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4/2/2022, 3:44:40 PM
身為乾隆最寵愛的公主,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女。在皇宮中,有乾隆這個天下靠山,事事順遂,度過瞭無憂無慮的少女生涯。齣嫁前皇父嗬護,齣嫁後公婆和夫君疼惜,和孝公主可謂享盡人間幸福。然而,風雲變幻莫測,隨著乾隆死後,夫傢的倒台,傢産被抄,這一切都變瞭。
備受寵愛的驕女
乾隆帝共有10個女兒,其中有5個早夭,未及冊封。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小的女兒女,也是最寵愛的女兒。
和孝公主齣生於乾隆四十年,其母��妃汪氏。彼時乾隆已經65歲瞭,對於十公主的齣生,欣喜若狂,算是老來得女,非常寵愛。
《清史稿》記載瞭這樣一件事:��妃自恃乾隆的寵愛,加之母憑女貴,打死瞭一個宮女。乾隆得知後大發雷霆,認為��妃罪行重大,即便廢黜名號也不為過,但念及她生下瞭公主,故而從寬處罰,降位為嬪。可見,乾隆帝有多寵愛這個十公主瞭。
和孝公主雖是庶女,但一齣生就得到萬韆寵愛,被乾隆捧在手心裏。乾隆之所以這麼鍾愛和孝公主,除瞭是幼女之外,長相酷似父親,性情剛毅,能挽十力弓,她的騎射的功夫一點兒也不比男兒差,曾女扮男裝隨駕鞦�A:“射鹿麗龜,上大喜,賞賜優渥”。
乾隆帝甚至還曾對和孝公主說過:“如果你是個皇子,我一定會傳位給你。”
乾隆帝對和孝公主寵愛尤勝於其他公主,在她還沒有齣嫁之時,便賞賜她金頂轎,和孝公主13歲時,就被封為固倫公主。
和孝公主不僅深受乾隆帝的寵愛,後宮妃子容妃更是將她視如己齣,去世時,將自己收藏的珍寶財産分給傢人和後宮妃嬪、公主,得到遺贈最多的,便是她喜愛的和孝公主。
和孝公主六歲時,乾隆就想趁著自己還在世的時候,給和孝公主找一個如意郎君,結一門好親事。乾隆左思右想,想到瞭和�|的長子,和�|的兒子,僅比和孝公主小瞭半個月,這個孩子長得俊美,與公主剛好般配。
乾隆覺得這是緣分,就賜名為豐紳殷德,豐紳二字是滿語,意為福澤,這不僅是對和�|父子的看重,更是對和孝公主的將來的幸福著想,並親自給他們指婚,乾隆希望十公主將來依舊享受榮華富貴的生活。
隻不過,乾隆殷切地期望在他死後成瞭一個笑話,固倫和孝公主並沒有像他所期望的那樣幸福一輩子。
夫傢倒台,其遭連纍
乾隆五十四年,和孝公主下嫁豐紳殷德,豐紳殷德因而被封為固倫額駙,品級與固山貝子等同,官至都統兼護軍統領、內務府臣。
據說孝公主婚禮當天穿著金黃色綉龍朝褂,頭戴貂皮朝冠,朝冠上鑲著十顆大東珠。在清朝,東珠嵌在冠上,象徵權力尊榮。公主到達婆傢,和�|夫婦還要在門口跪迎兒媳。
而且乾隆賞賜的嫁妝比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下嫁大臣傅恒之子福隆安時多上若乾倍,那前後的日子裏,裝載公主嫁妝的車馬絡繹於途。
婚後公主入宮行禮,皇帝賞金三十萬兩白銀。而在此之前,乾隆因快過八十大壽,賞賜五位皇子、兩位公主,纔各五韆兩白銀,可見,這三十萬兩算是巨大財富瞭。
不久,乾隆還親自到和�|府邸去看望和孝公主。在皇傢能有這樣的恩寵,怕是獨一份吧。
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確實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婚後,兩人十分恩愛,琴瑟和諧,經常一同外齣打獵,兩人的生活不知道羨煞多少旁人。
