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曆史的朋友應該多少對曾國藩有所瞭解,他從一個地主傢庭的農傢子弟一路奮鬥為晚清第一重臣,官拜兩江總督、直隸總督,封一等毅勇侯,是晚清皇室賴以生存的頂梁柱,他的經曆可以說已經達到瞭一個臣子職業生涯的頂峰。
曾國藩的這些職位到底有多牛呢?這裏簡單介紹下:
直隸總督的轄區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分,直隸總督最重要的職責在於拱衛京師,總督人選一定是朝廷心腹,朝廷絕對信得過的人。
封一等毅勇侯更是一個人臣無上的榮耀,尤其是作為一個漢族人,清朝皇室嚮來提防漢人,在曾國藩之前沒有一個漢臣能夠獲此殊榮。
那麼如此輝煌的履曆背後,曾國藩是怎麼做到的?他在創業之初又經曆瞭哪些睏難,是如何剋服的呢?成也湘軍敗也湘軍,太平天國運動帶給他機遇,湘軍成就瞭曾國藩。
曾國藩
創業前的猶豫不決
晚清自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起義以來,清政府屢戰屢敗,眼看著朝廷大半個地圖都讓匪患禍亂。長毛肆虐,步步緊逼,就要打到湖南瞭,時任湖南巡撫的張亮基坐不住瞭。那時各地都興起瞭一股地方辦團練之風,左宗棠嚮張亮基建議請曾國藩齣山操辦團練,抵禦太平軍,保衛長沙。
那時曾國藩正在荷葉塘老傢守製,接到邀請,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既是機遇更是挑戰。當此亂世,像戚繼光那樣創辦一直曾傢軍,何愁建功立業。但是迴過頭來想,清朝政府官場腐敗,清軍腐朽,國傢又沒有餉銀下撥,想要建立一直軍隊談何容易,更何況自己一介文臣,雖說讀瞭不少兵書,但究竟沒有帶過兵打過仗,自己帶頭操辦團練,又有幾分勝算呢?
此外,曾國藩心裏一直有一個結:自己年輕的時候曾經找一個醜道人算命,醜道人說他滿臉凶氣死氣,以後會死於刀兵之禍。所以這麼多年來,他盡力避免和刀兵之事打交道。
最重要的一點是:清廷嚮來忌憚漢人,即使自己曆盡萬難僥幸成功瞭,朝廷又怎麼會允許一隻漢人創建的軍隊存在,一旦處理不好,便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太平軍
下定決心
其實曾國藩嚮來有孔孟諸葛亮之誌,當今亂世隻有手握兵權纔能成事。曾傢兄弟國華、國荃也極力勸諫大哥操辦團練,好為曾傢光宗耀祖。
見曾國藩猶豫不決,左宗棠找到瞭曾國藩的老朋友郭嵩燾來幫忙勸說曾國藩。郭嵩燾先是找瞭個懂算命朋友假裝拜訪,並且為曾國藩母親下葬找到瞭一處“封侯拜相”的風水寶地,在取得曾國藩信任後,算命先生乘機鼓勵,說醜道人鬍言一派,況且人的麵相骨相是會隨著時間變化的,他看曾國藩必定是國傢棟梁之纔。
然後郭嵩燾親自拜訪,作為老朋友,郭深知曾擔心的是什麼。郭嵩燾拿齣一封京城朋友的密信給曾國藩。原來,京城裏的皇上為太平軍禍患深深憂慮,分彆召見恭親王奕?和內閣大學士肅順,這二人均推薦起用曾國藩平定叛亂。曾國藩聽後甚是滿意,如果能得到皇上和重臣的支持,事情就好辦多瞭。郭又答應曾迴湖南老傢幫忙募集二十萬兩白銀支持他開辦團練。
在這麼多有利的條件下,曾國藩終於決定齣山。
郭嵩燾
官場腐敗,遭人排擠
齣山後的曾國藩把衙門安置在湖南巡撫衙門的邊上,操辦團練首要的就是招兵買馬,他首先嚮皇帝上書,懇請在長沙建一個大團以抵抗長毛。在得到皇帝批復後,他從各縣團練中抽調精兵,想著先把他們訓練成精兵猛將,然後再以他們為骨乾,一點點擴大隊伍。
那時長沙治安混亂,各類民間集會多如牛毛,不時傳來搶劫、私鬥等消息,官場腐敗,縱容禍亂。曾國藩認為“亂世當處以重典”,自己剛齣山,如果不對這類案件嚴辦,後續的工作還怎麼開展。
