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7恐入台?近期中國陸續檢齣新Omicron亞型變異株BF.7 防疫專傢認為 國門大開「恐攔不住BF.7」?王必勝安撫:新變異株應該會進入世界各國 - 趣味新聞網
發表日期 2022-10-13T14:24:00
趣味新聞網記者特別報導 : BF.7恐入台?近期中國陸續檢齣新Omicron亞型變異株BF.7,防疫專傢認為,BF.7傳染力強、傳播速度將更快。外界擔憂今日起國門開放,是否新病毒株恐進入台灣?對此,指揮中心錶示,全世界流通情況下,應是會進到世界上每個國傢裡;因目前資料還不完全,是否變成主流病毒株,可參考歐洲狀況並觀察下。(記者:簡浩正) .....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指揮官王必勝迴應新變異株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
BF.7恐入台?近期中國陸續檢齣新Omicron亞型變異株BF.7,防疫專傢認為,BF.7傳染力強、傳播速度將更快。外界擔憂今日起國門開放,是否新病毒株恐進入台灣?對此,指揮中心錶示,全世界流通情況下,應是會進到世界上每個國傢裡;因目前資料還不完全,是否變成主流病毒株,可參考歐洲狀況並觀察下。
台大醫院醫師李秉穎今受訪時也示警,隨著今日邊境解封,未來BF.7移入一定會越來越多,但若多為輕癥可不必過於在意。他說,從新冠肺炎問世之後,平均每3至6個月就會齣現新一波的變種病毒,包含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變異株,Omicron又有許多亞型變異,像是BA.1、BA.2、BA.4、BA.5等,實際上不到半年,約3個月就會有新變異。
李秉穎認為,新冠肺炎感染多為輕癥,導緻民眾施打疫苗意願降低,新冠肺炎也已逐漸走嚮感冒化,再如何變異也不用過於驚慌。他並預估隨著邊境解封後,未來BF.7移入一定會越來越多,按照經驗,新的變異病毒齣現到進入台灣大約為2至3個月,現在邊境解封,未來確診人數也會持續波動,隻是若多為輕癥就不必太過於在意。
媒體今日下午疫情記者會上問及此事,解封後是否新病毒株恐進入台灣?指揮官王必勝迴應,從全世界流通開始,會盡到世界上每個國傢裡,不過對於此新變異株BF.7的相關數字跟資料還不完全,等到資料完整跟大傢報告;另,也可參考歐洲狀況,那邊部分國傢好像有一波疫情起來,是否變成主流病毒株,都可以再去觀察下。
分享鏈接
tag
相关新聞
高端違約金一劑1028元?王必勝:價格差蠻多的!不會跟陳時中討論此事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高端違約金一劑1028元?指揮官王必勝錶示價格差蠻多的。(圖/指揮中心提供)高端疫苗爭議不斷,審計部相關查核報告內容直指高端部分疫苗的提交逾期30天以上,衛福部卻未罰違約金,直到要求說明時,纔錶達依照契約扣罰違約金1826萬元;另依照違約金估算,高端疫苗一劑要價達到1028元,比原先說800元上下高齣許多。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13)日還原當時扣違約金情況,是依照衛福部作業程序,至於金額推算是「錯誤推算」,和實際價格差滿多的,推算基礎不對;至於媒體問這些問題是否有.......
打高端「去不瞭日本」?王必勝:日本認「WHO認可疫苗」外館持續溝通中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高端疫苗公司。(圖/記者吳康瑋攝)我國今(13)日起入境正式實施邊境檢疫0+7,但資深媒體人周玉蔻於廣播節目中痛批,日本目前開放的疫苗認證名單中不含高端,而施打高端的她,還須多花3500做PCR纔能齣入境,讓她成冤大頭;讓高端公司今急發聲明錶示,高端為颱灣正式授予EUA的疫苗,並已配閤颱日雙方政府之持續協商。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13)日強調,「日本並非拒絕承認高端,是承認WHO認可的疫苗」,颱灣方麵也持續與日本溝通,外館、相關單位都一直持續和駐日代錶溝通中。衛福.......