公主雖然是天之驕女,但是毫無驕縱之氣,對公婆敬愛有禮,十分關心額駙的前途,豐紳殷德也用功上進,深受乾隆帝信任。
隨著官位的不斷升遷,和�|傢也從清朝一個普通人傢,迅速躥升為全國首富,勢力遍布天下,權勢縱橫朝野。和孝公主婚後雖羨煞旁人,但她似乎也嗅到瞭危險,對豐紳殷德說道:“你的父親承濛皇父厚愛,卻毫無報,他日恐怕身傢不保,吾必會遭汝所纍。”
和孝公主雖是乾隆最寵愛的女兒,但畢竟是和傢兒媳,即便婚後得到和�|一傢的尊重,但她一介女流之輩在和�|麵前沒有話語權,想著通過丈夫勸說,但權傾朝野的和�|根本不聽兒子勸話。
果然不齣所料,嘉慶四年正月,大清的天變瞭,和孝公主和豐紳殷德一傢的命運也改變瞭。乾隆剛剛去世,嘉慶帝以雷霆之勢迫不及待地嚮和�|開刀。
正月十八日晚上,和�|自盡身亡,傢産被籍沒,和�|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幸有和孝公主這位兒媳,纔保住就兒子豐紳殷德的一條小命,讓他留襲伯爵,並將和傢一半傢産歸還給瞭公主及額駙。
從這開始,和孝公主和豐紳殷德之間的感情再不復從前瞭,和府倒台後,豐紳殷德頗為失落,心中煩悶,以飲酒作樂、縱情聲色排解憂愁。此事後,豐紳殷德將自己對皇傢的仇恨,很大一部分轉移到瞭和孝公主身上,有意無意避而不見和孝公主。
因為和傢的榮華富貴是公主的皇父給的,但也是她的皇兄親手摧毀這一切的,對於和孝公主,他心中十分矛盾,不知以什麼角色麵對公主,心灰意懶,便縱情聲色排解憂愁。
劫後餘生
嘉慶七年,授豐紳殷德散秩大臣之後。和孝公主府長史奎福奏報豐紳殷德“演習武藝,謀為不軌,欲害公主,國服內將妾帶至墳園生女各款”。
按照大清律令,在國喪期內,近支宗室27月內不嫁娶,遠支宗室及在京王公百官,期年內不嫁娶。嘉慶經過審理後,發現謀害公主之事純屬誣告,不過國服內養妾生女確實有此事,豐紳殷德供認不諱。嘉慶帝盛怒,將豐紳殷德爵位削掉,令其閉門思過。
嘉慶之所以這麼做,是希望和孝公主和豐紳殷德能解開心結,好好生活,但誰都迴不到從前,豐紳殷德做的事情,對和孝公主打擊很大,兩人雖同一個屋簷,但形同陌路。
嘉慶十一年,嘉慶將豐紳殷德派遣至烏裏雅蘇台任職,讓兩人之間有瞭短暫的喘息,調整下心態。
但傢族的落敗,心中鬱結非常,使得豐紳殷德自暴自棄,加上本身體質羸弱,不久患上瞭癆病。
和孝公主得知後,請求將豐紳殷德送迴京療養,但僅僅三個月之後,豐紳殷德病逝,年僅36歲。他一死,和傢大大小小的事都得和孝公主操心,獨靠一人之力撐起和傢。
雖說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所生的幼子不幸早夭,但她身後留下妾室生下的兩個幼女,就這樣,和孝公主獨自一個人撐起瞭和傢十餘年,內外整肅,得以小康。
道光三年,和孝公主在孤苦冷清中去世,終年49歲。道光帝對皇姑的遭遇深錶同情,曾親臨公主陵墓前拜祭。
寫到最後
和孝公主的人生算是跌宕起伏,從一個備受寵愛的驕女,十五年無憂無慮的皇宮生活;再到嫁個如意郎君,有十年幸福的婚姻生活,雖然是一樁政治婚姻,但和孝公主與豐紳殷德兩人琴瑟和諧,十分恩愛,和�|又為權臣,傢財萬貫。至到二十五歲這年,遭傢難,她的命運就此改變瞭。和�|伏誅,豐紳殷德自暴自棄,在國服內還養妾生女,有十年夫妻形同陌路、相互摺磨的生活;接著丈夫英年早逝,又過瞭十三年孤獨寂寞的生活,相比前半生要風得風的生活,後半生的生活就顯得十分淒慘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