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9年,禦駕親徵契丹的後周世宗柴榮突然一病不起,不得已從前綫返迴都城開封養病,迴到開封之後他的愛女又死瞭,多重打擊之下,柴榮終於扛不住瞭,帶著無盡的遺憾和未盡的宏願離開瞭人間,年僅39歲。
壯誌未酬周世宗
柴榮的部署
柴榮臨終前麵臨的最緊要的問題是誰來代替他執掌帝國!皇太子柴宗訓隻有7歲,想當初柴榮自己繼位時已經34歲,後周的驕兵悍將都不服他,更何況7歲的孩子。柴榮沒法放心地離去,隻能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為兒子做瞭一係列部署。
首先是冊立皇後,柴榮原來的皇後是大將符彥卿的女兒,也是柴宗訓的生母,可惜早死,柴榮很懷念她所以一直沒有再立皇後,現在兒子這麼小,沒有母親的扶持怎麼能行,於是他立符彥卿的小女兒為皇後,想來她會對親姐姐的兒子更加疼愛,同時也能得到符彥卿的全力保護。
其次就是托孤,在文臣方麵他選擇瞭三位宰相範質、王溥、魏仁浦,這三人都深受柴榮恩寵,其中魏仁浦更是柴榮一手提拔上來的;在武將方麵,柴榮的做法就有點讓人看不懂瞭,他罷免瞭無功無過的後周軍銜最高的張永德,免去其殿前都點檢的官職,外放澶州,將其排除齣權力核心,將這個位子交給瞭趙匡胤!
張永德是後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又是柴榮親自任命的殿前都點檢,資曆深厚,在皇帝年幼的情況下,正需要張永貴這樣在軍中有威望的皇親國戚來穩住陣腳,柴榮為何偏偏自斷臂膀呢?
英明神武的後周世宗柴榮
點檢做天子
張永德犯瞭什麼錯?在兩部五代史中都找不到相應的記載,那柴榮這麼做到底是為瞭什麼呢?很簡單,因為一個藏在布囊中的三尺木條。
六年,世宗北徵,為水陸都部署。及莫州,先至瓦橋關,降其守將姚內斌,戰卻數韆騎,關南平。世宗在道,閱四方文書,得韋囊,中有木三尺餘,題雲「點檢作天子」,異之。
顯德六年,柴榮把南唐收拾得服服帖帖後,調轉馬頭北伐契丹,打算一舉奪迴燕雲十六州。柴榮名聲在外,契丹守將望風而降,兵不刃血收復寜州、益津關、瓦橋關、鄚州、瀛州等城池關隘,一路高歌猛進嚮幽州進發。
四周強鄰環伺
在行軍途中,柴榮不忘看書,突然他發現書架中夾瞭一個布囊,布囊裏麵是一塊三尺左右的木闆,上書“點檢做天子”!
柴榮大驚,但是很快恢復平靜,隻是讓人暗中調查布囊是誰放進來的,他對“點檢做天子”並未太在意,因為此時的柴榮意氣風發,早已不是5年前根基不穩初登大寶的模樣,憑藉北擊契丹、南擊南唐,西退西蜀的戰績在軍中建立瞭無比的威望,他不相信有人能從他手中奪走這片江山。
但是命運和他開瞭一個玩笑,十幾天後他病倒瞭,病得很重,不得不丟下他的北伐大軍,返迴開封養病。自己的身體狀況自己知道,前一刻還自信滿滿的柴榮這時候不得不考慮更多瞭,“點檢做天子”就像魔咒一樣不停在他腦中迴鏇。
返迴開封的途中,
“至澶淵遲留不行,雖宰輔近臣問疾者皆莫得見,中外洶懼”,
柴榮將自己關在屋子裏,誰都不見,大臣們很慌張,此時的柴榮正在病中,一來需要人伺候,二來萬一發生意外眾臣也能接受遺詔。思來想去,大傢推舉張永德進去查探情況,接下來的對話就很有意思瞭。
張永德:天下未定,根本空虛,四方諸侯惟幸京師之有變。今澶、汴相去甚邇,不速歸以安人情,顧憚旦夕之勞而遲迴於此,如有不可諱,奈宗廟何!
柴榮:誰使汝為此言?
張永德:君臣之意皆願為此!
柴榮:吾固知汝必為人所教,獨不喻吾意哉!然觀汝之窮薄,惡足當此!
張永德勸柴榮說:皇上您現在生病,天下人心惶惶,四周覬覦,應該趕快迴到開封以安民心,現在離開封還很遠,萬一您在路上發生瞭不能說的事情(指柴榮駕崩),天下不就成瞭彆人的嗎?
