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0/2022, 11:37:01 PM
說起切・格瓦拉,相信大傢都不陌生。
切・格瓦拉是阿根廷馬剋思主義革命傢,早先是一位醫生,有點類似於魯迅,更是古巴革命的主要人物,古巴在其幫助下完成革命後,纔建立起社會主義國傢,實現真正的獨立。
但所謂槍打齣頭鳥,
在那個熱血革命的年代,切・格瓦拉在僅39歲的年紀,壯烈犧牲,網上對其死亡前的具體情形,可謂是眾說紛紜,
以下就來談談關於他的死亡紀實。
切・格瓦拉
一、被捕前(事實無爭議)
切・格瓦拉在被殺害的前兩年,是到玻利維亞從事遊擊戰活動的。當時本國的共産主義者將茂密的熱帶雨林地區交給切・格瓦拉進行訓練。切・格瓦拉和他的夥伴們改變瞭遊擊隊的進攻和防禦的作戰方式。
但本國的總統是不允許這樣的“叛國”行為存在的,在知曉切・格瓦拉的一係列行動後,揚言一定要將其殲滅。於是下令本國軍隊進行大規模搜尋。
但就在切・格瓦拉和同伴們開始進行遊擊戰爭時,綜閤環境惡劣、主觀形勢分析錯誤和美國援助當地政府軍隊等因素,再加上遊擊隊伍裏的一名逃兵嚮敵方泄露切・格瓦拉所在的駐紮地,於是切・格瓦拉左腿受傷被捕。
至於被捕後的情形就各有各的說法瞭。
二、活著!(版本一)
當時,在雙方衝突期間,有幾個敵方士兵想要接近受傷的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喊的是:“不要射擊!我是切・格瓦拉,我活著對您來說比死更有價值”。
但這樣的舉動不符閤切・格瓦拉---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一個即使取得浴血奮戰的成功後,依然義無反顧地到更需要革命的地方進行頑強鬥爭;即使掌握令人艷羨的權力,也不屑於在政治領域明爭暗鬥的形象。不是奉承,是熱血;不是腐朽,是反抗。
所以,單單這幾個字眼和語氣,就可以判斷齣,這一猜測的可信性不高,存疑度很高。
三、開槍吧!(版本二)
在切・格瓦拉被捕時,敵方都不知曉他的身份。但通過切・格瓦拉身上佩戴的
勞力士手錶
可以斷定是切・格瓦拉本人,
故總統巴裏恩托斯
得知這一消息,立馬下令將切・格瓦拉處死。
切・格瓦拉被關押在一所破舊的學校宿捨裏,玻利維亞軍官問切・格瓦拉幾個問題,他沒有任何迴應。到第二天下午,切・格瓦拉雙手被綁,被一位當地的陸軍中士槍決瞭。
據說這位中士在決定開槍之前是有點手抖的,所以他用喝酒來壯膽,來到關押切・格瓦拉的囚間裏,坐在椅上的切・格瓦拉見此,站起來,直視這位中士,他說瞭一句:
“我知道你要在這裏殺死我。開槍吧,膽小鬼,你要殺死的,是一個男子漢!”
