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素有「文化城」美稱,但市議員黃守達說,經盤點市府文化局每年舉辦的各個藝術節活動,都投入不少資源,卻缺乏整閤,使得台中市找不到能夠代錶自我特色的「品牌藝術節」活動;文化局錶示,市府以薩剋斯風為發想,2003年開始舉辦樂器節、爵士音樂節,呼應在地文化特色。

黃守達錶示,包括台北藝術節、台北兒童藝術節與台北藝穗節,台北有藝術三節相當知名;另新北也有品牌特色突齣的新北兒童藝術節、桃園有桃園地景藝術節、台南則有台南藝術節、高雄有春天藝術節,這些藝術節活動都具有自身品牌特色,且具有相當內容與規模。

再比較各縣市藝術節相關經費,台北藝術三節達6490萬元、桃園2500萬元,反觀台中的兒童藝術節僅編列600萬經費,也缺乏完善的主題規畫與品牌,且近年來許多備受期待的展覽、演齣都跳過台中,台中人要看展覽還得跑台北或高雄,使得台中被網友戲稱「文化沙漠」。

文化局錶示,市府考量不同族群喜好,每年舉辦兒童藝術節、傳統藝術節、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逍遙音樂町等係列活動,此外,更以後裏生產薩剋斯風樂器為發想,開辦台中樂器節及台中爵士音樂節,每年規畫不同主題並邀國內外樂手演齣,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國際文化節慶活動,具有城市活動品牌。

# 藝術節 # 活動 # 兒童藝術節 # 品牌 # 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