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9/2022, 1:28:09 PM
1949年的10月1日,世界上發生瞭一件大事,這件大事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城樓上隆重舉行。在舊社會,婦女的地位十分低下,而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婦女也漸漸能頂半邊天,新中國當然要體現齣男女平等,在天安門城樓上,也有不少女性。
有些女中豪傑的名字咱們都是耳熟能詳,比如宋慶齡、曾憲植和林徽因等,她們各個都為瞭新中國的誕生瞭建設傾注瞭畢生的心血。
然而,除瞭這些偉大的女性,還有很多極不平凡的女性,她們仿佛是那個時代的一顆顆螺絲釘,我們無法叫齣全部人的姓名,可是有瞭她們的存在,這件開天闢地的大典纔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
她們有一個共同的代號,叫做“女便衣”。
那麼,這些開國大典中天安門城樓上的“女便衣們”,都是如何?
開國大典順利舉行,水下暗流湧動
從1840年英國人用鴉片撬開中國大門開始,中華人民便陷入瞭屈辱的曆史,一直到一百多年後的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纔重新站瞭起來,當上瞭國傢的主人,舉國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
當然,在大傢都最為高興的時候,不遠處的地方,有一個人絕對非常難受,他就是蔣介石。
在抗戰勝利以後,共産黨希望能跟國民黨好好商量一下民族的未來,全國人民都不想再次陷入戰爭的泥潭,可是蔣介石卻單方麵撕毀瞭條例,悍然發動內戰,讓中國的和平又往後推遲瞭幾年。
還好共産黨領導的解放軍在這個時候充分發揚瞭革命精神,一舉將國民黨部隊徹底擊潰,我們纔有瞭和平的生活。
蔣介石非常清楚,一旦開國大典成功舉辦,自己將徹底無力迴天,隻能帶著滿腔的遺憾孤獨此生,可是,這一切同樣是他咎由自取的結果,如果真的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結局也絕對不會變成這番模樣。
為此,他想要破壞開國大典的成功舉辦,這背後當然還有美國人的幫助。那會正值美蘇冷戰,新中國是倒嚮蘇聯陣營一方的,美國想要稱霸世界,那麼東亞地區就是個重點區域,對於即將成立的新中國,美國人也十分頭疼。
按照一些史料的記載,蔣介石是想要通過強硬的方式破壞開國大典的。
由於那會解放軍的裝備還十分落後,他們原計劃用強悍的方式直接破壞開國大典,比如派齣轟炸機前往天安門的上空發動襲擊,那會解放軍也有非常充分的應對措施,大傢都是掛實彈進行閱兵的,一旦國民黨那邊有動作,當即就會作齣防範行為。
可是,蔣介石最後也沒有乾成這件事。細細分析一下他的動機,也能理解背後的原因,首先,他當年的權力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是自己一點點地混齣來的,隻是在很多具體的手段上,他的選擇注定瞭他的失敗。
一切想法的最終目的,就是恢復當年的統治,可如今共産黨已經深得民心,全國人民歡天喜地的樣子他又不是不知道。
如果在這個時候在美國的幫助下選擇高調派齣轟炸機,天安門這可是明清時期就建造的知名地標,對全國人民都有著重大意義,如果把天安門城樓給毀瞭,那不是徹底和中國人民站在對立麵嗎?
此外,中國民族最為慘痛的記憶,便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時犯下的罪孽,如果這個時候蔣介石再用相同的方式,和這些罪人有什麼區彆呢?
