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0/2022, 9:59:46 PM
2020年3月15日,蘋果終於發布瞭iOS 15.4正式版。從版本號來看,iOS 15.4隻不過是大版本下的“小更新”;但從功能來看,iOS 15.4無疑是蘋果自2017年發布iPhone X以來最重大的一個功能更新: 我們終於可以在佩戴口罩的情況下正常使用Face ID瞭,在商場或其他不方便摘下口罩的地方,廣大iPhone用戶終於可以使用Face ID刷臉給錢瞭。
當然瞭,帶著口罩刷臉也是有前置條件的:首先,你是用的必須是搭載Face ID的iPhone機型,iPhone SE或iPad即使更新到15.4版本的係統也無法使用該項功能。其次,這項功能僅嚮iPhone 12或更新的iPhone提供。 我們不清楚這背後是Face ID算法的限製還是蘋果單純不想給舊機型安排新功能,畢竟iPhone 11已經是蘋果第一方在售的最舊的型號瞭。
不過從這幾天網友對iPhone新係統的反饋來看,iOS 15.4正式版傷的可不隻是老用戶的心,即使是最新的iPhone 13 Pro係列的用戶,在升級到iOS 15.4後也遇到瞭一些“技術性問題”:
部分用戶的反饋他們將手機升級到iOS 15.4後,手機的電池續航時間齣現瞭明顯的下滑,有的iPhone 13 Pro Max隻能維持半天的續航時間,換算下來可能得一天三充;有的iPhone 11即使亮屏時間隻有短短2小時,在24內也損失瞭80%的手機電量。
其實在iOS的每一個版本更新放齣後,網絡上都會有大量關於“續航時間銳減”的評論,這些或真或假、參雜著戲謔的評論也強化瞭大眾關於“iPhone電池不耐用”的既有印象。 但和過去不同的是,這次的iOS 15.4影響電池使用時間的評論覆蓋範圍非常廣,從iPhone 13 Pro Max到iPhone 13 mini,再到iPhone續航神話――iPhone 11,這些手機的續航時間似乎都受到瞭影響。
那麼從這些用戶的反饋來看,究竟是誰從用戶手中搶走瞭電池續航時間呢?
電池“崩潰”是怎麼迴事?
在小雷看來,iPhone 13 Pro係列手機之所以會在更新後齣現續航時間下滑的情況,ProMotion動態高刷新率可以說“功不可沒”。盡管將Promotion(推廣、晉升、促進)一詞打斷為ProMotion(專業動態)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用戶市場推廣的營銷概念,但平心而論,在蘋果的屏幕體係中,ProMotion算得上是XDR之前蘋果最重要的一個顯示技術。在iOS齣色的觸控驅動和高刷新率屏幕的配閤下,ProMotion技術為iPad Pro係列産品帶來瞭極為齣色的顯示效果和操作體驗,也讓iPad Pro成為不少音遊玩傢的首選掌機。
但高刷新率的屏幕麵闆會從兩個不同的維度提高顯示所需的電量: 硬件層麵,更高的刷新率會增加顯示麵發的負擔和功耗;軟件層麵,手機SoC也需要為屏幕繪製更多幀畫麵,功耗同樣也會增大。這些額外的功耗對於采用瞭更大電池的iPad Pro來說不值一提,但對於空間布局寸土寸金的手機來說,就是一筆相當難算的賬瞭。
為瞭平衡手機的顯示效果與電池續航,在最初的iOS固件中,iPhone 13 Pro係列機型對所采用的屏幕刷新策略和iPad Pro的有所不同: 在iOS 15中,蘋果齣於對續航的考慮,對第三方軟件的幀率做瞭一定限製,在默認情況下不會開放高刷新率的權限。 如果開發者希望自己的軟件調用ProMotion中的高刷新率,需要在自己App的屬性文件中加入“CADisableMinimumFrameDurationOnPhone”聲明,手動解除低幀率限製。
但在iOS 15.4(從Beta 1開始)版本中, 蘋果已經移除瞭對第三方軟件的默認低幀率限製,這也意味著第三方軟件也可以像iOS自帶軟件那樣直接調用ProMotion高刷新率。而這突如其來的第三方高刷新率軟件,就像壓垮瞭高刷新率Android手機時一樣,壓垮瞭iPhone 13 Pro係列的電池續航時間。
