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3/2022, 7:52:48 PM
為瞭對建立新中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將領和士兵進行錶彰,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瞭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授銜儀式。
軍官軍銜的評定依據為任職、素質、能力、資曆和軍功五個方麵,是以最公平的公式授予軍銜。在這次授銜儀式中,從元帥到士兵,都會被授予軍銜,佩戴勛章。
1955年授銜時,三名原國軍將領授上將軍銜,為何傅作義、程潛未授銜?要知道傅作義和程潛都是赫赫有名的將領,有著齣色的軍事纔能,究竟是何原因讓他們未授銜呢?
“布衣將軍”傅作義
傅作義,山西榮河人,生於1895年6月27日。世人將傅作義稱作是“布衣將軍”,這與他自身的經曆有關。傅作義早年離開傢鄉,在途中不注意節省,花費相當大,甚至還與人藉錢。
寒假期間,傅作義迴到傢中,父親沒有因為他花錢大手大腳而責備,將他帶到黃河邊,讓他脫掉鞋襪跳入水中。
傅作義的父親說“我的錢就是這樣掙來的”,聽聞此言,傅作義心中頓感愧疚,此後一生節約簡樸,“布衣將軍”的稱號由此而來。
1910年,傅作義考入太原陸軍小學,受到資産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同年10月,武昌爆發辛亥革命,太原響應起義,傅作義在中擔任起義軍學生排排長,跟隨起義軍總司令共同抵禦清兵。
彼時,傅作義纔十五歲。1912年,傅作義保送陸軍中學,學習軍事課程,後以優異成績畢業,於1915年升入保定軍官學校。
1918年9月,傅作義順利畢業,迴到山西參加晉軍,任少尉見習官。1919年1月,傅作義任中尉排長,在此後的七年間,傅作義步步高升,最終成為中將師長。
1928年南北統一,傅作義率兵奔襲涿州。10月初,傅作義找尋機會入侵奉軍腹地,攻占涿州,給予奉軍緻命一擊。
但晉軍主力部隊連連敗退,紛紛撤離,而涿州已被奉軍圍得水泄不通。孤立無援的傅作義無奈之下,隻能被動等待支援。傅作義率領不足萬人的部隊,在涿州死守百日。
傅作義的上級見死守涿州毫無意義,授意傅作義於奉軍議和,後談判成功。曆經涿州一戰,傅作義聲名鵲起。
以筆者看來,傅作義的功績並不小,偉人曾評價他“你是北京的大功臣,應該奬你一枚天壇一樣大的奬章”。
被偉人盛贊的傅作義,是一個抗日愛國名將,不僅在戰場上有著巨大貢獻,而且在水利事業中也做瞭重要貢獻。
“頌公”程潛
程潛,字頌雲,1882年生於湖南,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程潛是同盟會元老級彆的人物,因其資曆深厚,參加瞭大大小小的戰爭,被人尊稱一聲“頌公”。
1900年,十八歲的程潛於嶽麓書院讀書,在瞭解時局後,他決心棄文從武,從此走嚮瞭革命的道路。1905年,程潛加入同盟會,在與孫中山麵談後被孫中山的個人魅力所徵服,成為他的忠實追隨者。
1927年,李德鄰藉故扣押程潛,聲稱程潛性情暴戾,西徵後更為囂張跋扈,此後將程潛睏於漢口。1929年3月,蔣介石與李德鄰矛盾深化,鬧得不可開交。
程潛不顧此前與李德鄰的矛盾,以大局為重,為其四處奔走,以求矛盾於內部和平解決,避免內耗。
1935年,程潛升為二級陸軍上將,任總參謀長一職。1940年,程潛調任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直到抗戰勝利。關於程潛,其實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1952年的春天,偉人特意邀請來北京開會的程潛來傢中做客。飯後,兩人邊走邊聊,不知覺就走到瞭中南海邊。
偉人說:“前人對中南海曾有‘翡翠層樓浮樹杪,芙蓉小殿齣波心’的贊譽,今日置身其間,不知頌公有何感受?”程潛笑著說名不虛傳。
偉人看到湖邊停瞭一艘小船,便提議劃一劃船。兩人在船上坐穩後,偉人拿起船槳就要劃船,程潛連忙說“使不得,使不得”,但偉人並不在意這些細枝末節,劃著船就嚮湖中央駛去。
就程潛不顧前嫌為李德鄰四處奔走這件事,在筆者看來是十分深明大義的。偉人曾經點評程潛:頌公搞瞭幾十年,幾起幾落,始終沒有被打倒,不簡單。
這份不簡單,不知包含瞭多少程潛身上的優良品質,不愧被世人尊稱為“頌公”,實在是擔得起這份尊敬。
未授銜的原因
1955年授銜時,為瞭褒奬在戰場上英勇頑強、對祖國做齣巨大貢獻的人,所有被授銜的人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提瞭一個軍銜等級。
授銜的本意是為瞭褒奬,但傅作義和程潛二人早已是上將的身份,所以不可能再授予他們上將軍銜。可往上將軍銜再升一級就是元帥,授予二人元帥軍銜就更不閤適瞭。
元帥名額既定,不可能抽齣兩個給傅作義和程潛,這對其他人不公平。況且,傅作義和程潛已經不在軍中擔任職位,因此也就不需要授銜瞭。
小結
說到底,授銜隻是一種儀式。傅作義與程潛二人對國傢的貢獻有目共睹,不論授不授銜,他們在我們心中都是有著愛國情懷和抗戰精神的好將領。
其實不管是元帥或是上將或是士兵,都值得我們嚮他們學習。因為他們都是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優秀中華兒女,因為他們的勇敢抗爭,纔能建立新中國,纔有瞭如今的和平年代。
已授銜的,我們尊重,未授銜的,我們仍然尊重。因為他們都秉著與國傢共存亡的信念,頂在戰場的第一綫。
他們教會瞭我們,何為愛國。愛國不是整天掛在嘴邊說說,不是對此不屑一顧,不是嬉笑玩鬧,而是嚴肅的、莊重的、神聖的事情。
車爾尼雪夫斯基道“愛國主義的力量多麼偉大呀!在它麵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麼呢!在它麵前,人本身也算得是什麼呢!”。
顧炎武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魯迅更是錶態“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古今中外的名人已將自身的愛國信念全盤托齣,如今我們更是深刻體會到戰士們的愛國信念,我們也應當力所能及盡到愛國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