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3:05:51 PM
[聊水滸係列之二: 梁山好漢的掘墓人――高俅,壞蛋為何會有開掛的人生?]
文|縴雲涵月
《水滸傳》,因高俅始,因高俅終。為何這樣說?施耐庵在寫梁山好漢之前,首先寫的人物就是高俅,而宋江和盧俊義最終被毒死,恰是高俅密謀。高俅發跡,儼然預示著梁山好漢的命運。這個大奸臣,就是梁山好漢的掘墓人。那麼,高俅又是怎麼發跡的呢?
要博,什麼都能來
人所皆知,高俅靠踢�路⒓!F涫擔�單論能力,人傢也算“多纔多藝”。
高俅沒什麼優越顯赫的傢族背景,他從小就是開封街頭的一個混混兒。按小說中的話說,“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傢業。”
高俅四處混日子,見的麵廣瞭,識的人多瞭,倒是雜七雜八地,學得不少手藝和絕活。吹彈歌舞,他會;舞槍弄棒,他能;相撲摔跤,他敢;詩詞書畫,他行,可以說是無所不通瞭。
你看後來,他做瞭太尉,率軍徵剿梁山,還要從教坊司選齣歌兒舞女三十餘人,隨軍消遣。驕奢淫逸自不必說,單衝“選”的行為和這等喜好,說明他對樂器、音律、歌舞是有一定的認知的,自己一點不懂,怎麼賞鑒呢?
高俅兵敗後,被俘上梁山,宋江宴請,他酒後疏狂,說自己小時學得一身相撲,天下無對。結果真比起來,卻被燕青一跤撂翻。難道這個太尉犯瞭領導酒後愛吹牛的通病?未必!人傢年輕時一定很能摔很能打,那可是他的立身之本呀!隻不過強中更有強中手,加之燕青正值盛年,連太原相撲高手擎天柱任原都是他的手下敗將,又何況年邁的高俅呢?
曆史上真有高俅其人,而且真的官至太尉,發跡史跟小說裏的大同小異。還有種說法,說高俅曾在蘇軾門下做過助手,抄抄寫寫,耳濡目染下,書畫也相當不錯。
俗話說得好:藝多不壓身。高俅“輾轉奔波”,最終得到文藝範的端王賞識,這與其興趣廣泛,什麼都能來一手不無關係。
要精,有一樣最精
高俅的纔藝,雖不是每項上都齣類拔萃,但有一項卻玩得響當當,那就是踢�隆�
蹴鞠這項運動,在唐宋時期尤為興盛。那時候的球比現在的足球小點,外麵用皮革縫製,裏麵可能塞個充氣的豬尿泡,因而叫“�隆薄K淙還ひ占虻ィ�但人們以此為樂,連女子都參與瞭進來,所以常常能見到“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
高俅的名字就因踢�露�來。人們見他踢得一腳好氣�攏�不叫他高二,都叫他高�隆?上肽喬蚣級喑鮒塚�擱今天早被五大聯賽球探挖走瞭。高�氯囪八跡�“�隆弊髏�字畢竟不雅,遂將其改成“俅”字。僅僅一個部首之變,寓意卻大不一樣瞭:人傢不光會踢球,還有追求啊;“俅”字有恭順之意,人傢要抓住龍尾,恭順地嚮上爬!從這名字也可看齣,此人多麼地善於鑽營。
高俅應王都尉差遣,去端王府中送東西――那是端王看中的玉龍筆架和鎮紙玉獅子。恰逢端王在庭院裏和幾個小太監踢�巒妗8嗶幢黃腿艘�至,見一夥人玩得正嗨,隻得乖乖站在一旁當觀眾,屁都不敢放一聲。
誰料那氣�巒蝗輝焦�瞭端王頭頂,偏不偏妙不妙,嚮高俅站立處飛來。人一生的機遇沒幾個,高俅卻很會抓機會。端王正在望�灤頌荊�高俅一時膽起,側身伸腿使個“鴛鴦拐”,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蠍子擺尾,瑞典球員伊布愛玩的那個,將�隆班亍鋇匾簧�踢還端王。隻此一下,就讓眾人的目光全聚焦到自己身上瞭。
“你是誰?”端王自然要問其姓名和來曆瞭。高俅屈膝下跪,一一答復。端王就要高俅進場子來踢,高俅推托不過,終於不再顧忌,把平生本事都使齣來,以討端王歡心。他頭頂腳踢,肩扛膝顛,“那氣�亂凰器Ы赫吃諫砩稀保�就是不落地。端王見到一個球技如此高超的人,哪還能不讓他留下來加入自己的“齊雲社”,長期陪自己玩呢?
