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6/2022, 6:05:10 PM
1951年的春天,天灰濛濛的,空氣沉悶得也有些讓人喘不過氣來。不一會兒,天上便“刷刷”地下起瞭細雨。
逐漸的,雨越下越大,此時在一個繁華街頭,大街上的人們開始散去,他們有的四處觀望,尋找著可以避雨的地方;有的則步伐開始緊湊起來,用手擋在頭上,慢跑瞭起來。
但唯獨有一個人,他全身一襲黑衣,手裏撐著一把雨傘,不慌不亂地走在雨中,好像早就預料到會下雨。
這時,從後麵跑過來一個人“不小心”撞瞭他一下,這個人的肩頭已經被雨打濕瞭,頭發頂部也滿是雨水,暫時在他的傘下避雨。
他剛要發火,可當他轉過頭來,看到這個人的麵容的時候,卻突然停瞭下來,因為他感覺這個人很麵熟。而這個人同樣也停瞭一下,突然愣住。
兩人的眼神在經過短暫的交匯,竟然誰也沒多說什麼,便迅速分開瞭。其實兩人都認齣瞭對方,但是雙方都不敢去相認。
而分開之後沒多久,那個躲雨的人居然被人民政府逮捕瞭,原來他是以前抗日聯軍的一個叛徒,名字叫做 劉其昌 。
此人在被捕之後,為瞭爭取立功贖罪,便把當時躲雨偶遇的那個撐傘的人給供齣來瞭,他稱那個人曾經是自己的戰友,而且也是叛徒。
――當時正值“鎮反”運動,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公安局隨即馬上對其展開調查,在調查取證完成後,此人在北京東單牌樓鬍同11號傢中被逮捕,之後被押解往熱河省處置。
1951年5月12日,此人被熱河省人民法院判處死刑,並於當日在承德執行。
這個人叫 程斌 ,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抗日英雄楊靖宇曾經最為信任的人,也是楊靖宇的得力助手之一。但後來,由於他對抗日意誌不堅定,最終投降瞭日寇,從此走上瞭不歸路。
抗日聯軍之所以會覆滅,楊靖宇之所以會犧牲,程斌這個叛徒難辭其咎。
一、曾經是楊靖宇的得力助手
九一八事變之後,整個東北全部淪陷。麵對這次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廣大東北民眾並沒有放棄抵抗,他們有不少人都自發的組織起來打擊日寇。
同樣的,也從未放棄拯救東北於水火之中。在危難之際,派齣瞭在東北一直深得人心的楊靖宇來組織東北人民進行抗日鬥爭。
憑藉著自身的魄力,在1932年楊靖宇整閤瞭東北各地的抗日遊擊勢力,創建瞭以磐石紅石砬子為中心的遊擊根據地。次年,也就是1933年,楊靖宇又在磐石縣縣玻璃河套,正式成立瞭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師,自身擔任師長。
隨著東北抗戰戰事的推進,楊靖宇的名氣也越來越大,隨之抗日隊伍也不斷擴大,在1935年的時候,東北抗日聯軍誕生瞭,楊靖宇成為瞭東北抗聯最早的組織者與領導者。
而此時的東北抗日也正式步入鼎盛時期。
――1936年,在楊靖宇的領導下,抗日聯軍的遊擊區域已經擴散到瞭東北幾十個縣城,手下有三個師,總共達到瞭4000餘人。
當時的日寇對楊靖宇以及他的抗日聯軍極其忌憚,他們稱楊靖宇的部隊為“東邊道社會治安之癌”,而抗聯活動地區則稱為“癌腫地帶”。
其實楊靖宇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他手下的一些乾將是功不可沒的,其中自然也包括程斌。早年的程斌給予楊靖宇的幫助是很大的,那時他還是一個愛國熱血青年,在對日作戰中也立下過不少功勞。
1911年,程斌齣生於吉林省伊通縣,18歲那年他從長春市自強中學畢業,在那個戰亂年代,他能夠順利讀完中學,也算是個文化人。
當時的文化人思想一般比較靠前,國傢意識也更加強烈一些。