這句話成功惹怒瞭中士,中士立馬舉起槍將其槍決,切・格瓦拉倒在瞭槍下。但槍決的部位也有眾多猜測。
有的認為是麵部和喉頭,但絕大多數認為是雙腿,
因為比起第一種說法,麵部得保持完整來確認是切・格瓦拉本人,這麼做,也齣於所謂“正義”的緣由――可以假裝成是在雙方激戰時,切・格瓦拉腿部受傷而非進行槍決處理。
但是這一說法存在漏洞,槍口對準的是腿部,但腿部並不是緻命部位,那切・格瓦拉是如何失去生命跡象的呢?流血過多而亡?傷口感染發炎高燒而亡?還是不隻有腿部一處槍傷?這又引齣瞭另外的猜測,但至今還未有確鑿的證據。
四、羅德裏格斯口述版本(版本三)
可信度高的,還是這個版本。
根據英國《獨立報》的相關報道,原是
美國古巴裔中情局的特工費利剋斯・羅德裏格斯
是逮捕切・格瓦拉行動的一員。他的主要任務是保證被關押的切・格瓦拉活著,並且負責將其押送至巴拿馬接受審訊。
他在接受BBC采訪時,這樣迴憶道,在逮捕切・格瓦拉的時候,雖然切・格瓦拉衣衫襤褸,看起來相當落魄和狼狽,靴子也不知道哪裏去瞭,隻有一雙皮鞋,
但是從他身上,絲毫看不齣有一絲惱怒和泄氣,甚至臉上還帶著笑,心情看起來很愉悅。
還同意敵方在將他帶走時閤影留念,沒有一絲慌亂。
有個細節很有意思,是羅德裏格斯與切・格瓦拉在關押房間裏的對話。
“切・格瓦拉,我想和你談談。”
“沒有人能夠質問我。”雙手被繩索緊捆,傷口在流血,但切・格瓦拉大義凜然,姿態一點都不像俘虜。
“司令官,我來不是審問你。我們的理想不同,但我很佩服你。我還是想和你談談。你曾是古巴的一名部長,看你現在的樣子!你成瞭這樣,是因為你自己的理想。盡管我認為它是錯的,不過我還是想和你談談。”
說完,羅德裏格斯示意看守解開切・格瓦拉的繩索。很有好好談談的誠意。
他繼續問道“你,一個醫生,做瞭古巴國傢銀行行長。醫生懂經濟學嗎?”
“你知道我如何成為古巴國傢銀行行長嗎?” 切・格瓦拉嘴角上揚。
“有一天,我們開會,卡斯特羅進來說,要找一個恪盡職守的經濟學傢(economist)。我聽錯瞭,以為他說要找一個恪盡職守的共産主義者(communist),所以我舉起瞭手。卡斯特羅(古巴革命領導者)就選擇我做瞭古巴經濟的領軍人。”
還真是上天注定。偶然的聽錯,導緻必然的結果。
怪不得,這位革命銀行傢上任後,立即提齣廢除貨幣的主張,建立 “不用錢的文明”的製度。
羅德裏格斯轉到下一個話題:“你是一個外國人,你入侵瞭玻利維亞的主權領土。”
切・格瓦拉嗤笑道:“你不可能理解革命的原因。”
“我在為玻利維亞流血。”說完,切・格瓦拉指嚮身邊的一具屍體,是他死去的戰友奧卡:
“看看這個人,他在古巴,得到瞭他想要的一切。然而,他來到這裏,就這樣死瞭。甘願犧牲,因為他相信他的理想。”
羅德裏格斯沉默瞭,談話到此結束。各自的信仰不同,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談判不意義。
本來美國當局是想將切・格瓦拉押到巴拿馬進行審訊的,但卻遭到當地(玻利維亞)最高軍事指揮部的堅決反對。所以羅德裏格斯接收到的是將切・格瓦拉立即處死的命令。(玻利維亞最高軍事指揮部發瞭兩個密碼--500和600,500錶示切・格瓦拉本人;600錶示死)
當時羅德裏格斯因為電話裏的雜音聽不清,請求再發一遍密碼時,確實是500和600,不是700(錶示活著)。
收到這個命令,羅德裏格斯也是愣瞭下,他說:“我曾試圖阻止行刑,但沒有成功。”命令如山,唯有服從。
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當時玻利維亞沒有死刑這一律法,最嚴酷的刑法也隻到判處30年有期徒刑,但當局怕本國的監獄無法關住這麼一個令人聞風喪膽、望風而逃的激進革命傢;
還有,審判切・格瓦拉勢必會引發另一場國際災難,綜閤這種種“進退兩難”的因素,當局隻能下令處死這位英雄共産主義者。
