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2022, 9:21:40 AM
卡斯蒂利亞王國(七):伊莎貝拉一世
28.恩裏剋四世
恩裏剋四世(Enrique IV deCastilla,又名the Impotent(無能者)1425年1月5日-1474年12月11日),卡斯提爾國王(1454年-1474年)。他是卡斯提爾國王鬍安二世與第一任妻子亞拉岡的瑪麗亞的兒子、伊莎貝拉一世的異母兄長。
1440年,恩裏剋四世十五歲時,娶瞭錶姐納瓦拉的布蘭卡公主。他們的婚姻並不美滿。1453年,恩裏剋要求離婚。一位官員檢查時布蘭卡竟然被證實仍為處女,教皇以“巫師阻止瞭恩裏剋的房事”為由,宣布他們離婚。離婚後,布蘭卡被送迴納瓦拉,遭到傢人的囚禁。
1455年,恩裏剋四世與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的妹妹瓊結婚。經過六年的婚姻,終於在1462年,瓊生下一個女兒鬍安娜。誕生瞭王位的繼承人的六年後,部分卡斯提爾貴族背叛國王。叛軍聲稱鬍安娜公主不是國王的女兒,但實際上是第一任阿爾布開剋公爵貝爾特蘭・德・拉庫伊瓦的女兒。當王後與主教的侄兒有另外兩個孩子更加強這一個假設。雖然許多當代曆史學傢和編年史假定恩裏剋四世是無能,但是記載恩裏剋四世統治期間的皇傢編年史是受到伊莎貝拉一世的統治和影響下修訂的,因為伊莎貝拉一世強烈希望將鬍安娜證明是並非恩裏剋四世的子嗣。
其後恩裏剋四世以王後與豐塞卡主教的侄兒有兩個孩子的醜行而離婚。貴族們更是肆無忌憚。過長時間對立派彆之間的衝突,恩裏剋四世終於在1464年同意他同父異母的妹妹伊莎貝拉在阿維拉成為他的繼承人,條件是要把她嫁給葡萄牙鰥居的國王阿方索五世。其實伊莎貝拉三歲時已與亞拉岡王儲斐迪南王子定婚,但是恩裏剋四世卻在六年後反悔,希望伊莎貝拉嫁給斐迪南王子的兄長納瓦拉的查理四世以達成戰略婚姻,但是遭查理四世拒絕。恩裏剋四世再於1464年2月又安排伊莎貝拉嫁給英國國王愛德華四世或是其弟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卻遭愛德華四世拒絕,所以恩裏剋四世最後纔要求伊莎貝拉嫁給鰥居的阿方索五世。後來伊莎貝拉卻打破這一規定的協議,仍嫁給亞拉岡的斐迪南王子。
1474年恩裏剋四世埋葬在聖瑪麗亞瓜,而旁邊就是他的母親亞拉岡的瑪麗亞。
恩裏剋四世去世後,卡斯提爾王位繼承戰爭開始。葡萄牙支持鬍安娜,伊莎貝拉一世卻在她的丈夫亞拉岡國王斐迪南二世和法國支持下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29.伊莎貝拉一世
伊莎貝拉一世(西班牙語:Isabel Ila Católica;1451年4月22日-1504年11月26日)是卡斯提爾的女王。她及丈夫費爾南多五世(阿拉貢的費爾南多二世)完成瞭收復失地運動,為日後他們的外孫卡洛斯一世統一西班牙帝國奠定瞭基礎。其支援剋裏斯托弗・哥倫布開拓美洲新大陸,為開拓發展西方文明作齣重大的貢獻。另外他重用的德・西斯內羅斯樞機大力提升王權並壓製瞭貴族的跋扈,讓王權藉由“宗教裁判所深入到基層民眾,讓人民成為教會的順民,以及王室的順民。”
(1)繼位
1454年伊莎貝拉的父親卡斯提爾國王鬍安二世死後,她的同父異母兄長恩裏剋四世繼承王位。1469年她和堂弟阿拉貢王儲費爾南多聯姻。
1474年,恩裏剋四世去世,隻有一個女兒鬍安娜・拉・貝爾特蘭尼哈,恩裏剋被指無法生育,而鬍安娜是他親信和王後的孩子。當時鬍安娜已經嫁給瞭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五世。伊莎貝拉迅速繼承瞭王位。葡萄牙的阿方索五世發兵聲稱鬍安娜應該繼承王位,但1476年在托羅一役徹底失敗。阿方索五世被迫簽署阿爾卡索瓦什和約,放棄對卡斯提爾王位的一切要求。1478年伊莎貝拉在天主教教宗的批準下成立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迫害非天主教人士並大力提升瞭王權。1479年費爾南多的父王去世,費爾南多二世和伊莎貝拉成為阿拉貢和卡斯提爾的國王、女王。1480年這對夫婦召集群臣和34位平民代錶製定瞭一係列法律、為未來的西班牙奠定瞭法理基礎。
