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31/2022, 6:23:27 AM
01、被當成玩具的大玉璧
1982年,山東省青州市譚坊鎮馬傢塚子村發生件稀奇事!一個小孩用繩子拖著一塊巨大的白玉當玩具亂竄,惹來不少人關注……
見到這種事情,有心之人便告知瞭青州市博物館,說是馬傢塚子村有“情況”!
這“馬傢塚子村”,聽名字就知道大有來頭。塚子,就是大墳頭的意思。這村的名字就取瞭個“馬傢大墳頭”的意思,可不就是有情況嘛……
青州博物館的同誌趕緊前往打聽情況,同時也找到瞭那個牽繩子玩兒的小孩傢裏。
小孩傢的大人也不避諱,一邊拿齣那塊大白玉一邊給他們講起瞭這東西的來曆。
博物館的同誌們第一眼看到那塊大白玉,眼睛都直瞭!這,竟然是一塊碩大的墨色玉璧,太美瞭!
這塊玉璧高20.8厘米,外徑15.4厘米,內徑2.6厘米,齣廓高5.4厘米,重375剋,采用名貴的新疆和闐墨玉碾琢而成。
玉璧上有齣廓,壁身中部有凸棱一周,外環飾淺浮雕蟠龍紋一周,內環飾蒲紋形乳丁158個。齣廊部分為鏤雕,上方為雙龍紐,雙龍齣沒於祥雲之間,龍體粗壯剛健,昂首挺胸,呈騰空飛奔狀。
02、村子裏的荒塚
最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在玉璧紐中央還有用隸書鑄寫的“宜子孫”三字!
玉璧大概率的漢代的,這麼大尺寸的玉璧本來就少見,如今還有漢字齣現,無疑又是稀罕至極!
原來,這東西是小孩的父親從馬傢塚子村的村東邊那座世代就存在的大墳上挖齣來的……
說起那座大塚,村裏沒一個人說得齣它的來曆。似乎它就這麼理所當然地存在瞭好些年,就連村子的名字也被叫成瞭“塚子村”。
這些年,大傢修房壘圈的時候缺磚石,都開始去那座大墳上挖取,大傢發現墳頭上的磚頭又大又結實,著實好用!
這塊大玉璧,就是小孩的父親前陣子去墳頭挖磚的時候,無意間發現的。
博物館的同誌們聽到這裏,已經心中有數:果然,有大墓!
這玉璧如此珍貴罕見,想來這座大墓不簡單啊,得趕緊去勘察一下……
就這樣,一座東漢時期的大型磚室墓葬被發展!這座墓葬封土高大,結構復雜,平麵為甲字形,南北長14米,寬10米。墓室分為前室、甬道、迴廊和後室,
這樣的形製令考古專傢們心中一驚――馬傢塚子村的古墓,竟然和東漢的廣陵思王劉荊、中山簡王劉焉等王室墓葬如齣一轍!
廣陵思王劉荊、中山簡王劉焉都是東漢世祖光武皇帝劉秀的兒子!
03、神秘墓主人
馬傢塚子古墓難道也是一座東漢藩王墓?這個可能性一齣,大傢更是緊張起來!
然而,在清理的過程中,考古隊員卻發現這座墓葬被盜嚴重,加上村民不斷取土,墓頂已經塌陷。墓葬大量隨葬品早已經被搬空,隻剩下瞭各類遺物298件。
在這其中,就有9件玉璧幸存下來。被小孩子當玩具的這一件,正好是9件中最大、最漂亮的一件。
另外,還發現瞭玉豬和用銅絲編綴的一件玉衣殘片即銅鏤玉衣!
有經驗的考古專傢說,這麼大型的玉璧,一般情況下是放在墓主人胸口或者墊在背部下麵!
這件被稱作“東漢宜子孫玉璧”的大玉璧,在我國齣土文物中迄今為止隻發現瞭3件,而這一件是三件中最完美的一件。
從玉璧上的“宜子孫”其實也可以窺見東漢皇室的一些莫名苦衷:
東漢,是中國曆史上少年皇帝最多的一個朝代。在近200年的時間裏,12位即位的皇帝裏,不滿16歲就登基的多達九人!除瞭光武帝劉秀、明帝劉莊、獻帝劉協活過36歲,其他都年紀輕輕便丟瞭性命!
或許是因為皇室傢族,人丁單薄,這纔將“子孫綿長,宜子宜孫”的美好寓意雕刻到瞭玉璧之上,希望先祖保佑……
那麼,有沒有可能找到大墓主人究竟是哪位劉姓皇族呢?
根據《後漢書.郡國製》中記載:東漢時期,青州所在的山東地區一帶被封為北海國。光武帝劉秀28年,第六子魯王劉興被封為北海王。
專傢們據此推斷,馬傢塚子村大墓的這位墓主人,應該是劉興的後代,是一位北海王!
可惜,由於年代久遠墓葬被盜嚴重,沒有齣土更多紀年的器物可以進一步探究墓主人到底是哪位北海王。
因此,這塊中國最大的宜子孫玉璧,主人到底是誰,恐怕將永遠是一個未解之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