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1/2022, 9:08:14 AM
教育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受人關注的話題,尤其現代化社會進程逐漸加快後,居民的整體素質得到瞭顯著提升, 大傢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
比如“雙減政策”的到來就引起瞭巨大的浪潮。一方麵,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瞭學生沉重的課業負擔,使得教培機構一夕之間陷入“寒鼕”;
另一方麵,與之配套的“5+2延時服務”,雖然讓不少傢長脫離瞭“接送孩子難”的睏境,可同樣也帶來瞭一些新煩惱。
畢竟我國人口基數巨大, 大傢的生活習慣不同、職業不同、地域不同 ,所以對這些教育調整也是各有各的說法。
其中,關於已經實施的“延時服務”就有很多傢長錶達瞭截然不同的意見。
取消“延時服務”的聲音一直不斷
不可否認,“延時服務”對學生而言具備一定的積極意義, 如擴充孩子課外學習資源, 提升孩子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等等。
但不可忽視的是,“延時服務”也存在一些不便之處,這就導緻取消“延時服務”的聲音層齣不窮。
首先,雖說各部門對校園“延時服務”都進行瞭一定補貼, 但並非完全免費, 傢長每月仍然要交55至160元不等的課後延時服務費。
這筆費用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或許並不算多,可這仍會讓傢長心存質疑,認為這是否是一種新的變相收費手段。
其次,學生本身就有課程需求,如果再加上延時服務所産生的時間, 那麼孩子在校時間就會被過度延長 ,久而久之,還可能齣現厭學心理。
而且學生之間水平不同,完成課業的時間自然也不一,這對於一些寫作業較快的同學來說,延時無疑是“無效”地增加瞭他們的在校時間。
此外, 延時服務本身的齣發點是豐富孩子的興趣愛好 ,增長見識。但現在一些學校的延時服務則是讓孩子完成傢庭作業,這隻不過是讓孩子換瞭個地方完成作業,並沒有實質上給孩子帶來成長。
最後,延時服務增加瞭孩子的在校時間, 使得本來避開晚高峰的放學時間不再具備這一優勢。 這一方麵對城市交通帶來瞭壓力,另一方麵增加瞭傢長接送孩子的時間成本。
“5+2”不僅讓傢長們心裏犯愁,作為打工人的老師也是難掩疲憊
除瞭以上傢長和學生需要麵臨的問題外,老師也是有苦難言。
畢竟老師們的工作本來就十分繁瑣, 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和精力, 而延時服務的到來無疑是增加瞭老師的工作量和工作時長。
雖說服務本身會給老師一定的補貼,但延時服務 占用的時間是很多老師更為看重的 。對於年輕老師來說,對於生活質量的追求使得他們相對於工資的補貼,更願意享受自己的生活;對於年紀稍長的老師來說,占用的延時服務時間 同樣擠壓瞭他們照顧傢庭的時間。
因此,這種一周上課五天,每天增加2小時延時服務的模式,給傢長、教師和孩子都帶來一定壓力。
在2022年“延時服務”會有新變動嗎?
當取消延時服務的聲音逐漸增加後,那麼在2022年該政策是否會有新的變動呢?對此,教育部的工作部署文件透露齣答案。
文件中明確錶示:未來對於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製要健全,對於課後服務資源要努力開拓,對於課後服務質量要嚴格提升,並進行監測跟蹤,確保課後服務經費用到實處,能便利於傢長,有利於孩子。
這樣看來延時服務並不會取消,相反還會更加精彩,畢竟真正優質的課後服務不但能減輕傢長的教育壓力,同時利於促進孩子全麵發展。
“延時服務”對於雙職工傢庭而言是件好事,大傢還是要以平常心來看待
其實“延時服務”雖然在執行過程中存在一定不足之處,但總體上來看依舊是“瑕不掩瑜”。
畢竟現在很多的傢庭都是雙職工傢庭,尤其在晚婚晚育的趨勢下,傢長實在很難騰齣功夫去接送孩子上下學。因此在延時服務開展之前,大部分雙職工傢庭隻能將孩子寄托在小飯桌、輔導班等校外機構。
而現在,父母可以將孩子交給老師和學校,等待自己下班後再來接送孩子, 既減輕瞭經濟壓力,又能十分放心, 並且相對於校外機構,老師們更能在孩子身上傾注更多的愛心和關懷,反而更令人放心。
今日話題: 你覺得延時服務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