人其實最忌博而不精。高俅的纔藝,卻是博中有精。靠著精湛的球技,高俅一下子鹹魚翻身,成為端王的親隨。在宮中住瞭不到兩個月,哲宗皇帝駕崩,沒有太子,禦弟端王被冊立為天子,這就是宋徽宗。
徽宗讓樞密院先給高俅入名,僅僅半年間,就抬舉高俅做到殿帥府太尉之高位。當然,曆史上的高俅可能還被天子派到邊關戰場鍍過金。但踢球踢齣個太尉,卻是不爭的事實,曆史上恐怕再也沒誰瞭。
樹挪死,人挪活
高俅本是東京城裏城外的痞子,小說裏用瞭“幫閑”一詞,其意思就是專門陪人消遣玩樂。看看高俅的幫閑之路,也不平坦,頻繁改換門庭就是明證。
高俅一開始跟的是王員外的兒子,他陪這個公子哥兒玩,每日隻是尋歡作樂。偏偏那王員外“摳門”,看不慣兒子揮霍無度,因而一紙訴狀將不教好偏教壞的高俅告到開封府。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高俅最終被脊杖四十,逐齣京師。
傢鄉不容待,去哪兒好呢?聽說淮西臨淮州有個賭坊老闆,名叫柳世權,專招閑漢,高俅便遠來相投。這天下開賭坊的,怎能不需要管場子的人手?那是越多越好啊!高俅因而在他那裏一住就是三年。這下,不僅會陪人玩,還會陪人��瞭。
後來遇哲宗大赦天下,高俅就想迴傢,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傢的狗窩,何況故鄉還在京城呢。這柳大郎也夠義氣,在東京有個開生藥鋪的親戚董將士,於是他就寫瞭封書信,將高俅薦去。董將士開的這中藥鋪,可不像西門慶那賣砒霜的藥鋪,正兒八經的買賣,哪裏用得著這號混吃混喝的;又怕把孩子都帶纍壞瞭,容在傢裏住瞭十來日,終於思量齣一個緣由,把高俅支走瞭。
董將士的理由是什麼?好謀齣身!於是,將高俅薦到瞭小蘇學士,就是蘇軾傢。蘇軾當時在詩詞書畫上早已名聲大噪,隻是政治上因為意見相左,屢遭排擠打壓。他當時可能任職翰林學士,所以叫他小蘇學士。蘇軾見瞭來書,心想自己養這個閑漢乾啥,不如做個人情,薦他到貴人傢去。小說中說隻留宿瞭一夜,實際上高俅在蘇軾處待的時間遠不止此。高俅連文人墨客的技藝也窺得一二瞭。
小蘇學士又將高俅轉薦到哪裏去呢?駙馬王晉卿府。王晉卿即王詵,小說中說他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駙馬,其實曆史上應為英宗皇帝駙馬,神宗皇帝妹夫,哲宗皇帝姑父。小王都太尉就喜歡這樣的人,留他在身邊做親隨,齣入像自傢人一樣。
這一迴沒打算薦人,有人卻要來瞭。都尉生辰,端王赴宴。席間休憩,端王去書房轉,卻見桌上一對鎮紙玉獅子,玲瓏剔透,拿起來忍不住贊嘆。端王看上的東西,都尉自然得不吝相贈瞭。第二天,高俅就被派去送玉器,因而得以讓端王見識瞭球技。當晚,就留在宮中過夜。次日,端王又辦宴邀王都尉,直接要走瞭高俅。
士農工商,高俅無有不交,而且越轉越往上走,越往高攀。人們常說,樹挪死,人挪活,這話在高俅身上完全應驗,高俅從此飛黃騰達瞭。
如今選拔乾部,要求德纔兼備,以德為重,是多麼必要!高俅之流放到現在,即使再怎麼有纔,但人品不好、心術不正、德行太差,也不能任用。這裏盤點高俅的發跡路,不是為其歌功頌德,恰恰是想錶明做官先做人、為官得為民,否則像高俅這樣,隻能遺臭萬年瞭!
注| 配圖來源於網絡;文章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