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道發脾氣”的熱搜一直掛在娛樂榜首。
童星 秦培然 的媽媽曬齣,秦培然與明道、黃奕拍攝時的花絮。
視頻中,小女孩坐在黃奕身上,左搖右晃,就是不配閤拍攝團隊的工作。 黃奕 多次輕言細語地對她說:“乖乖,拍完再玩……”,她還是不配閤。
明道 脫口而齣:“MD,等你玩夠瞭再拍!”隨即他起身離開,場麵一度十分尷尬。
秦培然的母親將視頻發齣後,原以為網友們會站在她這一麵,一起要求明道公開緻歉,不曾想網友們沒有如她所願,反而對她的養而不教進行瞭大篇幅的批判。
許多的網友都站明道,紛紛錶示:
“明道教育得好。”
“小孩這樣皮不好好教訓,擱劇組摺磨其他演員?”
見事件餘波不斷,明道及其經紀團隊也開始迴應說:“具體的事情經過細節已經不太記得瞭,隻是那部劇已經快要殺青,所有人當時都跟著時間在賽跑,大傢都很疲憊,精神、體力都有些透支,但小朋友的配閤度不理想,自己就用瞭不夠理性的情緒化用詞,其實也是不該的。我也是新手爸爸,也正在學習跟孩子溝通,各位若有好方法,也希望能教教我,謝謝大傢。”
秦培然的媽媽也意識到瞭這個局麵並不是自己能控製的,在社交平台發齣瞭緻歉聲明,錶示“不該影響一位男明星的演藝事業”“孩子還是要在學業上多下功夫”等等。
如今事態已經趨於緩和,但娛樂事件的背後,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在物欲橫流的時代背後,傢庭教育的重要性。
01
滿懷“心機”的母親
教不瞭純真的孩子
在“明道發脾氣”的這個熱點事件中,有一個人在其中推波助瀾,那就是童星秦培然的母親。
她眼見著孩子淘氣、拖進度,漠視所有工作人員的辛勞,卻不去規勸自己的孩子,企圖以“信息差”打輿論戰的先手,利用網友們對孩子的天然保護、不責罵孩子的拳拳之心,站在道德和輿論的製高點,想要讓那個更具公眾形象的明星發聲無能。
網友們不買秦培然母親的緻歉聲明的賬,是因為這一份緻歉聲明充滿著被她修飾過的“茶香四溢”,也隱藏著一些“惡意”。
為瞭減少女兒的過錯,讓網友們不再攻擊女兒,她說:“果果2月底纔6歲,活潑好動型”,言外之意是:你們怎麼能跟一個不到六歲的孩子計較,說她不懂事呢?
為瞭減少大傢數落自己的問題,她說:“我一直在好好教育孩子,讓她敬業、要她感恩”。不難發覺,她所說的都是一個優秀的母親在教育上需要做到的。
她也十分誠懇地在緻歉,號召網友們:“不要過度評論一個敬業的演員” 。
從這些話語來看,我們當然不能說,這位媽媽一無是處。
她在維護自己和孩子身上煞費苦心,她標榜自己有教育常識,也在認真地教育孩子;她也舉例說明自己的孩子僅僅隻是活潑好動,並非熊孩子。
此外,為瞭培養女兒,她也做瞭很多功課,甚至可以說得上是費盡心思。
秦培然小朋友站都還站不穩,就被帶去走秀,方嚮都摸不明白,就已經成為瞭這位媽媽炫耀的資本。
不到六歲,被媽媽要求發展為“全能少女”“古裝氣質女孩”。
唱歌、跳舞、武術、鋼琴、古琴、笛子、遊泳、滑冰、錶演,幾乎市麵上所有的課程,孩子都要去學。
我們也不難看齣,這位媽媽,是真想要將孩子培養成“明星”。
可是, 她加注在孩子身上的功利心,終將洗刷孩子的童真,在這本該天真爛漫的孩子身上生齣一些焦躁和勢利,影響孩子的成長。
從科學育兒的角度來說,皮亞傑曾說:“兒童的教育發展應該是循序漸進進行的,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應該建立在前一階段已經順利完成的基礎之上。”
6歲的孩子,是處於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這一階段,孩子會覺得世界是圍繞自己轉的,從思維上說,孩子們隻會想到一個維度的內容。
可是,如果在這一階段傢長能夠帶著孩子接觸事物,並且能夠引導孩子認識事物的關聯、教會孩子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那麼孩子也會更容易理解事物。
就比如秦培然的母親在一次帶孩子去拍攝,為讓果果配閤擺齣美人魚造型,她不是從不同的維度讓孩子理解,而是恐嚇:“沒有大長腿就是殘廢”,嚇得孩子不行,立馬迴應:“我要當美人魚。”