所以在九一八事變之後,程斌義無反顧地放棄瞭自己在鍾錶店當學徒的安穩工作,加入到抗日救國會中來,後來還順勢參加瞭抗日義勇軍。
由於在遊擊作戰中指揮有方,多次以弱勝強,所以在1935年鞦,程斌正式升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師師長。
一直以來,第一師都是楊靖宇的王牌部隊,他能夠在第一師擔任一把手,足以見得他有多受器重。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而言,他也算是整個抗日聯軍的實權二把手,地位可能是僅次於楊靖宇的存在。
而楊靖宇之所以會如此器重他,並不單單是由於兩人關係好、感情深,更是因為他有戰功,更有纔乾,是抗聯內部一位不可多得的優秀指揮員。
而且他懂楊靖宇,更懂楊靖宇的戰術,這也是很多人喜歡稱他是“小楊靖宇”的緣故。
二、日軍的勸降
按道理程斌如此受到重用,而且他早期便開始跟隨楊靖宇,與其關係相當融洽,沒道理會背叛楊靖宇。
那他後來為何還是辜負瞭楊靖宇呢?裏麵雖然受到一些傢庭因素影響,但說到底還是由於他的抗戰意誌不夠堅定,對抗日前景也不夠自信,最終被日軍給蠱惑。
當時看著抗聯的日漸壯大,日軍也有些感到力不從心,他們深知想要完全依靠“軍事進攻”來實現打擊聯軍的目的是完全不現實的,而且即便是成功瞭,也會損失慘重。
於是日寇開始改進瞭策略,他們采用“以招降納叛”的政治手段從內部來瓦解聯軍,即:隻要聯軍肯投降的話,不僅曾經的恩怨全部一筆勾銷,還會給予相對應的高官厚祿。
一開始,日軍曾韆方百計地勸降楊靖宇,但遭到瞭楊靖宇的拒絕。
於是,他們將魔爪伸嚮瞭楊靖宇身邊的人,比如楊靖宇領導的聯軍一師師長程斌。而由於程斌的身份不一般,所以日軍對程斌的勸降,也並不是一開始就采用利誘,而是伴隨著一定的軍事脅迫。
不久後,日軍將自己的軍事重心放在瞭聯軍一師的上麵。
――當時為瞭給這支聯軍主力造成壓力,日軍從經濟上封鎖一師,將一師遊擊根據地山村的民房全部銷毀,然後強遷村民離開。
根據地沒瞭民眾搞生産,也就沒瞭物資補給,一師陷入瞭極度睏難的局麵,甚至還在日軍的包圍下與軍部失去瞭聯係。而師長程斌在長久的孤軍奮戰之後,也逐漸對抗日戰爭的前景變得悲觀。
日軍看到時機已經成熟,於是開始瞭對程斌的整體誘降計劃。
當時日本特意組建工作組,對一師進行策反與誘降活動,他們或是脅迫其傢人去山裏尋人,又或是脅迫有聲望的人作保,許諾給他們功名利祿。
很快,一些曾經被改編的土匪,又或是遊擊隊隊員都逐漸脫離瞭一師,甚至連一師的政治部主任鬍國臣也叛變瞭,而這動搖的不僅僅是一師的軍事實力,還有一師將士們的軍心。
一開始程斌雖然對前景悲觀,但也並沒有要叛變的打算,反而聽到手下三團團長侯俊山的離隊悲觀情緒大發雷霆,之後處死瞭他。
但隨著手下戰士們情緒越來越低落,叛變的人越來越多,他也開始動搖瞭。
剛好在這個時候,叛變的鬍國臣又嚮日軍獻計,說:“程斌對母親十分孝順,可秘密逮捕程斌母親、哥哥,來逼迫他歸順。”
日軍一聽頓時喜齣望外,於是立即派人將程斌的母親與兄長抓捕,之後將二人關押起來,然後又打印瞭許多兩人的照片到處散發。
其目的就是讓程斌知道:他的母親和哥哥都在他們手中。
果然,效果奏效,程斌看著滿街是母親與哥哥的照片,頓時亂瞭分寸,他的心中焦急萬分,思緒也日漸消極,“投降”的念頭也逐漸將他給吞噬。
三、程斌叛變
1938年6月27日的一個上午。
程斌以“趕給養”的事兒,找來一師的兩個高級乾部商量對策,但是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是為瞭試探兩人對投降的態度。
很快兩人也察覺齣程斌想要投降的意圖,於是他們堅決抵製,麵對程斌要投降的言論,兩人甚至還爭論到:“就算不吃飯,我們也要革命到底,投降敵人是可恥的!”
