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5/9/2022, 2:51:36 PM
1949年5月19日,陰沉天氣籠罩下的上海宋公園一片清冷蕭瑟,16位鬥誌昂揚的地下黨員在國民黨態度惡劣地押送中,毫不畏懼地走嚮“刑場”。
其中,有一對國民黨高官夫妻,丈夫叫陳爾晉,妻子喚王曼霞,他們的手緊緊相握,神色裏透著相同的堅毅與從容。
陳爾晉身著筆挺軍裝,王曼霞一襲簡單閤體的旗袍,頭發整齊挽起,就好像正在齣席一場尋常晚宴,絲毫看不齣任何即將赴死的倉皇和膽怯。
他們並肩跨步,坦然麵對敵人槍火,一次次從血泊中爬起,又一次次跌倒,直至徹底失去呼吸。
為革命壯烈犧牲的他們並不知道,那一天距離上海解放僅僅8天,王曼霞腹中6個月的胎兒本該有機會看一看這個即將重歸安穩的人間。
01,彆有用心:你是想和我離婚,還是想告發我?
1911年,陳爾晉降生在山西太原一個官宦傢族。他的父親陳傢六祖籍杭州,是清末朝廷一名武官。
昔年曾在保定武備軍官學校學習,與張勛乃是“同窗”。陳爾晉年少時,陳傢六遷居江蘇啓東,陳爾晉與父同行,在那裏完成瞭中小學的大半學業。
1929年,正在讀高中的陳爾晉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抱著滿腔熱忱離開傢門,獨自一人到廣州報考黃埔軍校,成為八期炮科一名學員。
他謹記心中夢想,一直認真刻苦汲取軍事知識,堅持參加各種艱苦的軍事訓練,以優異成績名列前茅。
2年後,“九一八”事件的爆發徹底暴露日本人的侵華野心,一心報國的陳爾晉更加堅定抗戰決心,再次考入全國僅招收6名學員的炮空偵測班,躍居軍事頂尖精英人纔行列。
他用極強的學習能力迅速掌握航空駕駛、偵測與聯絡等先進技能,充分做足和敵人“死磕到底”的準備。
學成畢業,陳爾晉進入南京中央軍校和軍械工廠當總管。由於他的專業技術知識紮實,性格勇敢正直,且能力齣眾、眼界頗高,所以漸漸博得蔣介石青睞,升任專門負責護衛總統府的憲兵隊隊長。
1937年,陳爾晉如願隨隊踏入戰場,參加瞭南京保衛戰。次年他又參加瞭台兒莊戰役和武漢保衛戰,是蔣介石身邊一道堅實的“堡壘”,保護蔣介石不受戰火侵害,深得蔣介石信任。
彼時的蔣介石根本不曾料到,他身邊這個年輕勇猛的小夥子早已是彆人覬覦許久的“囊中物”,會在未來與他漸行漸遠,讓他“損失”慘重。
時間迴到某一國民黨高官舞會,有一個漂亮的姑娘通過文強等人介紹,順利與陳爾晉相識。在交談中,兩人均發現對方與自己誌趣相投、非常默契,遂生齣和對方進一步交往的念頭。
隨著來往增多,他們慢慢對彼此心生情愫,走到瞭一起。1938年5月,陳爾晉和那位姑娘正式完婚。
姑娘名叫王曼霞,比陳爾晉小2歲,父親是安徽知名富商。優越的傢庭條件令王曼霞自小接受良好教育,談吐、見識皆不凡。
18歲時,王曼霞離開故土赴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讀書,受學生進步思想影響,毅然加入青年團。
21歲,學業有成的她聽從上級安排,至西安、南京和上海等地組織學生運動。2年後,王曼霞成為組織一員,被上級分配到秘密戰綫,
當瞭一名由周總理直接領導的高級女特工。陳爾晉率軍調防長沙之際,王曼霞正巧收到周總理的指示,到湖南收集情報。
某日,有個叫文文修的人悄悄告訴王曼霞:明天晚上國民黨高層有一場舞會,希望您能同當中某位喚陳爾晉的高炮團長“交”個朋友。
王曼霞上報周總理,得到他的許可,按照計劃成功接近陳爾晉。但她並沒有著急告訴丈夫自己的“真實身份”和組織對他的“拉攏之意”,而是繼續如常活躍在上層社會,偷偷為組織收集各種有用信息。
直到某天,王曼霞照舊齣門同“閨蜜”打麻將,早對妻子“早齣晚歸”行跡産生懷疑的陳爾晉特地抽空尾隨其後,親眼目睹妻子與幾個不同年紀的男女走入一間樓房,一待就是5個小時。
淩晨2點左右,王曼霞離開小樓迴傢。正當她想問丈夫去哪裏時,一直跟著她的陳爾晉推門而入。王曼霞不待丈夫開口,搶先問道:“你去哪裏瞭?”
陳爾晉笑瞭,他一邊關門,一邊反問妻子:“那你先告訴我,你去哪裏瞭?”
王曼霞張口想迴答“打牌”,被陳爾晉及時打斷。陳爾晉搖搖頭,錶示:“彆說打牌,我注意你好幾天瞭,今天更是跟著你在那棟小樓外待瞭5個小時。你講實話吧,我們好歹夫妻一場,我不想被你濛在鼓中。”
王曼霞眨眨眼,安靜走迴房間,從梳妝台夾層抽齣一本《共産黨宣言》遞給丈夫,說:“如你所見,我是一名黨員,你看你是和我離婚,還是去告發我?”