穿一件短袖就齣門?溫差大恐釀「血管痙攣」 醫籲少年仔別逞強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鞦鼕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節。(圖/門諾醫院提供)時序入鞦,天氣漸冷,尤其日夜溫差大,不隻老人傢要注意身體,年輕人也不能忽視。門諾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翰興錶示,近來氣溫驟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增加的趨勢,甚至有40歲患者因胸悶、胸痛等癥狀就醫,檢查齣「冠狀動脈血管痙攣」,所幸及時到院,醫師立即給予藥物治療,病況改善。40多歲王先生因突然呼吸喘、胸痛、冒冷汗被傢人緊急送醫,原以為是心肌梗塞,經醫師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冠狀動脈血管痙攣,所幸以藥物治療後癥狀改善,他自己也鬆瞭一口氣。陳翰興.......
公共場所不用量體溫瞭?王必勝:交專傢討論、「口罩解禁」11月再說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現在外齣、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等仍要戴口罩。(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颱灣今(13)日起正式開放國門,入境採全麵0+7免隔離措施,但國內還有部分防疫措施未調整,包括戴口罩和公共場閤量體溫,近日已陸續有不少賣場和企業自行取消量體溫。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錶示,因為發燒在新冠癥狀裡,比例不是那麼高,所以會請專傢小組做最後確認,經過評估後會修正指引;另外,鞦鼕呼吸道疾病來臨,口罩解禁部分暫時不更動,最快得11月後纔討論。我國新冠本土個案連2天5萬例。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
RSV疫情升溫!小兒感冒併「3癥狀」快就醫 年紀越小越危險
生活中心/蕭宥宸報導▲RSV病毒好發於2歲以下幼兒。(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鞦鼕季節來臨,不僅新冠肺炎疫情仍要當心,流感等諸多病毒也開始蠢蠢欲動。小兒過敏免疫科醫師指齣,多數病毒在溫度低的環境下活性會增強,近2週以來呼吸道感染病人明顯大增,感染「呼吸道融閤病毒(RSV)」造成咳嗽、呼吸窘迫的孩童也不少。醫師提醒傢長要多注意小朋友的健康狀況,尤其齣現感冒癥狀,又閤併「呼吸有咻咻聲」等3種癥狀時,就要盡快就醫檢查。醫師陳映莊透過臉書粉專「陳映莊醫師的育兒資訊站」發文指齣,世界上並不是隻.......
噴半瓶擴張劑都沒效!名嘴確診半夜血氧狂掉至「這數字」直呼差點掰掰
文/CTWANT▲羅友誌氣喘發作感覺呼吸不到空氣,血氧隻剩87%。(圖/翻攝自羅友誌臉書)確診者要更注意身體!經常上政論節目的名嘴、資深媒體人羅友誌,日前在臉書粉絲頁自曝在50歲生日時確診新冠肺炎,未料日前半夜突然有幾度感覺「呼不到空氣」,噴掉半瓶支氣管擴張劑仍然無效。忍到早上纔開車就醫,醫師說他「血氧掉到87%」,應該打119叫救護車的!否則病況一旦危急可能「掰掰瞭」。颱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在高原期延燒,颱灣不少民眾都已經歷經過確診新冠肺炎的痛苦,即便轉為一條線陰性,許多確診者在康復後,依.......
胃痛吃消炎止痛藥就好?食藥署示警:恐無效「還惡化害胃潰瘍、齣血」
生活中心/丁雅芳報導▲食藥署指齣,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能對胃痛沒效,甚至惡化胃痛。(示意圖/資料照)胃痛可以吃消炎止痛藥嗎?食藥署指齣,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不僅可能對胃痛沒效,甚至可能惡化胃痛,導緻腸胃潰瘍,甚至齣血。因此想緩解胃痛,最好找齣原因再對癥下藥。食藥署在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指齣一般常見的止痛藥的成分有乙醯胺酚,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這兩者可以緩解大部分的疼痛,例如頭痛、牙痛、關節痛、經痛等等。食藥署錶示,但由於有太多的原因可能造成胃痛,其中最常見的有胃酸過多、.......
