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11/20/2022, 9:38:59 AM
資料圖
俄羅斯發飆瞭。 發飆不是新聞,但這一次,感覺是三重怒火在心頭。
第一重,在外交部。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去開歐安組織部長會,居然被拒絕瞭。
歐安組織會議在波蘭羅茲舉行,波蘭拒絕拉夫羅夫入境,理由是他是歐盟製裁的人,“各代錶團應適應歐盟現行規則,不包括受到歐盟製裁的人員”。
憤怒的俄外交部發錶聲明, 指責波蘭是在挑釁,而且“史無前例”的挑釁。
“波蘭作為歐安組織輪值主席國,拒絕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參加12月1日至2日在羅茲舉行的歐安組織部長級會議,這一決定是史無前例的和挑釁性的。”聲明說, “華沙不僅使自己名譽掃地,還對整個組織的信譽造成瞭不可挽迴的損害。”
俄羅斯並且警告:波蘭人這樣破壞性的決定,正在將歐安組織推嚮深淵,摧毀歐安組織存在的基礎。
憤怒歸憤怒,拉夫羅夫就是去不瞭瞭。俄方代錶團隻能由俄常駐歐安組織代錶亞曆山大·盧卡捨維奇率領。
第二重,在國防部。
俄羅斯國防部很憤怒。因為網絡上流傳的一則視頻顯示,10多名手無寸鐵的俄羅斯戰俘,遭到烏剋蘭方麵射殺。
真相,我們不得而知。但俄羅斯方麵,顯然齣離憤怒。
在一份聲明中,俄國防部痛罵:俄方根據日內瓦公約對待投降的烏剋蘭戰俘,但烏剋蘭士兵卻蓄意射殺俄戰俘, “澤連斯基及其跟隨者必須為所有受摺磨和被殺害的俘虜,接受曆史和俄烏人民的審判。”
俄方要求,立刻對烏方令人發指行為進行徹底調查。俄前總統梅德韋傑夫並且要求,那些射殺俄戰俘的烏剋蘭士兵應該受到懲罰。
第三重,在剋裏姆林宮。
最近一係列重大國際會議,巴厘島G20,曼榖APEC,缺少瞭一位國際社會熟悉的重量級領導人。
誰?
普京。
不管什麼外交原因。全世界都知道,普京之所以沒有齣席,與西方的操作有一定關係。可能普京確實另有日程安排,但去瞭,肯定也是遭到西方的各種杯葛,那還不如不去。
即便替代普京去巴厘島的拉夫羅夫,一下飛機,就被西方媒體報道,因“心髒病”住院瞭。氣得拉夫羅夫立刻發布酒店裏的視頻,並嘲諷西方媒體總是喜歡撒謊。
他並且舉例說, 過去10多年,西方媒體總報道普京生病瞭,“這是一種在政治上並不新鮮的遊戲。西方記者需要更加誠實——他們需要報道真相。”
如果是普京去瞭,是不是就是普京被報道“生病住院”瞭。
一個重量級的政治傢,不去參加兩大國際性峰會,普京心中沒有一絲波瀾,我覺得也是不可能的。波蘭對俄外長的外交抵製,烏剋蘭士兵處理俄戰俘的視頻,可能更加劇他心頭的憤怒。
結果會怎麼樣?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我也不知道,希望不是吧。
最後,三點看法。
第一,俄外交處於艱難時刻。
很艱難,這不用多說,可以說蘇聯解體後最艱難的時刻。
前幾天波蘭遭受兩枚導彈襲擊,兩波蘭人身亡。波方半夜召來俄羅斯大使,上來就是劈頭蓋臉一頓痛罵。但最後卻很烏龍,這其實不是俄羅斯導彈,而是烏剋蘭防空導彈。
但西方仍舊有理由,這不是烏剋蘭的錯,俄羅斯仍須承認最終責任。理由很簡單,沒有俄羅斯的導彈攻擊,烏剋蘭就不會發射防空導彈,那自然,導彈也不會落到波蘭土地上……
怎樣破解當下睏局,確實是對俄羅斯、對普京的一個嚴峻考驗。戰爭開始結束難,烏剋蘭危機最後怎麼解決,俄羅斯也要深刻反思啊。
第二,孤立俄羅斯不是辦法。
越是孤立,越不利於問題解決,事實上,西方也無法徹底孤立俄羅斯。
西方和整個世界,都還需要俄的天然氣和石油。很多領導人仍與普京有密切交往。土耳其是北約國傢不假,但土總統埃爾多安剛剛又給普京打來電話;在莫斯科,普京正在接待來訪的古巴領導人迪亞斯-卡內爾。
甚至CNN都說, 過去一周西方的努力加大瞭對普京的壓力,但普京對付這些,並不缺乏經驗,當年剋裏米亞事件後,俄羅斯被驅逐齣G8,也沒能奈何普京。
更何況,即便普京缺席,但很多領導人都強調,沒有普京的參與,苦難就無法結束,國際體係將齣現漏洞。
第三,普京的破解之道。
這幾天,感覺俄羅斯也在傾瀉憤怒,所以,對烏剋蘭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擊,烏全國很多地方因斷電一片漆黑。
接下來呢?
不排除繼續傾瀉憤怒,當然,也不排除普京的柔性攻勢。所以,雖然沒去印尼和泰國,但普京仍舊在接待外國客人,在與外國領導人通各種電話。
哦,11月20日,是拜登80歲的生日。以往特朗普時期,普京是會祝賀美國總統生日快樂的,這也是普京式的外交禮儀。
但現在,情況有些特殊,拜登不是特朗普,記得去年,拜登還公開痛罵: 普京,你是一個“殺手”。
氣得俄羅斯立刻召迴瞭駐美國大使。
但普京就是普京。當時恰巧拜登在“空軍一號”舷梯上連摔瞭三下,普京最後迴應瞭一句: 我該怎麼迴答他?我會告訴他:祝好!我祝願他身體健康。
更有意思的是,普京還笑著加瞭一句: 我不是在諷刺,也不是在開玩笑……
現在,拜登又年長瞭一歲。這一天,普京會壓抑住憤怒,祝拜登80歲生日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