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9/2022, 12:30:13 AM
2021年,高分紀錄片《無窮之路》讓不少人認識瞭香港主持人陳貝兒。3月3日,陳貝兒獲評“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3月8日,陳貝兒在廣州接受瞭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對於獲評“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陳貝兒錶示“感恩”,“如果我真的有感動到彆人,那是因為我自己首先被村民們生活的改善以及國傢的發展所感動。”她透露,《無窮之路》的姐妹篇將於4月開機。而已經上綫的《傳承之路》中,她作為廣州非遺推薦官,將帶領更多的人感受廣州非遺文化的魅力。
人生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每一天都有感動的事情發生
12集紀錄片《無窮之路》嚮觀眾講述感人故事,陳貝兒一行5人曆時3個月,穿梭全國6個省份,深入10個地區。走到大峽榖,踏進戈壁沙漠,進入川藏高原,完成瞭拍攝。
陳貝兒坦言2021年2月接到香港TVB拍攝任務的時候,心裏完全沒有預計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因為很多地名我都是第一次聽,比如懸崖村。我就像一張白紙,做最充分的準備,到那些地方,去看、去聽。”齣發之前做瞭很多功課,包括鍛煉體能,找老師“惡補”普通話。
陳貝兒
陳貝兒透露,在《無窮之路》的規劃中,劇組在選擇拍攝地點以及人物方麵也是有考慮過的,“我們選有代錶性的地點,通過村民們的故事在節目中把成果呈現齣來。”
一路走來,陳貝兒認識瞭很多朋友,“村民們、受訪者都是我學習的對象,他們對於生命的那種堅持,他們不怕艱苦的那種心態,對我非常有啓發,所以一路拍下來,我都覺得這不隻是一項工作,而是人生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雲南怒江,以前過江全靠溜索,鄉村醫生鄧前堆37年堅持為村民看病,來迴兩岸全靠溜索,隻為守護一個約定;從小生活在懸崖村的90後“懸崖飛人”拉博,因接觸瞭互聯網,現已是小有名氣的“網紅”……陳貝兒說,“每一天都有感動我的事情發生,這個過程當中遇到的朋友,我們現在都有在聯係。”
《無窮之路》姐妹篇即將開機,繼續講好中國故事
不少觀眾贊《無窮之路》充滿人文關懷,“有同理心,真!”《無窮之路》的主創團隊“走進”當地村民身邊,讓主持人陳貝兒以“體驗者”的身份,與當地人交流,身處其中。為瞭拍攝懸崖村搬遷的原因,陳貝兒兩次攀爬天梯上懸崖村,來迴共一萬多級,每次花費十幾個小時;在去怒江拍攝時,陳貝兒不顧危險,親身體驗瞭過去當地人過江用的溜索。
為什麼要身體力行?陳貝兒透露,“團隊並沒有給我壓力,跟我說要是沒能登頂也沒關係,總有其他的方式可以錶達這個故事。但是我覺得自己一定要爬過這天梯,要經曆村民們之前世世代代都在經曆的那個艱難,然後隔天去他們新的安居房體驗他們改善後的新生活,我纔能更深入地理解他們整個生活的變化。”陳貝兒說,“我們團隊的初心就是要真,要真實地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故事呈現齣來,這樣也就更有說服力。”
一路下來,難忘的記憶很多,“我們去瞭大涼山的懸崖村,去瞭雲南的怒江,也去瞭大西北戈壁灘,還有海拔4000多米的理塘,在每個地方都認識瞭很多新的朋友,從他們臉上我能感受到他們對於現在生活的滿足,從他們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他們對未來的信心,這些都讓我非常的感動。”
《無窮之路》讓觀眾很有共鳴感,網上“繼續拍下去”的呼聲也很高。“我們團隊也在發掘其他動人的中國故事。”陳貝兒錶示,“《無窮之路》姐妹篇四月就要開機。”
《無窮之路》,一語雙關,是緻富之路,也是沒有窮盡的發展之路。
探訪廣州非遺,全新紀錄片《傳承之路》上綫
陳貝兒主持的全新紀錄片《傳承之路》已於2月24日在埋堆堆APP全網獨傢上綫。《傳承之路》由廣州埋堆堆科技有限公司齣品、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指導。
為瞭讓更多的人感受廣州非遺文化的魅力、瞭解非遺項目的傳承和創新,廣州非遺推薦官陳貝兒在節目中帶著觀眾走訪羊城,一起尋找嶺南風情,瞭解、認識廣州的非遺,“已經拍瞭粵劇、洪拳,還會繼續拍下去。”她說,“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寶貴的傳統文化資源,很高興能采訪到非遺傳承人們。傳承之路雖不易,正是因為他們的堅守和行動,纔讓更多的傳統文化得以流傳。比如,粵劇博物館的設立讓更多遊客瞭解其中的文化,而洪拳也被成功地帶進校園強身健體。”
在《傳承之路》裏,陳貝兒來到廣州市白雲區竹料,拜訪瞭洪熙官洪拳嫡傳第七代傳人、廣州市級非遺洪拳代錶性傳承人馮亦慧師傅,帶領觀眾感受洪拳的魅力和傳承之不易,她還跟著師傅學短肘五形拳“龍虎豹蛇鶴”,有模有樣。
“真的難得有機會可以采訪到洪拳的第七代傳人馮師傅,他也教我打洪拳,我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大傢都要多認識和知道的非遺項目。我看到很多小朋友,他們從小就去學洪拳,身體健康不用說,整個精神狀態、心理狀態都非常好。因為能打洪拳能鍛煉他們堅毅、堅持的精神。”陳貝兒迴憶拍攝那天跟著小朋友一起紮馬步,“紮馬步是基本功,要夠穩,但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他們每天要紮20分鍾到半個小時,而我纔紮瞭五分鍾,就已經腳軟瞭。所以我覺得小朋友從小鍛煉心智、身體,洪拳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項目,感受習武之人的毅力和堅持。”
《傳承之路》中,陳貝兒走進永慶坊、來到粵劇藝術博物館。在這裏,陳貝兒迷上瞭粵劇文化,她帶著大傢遊覽豐富多彩的粵劇藝術展品,瞭解粵港之間悠長的文化交流曆史。
在紀錄片中,一幅幅真情流露的畫麵讓大傢看到瞭陳貝兒滿滿的親和力和她對保護非遺文化的熱忱,再次為觀眾講述瞭一個動情的“非遺傳承故事”。
《傳承之路》邊拍邊上,接下來的內容正在安排中。“舞獅、廣綉,這些都在計劃之中。”陳貝兒說,“傳承之路任重道遠。希望通過紀錄片《傳承之路》,能讓更多人瞭解和傳播非遺文化。希望更多的朋友們看過節目後,來到我們的大灣區,來到我們的廣州,去親身體驗非遺文化。”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素芹 實習生 梁惠乾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素芹 實習生 梁惠乾 部分來自埋堆堆app
視頻/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張素芹 實習生 梁惠乾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戴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