中榮機器手臂輔助人工膝關節置換 助長輩「說走就走」
記者陳佳鈴/颱中報導▲機器手臂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閤適的患者上,可以用比較保留肌肉的路徑進行手術。(圖/中榮提供)一位66歲周女士近幾年來因為膝關節退化,輾轉求醫,嘗試過藥物、復健、與注射療法,仍然感覺膝關節疼痛無法支撐,在公園散步無法久走。由於X光片已呈現軟骨完全磨損,且膝關節變形厲害,早有醫師建議可以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周女士有旅居國外的傢人告知現在有機器人幫忙換人工關節的技術,因此在蒐集資訊後,到颱中榮總安排「新式客製化機器手臂輔助人工膝關節置換」。周女士在接受手術後,恢復良好,重新擁.......
本土連3天5萬例?國門開首日確診激增?王必勝14時說明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指揮官王必勝今日下午說明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本土個案連3日5萬例?指揮中心昨(13)日公布國內新增5萬3356例新冠本土個案,為8月這波疫情以來次高(10月5日為5萬4874例本土),今年本土個案更突破700萬例,不過前日本土也有5.2萬例,國門開首日是否疫情激增、讓今日也逾5萬例高峰,還是國慶連假行情已過?指揮中心宣佈今(13)日下午2時舉行疫情記者會,由指揮官王必勝主持。王必勝昨日錶示,歷經939天迎來國境解封,盼機場恢復疫前防疫;另根據機場迴報,從13日淩晨至.......
小禎昆淩曾遭殃!狂冒痘爆肥掉髮恐「多囊性卵巢癥候群」6招解方又激瘦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初日診所副院長鄧雯心傳授改善多囊癥狀的六大飲食策略。(圖/初日診所提供)女性注意!若經期長期不規律、痘痘狂冒、莫名發胖、體毛長不停、懷孕睏難,當心是「多囊性卵巢癥候群」在作怪!包括「周董」周傑倫的太太昆淩與主持人鬍瓜的女兒小禎都曾被報導有此病癥。醫師提醒,如果突然掉髮明顯、經期不規則、心情憂鬱、體重突然增加等,就可能是多囊性卵巢癥候群,並建議利用避開加工食品、戒糖等六大飲食策略改善癥狀。根據統計,每10位女性中,就有1位罹患多囊性卵巢癥候群;40歲以上的患者,有較高的比例.......
A流來勢洶洶「流感病患」湧進門診!醫坦言「併發癥難治」:每年都死人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張凱音醫師強調,流感的併發癥治療不易,死亡率高但可預防,最重要的就是打流感疫苗。(圖/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提供)又到瞭打流感疫苗的季節!但自疫情爆發以後,反讓部分民眾對新冠疫苗以外的預防保持觀望態度。經營早餐店的王太太嚮來身體非常健康,某天突然一陣高燒,齣現極度倦怠、喉嚨沙啞、咳嗽等癥狀,雖快篩陰性,但來到急診經醫師驗瞭流感快篩後,診斷是A型流感。感染科醫師呼籲,今年的流感疫情來的早,門急診已經陸續齣現許多流感病患,流感病毒造成的呼吸道感染較為嚴重,每年幾乎會有奪走人命的記.......
上班族快看!物理治療師公布「正確坐姿」 肩頸痠痛有解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正確坐姿能減少肩頸痠痛的發生率。(圖/中榮嘉義分院提供)現代人必須經常盯著電腦及3C產品,導緻人體自然形成的直線體態漸漸走樣。物理治療師錶示,近半數上班族曾發生肩頸不適,問題多源自不正確的坐姿。43歲上班族陳先生因長期在電腦前久坐,漸漸發現自己脖子僵硬,肩膀也十分疼痛,至中榮嘉義分院復健科就診。經物理治療師王銘槿檢查評估,陳先生因工作壓力、循環不佳等因素導緻肌肉僵硬,透過為期2個月的自我牽拉復健,放鬆肩頸肌肉,不隻痠痛問題獲得解決,不良姿勢也改正瞭。王銘槿錶示,我國近5成久.......
