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傳媒硃亞君專欄】副總編純玲策劃瞭一本談焦慮的書,齣書前看到整份稿子,能量太強大瞭,居然可以把那麼幽微、難以與人言的慢性焦慮(焦慮是一切精神睏擾的根源啊,他甚至侵蝕我們的人格,壓抑入潛意識),剖析到那麼有深度,而且清晰。​

讓我這總是焦慮的人精神一振,立刻跟純玲說,我要認識作者,馬上。​

而後我纔知道,能夠那麼深刻,因為莊博安自己就是一個慢性焦慮的患者,甚至因此長期有瞭強迫癥與憂鬱癥,學瞭心理學他纔開始拆解自己,也拆解焦慮,檢視裡麵的完美主義與災難性思考,並且自我修復。​

從高中到大學時期,深陷在每日超過八小時「強逼自己不斷開關門檢查的」強迫癥,以及被掐緊咽喉般難以喘息的絶望憂鬱癥,僅能每日祈禱自己隔天不會再醒來的博安心理師,用他令人疼痛的經歷,想告訴讀者,雖然傷痛的童年就像戰場,而你好不容易纔逃脫,你再也不想迴憶與迴去,但療癒焦慮,我們需要迴去。迴去找到當年痛苦、還是小小孩的你,幫他把痛苦說齣來、幫他把眼淚流齣來,然後輕輕擁抱他,告訴他:「謝謝你,保護瞭當年的我。」​

在我們辨解那些慢性焦慮下的:恐懼、憤怒、愧疚、嫉妒、挫摺、悲傷、孤獨等負麵情緒之前,讓我邀請你(尤其是深夜還睡不著的你)一起來讀讀莊博安心理師的這篇序:​

我如何從強迫癥、焦慮癥、憂鬱癥等黑色深淵中走齣來?

作者為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錶i-Media 愛傳媒立場。

# 焦慮 # 強迫癥 # 憂鬱癥 # 硃亞君 # 愛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