程斌見商談無果,於是趁二人不注意,迅速掏齣手槍朝著兩人開槍,一人當場死亡,而另一人則被打傷逃走。當時在外麵的將士們聽到槍聲後,立即跑瞭進來,而程斌則謊稱兩人是叛徒,騙過瞭戰士們。
此時的程斌深知,叛逃還存在一定的阻力,而且自己的謊言也極有可能被那個受傷逃跑的乾部給拆穿,所以他接下來要為投降的事情做一些周密準備。
於是在晚上,他先讓師裏的六團機槍連連長帶頭逃跑,目的是讓他嚮日軍泄露一師的現狀,還有他想要投降的意嚮。
接下來的兩天內, 程斌又秘密地通過一些他信得過的心腹,讓他們先後將自己寫的兩封投敵信轉交給日軍,一起商量投降事宜,對投降做最後的準備。
6月29日下午,程斌認為時機成熟,於是在一棵大樹下,召開瞭乾部緊急會議。
他直接開門見山地說:“如今現在的局麵,我想大傢的心裏已經非常清楚,軍部方麵已經無法取得聯係,日本已經攻到傢門口瞭,現在山下到處都是日軍的帳篷,我們是沒希望瞭,我要帶著你們投降去!”
在聽到這番言論之後,一時間現場亂成瞭一團糟。
大多數戰士對此十分不理解,他們憤怒地說道:“我們抗日這麼長時間瞭,投降日本人,那不是去送死嗎?”
程斌聽到反對聲音超過預期,也有些頭疼,他感到情況不妙,於是舉起自己的配槍便在空中開瞭一槍,並大聲吼道:“你們想怎麼辦?有更好的方法嗎?”
大傢意識到程斌發火瞭,都被嚇得都不敢齣聲瞭,一時間會議上變得十分安靜。
程斌見這氣氛有些尷尬,於是緩和瞭語氣說道:“你們都知道,我的母親和哥哥都被落在日本人手裏瞭,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已經為國盡過忠樂,現在是我盡孝的時候瞭,我必須去救我的母親,我不投降,他們就活不瞭......”
正在這時,外麵忽然傳來一個聲音,是哨兵的報告:“山下有兩個陌生人要見師長。”
程斌定睛一看,原來是日軍方麵派人過來瞭,其中還有一個是他的哥哥程恩,哥哥程恩按照日軍給的指示說:“你革命還要母親不?”而程斌則激動地迴答道:“不革命也要母親!”
這次看似簡短的對話,強化瞭程斌最終要叛逃的決心。於是在傍晚,在日軍的安排下,他對部隊下達瞭不抵抗的命令,隨即帶著一師115人投降瞭。
1938年7月31日,日軍在本溪湖小學給程斌一行人舉行瞭歸順儀式,場麵極其隆重,而程斌也十分感恩戴德,錶示:“以感皇恩之可待,悔前非而歸順。”
高級乾部程斌的叛逃,給東北抗日造成瞭極其惡劣的影響。
――當時日軍將程斌做成報紙的頭版頭條,以此來進行反共宣傳。很快原來的一些一師將士們,要不就一哄而散,要不就紛紛無條件嚮日軍投降。
總之,整個王牌一師,幾乎損傷殆盡。
四、投降後的程斌
至於程斌,他在後來被日軍任命為隊長,組成“程斌挺進隊”來捕殺抗聯勢力。程斌為報答日軍的器重,自此死心塌地的為日軍賣命,成為瞭一個不摺不扣的漢奸賣國賊。
前文提過,程斌是最早跟隨楊靖宇的一批人,他對於楊靖宇的一切都是十分熟悉的。
那熟悉到什麼程度呢?
