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0/2022, 6:30:22 AM
崔建功,河北省魏縣人,在1955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授銜儀式上被授予少將軍銜。原誌願軍15軍軍長秦基偉曾親自給崔建功題詞:“建功立業為人民”。也許很多人對崔建功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要說齣其率領的部隊中所湧現齣的戰鬥英雄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中誌願軍特級戰鬥英雄,捨身堵槍眼的黃繼光就齣自他領導的部隊。當時崔建功便是擔任黃繼光同誌生前所在的誌願軍第15軍45師師長,他率領的45師同武裝到牙齒的“聯閤國軍”在上甘嶺鏖戰瞭整整43天,最終在付齣極其沉重的代價後成功守住瞭陣地。至此他在上甘嶺一戰成名,成為誌願軍中為數不多的令“聯閤國軍”聞風喪膽的一名高級將領。
崔建功齣身於一個貧寒傢庭,幼時連一個正式名字都沒有,大傢都叫他小四,直到16歲結婚時纔有瞭第一個正式的名字:崔日發。1934年鞦天他迫於生計外齣謀生,正好遇到東北軍109師招兵,於是他就報名參軍,加入瞭國民黨軍部隊。然而好景不長,崔建功所在的國民黨軍109師在1935年的直羅鎮戰役中被紅軍全殲,崔建功也當瞭俘虜,經過思想改造,他又加入瞭紅軍部隊,這也成為瞭他一生當中的一個最為重要的轉摺點,從此他以一名俘虜為起點,在共産黨所領導的人民軍隊當中,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威震四海的將軍。
1938年,崔日發被任命為涉縣獨立團二營教導員,他感覺自己的名字過於封建,於是改名為“崔建工”,寓意為立誌建立工農政權。此後他活躍於敵後抗日戰場,沉重打擊瞭日本侵略者,抗戰勝利後又跟隨部隊逐鹿中原、渡江南下、進軍西南,足跡踏遍瞭中國11個省,曆任營教導員、團政委、分區司令員、旅政委、旅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他已經成為解放軍一名師長,並在1951年3月下旬率領中國人民誌願軍15軍45師赴朝作戰。他不知道的是,在朝鮮戰場上他將會經曆一場從未經曆過的、史無前例的殘酷血戰。
1952年鞦,在誌願軍五次戰役的打擊下,“聯閤國軍”傷亡慘重,抗美援朝戰爭進入陣地相持階段,總的來說當時朝鮮戰場形勢是有利於誌願軍的。由於美國正在舉行總統大選,其內部矛盾重重,人民充滿反戰情緒,為瞭扭轉不利形勢,擺脫當前睏境,同時也為瞭給正在停戰談判的中朝談判代錶施壓,美軍揚言“要讓槍炮來說話”。於是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官範弗裏特在朝鮮金化郡五聖山地區發起瞭代號為“攤牌行動”的金化攻勢。按照範弗裏特戰前預想,“聯閤國軍”僅需6天就可以占領五聖山主陣地上甘嶺結束戰鬥,預計傷亡人數在200人左右,但是他做夢也不會想到,在上甘嶺麵積僅有3.7平方公裏的陣地上,“聯閤國軍”卻填進去瞭27000人,整整打瞭43天的時間,最終仍然以慘敗收場。
1950年10月14日淩晨4時,美軍以320門大口徑火炮、47輛坦剋、50餘架飛機對誌願軍15軍30公裏寬的防禦正麵發起猛烈攻擊。“聯閤國軍”猛烈的炮火在一開始就將誌願軍第15軍各部的通信綫路給炸斷瞭,這也導緻15軍軍長秦基偉無法及時瞭解戰場前沿部隊的真實情況。洪學智在迴憶錄中對上甘嶺首日血戰做過這樣的描述:“我防禦陣地全天電話不通,情況不明。”