就算是他破壞瞭開國大典,可是當時大局已定,國民黨的殘餘部隊已經是苟延殘喘,一次舉辦不成,大不瞭就拖一段時間再次舉辦。
此時的蔣介石已經能慢慢意識到自己失敗的根本原因,這個時候若再次站在人民的對立麵,解放軍肯定不會輕易放過他,那會他再想做任何事,都已經來不及瞭。
不過明的搞不瞭,暗的當然不會少。蔣介石可不甘心就這麼輕易失敗瞭。
當時水下的環境可謂是暗流湧動,在這場全國人民關注的大典上,兩黨之間展開過多次較量,那會北京地區有著不少國民黨特務,這些人都是被蔣介石遺留下來的。他們到瞭這個時候還在相信著,蔣介石總有一天能夠捲土重來,所以還非常“細緻”地做著自己的工作。
後來根據資料統計,在北平城剛剛獲得解放的時候,城內依然殘存著大量敵對勢力。雖然傅作義是土崩瓦解瞭,但還有大量死性不改的特務隱藏在北平城中。
在一百五十多萬人口中,特務的數量就有一萬多,想一想,平均一百多人中有隱藏著一個特務,這對於新中國的建設確實是個不小的阻礙。新中國建立後,必將考慮如何融入國際社會,這麼多的特務在暗中搞破壞,對於新中國絕對是個不小的打擊。
那會,有一個戰爭中的奇纔人物,叫做羅瑞卿,周總理專門安排羅瑞卿當瞭公安部部長,他當時最為首要的人物就是保障首都的治安以及開國大典的安全舉行。
在那段時間,北京確實抓到瞭不少特務。
比如便衣大隊的工作人員劉拴虎在巡邏的時候不經意的發現地上有個煙頭,那種牌子的香煙一般人可是抽不起的,領導乾部們也不會抽這種牌子的香煙,要麼就是有錢有勢之人。可是,北平剛剛和平解放不久,哪裏來的有權有勢之人呢?還敢當街抽如此昂貴的香煙。
因此,劉拴虎就在巡邏的時候多瞭個心眼,讓人沒想到的是,幾天後,他和同誌們真的發現瞭一個形跡可疑的人。
此人的言談舉止根本不像城內的普通百姓,站在大街上東張西望,一副在踩點的模樣,於是劉拴虎當即走瞭過去盤查,沒想到此人竟然突然掏齣匕首嚮劉拴虎刺去,大傢當即反擊,很快將此人製服抓捕。
經過細緻的盤問,纔知道此人是蔣軍留在北平的特務,而他的真實用意,竟然是在開國大典的當天引爆毛主席的車隊。
此外,在還有不到一個月進行開國大典的時候,很多要參加大典的代錶已經齣現在瞭北平亞洲飯店,為瞭代錶們的安全,也為瞭即將誕生的新中國形象,警衛員們都會對來來往往的人進行細緻的檢查。
當查到一個菜農時,他無意之中露齣的胳膊吸引瞭大傢的注意力。讓警衛員們非常想不通的是,一個農戶怎麼可能有如此白淨的手臂,根本就不像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人。
於是大傢馬上對他進行瞭搜查,經過耐心的盤問,這名“菜農”終於承認瞭自己的是特務,並且打算對這些代錶下手。
就在開國大典的前一天,還有一件非常大的事情,當時幾名警衛在城樓內聞到瞭一股刺鼻的味道,於是大傢趕緊順藤摸瓜,終於在城內找到瞭一個炸藥包,羅瑞卿馬上趕瞭過來,下令封鎖城樓,經過瞭詳細的搜查,排除瞭一切可能齣現的險情。
直到開國大典舉辦的前夕,我國的公安部門共抓獲瞭3000多名特務分子,極大程度上保障瞭開國大典的安全。
到瞭1949年10月1日那天,最為嚴峻的考驗纔剛剛到來。
“女便衣”們齣動,為保障開國大典萬無一失
此前抓捕到瞭無數特務,做齣瞭無數努力,就是為瞭最後的開國大典能夠順利進行。其實,早在1949年的8月的時候,慕豐韻便接到瞭周總理的指令,讓他建立起一支便衣警衛大隊,他們手上最為關鍵的任務,就是保衛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以及開國大典。
其中,包括一支十分特彆的隊伍,在這支隊伍中全都是由應屆高中女生中選拔齣來的,各個都是政治過硬的人纔。她們的任務看似普通,實則非常艱巨,有著很高的不確定性。
她們會以“服務人員”的身份登上開國大典的城樓上,乾的都是端茶倒水的活,如果客人有什麼需要的話,她們也會盡量去滿足,要讓各位來賓們感受到新中國建立時的熱情。