對於犯案者,讓他們在站籠遊街後砍頭,短短幾個月便有幾十人送命。這其中肯定有人有關係前來求情,曾國藩毫不留情,且對於有些民事糾紛,本來不屬於他職責範圍,需要請示對應官員的,他也直接繞過他們行使權力,這引得湖南官場對他紛紛不滿,老百姓也不喜歡這種殘忍手段,給他取名“曾剃頭”--殺人如剃頭一樣簡單。
曾國藩早知官軍綠營兵驕橫跋扈、軍紀渙散,如果長毛攻過來,光靠自己肯定不行,於是他嚮長沙提督鮑起豹建議團練和綠營每周會操。懶散慣瞭的綠營兵對此大為不滿,帶頭的首領唆使一大批人故意缺席,給曾國藩下不來台。曾嚮朝廷申請將首領革職查辦,這讓鮑提督很是不爽。再加上曾從綠營兵中徵兆優秀人纔,綠營兵對團勇的挑釁等諸多事宜,使得曾國藩和長沙文物官員的關係都鬧得很僵。
清朝綠營兵
齣走衡州
眼看著官場腐敗,軍隊腐朽,在長沙辦事處處掣肘、遭人排擠,自己的大誌在長沙是不可能完成的,曾國藩又急又氣。情緒稍微安定些後,他意識到自古以來,哪一個成大事的沒有先經曆一番磨難的?他想起瞭太史公的名句:“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計,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鞦》;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曾國藩深知消滅長毛,靠這些驕陽跋扈的官軍肯定是不行的。隻有靠自己訓練一隻能打硬仗的軍隊纔能迎戰,於是他下定決心齣走衡州。
來到衡州後,曾國藩廣攬人纔,製定軍紀,勤加操練,提拔優秀人纔,湘勇初有起色。這時太平軍包圍江西,江西告急,朝廷命曾國藩支援江西。湘勇雖然初有起色,但跟成為一隻正規軍還是相差甚遠,但軍隊不經曆實戰就沒有成長,於是曾派齣羅澤南的澤字營和金鬆齡的齡字營兩個營支援江西。
湘軍
首戰取勝卻斬殺大將
新軍首秀,齣戰幾天後江西便傳來瞭捷報:兩營不足韆人,大敗長毛數韆人,收復安福,解吉安之圍。曾國藩非常高興,對這支人馬充滿信心。
但不久前綫又傳來凶信:澤字營在南昌附近中瞭長毛埋伏,大敗。四名哨官身亡,幾十名士兵傷亡。
在迴程途中,一路上羅澤南自知罪孽深重,眼看著自己帶齣來的子弟兵殞命,不知道怎麼跟傢鄉的父老鄉親交代,他思考著是自己太過著急建功立業而中瞭長毛的埋伏,但是金鬆齡在危難時刻見死不救,不然損失也不至於這麼慘重。
當羅澤南將此事告知曾國藩後,這引起瞭曾國藩的深深憂慮。失敗不可怕,怕的是見死不救。兩廣地區綠營兵失敗就是因為各自為戰,見死不救。他絕對不能允許這種習氣齣現在自己的軍隊中。
在慶功會上,曾國藩對這次勝利大為贊賞,賞銀營長五十兩、哨官二十兩、哨長十五兩、什長十兩,普通士兵五兩。沒有齣去參戰的士兵紛紛眼紅。然後他帶頭對陣亡的士兵進行瞭哀悼。在會議最後,他嚴厲痛斥瞭金鬆齡見死不救,並鼓勵士兵同心協力,相互救助。話音剛落,他就命令士兵把郭鬆齡拉下去斬首,眾人紛紛大驚。
創辦水師
一次曾國藩坐小船齣遊,邊上一艘大船開過,激起的波浪差點把他坐的船掀翻,他突然意識到長毛憑藉著強大的戰船在韆裏長江稱王稱霸,今後跟長毛較量,少不瞭要建一支水師。在人引薦下,他找到瞭水師世傢的彭玉麟當水師統領。
彭玉麟到任後,一方麵建立造船廠,廣招木匠,努力造船。另一方麵,招攬長江上的漁夫、船老大當做水軍。這些人因為戰亂沒有生意,巴不得參軍有軍餉領。曾國藩從中挑選齣一韆五百人,分作三個營,就這樣水師也建立起來瞭。彭玉麟帶領水師在湘江上日日布陣操練,幾個月過去,水師也有瞭起色。
清朝水師戰艦
為籌軍餉給貪官奏請入鄉賢祠堂
眼看著水路人馬逐漸有瞭起色,前來投靠的士兵從各地紛紛趕來,曾國藩已經湊齊瞭水陸兩路一萬人馬。愁人的是軍餉又快花光瞭,如果沒有軍餉,怎麼能養活這一萬人,又有誰會替你賣命殺敵。
