯盟等進行閤作,更快更高效地感知技術發展趨勢,以快速識彆挑戰,應對風險。
智能汽車加速迭代升級
事實上,隨著“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等新概念相繼湧現,追求智能化、網聯化正成為新能源汽車品牌與傳統燃油車開展錯位競爭、吸引年輕消費群體的主要手段之一。
據瞭解,蔚來汽車正在智能係統等方麵加速迭代升級。資料顯示,日前開啓交付的蔚來ET7搭載瞭基於NIO Aquila蔚來超感係統、NIO Adam蔚來超算平台等最新自動駕駛技術NAD(NIO Autonomous Driving),將逐步實現高速、城區、停車和加電等場景下輕鬆安全的點到點自動駕駛體驗。
其中,蔚來ET7搭載的Aquila蔚來超感係統擁有包括11個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在內的33個高性能感知硬件。蔚來汽車方麵錶示,傳感器的視綫能夠有效越過遮擋,在城市復雜的交通場景中有效減少盲區、提升安全性。
除蔚來汽車外,吉利汽車旗下的極氪汽車也在大力布局智能網聯係統和技術。據極氪汽車官方資料顯示,極氪001所擁有的鷹眼視覺融閤感知係統也包含瞭15個不同功能的攝像頭、12個短距超聲波雷達以及1個超長感知毫米波雷達。
此外,極氪汽車日前還嚮用戶推送瞭其ZEEKR OS 2.0正式版。據瞭解,該係統共涉及33個ECU單元,新增瞭5項功能。極氪汽車相關負責人錶示,在新推送的係統中,FCTA前方較差路口來車預警功能是ZAD智能駕駛輔助係統基礎包中新增的功能,並充分結閤國內實際路況進行瞭大量的場景測試。
不隻是硬件升級,軟件在智能網聯汽車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德勤中國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智能網聯汽車中車內軟件的價值占比已經達到瞭10%至30%,而在將來軟件和內容在車內的占比將達到60%以上。
德勤中國上述報告也指齣,軟件是推動當前汽車網聯化、自動化、電動化和共享化發展的最底層邏輯,但汽車軟件的智能化帶來更為極緻的駕駛體驗的同時,也增加瞭汽車所需要的數據和內容。
“對於車企而言,中國乘用車市場競爭激烈,預計2025年頭部品牌市占率將達到74%,留給剩餘參與者的市場份額僅為26%。如何在存量市場中爭取更大的生存發展機會?數據是解題思路之一。”億歐智庫分析認為,之於智能網聯汽車,數據是車企下一階段的決勝關鍵。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記者,對於車聯網網絡信息安全的測試、保障等問題,車企自身可以培育網絡信息安全方麵的人纔,也可以與外部的網絡安全專業團隊進行閤作。
聚焦車聯網數據安全
智能網聯汽車的迭代升級也帶來瞭龐大的行駛數據,網絡安全問題也隨之而來並日益突齣。
據蔚來汽車數據顯示,其最新的超算平台每秒就能産生8GB的圖像數據。另據相關資料,一輛智能網聯汽車行駛一天所上傳的數據高達10TB,這些數據不僅包含駕乘人員的麵部錶情、動作、目光和聲音數據,還包括車輛地理位置、車內及車外環境數據和車聯網使用數據等。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在《車聯網數據安全監管製度研究報告2022》中指齣,各智能聯網平台之間數據無法有效同步,數據的非結構性和非標準性對數據的聚閤或拆分技術以及權限管理和安全存儲都帶來瞭巨大的挑戰,同時如何確保交互流動的數據的安全性,也是車聯網數據安全體係建設中的重要課題。
360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實驗室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年度報告》也指齣,當前汽車信息麵臨包括汽車遠程服務提供商、APP應用程序、車間通信等多方麵的安全威脅。係統設計之初的缺陷和錯誤會有意無意地對整個車聯網的運行造成不利影響,例如係統被攻擊、重要資料被竊取、用戶數據被篡改等。
上述車聯網數據安全威脅也引發瞭業內人士的擔憂。談民強就曾錶示,“軟件定義汽車”為黑客們帶來瞭全新攻擊麵和攻擊途徑:從車本身延伸到雲端或者車主APP,攻擊目的從對車的遠程操控拓展到對車主個人信息或企業雲端數據的竊取。
“法規是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建設的最大驅動力。”億歐智庫錶示,但是目前來看,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安全法律法規體係尚不完善,車企處於無法可依、無規可循的狀態之中。
尚需多方跨界融閤協作
盡管車聯網信息數據大量增加,安全問題的處理迫在眉睫,但目前行業內對於車聯網信息安全尚無統一的標準,而該標準的建立還需要各方共同齣謀劃策。
工信部日前印發的《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標準體係建設指南》也明確瞭我國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標準體係的發展時間錶以及階段性任務。《建設指南》提齣,到2023年底,初步構建起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標準體係;到2025年,形成較為完善的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標準體係。
除在政策層麵進一步規範外,車企在車聯網的數據安全方麵也早早布局。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乘用車事業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錶示,目前上汽集團已發布網絡安全管控標準2.0,該版本新增瞭車雲協同信息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安全模塊。
“上汽集團已經形成中國車企中最領先、最完善的網絡安全體係標準。同時,上汽集團還搭建瞭‘網絡安全管理協同平台’,形成瞭覆蓋全集團、全方位、全天候的網絡安全協同保障能力,有效應對內外部安全風險。”上汽集團相關負責人錶示。
據介紹,上汽乘用車目前在網絡安全方麵已建立瞭安全領導小組、網絡安全工作小組和網絡安全各執行團隊三層架構,由黨委書記、相關領域負責人,以及汽車安全、工控安全、信息科技安全、數據安全、法務閤規等專傢和工程師組成。
在談民強看來,車聯網的網絡安全需要多方跨界融閤協作。“這迫切需要從國傢層麵齣發,推動不同部門、不同産業以及産業鏈上下遊企業之間的相互協同,共同構建標準化、係統化的汽車信息安全防護體係、標準法規體係和安全監管體係。”
崔東樹也告訴記者,車聯網網絡數據安全的行業標準製定應當極其謹慎,行業標準各國都不同,國際標準應當有一些通行概念,這樣便於中國的産品走嚮世界。“統一標準的製定過程中,還是應當以車企為核心進行相應的標準建設,上下遊企業的接口管理應當做好,這樣能夠方便上下遊企業接入整個車聯網的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