「4不利因素」齊聚!多重感染將暴增 黃立民示警2成民眾恐感染流感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黃立民醫師示警今年是「流感大年」,恐2成民眾感染流感。(圖/李慶雲基金會提供)颱灣今年將迎來流感大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近3年後,全球各國近期陸續解除嚴密的防疫措施,但專傢提醒,過去大傢高度重視新冠肺炎的防範,卻忽略常規疫苗的接種,其所導緻的免疫負債將席捲全球。醫師預估,2022年將會是「流感大年」,因每年鞦鼕纔會齣現的流感,今年在世界各地皆有提前報到的跡象;此外,我國新冠疫情約10月中開始走下坡後,接下來就是A型流感的流行期,預估多重感染將暴增、1成5至2成的民眾會感染流.......
選香蕉看「色級卡」7色超實用 營養熟度一次看、這顏色不能買
生活中心/潘靚緯報導▲農委會推齣香蕉色級卡,提供民眾選擇喜愛的熟度。(圖/翻攝自農委會臉書)香蕉吃起來口感香甜,有豐富營養,價格又親切,深受颱灣民眾喜愛,不過到底該選有斑點的香蕉,還是青色香蕉,營養價值比較高,常讓民眾感到睏惑。農委會錶示,青色香蕉可用來加工,有豐富膳食纖維具飽足感,但大部分都還沒轉糖,因此不建議生吃。貼心的小編也推齣超實用香蕉色級卡,方便民眾選擇比對。農委會在臉書粉專發文指齣,香蕉轉色一般可以分為7個等級,越成熟的香蕉越軟越甜,不同熟度香蕉營養價值也是不一樣的,綠蕉含多量澱粉.......
快訊/死亡創新高!1歲染疫童「3重癥」住ICU!本土48205、80歿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指揮官王必勝說明今日疫情。(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新冠本土個案總算低於5萬例,但死亡卻創下8月BA.5疫情以來死亡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4萬8205例新冠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80例死亡,皆為40多歲以上,死亡數僅次於7月22日的86死。今日中重癥個案增加245例,中癥163例、重癥82例;特殊重癥有3例,其中一例為1歲男童,無慢性病、沒打疫苗,10月9日起發燒、腹瀉,當日診所快篩陽通報確診,10月11日因嗜睡、呼吸急促至急診,檢查有胸凹、喘.......
入鞦第一例流感死亡!9旬婦沒打疫苗染A流 國慶日發病「當天就去世」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疾管署呼籲民眾接種流感疫苗。(示意圖/資料照)鞦鼕流感季來臨,疾病管製署公布今年10月起第一例流感死亡病例,個案為一名9旬婦人,國慶日當天發病不治。疾病管製署今(14)日公布我國本流感季(2022年10月起)首例流感併發重癥死亡病例,為90多歲以上女性,有慢性病史之長照機構住民,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於10月10日齣現呼吸不順、體溫低癥狀,隨即送醫並通報後,當日仍不幸病逝。個案COVID-19快篩陰性,於10月12日檢驗確認感染A型H3N2流感病毒,研判為流感併發重癥。疾管署.......
次世代疫苗接種後多有8癥狀「這3種」最睏擾!齣現比例一次看懂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莫德納雙價疫苗Taiwan V-Watch成人癥狀初步統計。(圖/指揮中心提供)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9月24日開打,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昨日新增3例、截至昨(13)日已纍計14例,死亡個案更齣現3例,讓外界擔心接種後的副作用。對此,指揮中心錶示,接種雙價疫苗後的成人癥狀迴報初步統計常見8癥狀,其中以疲倦、肌肉痠痛、頭痛等最為常見跟睏擾。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48,26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8,205例本土個案及62例境外移.......
「3病1菌」大流行恐一起感染?王必勝:鞦鼕常見、確實有可能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鞦鼕麵臨新冠、流感雙重夾擊,呼吸道融閤病毒與肺炎鏈球菌等也會伺機而動,王必勝呼籲民眾戴好口罩、打疫苗。(圖/指揮中心提供)3病1菌恐對國人成重大威脅!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近3年後,我國昨日起邊境解封、大開國門,被醫界視為防疫最大不利因素,專傢提醒新冠、流感等「3病1菌」恐怕會釀成多重感染,成為未來3個月的重大威脅。外界好奇,專傢所說的病菌大流行恐一起感染?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迴應,這幾種疾病在鞦鼕常見、確實有可能。颱大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昨錶示,國人纍積2年的「免疫負債」.......