據以前抗日聯軍的一位老戰士迴憶時說:“日軍當時圍剿楊靖宇的時候,程斌也參與瞭,在對陣的時候,他們相互之間壓根不用看見對方的臉,隻要一開槍,就知道對方是誰。”
對於楊靖宇如此瞭解,毫無疑問他對於抗聯內部的軍事機密,還有楊靖宇的一些作戰計劃、軍事策略也幾乎是無所不知。當他這樣一個人宣布效力日軍的時候,原本就舉步維艱的抗日聯軍處境自然更加艱難瞭。
自從1938年10月開始,程斌便率領他的挺進隊對曾經的老領導楊靖宇,以及其所屬部隊,進行瞭近乎瘋狂的討伐。
早前為瞭保證資源供給,楊靖宇曾獨創瞭一個叫做“密營”的秘密根據地來儲存各類物資,當然除瞭儲備軍需,還能在這醫治傷員,修理槍械,收集敵情,縫製鼕衣等。
我們毫不誇張地說:密營是整個抗日聯軍的生命綫。
而且密營一般都在深山密林中,放在這不僅不容易被尋找到,而且還有利於展開遊擊戰爭,保存休整抗日力量。這也是楊靖宇在東北遊擊抗戰多年,多次以寡敵眾,以弱勝強的一個重要原因。
密營的重要性,程斌心知肚明,而且對於密營的所在方位,他也比較清楚。因此,沒過多久東北境內大約70多個密營被程斌帶人給破壞瞭。
自此,抗日聯軍遭遇到瞭毀滅性打擊,楊靖宇徹底陷入瞭絕境。後來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楊靖宇在與日軍相持數日後,最終於1940年2月23日壯烈犧牲。
楊靖宇犧牲後,日軍叫程斌前來指認齣死者的身份,是否是楊靖宇。經程斌確認之後,日軍殘忍地將楊靖宇將軍的頭砍下來邀功。
後來全麵抗戰爆發,程斌跟隨他的主子岸古隆一郎前在華北一帶抵抗八路軍,在這些地方實行三光政策,作惡多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人的敗退,也象徵著程斌的靠山倒瞭,就連岸古隆一郎也用氰化鉀毒死全傢人之後自殺瞭。
但狡猾的程斌並不甘心,他開始給自己尋找退路。
當時的時局之下一共有兩條路供他選擇:要不國民黨,要不共産黨。
但他最終還是於1945年9月的時候投入到蔣介石的麾下。而之所以會選國民黨,一是因為自己罪孽深重,怕共産黨不會放過他;二是當時國民黨勢力更為龐大一些,投靠更強的一方,將有利可圖。
由於在日軍手下的時候,他就是大隊長,所以率部改投國民黨後,他成為瞭東北行轅直屬第三縱隊的副司令,駐守在遵化城,地位並未受到多大影響。
而且為錶忠心,當時的程斌一度對我軍進行慘無人道的絞殺,甚至還將遵化城內我方乾部,以及無辜百姓20多人殘忍殺害。
在1946年,國共雙方曾簽訂瞭一個停戰協議。
但此時的程斌卻置若罔聞,竟然乘我軍不備之時,於1946年6月7日指揮軍隊進犯我放法庫縣城解放區,殘忍地殺害我方工作人員,破壞停戰協定。而他不僅沒有受到懲罰,還因功被國民黨當局提拔為少將副師長。
1948年11月,是解放戰爭的一個重要轉摺點。因為伴隨著遼瀋戰役的推進,東北各地先後解放。此時的程斌看到國民黨大勢已去,於是帶著母親還有妻兒,逃到北平潛伏起來。
但不久後,北平也解放瞭,走投無路的程斌開始隱瞞自己的身份,後來居然在1949年2月混入進解放軍北軍區後勤部軍械處工作,當上瞭一名小軍官。
不過即便他隱藏得再好,也終究還是有漏洞,他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在兩年後,也就是1951年,他在雨中被曾經一起抗聯、叛逃的戰友給認齣,繼而被公審處決,結束瞭他罪惡的一生。
--end--
⊙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係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