她的一雙漂亮眼眸認真注視著陳爾晉,猶如一名罪犯坦然等待審判結果。陳爾晉沒想到妻子隱瞞自己的是如此“大事”,他的心瞬間亂瞭:
一方麵,他是國民黨高官,受蔣介石信賴倚重,可同時他也對蔣介石在抗日中的態度和國民政府內部腐敗有點兒不滿;另一方麵,陳爾晉確實真心愛慕王曼霞,不想懷有身孕的王曼霞就此丟掉性命。
在陳爾晉糾結關頭,王曼霞拍拍他的肩膀,對他說瞭一句話:隻有共産黨纔可以拯救中國。陳爾晉的嘴唇動瞭動,似乎打算反駁。
王曼霞阻止瞭他,告訴他:“你莫急著提反對意見,且先看看共産黨的著作,瞭解一下我們的組織吧。”
實在想不齣一個答案的陳爾晉默許瞭王曼霞的話,二人之間緊綳氛圍得到些許緩解。
02,攜手風雨: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次日,王曼霞果然拿齣部分紅色書籍給陳爾晉閱讀,並詢問上司周總理是否願意抽空見一見陳爾晉。
不久,恰好到武漢齣任國民政府政治委員的周總理藉機嚮陳爾晉夫婦發齣邀請,與他們在黃鶴樓見瞭一麵。
沉浸在紅色思想裏的陳爾晉和周總理相談甚歡,慢慢動搖瞭立場。次年,陳爾晉加入組織。
原本,上級想叫陳爾晉、王曼霞夫婦直接奔赴延安,可周總理提齣相反建議,他說陳爾晉位居國民政府高官,不易暴露身份,還是長期在國民黨高層潛伏比較穩妥,為組織繼續收集提供關鍵情報。
就這樣,陳爾晉和王曼霞夫婦成為我黨埋藏在國民政府深處一枚有利“棋子”,裏應外閤、攜手作戰,為組織的發展做齣巨大貢獻。
1939年,陳爾晉遵循國民政府安排,到西安中央軍校分校擔任教官,收獲學生蔣緯國的尊敬。
1940年,長沙遭日軍惡意轟炸,履任國民軍1戰區高炮大隊大隊長的陳爾晉數次請命作戰,均無所獲。他非常惱怒,頂著敵軍又一次侵襲,大聲朝將士們喊道:“古話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兄弟們,隨著我一起衝啊!”
話罷,他即率先跑入陣地,親自操作高炮痛擊敵人飛機。此場戰役,陳爾晉的隊伍一共擊落敵機4架,重傷1架,有效打擊瞭日本人的囂張氣焰,鼓舞瞭華夏軍民的抗日激情。
1943年,陳爾晉升任國民軍3戰區副司令、參謀長。抗戰結束,他與夫人重歸,售賣傢中財産房産,悄悄購買武器彈藥支援解放區。
陳毅知曉後,不住誇贊陳爾晉乃華野“後勤部長”。
03,同生共死:他們犧牲在瞭新中國的“門檻兒”上
1949年,陳爾晉調任國民軍4兵團,擔任中將副司令與參謀長一職,依然留守上海。
他依照周總理通過陳修良傳達的指示,親自擬定策反國民軍起義的方案,準備同海軍聯手配閤,活捉正在上海拼死一搏的蔣介石。
但很可惜,這份仍在敲定的計劃被藏在地下組織的叛徒盡數齣賣給國民政府警察局局長毛森。毛森直接派特務闖入陳爾晉的傢中,當場抓捕正懷有身孕的王曼霞。
隨後,毛森又根據叛徒指認,齣動大批兵將,到隱秘接頭點成功捕獲多位成員。唯有聽到風聲的陳爾晉及時轉移至工人碼頭住宅區,暫免一難。
然而緊追不捨的國民軍很快來到這片區域,拿著高音喇叭不斷喊話:如果陳爾晉再不主動齣來,他們就會炸平此片區域。
陳爾晉不忍無辜兄弟因自己喪命,遂扔掉武器,從容無畏地走嚮毛森。
為瞭從陳爾晉、王曼霞等人口中套齣有用信息,毛森下令對他們施行嚴厲酷刑,可陳爾晉等人始終咬牙堅持,不肯袒露半分秘密。
毛森無奈,隻得換瞭一種方式,告訴陳爾晉:隻要他招供,蔣介石願意釋放他。陳爾晉毫不猶豫地拒絕瞭。毛森又用同樣話術誘惑王曼霞,王曼霞亦沒上當。
他們的堅定態度觸怒毛森,令毛森生齣“斬草除根”的殘忍念頭。1949年5月19日,毛森下令把陳爾晉、王曼霞夫婦和數名成員一塊送到“宋公園”行刑。
陳爾晉、王曼霞等人犧牲的那天,距離新中國成立隻有不到5個月的時間。世人說他們是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倒”在瞭“門檻兒”上。
1953年春天,中央政府嚮陳爾晉和王曼霞的年幼遺孤陳冠寜頒發烈士證書,上麵有毛主席親筆寫下的“永垂不朽”4個大字。
文/硃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