「棘手變異株」不隻BF.7 羅一鈞:BQ優勢更強、XBB肆虐新加坡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透過現有資料研判,Omicron亞型BQ的傳播優勢更甚BF.7。(圖/指揮中心提供)我國10月13日邊境大解封,各國旅客迴流,可能會有更多新冠變異株進入颱灣。最近新聞媒體聚焦Omicron亞變異株BF.7,頻頻示警大眾務必當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錶示,除瞭BF.7,歐洲還有其他令人擔憂的變異株,其中BQ的演化優勢可能高於BF.7。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齣,最近許多媒體針對BF.7示警,根據英國10月初所公布的監測數據,.......
嚴凱泰、安迪都因它辭世!食道癌年死2韆人「9成是男性」醫吐3大主因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吞嚥睏難、吞嚥時有異物感或痛感時,可能是食道癌的前兆。(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成年男性注意!過去食道癌多發生在60歲以上的人,但醫師觀察發現,患者似乎有年輕化的趨勢,包括裕隆集團前董事長嚴凱泰、藝人安迪都因它辭世。據國民健康署所公布癌登和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有2833人罹患食道癌、2021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且好發於50至70歲,為男性中癌癥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癥死因排名第5位。醫師錶示,菸、酒、檳榔是颱灣罹患食道.......
泡湯冷熱交替訓練血管?醫:刺激過度當心「主動脈剝離」緻死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網路傳言泡湯冷熱交替可以訓練血管?醫師示警恐「主動脈剝離」。(示意圖/資料圖)季節進入鞦鼕,全颱氣溫明顯降低,許多民眾會泡湯、泡澡暖身紓壓,不過有傳言「泡完熱水再沖冷水,交替可以訓練血管強度?!」對此,花蓮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張睿智錶示,極端的溫度會對身體周邊血管造成過度刺激,會造成血壓突然飆高,可能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嚴重可能會引起包含「主動脈剝離」在內的危急狀況發生。 張睿智主任錶示,主動脈是心臟要將血液傳到全身血管,當中一個很重要的結構,有時候會因為血壓太高、外傷等原.......
男人40剩一張嘴?過半數變軟茄子 泌尿醫揭勃起障礙5大原因
生活中心/賴俊佑報導▲泌尿醫指齣,40歲以上男性過半數有勃起障礙。(示意圖/翻攝自 Pixabay)男人年過40,真的隻剩一張嘴嗎?颱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在粉專發文指齣,根據統計,40歲以上的男性半數有勃起功能障礙,醫師列齣5個造成硬不起來的原因,並提醒如果真的不幸遇到勃起功能障礙,請不要羞於求醫,尋求專業協助喔!年齡老化:勃起障礙好發於中老年男性,因為年紀老化容易影響內分泌係統功能,進而影響勃起功能。生活壓力:因為生活經濟壓力,或夫妻生活不睦等,影響生理,難以放鬆,造成勃起睏難.......
自費$3500做PCR卻沒Ct值怒投訴 醫院一查結果超傻眼
生活中心/陳佳鈴報導▲不少民眾因為齣國因素,會自費到醫院做PCR檢測。(示意圖/中央社)疫情雖趨緩,但變種病毒肆虐,每日的確診數仍相當可觀。一位民眾花瞭3500元到醫院自費驗PCR,但收到報告後卻發現上麵沒有Ct值結果,讓他氣炸怒轟「我3500元白花瞭!」還嚮醫院錶示「已嚮民代投訴」,不過醫院粉專小編詢問相關單位後也得知原因,「真的無法告知」6個字解釋透露好無奈。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小編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收到一位民眾私訊,劈頭就問「為什麼PCR報告上沒有Ct值?我3500元白花瞭!」且這段.......
防疫1000天!王必勝憶赴陸帶國人迴台時「沒穿尿布」憋尿憋得很痛苦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王必勝憶赴陸帶國人迴颱時「沒穿尿布」憋尿憋得很痛苦。(圖/翻攝自指揮中心直播)防疫滿韆日是什麼樣的感覺?2019年底於中國武漢發跡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近3年,颱灣睽違938天解封開國門。今天是指揮中心成立1000天,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指揮官王必勝等人都齣席;王必勝錶示,今日的活動名為「韆錘百鍊,蘋安幸福」意謂讓全民人民得到平安幸福,而王必勝緻詞時也開玩笑地說,「最後悔的一件事情就是沒聽同仁的話穿尿布,到最後憋尿憋的很痛苦。」王必勝緻詞時迴顧這1000天點滴,.......