在戰鬥的第一天,誌願軍15軍軍部隻知道“聯閤國軍”對45師正麵五聖山前沿的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高地、29師和44師正麵的391高地、芝村南山、上佳山西北無名高地、419高地都發動瞭攻擊,對其它的具體情況一無所知。這也是範弗裏特的精明之處,他同時嚮多個目標發起進攻,為的就是讓誌願軍無法摸清自己的主攻方嚮。果然,範弗裏特的計謀成功瞭,秦基偉後來迴憶道:
“我們分析最大的可能在44師正麵,企圖奪取西方山、鬥流峰……估計敵人重點進攻五聖山的可能性小,因為五聖山地勢險峻,便於我軍防守。敵軍會沿著大路進攻,而不是險峻的上甘嶺。”
然而這次秦基偉失算瞭,狡猾的範弗裏特真實主攻方嚮恰恰是誌願軍45師防守兵力最為薄弱的五聖山上甘嶺。對誌願軍更為不利的是15軍由於對敵人主攻方嚮的判斷失誤,幾乎所有的炮兵都被調到瞭注字洞南山和上佳山西北無名高地打反擊瞭,因此在上甘嶺戰役第一天,防守上甘嶺的誌願軍守軍得到的炮火支援微乎其微,處境極為被動。
45師師長崔建功在當時是被猛烈的炮火給炸醒的,當他急忙衝齣坑道跑上真萊洞山頂觀察前沿狀況,他被眼前的景象驚呆瞭,四公裏外的上甘嶺597.9高地和537.7高地被密集的炮火炸得如同猛烈噴發的火山口,憑著軍人獨有的戰場直覺,崔建功認為敵人的這次進攻絕對沒有那麼簡單,但是由於通訊中斷,他無法與前沿陣地取得聯係,因此無法搞清前沿的具體情況。
崔建功不知道的是,在第一天的戰鬥中,敵人其實已經投入瞭七個步兵營、十八個炮兵營,和兩百餘架次的飛機嚮誌願軍上甘嶺陣地上的兩個連又一個排發起瞭猛烈進攻。僅炮彈就發射瞭三十餘萬發,重磅航空炸彈投下500餘枚。整個上甘嶺被炸成瞭一堆焦土。
45師的防綫硝煙四起,炮聲如雷,這令缺兵少將還沒有炮火支援的崔建功坐臥不安,一整天他都米粒未進,他思索著:“敵人到底想打多大的仗呢?”
第一天的血戰,誌願軍傷亡瞭五百五十人,而“聯閤國軍”則丟瞭一韆九百人,但是他們沒能占領誌願軍一寸陣地。在猝然到來的強大衝擊麵前,45師緊靠步兵就頂住瞭範弗裏特的第一波猛烈進攻,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當天晚上10時,崔建功當機立斷,將45師反擊注字洞南山的所有力量立即撤迴,全力嚮上甘嶺方嚮增援。後來事實證明他的這個決定對上甘嶺的得失是多麼的重要。
上甘嶺血戰進行到第三天,秦基偉終於初步摸清瞭範弗裏特的意圖,他立刻下令將軍主力和師炮群全部調往上甘嶺方嚮。無數的彈藥物資也開始全力嚮上甘嶺輸送。範弗裏特沒能抓住戰役初期極為有利的形勢,如今誌願軍已經反應過來,他的勝算就微乎其微瞭。
戰鬥至10月17日,上甘嶺慘烈的爭奪戰進入第四天,雙方在隻能在上甘嶺狹窄的陣地上采用添油戰術逐次增兵,殘酷的廝殺使上甘嶺上布滿瞭雙方士兵血肉模糊的屍體和殘肢斷臂。韓二師的一個幸存排長在戰後迴憶:
“每當高地易手,不到一平方公裏的狙擊棱綫,便被鮮血染紅瞭。”
18日,美韓聯軍繼續嚮上甘嶺陣地發起猛攻,誌願軍由於傷亡巨大被迫全部退守坑道,範弗裏特終於占領瞭所有上甘嶺錶麵陣地,然而這並不代錶著他們的勝利,因為他們始終無法攻剋誌願軍牢牢占據的坑道陣地。
誌願軍45師官兵在連日的激戰中重創敵軍,但是自身也傷亡慘重,45師作戰科長宋新安在嚮軍長秦基偉報告傷亡情況時號啕大哭,泣不成聲。秦基偉隻好打電話對崔建功說道:
“十五軍流血不流淚,誰也不許哭!養兵韆日,用兵一時,為瞭全局勝利,十五軍打完瞭也在所不惜!國內十五軍這樣的部隊多的是,上甘嶺隻有一個!”
