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中,小秦氏最終將親兒顧廷煒扔進枯井,代錶瞭她一生的籌謀與悲哀!
小秦氏本是寜遠侯府的續弦,是名正言順的侯府大娘子,地位尊崇,吃喝不愁。未來的日子裏,她本該是舒心暢快的,卻因一生算計,未能善終。
小秦氏這一生最大的心願與心結就是讓自己的親兒子顧廷煒承襲爵位。怎奈顧廷煒排行老三,纔智平庸,並且上麵兩位哥哥不僅都是嫡齣,還都比老三有纔能。
老侯爺百年之後讓自己的老三襲爵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所以公平點來說,爵位那就是不屬於他的東西。
然而小秦氏卻不這麼認為,她要通過一些非正常手段得到這個既有麵子又有裏子的榮耀。
前麵的攔路虎老大還好說,腦子好使,但身體不行,不能活得長久。
但顧廷燁不僅健壯如牛,還聰明伶俐,文武雙全。於是,她便窮盡一生對付老二顧廷燁。
並且,她在老早的時候就告訴老大,他的母親是因為老二顧廷燁的母親而死,導緻兄弟倆從小就是死對頭。
有殺母仇人在前,老大對老二處處留心,不讓他好過,逮住一點過錯就要大作文章,比如男人一輩子非常重要的科考,就是這麼讓他給毀瞭的。
一邊老大明著跟老二作對,另一邊就是小秦氏在暗中對他的設計。當然,兩個戰場都是她的。
從小,她便寵著老二,他犯的所有大事小事,作為母親的她,不問原因經過,更不親自調查,直接幫忙在老侯爺麵前替他遮掩,為他開脫,縱容過錯。
而實際上,很多壞事都不是他乾的,很多時候,他都是在為其他的顧氏子弟頂罪。小秦氏並不關心,如此做的後果便是,老二的名聲越來越臭,膽子越來越大。幸而老二本性不壞,否則真的會變成一個膽大包天,鬍作非為的人。
終於,老二因為硃曼娘的事與老侯爺鬧得不可開交,情急之下老侯爺吐下瞭一口鮮血。
小秦氏讓老二到宮裏去請醫生,老二快馬加鞭請到醫生,她卻使絆子阻止醫生進門,讓老侯爺錯過瞭最佳救治時間的良醫。她的目的簡單又驚駭,她想拿老侯爺的命平添老二的罪名。
她對外稱,是二郎氣死瞭老侯爺,結果瞭親生父親的性命。又說在老侯爺病危之時,老二依舊我行我素,不看望老父親,是大不孝,老二簡直要被冤死瞭。
且不說老侯爺是否本來就有病,如果真是被老二氣的,怎會在臨死之際交代把眾多傢産交給他?還要他們當眾宣讀。
然後順理成章,老二被逐齣顧傢。小秦氏就此拔掉眼中釘,心裏彆提多高興。
然而好景不長,畢竟顧廷燁是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機緣巧閤之下,他抓住時機,排除萬難,一路扶持趙宗全父子登上皇位,立下瞭汗馬功勞,成為當朝新貴。終於榮歸故裏,還娶瞭戰鬥力很強的盛明蘭為妻。
小秦氏感受到瞭壓力,她又要行動瞭。她先是在還未能在侯府站穩腳跟的明蘭身邊塞一乾刁僕凶奴,後又在結婚不久的新婚小夫妻房裏塞各路小妾。好擾得老二傢宅不寜,夫妻反目,她好從中獲利。
哪知道明蘭活得通透,能力強還不吃醋,二郎對明蘭心存善意愛護有加。
無奈之下,小秦氏動瞭殺機。在明蘭生産之際,聯閤康姨媽一個放火,一個持刀,真是心狠手辣。好在顧廷燁及時齣現,纔免去瞭這場悲劇。
明蘭沒殺成,她又將矛頭直接指嚮老二。聯閤太後、王老太太等人企圖讓顧二行軍打仗的時候加害於他。
眼看好事將成,局麵將定,麻衣都準備好瞭,她的親生兒子顧廷煒告訴她,顧二沒死。
小秦氏絕望瞭,她知道,這次她無論如何也不會再有翻身的機會瞭。幾近崩潰之際她下狠心將兒子扔進一口枯井,對兒子破口大罵,說他是爛泥,扶不上牆,不配做自己的兒子,看似瘋狂無情實則萬分悲哀。
這是他算計的最後一件事瞭,如此不僅可以阻止三郎在自己縱火身亡的時候意外傷亡,還可保全兒子未來的日子不會受到自己畢生惡行的牽連,真是用心良苦。
小秦氏算計瞭一生,沒成想,最後卻將自己給搭瞭進去。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瞭卿卿性命。
小秦氏籌謀大半生,大把的歲月裏,她都沉浸在對顧二的各種算計當中無法自拔,甚至都騰不齣更多的時間來瞭解教育自己的兒子。
口口聲聲說是為瞭三郎,卻根本不知道他最想要的是什麼?到頭來唱瞭個獨角戲,拼瞭個寂寞。
都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但子不成器,即便拼下萬貫傢業,也無法保他一生。
並且這爵位本身就是不屬於他的,他也並不怎麼在意,爵位對他來說是很沉重的。然而小秦氏卻始終迷失在對顧二的仇恨中,已經忘瞭最初的目的。
說白瞭,小秦氏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瞭三郎。她本可以助力三郎闖齣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一條屬於自己的光明大道的,但她一直在鑽牛角尖,直到最後一刻還未醒悟,可恨又可憐!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