第9次到指揮中心!蔡英文送「蘋」安慰勞同仁:難忘羅一鈞沒空洗衣服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總統蔡英文齣席新冠COVID-19防疫1000天-「韆錘百鍊,蘋安幸福」活動。(圖/翻攝自指揮中心直播)2019年底於中國武漢發跡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近3年,颱灣睽違938天解封開國門。今(15)日是指揮中心成立1000天,舉行新冠COVID-19防疫1000天-「韆錘百鍊,蘋安幸福」活動,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指揮官王必勝等人都齣席,蔡英文跟蘇貞昌更發送蘋果給在場辛苦的防疫同仁。蔡英文錶示,這是她疫情以來第9次到指揮中心,除感謝防疫同仁咬緊牙關,「關關難過關關.......
驚!台灣竟逾200萬人受「偏頭痛」所苦!「123口訣」迅速自救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頭痛示意圖。(圖/翻攝自pixabay)24節氣「寒露」剛過、天氣明顯走冷,有些人隻要遇到天氣變化就頭痛欲裂,比天氣預報還準!颱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指齣,「偏頭痛」已是正式的病名,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將偏頭痛列為10大健康疾病之一,颱灣已逾200萬人深受其害;北榮神經內科副教授王嚴峰呼籲,如果偏頭痛民眾頻繁服用止痛藥,反而會使頭痛加劇,提倡「123口訣」,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與規律運動,纔能確實防治偏頭痛。陳韋達錶示,颱灣偏頭痛的盛行率為9.1%、200萬人受偏頭痛所苦.......
快訊/死亡創次高!本土43478、77死 13歲男重癥「肺炎併呼吸窘迫」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今日死亡有77例,是8月以來次高紀錄。(圖/指揮中心提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43,51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3,478例本土個案及3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77例死亡。今日死亡77例,也是8月這波BA.5疫情以來的次高紀錄。同期新增一例青少年(13歲男)重癥,染疫後引發肺炎併呼吸窘迫。指揮中心錶示,今日新增之43,478例本土病例,為19,639例男性、23,828例女性、1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
13歲男「肺炎爆胃齣血」搶救中!邊境開疫情增?莊人祥:估下週往下走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今日死亡與中重癥個案。(圖/指揮中心提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4萬351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萬3478例本土個案及3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77例死亡。今日中重癥則有268例,其中中重癥新增1例13歲少年,左側肺炎引發呼吸窘迫,目前仍收治ICU插管使用呼吸器治療中。目前青少年纍積重癥達到20例。而對於邊境開放後的下週疫情,指揮中心評估影響不會太大,下週個案數可望往下。指揮中心指齣,今日新增7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48例男性.......
每天喝點紅酒有益健康?心血管專傢戳破迷思:風險高過任何可能好處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誌東直言,最新證據錶明,飲酒對心臟的好處其實比之前認為的還要少。(圖/國泰醫院提供、擷取自Pixabay)坊間流傳「每天喝點紅酒有益健康」,似乎也有不少人相信這個論調。國泰綜閤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誌東示警,喝酒的風險遠遠超過任何「可能的好處」。相信大傢不會反對,飲酒過量會對心臟和整體健康產生負麵影響。對於壓力大的現代人來說,喝點小酒放鬆心情的誘惑可能很強烈,然而過量喝酒是有害身「心」的。郭誌東提醒,酒精會導緻心律不整、高血壓、心肌損傷以及其他.......
國內第一例!6旬男打AZ「毛細血管滲漏」 獲救濟金40萬元
記者簡浩正/颱北報導▲國內首例!6旬男打AZ「毛細血管滲漏」獲救濟金40萬元。(圖/亞東醫院提供)衛福部疾病管製署日前公布最新疫苗受害救濟審議結果,共有5案獲得救濟,其中一名颱中市60多歲張姓男子,接種AZ疫苗後發生「毛細血管滲漏癥候群」,經專傢審議,無法確定與疫苗之關聯性,核予救濟金40萬元。對此,疾管署發言人莊人祥錶示,此為目前已審議新冠疫苗相關案件中,首例毛細血管滲漏癥候群個案。根據疾管署最新公布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第188次會議紀錄中,共討論70名個案,其中6案獲.......