柴榮淡定地問瞭一句,這些話是誰叫你說的?張永德迴復道這是大傢叫我說的。
柴榮說道:我就知道是彆人叫你說的,可惜我看你麵相淺薄,不足以當此富貴啊!
柴榮這句話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結閤“點檢做天子”就明白瞭。張永德正是現任殿前都點檢,在柴榮看來,木條上的“點檢做天子”就是說的張永貴,但是此時他又確信張永貴不可能有所大作為,因為他竟然被彆人當做槍使,當麵問皇帝生死這樣忌諱的事情,如此心機淺薄的人有何威脅?同時他也不能再把殿前軍交給張永德瞭,因為他撐不起接下來的危局,柴榮要找一個能真正掌控形勢的人。
為什麼是趙匡胤
張永德被貶,那麼殿前軍交給誰可關係到柴氏江山。最有資格接手的人是侍衛司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進,他軍功赫赫,又是郭威的親外甥,皇親國戚,但是他又第一個被柴榮排除的。
當年後漢隱帝劉承佑殺瞭郭威全傢,包括他所有的兒子,郭威奪得天下後再也沒能生育,他的繼承人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養子柴榮,另一個是外甥李重進。郭威最後選擇瞭柴榮,李重進錶麵沒有大動作,但是內心很不滿,在他看來,他纔是與郭威血緣最親的。李重進常年在軍中,凶狠異常,又有威望,本來就覬覦皇位,將自己的兒子托付給他無異於羊入虎口。
最後柴榮選擇瞭隻有33歲的趙匡胤,這就像一個巨大的餡餅從天而降,砸中瞭趙匡胤。
一躍成為後周第一軍人的趙匡胤
趙匡胤此時為殿前司都指揮使,屬於殿前司二號人物,僅次於張永德的都點檢,按理說由他頂上去閤情閤理,但是這不是正常的官職升遷,而是臨終托孤,必須是萬分信賴之人,很幸運趙匡胤滿足瞭這個條件。
郭威稱帝之後,柴榮一開始並不受待見,而且被處處防著。因為雖然現在郭威沒有兒子,但是後麵的日子還長著呢,保不齊生齣個兒子瞭呢?柴榮相當於備胎,而且還要防範備胎強行轉正,所以柴榮被安排到澶州,就是後來柴榮外放張永德的地方。在所有人不重視柴榮的時候,趙匡胤離開郭威來到瞭柴榮身邊,成為最早投奔柴榮的。
柴榮登基之後,趙匡胤進入禁軍,在應對契丹入侵時,趙匡胤幫助張永德穩住陣腳,奠定瞭柴榮第一仗勝利的基礎;隨後柴榮發兵攻打西蜀想要收復失地,戰事陷入僵局,朝堂之上大臣都主張退兵,柴榮猶豫不決,他需要有人到前綫查看實際情況,趙匡胤挺身而齣,觀察戰況後迴到開封,大膽建議柴榮繼續打下去,而且預言瞭戰況的整體走勢,柴榮相信瞭他,結果真的像趙匡胤所說的那樣,從此趙匡胤在柴榮心中的地位直綫上升;在三徵南唐中,柴榮第一次讓趙匡胤獨領一軍,果然不負眾望,“
首敗萬眾於渦口,斬兵馬都監何延锡等。南唐節度皇甫暉、姚鳳眾號十五萬,塞清流關,擊走之。”
掃清瞭南唐的外圍勢力後,
“尋敗齊王景達於六閤東,斬首萬餘級”,“進破唐人於鑾江口,直抵南岸,焚其營柵,又破之於瓜步,淮南平。”
帝國的將星正在冉冉升起。
趙匡胤是跟著柴榮一路打過來的,也是柴榮一手提拔的,被其引為心腹理所當然。在此危急時刻,柴榮選擇瞭相信趙匡胤,將柴氏江山托付給他,誰知這纔是真正的羊入虎口。柴榮駕崩次年,趙匡胤便黃袍加身,篡奪瞭後周的江山。
自編自演的黃袍加身
總結
後周世宗柴榮是五代時期第一明君,錶現齣統一天下的氣勢,但是天不假年,英年早逝,留下瞭幼子繼位,為瞭穩固柴氏政權,安排瞭托孤大臣,在至關重要的武將方麵,因為“點檢做天子”的讖語他排除瞭張永貴,又因為當年奪嫡之爭他排除瞭李重進,親手將趙匡胤推到瞭曆史舞台中央。
很多時候,人的一生要靠運氣,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這樣運氣來瞭纔能把握住,趙匡胤便是這樣,卓越的戰功讓他備受柴榮青睞,上天賜予他機遇,用“點檢做天子”把他送上瞭殿前都點檢這一最高軍職,最終成為大宋太祖皇帝。
參考文獻:《新五代史》、《舊五代史》、《宋史》、《隆平集》等。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