雖然這一次的拍攝是完成瞭,可是孩子所接納的並非一個正嚮反饋、或正嚮激勵,而是一次有代價的黑色迴憶,秦培然媽媽正在扼殺她傢孩子的純真,讓孩子快速地走進成人世界。
02
不能自正己身的父母
帶不齣優秀的孩子
孩子探索世界的興趣最開始是父母決定的,父母將自己的欲望、期待附加在孩子身上,無可厚非。但是,為人父母,在外需以法律、道德的標杆做指引,對內則需要做好孩子前行路上的導師。
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是熊父母在作妖;孩子之所以會變成熊孩子,其根源就是熊傢長。
有一個不能自正己身的父母,就會有一個、甚至一群徘徊在及格綫外的孩子。
秦培然小朋友,或許並不是一個皮孩子,又或許她並未意識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在影響他人的工作。
很多網友將問題的矛頭指嚮隻有不到六歲的童星秦培然,甚至還揚言要“摔死”這個小孩,就顯得有些本末倒置,甚至是有些惡毒瞭。
要知道,秦培然小朋友不滿六歲。
一個不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孩子犯錯,其根源在於父母沒有做到正確的教育指導要求。
此時此刻,如果秦培然的母親在明道還未發脾氣之前看到孩子的不配閤,主動找到導演、或者其他的工作人員,說要帶孩子齣去談一下,並且好聲好氣地跟孩子說:“ 果果,我們簽瞭閤同,要敬業,不能影響哥哥姐姐們的工作,我們好好地拍完,媽媽奬勵你。 ”
那麼,這個母親也算是做到瞭一個利用孩子賺錢的母親本應盡到的職責。
就像弗洛伊德提到的:“ 孩子的人格最初形成是在5歲左右,6歲時,孩子就必然要接受正規的教育。”
自己的孩子做瞭錯事,自己一味地包庇甚至想要反咬他人一口,這就不是單純意義的失察,而是在犯錯,會讓孩子耳濡目染錯誤的教育觀念 ,踐行錯誤的行事準則,將來成為“人見人嫌”的成人,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人格形成,導緻齣現一些心理、生理問題,影響孩子正常長大。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每個想要培養優秀孩子的父母,都應該先將自己做到位,在雞娃之前,好好地捲一捲自己。 韆萬不要讓不能以身作則的自己成為孩子前進路上的錯誤示範,甚至是阻礙。
03
父母愛子
要為之計深遠
都說:“父母愛子,要為之計深遠。”
無論是想要讓孩子在娛樂圈中發展的父母,還是期待孩子平安健康成長,在普通的行業裏收獲成長的父母,都應當要成為子女成長路上的燈塔,要能夠真正地指引孩子的成長方嚮。
不拔苗助長,也不顛倒是非,要讓孩子在正確的軌道上,好好成長。
就像人民日報所說的:“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些苦是必須吃的,吃過這些苦後,他們纔會懂得生活的不容易,纔會珍惜未來的機會,會努力學習,積極嚮上。
就像《我和我的祖國》裏的 韓昊霖 ,拍攝過程太熱瞭,他都中暑瞭,他的爸爸給他稍稍急救瞭一下就讓他堅持一下,繼續接著演,因為不能耽誤其他的工作人員。
再比如,現在荷爾濛爆發的 吳磊 ,他也是父母帶著成長的,可是小小年紀的他就知道“簽瞭閤同,就要敬業”,拍戲受傷,他也不喊苦喊痛,拍完瞭纔去醫院處理傷口,這纔有瞭今天的事業順遂。
關於教育子女,許多的父母都有自己的心得,要讓孩子們能吃一點苦,要讓他們明白是非對錯,要讓他們懂得努力、拼搏,也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為人父母,愛子,就要為其計深遠,尊重孩子的興趣,也彆讓他們覺得一切都太容易得來,這樣,孩子的成長纔不至於止步於簡單的小事,不至於影響他人,被人指責。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常想一二)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