先後罹乳癌、大腸癌!她超愛吃「這3種食物」 醫師嘆:不戒早晚得肝癌
生活中心/魏君程報導▲ 錢政弘錶示,一名婦女先後罹患乳癌、大腸癌。(圖/翻攝自《健康2.0》)癌癥的成因有很多,有人認跟飲食習慣有關。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節目《健康2.0》中指齣,一名60歲的婦女先後罹患乳癌、大腸癌,於是醫師嚮她詢問平時愛吃的食物,該婦女則錶示,有3樣超級喜愛的食物,包含「夾心巧剋力」、「豬肝香腸」、「花生夾心酥」。醫師錢政弘在節目《健康2.0》中分享案例,錶示某次在做超音波時,遇到一個60歲的女性病患,身材豐腴、體重有點重,該婦女錶示7年前得瞭乳癌,發現時是第3期,後來接.......
一圖看懂7類便型!「最完美便便」曝光 醫推3飲品助排便
健康中心/陳慈鈴報導▲便秘、腹瀉是不少人生活中的睏擾,經常引發代謝不佳、健康亮燈等問題。(示意圖/資料照)每天正常排便與健康息息相關,便便完先別急著沖,迴頭看一眼,從排便情形可以瞭解到目前的身體健康狀態。對此,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錶示,透過布裏斯托大便分類法,將人類的大便分成7類,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自己的飲食策略,針對第1型和第2型有便秘情形的人,也提供改善辦法,透過3樣飲品將能達到幫助排便的目的。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在臉書《你的主廚醫師 傅裕翔 高齡醫學內科 新北五股成泰 長照養生抗老慢性病專業》.......
獨/3歲童長胸部來初經!「修護霜含禁藥」害性早熟 兒科醫急示警
▲國內醫師發現有2歲男童齣現胸部隆起性早熟,竟然和修護霜有關連,示意圖非當事人。(圖/取自免費圖庫stocksnap)
記者洪巧藍/颱北報導
國內驚爆有多名幼兒因為使用同一款「修護霜」產品而有乳房隆起等性早熟狀況!業者今坦承We Charming 唯睛品「菁萃深效修護霜」部分批號檢驗齣禁用成分「雌激素」。率先在臉書撰文示警的馬偕醫院兒童內分泌科醫師黃世綱錶示,女童若有使用到雌激素產品,會造成提早發育和月經提早報到,男童則可能有乳房發育以及乳暈變黑等問題,臨床經驗顯示停用就會改善。
黃世綱接受.......
失眠分3種!睡一半突醒「恐藏4疾病」 美女醫:蠻多人有經驗
生活中心/綜閤報導▲ 陳欣湄指齣,失眠分3種類型。(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T)睡覺這件事佔據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但生活中總有不少壓力,影響情緒也間接影響睡眠,但隻有睡不著纔算失眠嗎?對此,傢醫科美女醫師陳欣湄指齣,真正的失眠分為3種,分別是睡眠中斷、入睡睏難及過度早醒,而「睡眠中斷」、「過度早醒」是最容易被忽略,恐導緻慢性失眠。陳欣湄在節目《醫師好辣》中指齣,睡眠對身體會有很大的關係,包括「睡眠中斷」、「入睡睏難」、「過度早醒」,其中「睡眠中斷」、「過度早醒」是隱藏版的睡眠問題。她錶示,不少.......
不菸不酒無傢族史!她慘罹食道癌 竟是亞洲人1習慣害的
生活中心/蔣季容報導▲2021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示意圖/資料照)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2021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菸、酒、檳榔是颱灣罹患食道癌的主要關係。不過傢醫科醫師陳欣湄分享個案,該患者不菸不酒,也沒有相關傢族病史,卻仍罹患食道癌,原來是因為亞洲人一個常見的飲食習慣導緻。陳欣湄在節目《健康2.0》指齣,之前有個女病患罹患食道癌,起初她以為是傢裡的基因問題,不過醫師發現她並沒有傢族史,也沒有看到相關的癌癥基因,甚至與食道癌有關的菸酒風險因子也沒有。陳欣湄錶示,有次患者帶瞭一.......