慕豐韻
韆萬不要小看這端茶倒水的活,當時麵對的特務們各個都是經過特殊訓練的“人纔”,越是細枝末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越容易被他們下手。
而且根據此前的經驗來看,特務們的“拿手好戲”就是在水裏下毒,如果不把水源掌控好,一旦被特務們鑽瞭空子,那後果絕對是不堪設想。
所以,當時在天安門城樓上的燒水工作都是有人專門負責的,這些年輕的女孩子中就有人負責死死地守住燒水壺,不會讓其他任何人接近,一直到送到首長們以及來賓們的手上,都在她們的嚴格注視之下,不會有半點差錯的發生。
除瞭盯著壺和水,還要時時刻刻注意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城樓上的一切動嚮都不能逃開自己的眼睛,特務們估計也沒想到,這些文文弱弱的女孩子竟然負責著如此重要的工作,而她們更是把心提到瞭嗓子眼,卻又不能錶露齣來。
那會毛主席和中央領導同誌們什麼時候齣發都是一件絕密的事情,就為瞭防止路上有人搞破壞,因此,在毛主席齣發前,他身邊的貼身警衛會以專綫保密電話的形式通知瞭瑞卿同誌。
這個時候,他下達瞭命令,將便衣們放到瞭中南海到天安門道路上的沿側,便衣警衛們會在首長齣發前20分鍾到崗,從這個時候就要高度緊張,時時刻刻關注著身邊的一舉一動。
當時,毛主席等領導人的車剛剛齣發,負責保衛工作的慕豐韻的心跳得非常厲害,直到最後大傢都安全的站在瞭天安門城樓上,大傢這纔重新安心瞭一些。
“女便衣們”早早到達瞭指定目的地,開始瞭自己的警戒工作,就是這些不起眼的女孩子,用自己的行動保障瞭開國大典城樓上方的安全。
還記得2019年慶祝國慶70周年的影片《我和我的祖國》嗎?裏麵有一個叫做《前夜》的故事,正是從一個小人物齣發,講述瞭那種緊張的感覺,主人公林治遠這種捨小傢為大傢的精神,正是那一代人的寫照。
從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講起,體現齣個人對於整個國傢的重要性,所有人的奉獻纔能促成開國大典的順利舉行,整部電影沒有那種氣勢磅礴的感覺,用非常詼諧平實的語言,講述瞭祖國誕生的不易。
那些天安門城樓上的“女便衣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時到如今,我們或許隻記得一個代號,而不知道她們的具體名字,可正是有瞭她們的無私奉獻,纔最終保障瞭一切安全。
無事發生,不代錶沒有危險,而是大傢齊心協力,將安保工作做到瞭極緻。
因為上麵除瞭中國人,還有蘇聯的代錶團,如果開國大典齣瞭亂子,大傢又怎麼樣去看待剛剛誕生的新中國呢?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點鍾,毛主席站在城樓上,以氣勢宏偉的語氣嚮大傢宣布瞭新中國的誕生,現場的30多萬人民群眾歡呼聲更是此起彼伏,所有中國人民都意識到,自己邁嚮瞭一個全新的紀元。
過去忍受過的屈辱,都隨著這一句而煙消雲散,未來的新中國,定將國泰民安。
“女便衣們”齣色地完成瞭這次任務,或許我們不知道她們的具體人生之路,但一定要記得她們為新中國做齣過的貢獻,她們是平凡的,同樣也是偉大的,她們是這個時代所不可或缺的。
後來,慕豐韻迴想起當天的一切,那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不知道敵人會在什麼時候齣現,也不知道他們會以什麼樣的形式齣現,但好在,在我們強大的安保係統下,敵人最終沒有齣現,他們的任何行動,都注定被我方的警衛人員發現。
迴憶過去,慕豐韻隻是淡淡說瞭句:“1949年10月1日,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