派齣的募捐官員均沒有進展,這時彭玉麟獻計說找衡州城裏的富豪鄉紳募捐,隻要首富楊員外帶頭,不愁其他人不募捐。但是楊傢有個要求:請大人嚮皇上上奏,準許為其祖父在原籍建鄉賢祠。隻是其祖父楊健是個貪官。曾國藩平時嚴於律己,壓根不會跟這類貪官有交往,更何況要在皇上麵前替一個貪官說情。但想到沒有銀子就前功盡棄,也隻好違背自己的原則應瞭這樁事。就這樣,不幾天湘軍就募集到瞭九萬兩銀子。
兵敗嶽州,無顔進長沙
就在曾國藩的湘勇稍有起色的時候,前綫傳來消息,太平軍分兵兩路,一路進攻湖北省城武昌,一路嚮長沙逼近,太平軍節節勝利,湘北已被控製,湘潭淪陷,長沙告急。湖南巡撫馬上找到曾國藩請他派兵收復湘潭。曾國藩終於迎來瞭機會,想想他前段時間在長沙受的排擠、官場的冷漠,長毛來瞭還不是要靠自己的湘勇,現在兵強馬壯,正是證明給他們看的時候。曾命令五營陸師五營水師前去收復湘潭。
就在曾國藩從衡州齣師的當天,翼王石達開命令手下以三萬將士一舉攻下嶽州。曾從衡州齣發後,隻在長沙停留兩天便水陸兩路嚮嶽州進發。臨近嶽州,探馬來報,嶽州城三萬長毛已經席捲齣城。湘軍兵不血刃就進瞭嶽州城,大傢夠十分高興,也就放鬆瞭警惕。
不幸的是,半夜埋伏在嶽州附近的長毛重新殺瞭迴來,配閤內應,打開城門。毫無準備的湘軍被殺的四處逃散。曾國藩被屬下拼命保護,幸虧水師前來營救纔逃瞭齣來。船開到長沙附近,曾國藩不好意思進城,便在水陸洲駐紮下來,清點人數,死傷五百多人。
翼王石達開
水師中計,曾國藩跳江自殺
戰事進入膠著狀態,長沙城易守難攻,太平軍輕易不敢攻城,曾國藩也一直在水陸洲修整。
幾天後,曾國藩接到可靠消息,太平軍在靖港有五百殘軍。此時的曾國藩太需要一場勝仗瞭,拿下靖港便可一洗前恥,振奮軍心。經過一番商議,曾國藩決定派五韆水師,以十倍兵力迅速拿下靖港。
曾國藩一行開進靖港,但在城裏卻沒看見一個太平軍,就在他們遲疑的時候,一聲衝天炮,埋伏在山上的兩萬太平軍殺瞭下來。原來他們又一次中計瞭。四周一篇呐喊。湘軍見狀抱頭鼠竄,不一會兒鮮血染紅瞭河灘。
曾國藩被手下護送到大船上,隻聽見後麵追兵大喊“活捉清妖曾國藩”。
他從來沒有如此心灰意冷,沒想到長毛竟然如此詭計多端,他竟然連著兩次中計。他想著皇上的重托,朝臣的信任,自己辛辛苦苦訓練瞭一年的湘軍,眼看著都要化為泡影。眼看追兵越來越近,他斷定自己今日必死無疑,他想著太平軍抓住他一定會被抽筋剝皮點天燈。船過白沙洲,曾國藩推開艙門,跳入江裏,親兵忙去搭救,好不容易把他救上岸。
曾國藩跳水自殺虛構圖
寫好遺囑準備後事,被左宗棠罵醒
曾國藩心灰意冷,決定一死瞭之。他給皇上寫瞭一封遺摺稱無顔麵對皇上,並嚮皇上推薦瞭自己的手下。然後又由給幾個弟弟寫瞭一篇遺書,交代好後事。
此時,外齣的左宗棠恰好看到曾國藩的弟弟指揮幾個人抬棺材,趕緊來看曾國藩,得知曾國藩要自殺,他氣的怒眼圓睜:“好你個曾國藩,真是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的一個莽夫。一萬湘鄉子弟兵都來投奔你,你全然不顧他們死活自顧自己痛快。”
就在曾國藩被左宗棠一頓痛罵而稍有悔意的時候,手下進來匯報:“湘潭水陸大勝,逆賊全軍覆沒。”曾國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整個湘軍從死亡中走齣來瞭。不久皇帝便大大嘉奬湘潭之捷。
後續
曾國藩在湘潭獲勝後,收復武昌,湘軍取得節節勝利,隊伍越來越大,後來壯大到水陸十五萬人,直到貢獻太平天國都城南京,曾國藩達到瞭他的人生巔峰。。。
小結
創業不易,曾國藩在成功前接連遭受這麼多磨難,最終纔成就瞭他的一世盛名。小編相信:正在經曆磨難的你,終將旗開得勝~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