確診康復後不能馬上愛愛!專傢:至少預留10天 原因曝光
生活中心/綜閤報導▲專傢解答確診最少10天纔能有性行為。(示意圖/pixabay)隨著確診人數愈來愈多,長新冠癥狀也愈來愈廣泛,先前美國曾傳齣一名男性因染疫,使得生殖器縮短4公分,且確定無法恢復至原先長度,引發各界譁然,許多男性因此擔心起下半身的「性福」,也有不少人好奇,確診康復後是否能與伴侶產生性行為?對此,專傢公布最安全時間。性醫學期刊《Sexual Medicine》曾刊載研究指稱,被新冠病毒感染後會發生廣泛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在血管內產生許多微小血栓,以緻造成陰莖血管無法順利放鬆充血,再.......
壯年男發燒後全身癱「眼皮嘴角也動不瞭」醫:打疫苗或感染罹罕見病
記者王宣晴/颱南報導▲米勒費雪癥候群患者治療2個月幾乎完全恢復,讓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蔡銘駿相當驚訝。(示意圖/翻攝畫麵)颱南一名34歲的李姓男子今年7月發燒,短短1天內全身突然無法動彈,連眼皮跟嘴角都不能動,安南醫院神經科確診為罕見的「米勒費雪癥候群」,病情持續加重,可能隨時齣現呼吸衰竭,最後經過免疫球蛋白治療後逐漸康復,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蔡銘駿指齣,這種疾病預後跟發病後的嚴重度及年齡有關,李男在2個月後幾乎完全恢復,也讓蔡銘駿相當驚訝。蔡銘駿指齣,米勒費雪癥候群是一種急性脫髓鞘性神經病變.......
上班族外食最恐怖事件曝光 吃4種天菜搶救自己人生變彩色
資深記者鍾誌鵬/颱北報導▲三餐老是在外的上班族最怕便秘。 (圖/翻攝自健康力YT影片)上班族真的很辛苦,普遍工作壓力大,有些人三餐外食根本就亂吃,會導緻嚴重的便秘。藥師王南淵提醒大傢,不想仰賴靠藥物者,可以透過「益生菌」調理。營養師廖欣儀提醒,最健康的方式還是要從飲食下手,可以多吃這4種幫助排便的食物,高纖食物、高鎂食物、發酵食物以及含寡糖食物。▲三餐老是在外的上班族最怕便秘。 (圖/翻攝自健康力YT影片)三餐亂吃導緻「嗯嗯不順」 專傢警告別「吃錯藥」 上班族普遍工作壓力大,有些人三餐外食,頂.......
不隻BF.7!國內檢齣BQ.1.1、XBB 「三大棘手變異株」都來瞭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指揮中心宣布檢齣2例BQ.1.1和1例XBB,都是境外移入。(圖/截圖自指揮中心直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上週五纔示警,具演化優勢的Omicron亞變異株除瞭BF.7以外,XBB、BQ.1.1在東南亞與歐美國傢占比也在上升,最新消息是,指揮中心公布我國檢齣2例BQ.1.1和1例XBB,都是境外移入。隨著10月13日邊境大解封,改採0+7免居隔,各國旅客入境人次上升,意味著可能會有更多不同的變異株進入颱灣。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錶示,根據最新的病毒基因定.......
本土BA.5稱霸!三大新興變異株誰是下一個魔王?指揮中心給說法
記者陳弋/颱北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抽樣定序結果,專傢推估國內新冠病例中BA.5的占比達98%,BA.2剩下2%。指揮中心上週五纔示警,具演化優勢的Omicron亞變異株除瞭BF.7以外,XBB、BQ.1.1在東南亞與歐美國傢的占比正在上升。至於哪一株將取代BA.5,主導下一波疫情,指揮中心錶示,目前很難預測。最新病毒基因定序結果顯示,本週新增1例BF.7,個案為20多歲本國籍女性(境外移入),10月2日從美國入境。目前纍計檢齣4例BF.7,都是境外移入,分別來自美國(2例)、法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