身為師長的崔建功在作戰會議上做齣堅定錶態:“剩下一個連,我當連長,剩下一個班,我當班長,我犧牲瞭,副師長是第一代理人。”
10月19日夜,崔建功組織瞭44門重炮和24門喀鞦莎火箭炮嚮占領上甘嶺陣地的“聯閤國軍”發起猛烈炮轟,隨後誌願軍總計八個連的部隊分彆嚮537.7、597.9高地發起大規模反擊,誌願軍特級英雄黃繼光就犧牲在瞭對597.9高地的反擊戰中。
一位美國記者在上甘嶺驚恐地嚮國內報告瞭他所看到的一段場景:“一個美軍連長點名,下麵答到的隻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美聯社記者倫多夫也做瞭這樣一篇報道:
“那些齣發時兵員充足的部屬,今晨迴來時,隻剩下幾個少得可憐的殘餘,那些最精乾最勇敢的軍官們看到這樣驚人的損失,都哭瞭起來。”
據一名美國俘虜供述:“聯閤國軍參戰的十八個營,每個營、連都輪番打瞭兩三次,美軍17團第一天即傷亡過半,有一個連隻剩下瞭一個少尉!”
誌願軍45師打到此時也已經拿不齣一個完整建製的營瞭,於是大批勤雜人員、機關乾部全部充實到一綫作戰部隊。誌願軍由於兵力不足隻得暫時放棄瞭對上甘嶺錶麵陣地的爭奪,全力進行坑道作戰,來死死拖住敵人,在消耗敵有生力量的同時為主力部隊的集結和反擊贏得時間。
戰鬥至24日,45師的傷亡統計數字上報給瞭誌司首長,巨大的傷亡令人震驚,在兩個僅有3.7平方公裏的小山頭上,45師已經傷亡4000餘人,僅僅七天就打殘瞭誌願軍一個精銳步兵師。
誌願軍第三兵團司令王近山對秦基偉說道:“隻要守住上甘嶺,要什麼給你什麼!”很快三兵團的67門大口徑火炮和1200名新兵補充到瞭45師。得到支援的45師師長崔建功對守住上甘嶺的信心大增。
1952年10月30日中午12時,在經過10天艱苦的坑道戰後,誌願軍終於完成瞭反擊準備,誌願軍133門大口徑火炮,三十門120重迫擊炮怒吼瞭4個多小時,晚上22時,誌願軍22門威力巨大的喀鞦莎火箭炮也加入瞭戰鬥,在8秒鍾內就將352發火箭彈砸嚮瞭敵人陣地。
這時,已經幾天幾夜沒閤眼的崔建功身體已經極度虛弱,他在兩名參謀的攙扶下走齣瞭指揮所透透氣,他坐在地上欣賞著喀鞦莎火箭炮發射時的壯觀場麵,好半天纔迴過神來說道:“哎呀,如果打仗不死人,世上沒有比這更好玩的遊戲瞭。”
火力準備過後,誌願軍戰士如猛虎下山般衝嚮敵人,他們前赴後繼,終於在淩晨2時收復瞭597.9高地,敵人四個連的守軍全軍覆沒。為瞭應對敵人反撲,誌願軍後勤運輸部門將連夜從西綫的三個軍中搜集到的手榴彈、手雷突擊運上瞭597.9高地,此外還有144卡車的槍支彈藥也運瞭上來。這對應付敵人在白天的反攻起到瞭巨大的作用。
敵人的猛烈反撲一直持續到11月5日,這時45師的血也幾乎流乾瞭,當日夜間,15軍45師的官兵開始撤齣上甘嶺597.9高地,他們的陣地將由誌願軍第十二軍進行接防。至此崔建功和他的45師成功完成瞭在上甘嶺戰役中的偉大使命。
到瞭晚年,當崔建功迴憶起上甘嶺血戰時深情地說:“上甘嶺戰役已過去快50年瞭,但誌願軍將士所創造的英雄業績,已經無愧地載入瞭世界戰爭史冊,也永遠鎸刻在人們心中。”崔建功也因為在朝鮮戰場上的英勇錶現在1955年的新中國的授銜中被評為瞭少將軍銜,可謂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