看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問“iPhone 11沒有高刷新率不也照樣電池時間崩盤?這又有什麼原因解釋呢?”有一說一,iPhone 11和iPhone 12係列的續航時間下滑確實沒辦法把鍋甩到ProMotion技術上。但如果我們拋開電池一夜白頭的可能性不談,根據“ iPhone 11手機在24小時內電池電量減少瞭80%,屏幕開啓時間僅為2小時 ”的錶述來看,這很可能是蘋果靜悄悄修改瞭iOS後台機製的原因。
通常情況下, 如果用戶沒有手動開啓“後台App刷新”的權限,常規應用並不能在後台長時間運行,隻有蘋果豁免後台限製的幾類軟件可以在後台正常運行。 這也是iPhone的微信經常在彈齣通知提示後顯示“收取中”的原因:新消息通知由蘋果的推送服務負責,微信隻有在前台打開後纔能連接微信服務器下載新的消息。
報告中描述的iPhone 11之所以會在不開啓屏幕的情況下消耗這麼多的電量,在我看來很可能是後台App刷新的原因。要麼是iOS認為某個軟件有正當理由和必要性,允許其在後台持續運行,要麼就是用戶手動開啓瞭某些App的後台刷新權限,允許瞭某些耗電大戶在後台持續工作。
在反饋中,這名用戶稱他隻使用瞭Safari、Youtube、Instagram和Uber四個軟件,但卻沒有附上與之對應的電池用量信息或電池活動信息。根據小雷的經驗,Uber很有可能是這台iPhone 11耗電背後的真凶。
在Android麵前,iOS“慌”瞭嗎?
當然瞭,我們也不能輕鬆排除最後一種可能―― 萬一iOS 15.4的電量管理真的有問題呢?每年iOS推齣更新時,網上都會有人捕風捉影,通過一係列不知所謂的推論得齣“XX完爆蘋果”的結論。 但從近幾年iOS更新的頻率與內容來看,麵對Android陣營的步步緊逼,iOS似乎確實顯得有些無所適從。
比如在iOS最擅長的隱私領域,Android陣營的手機就找到瞭屬於自己的路綫。 在蘋果強硬的管製下,iOS軟件一般來說是不會齣現不給權限就不能用的場景的,同時iOS差分隱私和硬件加密的特性也值得廣大Android手機品牌學習。 但這樣強硬的管事手段也讓某些軟件或服務選擇放棄iOS客戶端,iPhone用戶隻能使用網頁版程序。
但在Android陣營,品牌另闢蹊徑的開發齣瞭空白權限、假數據的功能,用另一種方式麯綫保護瞭用戶的數據。尤其是嚮App提供假數據的功能,更是讓我這個iPhone用戶羨慕不已。
反觀iOS係統,盡管平淡的iOS發布會背後很可能是蘋果正在準備的下一個“大招”,但就越來越微操的蘋果發布或來看,蘋果似乎真的失去瞭發展的方嚮。如果這種情況屬實,那此次電池續航的問題,也很有可能是iOS 14趕鴨子上架背後的一個“技術型調整”。
考慮到蘋果在修復iOS時那過於佛性的態度,未來很可能會有越來越多iOS 15.4電池不耐用的消息,再聯想到蘋果至今沒有解決Apple Watch同步關閉手機App網絡權限的問題,如果過度耗電真的是個bug的話,我並不看好iOS的修復速度。不過話又說迴來,盡管蘋果軟硬件競爭力都原地踏步,但在過去幾年內,蘋果依舊依舊靠著強大的用戶粘性維持著自己的用戶基數。
不同於其他國産手機品牌,蘋果自iOS誕生之日起就開始組建自己的生態係統,將用戶數字生活的每一個環節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在Android用戶眼中毫無競爭力的iPhone SE3在電商平台上能獲得數萬人預定就是最好的例子,在iCloud無形捆綁下,不管iPhone和iOS未來會更好還是更糟,當手中iPhone電池耗盡,iPhone用戶就坐在那裏。深情的目光望過去,都是自己未來使用新iPhone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