伊莎貝拉任內時常召開名為“科提斯”的國傢議會,並且將大部分的行政權托付給“卡斯蒂利亞會議”。卡斯蒂利亞會議的成員由王室任命,是推行專製政治的有力新工具。她與中産階級聯手對抗貴族階級,並以城鎮的民兵為其軍事力量的後盾,她又將傳統封建貴族的三大軍團交由丈夫費爾南多掌管、壓製,解除瞭貴族的軍事威脅。她對於牧羊業老闆所組的“馬士達”公會則較為縱容,因為政府的稅收主要來自牧羊業,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新大陸的財富大量輸入西班牙之前。
(2)強強聯手
伊莎貝拉一世丈夫斐迪南二世機智敏銳,纔乾與她不相上下。他們的大多數重要決策通常是根據伊莎貝拉的建議,通過與斐迪南商議後纔做齣的,而且是通過與斐迪南的密切閤作纔得到貫徹執行。
從錶麵上來看,阿拉貢和卡斯提爾兩個王國仍是各自獨立,兩國的大多行政機構也仍然各自保持獨立。但是實際上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貝拉一世所有的決策都是倆人共同製定的,夫妻倆皆盡全力,默契配閤,共當西班牙君主。在他倆共同統治的二十五年中,其基本政策是要創建一個統一的西班牙王國,這個王國由一個強大的君主政體統治。他倆的首要目標之一是徵服格拉納達王國――伊比利亞半島上仍受伊斯蘭教統治的惟一地區。徵服戰於1481年開始,到1492年2月結束,斐迪南和伊莎貝拉取得瞭收復失地運動的最終勝利。徵服瞭格拉納達等國,西班牙占據的領土就幾乎和它當代的領土一樣多。納瓦拉王國在伊莎貝拉死後,於1512年被吞並。
(3)宗教裁判所
斐迪南和伊莎貝拉在其統治初期創建瞭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該法庭融法官、陪審團、起訴律師和警方調查人的權力為一體,以其刑罰手段凶暴殘忍和審理程序粗糙不平而臭名遠揚。嫌疑犯很少有機會或者根本沒有機會反駁對自己的控告。他們無法知道控告自己的全部證據,甚至連原告人的名字也無法知道。嫌疑犯若否認對自己的指控常常要遭到酷刑拷打,直到承認為止。根據一項保守的估計,至少有兩韆人被燒死在火柱刑上,受到刑罰比這輕的人數要比這個數目多許多倍。
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頭目是一個極端狂熱的僧侶托馬斯・湯戈馬達,他是伊莎貝拉的私人仟悔神父。宗教裁判所雖然得到瞭教皇的認可,但是實際上是在西班牙國王的控製之下,宗教裁判所一是用來建立宗教統一,二是用來鎮壓國王的政敵。在英國,封建領主總是保持足夠的勢力以限製國王的權力。西班牙的封建主也曾經有權有勢;但是西班牙國王可以利用宗教裁判所為武器來鎮壓公然反抗的封建主,由此來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專製君主國,也可以利用它來進一步控製西班牙牧師。
但是宗教裁判所的主要對象是在宗教上有離經叛道行徑的嫌疑分子,特彆是一些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他們名義上已經改信天主教,但在暗地裏卻在繼續奉行自己先前的宗教。
(4)迫害猶太教徒
起初宗教裁判所並沒有把矛頭指嚮那些把自己的信仰公開齣來的猶太教徒,但是1492年在狂熱的湯戈馬達的極力主張下,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簽署瞭一項布告,命令所有西班牙的猶太教徒如果不改信天主教,就在四個月內離開西班牙,並且不允許攜帶財産齣境。這道驅逐令對大約二十萬猶太教徒是一個大災難,許多人未來得及找到一個安全的避難之所便橫遭殺身之禍。西班牙國中很大一部分最勤勞、最精明的商人和手藝人流離失所,因此西班牙在經濟上遭受瞭一次嚴重的打擊。
當拉格納達投降時,雙方簽訂的和平協議規定居住在西班牙的伊斯蘭教徒可以繼續奉行自己的宗教。但是在事實上,西班牙政府不久便踐踏瞭這項協議。因此摩爾人奮起反抗,但卻遭緻失敗。1502年所有住在西班牙的伊斯蘭教徒都被迫做齣選擇,不是改信天主教就是流亡國外,同樣的選擇在十年前就擺在瞭猶太教徒麵前。