羅德裏格斯繼續補充道,經過這許多年,他依舊記得,當他嚮切・格瓦拉宣布將被處死的結果時,切・格瓦拉的錶情十分鎮定,嘴裏說著“這樣也好,我根本就不該被活捉。”當在問及有沒有什麼要轉告傢人時,切・格瓦拉隻說瞭句“告訴我妻子讓她再婚,過得幸福。”
而後,切・格瓦拉走嚮羅德裏格斯,與之握手,並擁抱瞭下。羅德裏格斯走齣囚間,吩咐持槍的士兵
“這個人應該死於戰傷,不要朝臉上開槍。”
就在當天(1967年10月9日)下午一點十分之二十分期間,切・格瓦拉倒在瞭槍下。至於槍口對準哪裏、共開瞭幾槍,如上文版本二,尚未清楚。
接著是玻利維亞當局指使軍醫將切・格瓦拉的雙手砍下,用來驗證身份。而後遺體被運到一傢醫院對外進行展示,在三天後的午夜時分,另一名古巴裔中情局特工將遺體秘密送往還在擴建的
瓦耶格朗德機場
。
切・格瓦拉的墳墓沒有作任何標記,除瞭知情人士,誰也不知道切・格瓦拉的靈魂被安放在何處。
但即便如此,連同敵方,幾乎所有的西方人士,下到農民、上到領導者,無不受到切・格瓦拉精神的影響,切・格瓦拉無處不在,如影隨形。
現今,已經成為流行於世界的文化符號,一個獨立和自由精神的標誌。
五、記者日記版本(版本四)
這一版本,可信度是最高的。
有位記者,名叫雷希納爾多・烏斯塔裏・阿爾塞,是玻利維亞人,曾目睹過切・格瓦拉的遺體(即在醫院對外展示時),決心披露切・格瓦拉的死亡真相。
因此,阿爾塞進行瞭40多年的調查研究,訪問過切・格瓦拉的戰友們以及其他與之有直接或間接聯係的人們;也查閱瞭當地軍方的機密文件,最終寫成瞭一本書,名為
《切・格瓦拉――一個偶像的人生、毀滅與復活》
。敘述瞭這位平凡領袖的傳奇人生和人格魅力。
書中有一處是這樣描述槍決時的情景的。持槍的士兵,叫馬裏奧・特蘭,他一腳踢開囚門,走進後用身子關門,接著是短暫又漫長的幾秒鍾沉默,馬裏奧並沒有立馬開槍,而是用M1型卡賓槍口對準切・格瓦拉。接著是以下的對話。
“坐下!可憐的傢夥。”
“乾什麼?你要殺我嗎?開槍吧!您要殺的是個男子漢!殺我啊!殺我啊!”
切・格瓦拉的眼神幾乎讓馬裏奧崩潰,有一種泰山壓頂的感覺。
馬裏奧還是沒有扣動扳機。
切・格瓦拉再添一把火,“婊子養的,殺我啊!殺我啊!……”
“你纔是婊子養的!”
直到這時,馬裏奧纔好像緩過神來,開瞭第一槍,打中瞭切・格瓦拉的右前臂,子彈穿過一根近1厘米粗的血管。
血噴湧而齣,切・格瓦拉倒地,馬裏奧想著大量失血足以令他命喪黃泉瞭,故走齣囚間,但間外的一位士兵慫恿馬裏奧“笨蛋!迴去給他一梭子!”
馬裏奧重迴囚間,切・格瓦拉說道“痛快點兒!”
接著響起瞭兩聲槍響,分彆穿透左肋和頸項,但切・格瓦拉還在大口呼氣。另一名叫萬卡的士兵看不過去,索性再給一槍,直擊心髒,切・格瓦拉徹底沒瞭呼吸。
自古以來,流血犧牲的革命戰士不計其數。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己所能填補曆史空白,使他們的精神流芳百世。追溯其曆史,是為瞭更好地銘記,我們後人乘涼,自然不能忘瞭前人栽樹的艱辛。
對關於切・格瓦拉更具體的記錄,可以閱讀上問題提及的那本書,相信你們會有意外的收獲和不同的思考。
文獻列錶
[1] 程冰.“切・格瓦拉”的鮮活與《切・格瓦拉》的蒼白[N].華中電力報,2000年。
[2] 陳永傑.傳奇切・格瓦拉[N].21世紀經濟報道,2007年。
[3] 郭雪晴.英雄的創造與隕落[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9年。
[4] 邵鵬.切・格瓦拉思潮對青年價值觀的影響與引導[M].中國青年研究,2014年。
[5] 楊煌.切・格瓦拉的“新人”觀[N].北京日報,2017年。
[6] 鄭遠濤.傳奇革命者 切・格瓦拉[N].英語輔導(瘋狂英語中學版)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