(5)天主教徒
伊莎貝拉雖然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是卻從來不允許讓她的正統觀念乾擾她的西班牙民族主義。為瞭確保西班牙天主教在西班牙君主製而不是教皇的控製之下,她和斐迪南努力鬥爭,取得瞭成功。這就是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在西班牙未取得任何進展的理由之一。
當然,在伊莎貝拉統治期間最著名的事件是剋裏斯托弗・哥倫布發現瞭新大陸,這個事件也發生在極不平凡的1492年。哥倫布探險是由卡斯提爾王國資助的,但是有關伊莎貝拉不得不典當她的珠寶來資助這次探險的說法是不真實的。
(6)1492年
1492年1月2日,伊莎貝和費爾南多的軍隊攻下瞭統治伊比利亞半島南部七個世紀的摩爾人的最後一個重鎮格拉納達,完成在伊比利亞半島基督教勢力對伊斯蘭勢力數個世紀的徵戰收復失地運動。
同年,在對剋裏斯托弗・哥倫布嚮西航海去印度的計劃三次拒絕之後,伊莎貝終於同意資助哥倫布的探險。由於財政吃緊,伊莎貝拉拿齣一個自己的裝滿首飾的首飾盒給哥倫布作為資助,同時答應哥倫布的條件:他和他的後代做為西班牙開拓的殖民地的總督,並獲得一成的利潤。8月3日哥倫布啓航。次年攜帶著一些印第安人和黃金凱鏇,西班牙從此進入瞭海外冒險和殖民的黃金時代。1494年,伊莎貝和費爾南多通過《托德西利亞斯條約》和葡萄牙瓜分瞭世界。伊莎貝曾經試圖為瞭保護印第安人免受西班牙殖民者的虐待而組建瞭一個印第安事務處。但後來的西班牙徵服者並沒有遵守女王的規定,反而極力迫害印地安人。
1492年3月31日,伊莎貝和費爾南多頒布阿罕布拉法令,把西班牙的猶太人和穆斯林驅逐。大約有20萬人被迫離開傢園,剩下的被迫皈依基督教,並在日後再次遭到迫害。
(7)晚年
伊莎貝拉和費爾南多在統一西班牙之後試圖利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在精神層麵把全國統一在天主教之下。1502年,西班牙的穆斯林被迫在接受洗禮皈依基督教和離開西班牙之間作選擇。他們還試圖通過聯姻和歐洲其他列強聯閤,以達到製衡法國和統一伊比利半島的目的。
伊莎貝拉死後把所有稱號給瞭女兒鬍安娜。鬍安娜的丈夫菲利普一世在伊莎貝拉死後和費爾南多反目,但在內戰爆發前病死。菲利普一世的兒子卡洛斯成為西班牙王位的繼承人,其治下的西班牙帝國達到空前的強大。
(8)去世
伊莎貝拉於1504年去世。她一生有四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兒子鬍安於1479年早夭。另一個女兒,阿拉貢的凱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的第一任王後,英格蘭女王瑪麗一世(血腥瑪麗)的母親。她的四個女兒中最著名的是鬍安娜(瘋女鬍安娜)。斐迪南和伊莎貝拉把鬍安娜許配給腓力一世(美男子),他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帝之子,也是勃艮第公國的繼承人。這兩位不尋常的王朝聯姻,使得伊莎貝拉的外孫查理五世皇帝繼承瞭歐洲曆史上最大王國之一的王位,他還被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是當時財富最多、勢力最大的歐洲帝王,開創瞭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他在名義上或實際上統治過的領土包括現今的(西班牙、德國、荷蘭、比利時、奧地利、瑞士、大部分意大利、部分法國、捷剋斯洛伐剋、波蘭、匈牙利和南斯拉夫),此外還有西半球的一個很大地區。查理五世和腓力二世都是狂熱的天主教徒,他們在長年的統治期間,靠掠奪大陸的財富來資助反對北歐新教國傢的戰爭。因此由斐迪南和伊莎貝拉一世安排的王朝聯姻幾乎在她倆死後一百年當中都對歐洲的曆史産生著影響。
伊莎貝拉被安葬在格拉納達的王傢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