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5/2022, 3:11:16 PM
這兩天,在鋪天蓋地的俄烏戰爭相關消息中,美國突然宣布一個消息,重新豁免352項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在歐美製裁俄羅斯,導緻能源價格上漲,美國國內物價居高不下,通脹率達到7.9%高位的背景下,白宮做齣這個決定,其實並不讓人感到意味。
但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瞬間,還是讓人忍不住想到一個問題,美國連製裁圍堵中國都顧不上瞭,這是打定主意要整垮俄羅斯?
雖然從其國內的通脹情況來看,美國豁免部分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是必然的選擇。
但依照其平時沒事還要找點事,沒有把柄也要製造點“把柄”,來跟中國談判的習慣,這次突然主動豁免中國商品的關稅,顯然是有點等不及瞭。
而參照眼下國際格局,讓美國等不及的原因,自然就是俄烏戰爭爆發以後,歐美對俄羅斯能源製裁,導緻全球能源價格上漲,美國也受到牽纍的問題。
反過來說,美國現在不惜放棄自己手中威脅中國的“籌碼”,也要緩解國內通脹,一方麵是當然是因為國內民生壓力,另一方麵也是為瞭持續給俄羅斯施壓,徹底地把俄羅斯整垮。
但這又帶來一個新的問題,俄羅斯和美國經濟,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基本上就是脫鈎的,美國自己也是能源生産大國,論經濟實力把俄羅斯整個嚼碎瞭連骨頭都吃瞭,還是解決不瞭美國的經濟問題。
換句話說,整垮俄羅斯對美國,沒有任何好處。那麼美國為何還要冒著核大戰的風險,把俄羅斯往牆角逼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美國真正想逼的是歐盟,但歐盟是“自己人”,不好明晃晃地拿刀拿槍將之宰瞭吃肉,隻能用一個比較含蓄的方式。
而挑動俄烏戰爭,逼得俄羅斯嚮烏剋蘭開戰,徹底破壞歐盟的安定與繁榮,就是美國選擇的這個“含蓄”的方式。
直白一點說,自新冠疫情以來,美國為瞭保持經濟增長,緩解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大規模的放水刺激經濟,導緻債務壓力激增,國內虧空又來到一個不得不收割其它國傢的臨界點。
但眼下的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足以填補美國這個巨大的窟窿的隻有兩個,第一是中國,第二就是歐盟。
此前一兩年內,美國所作所為就是為瞭忽悠逼迫中國,主動來幫美國填這個窟窿。但是經過這一年度博弈以後,發現自己已經做不到這一點瞭,隻能把目光轉嚮歐盟。
但是收割歐盟,一來名聲上不好聽,畢竟是盟友,二來歐盟也不會安靜等著被美國收割,此前美國搶瞭法國跟澳大利亞之間的潛艇閤同,就鬧得滿城風雨,最後不得不嚮法國道歉,纔勉強平息瞭事態。
而現在美國通過挑起俄烏戰爭攪亂歐洲,讓歐洲資本全部跑到美國“避險”不說,還迫使歐盟不得不依賴美國,在收割歐盟財富的同時,又不用承擔任何壓力,反而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救世主”的形象。
從這個角度來講,美國不是要整垮俄羅斯,而是要徹底葬送歐洲,用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的話說,就是“美國正在殺死歐洲”。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清楚美國的本質。那就是彆看它張牙舞爪,好像自己是世界第一,誰都敢欺負似的,但到瞭緊要關頭就算非要找個人欺負,也一定找的是實力弱,容易欺負的。
麵對這種強盜邏輯,唯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閤實力,展露自己絕不會坐視美國損害核心利益的意誌,纔能保全自己。
像歐洲那樣錶現順服,當發現自己打不過美國的時候,就選擇加入美國的陣營,固然在一時能獲利,但從長期來看,就是徹底失去自己的戰略主動性,這次俄烏戰爭,就赤裸裸地揭露瞭這一點。
自從2018年特朗普發動貿易戰以來,美國天天喊著要把中國怎麼樣怎麼樣,但中國頂住瞭壓力,錶現齣維護自己利益絕不動搖的意誌之後,美國反而不敢跟中國玩破罐子破摔那一套。
而歐盟在特朗普任期內,也被美國諸多製裁打壓,等到瞭拜登一上台,幾句“美國迴來瞭”的口號一忽悠,又跑去擁抱美國秩序瞭。
其結果,就是被美國利用俄烏戰爭收割多年來積攢的財富,和俄羅斯改善關係,為歐洲帶來的一點希望,全被這場戰爭徹底摧毀。
毫不客氣地說,《廣場協議》讓日本失去瞭20年,現在俄烏戰爭給歐洲帶來的負麵影響,恐怕不比《廣場協議》對日本造成的損失小多少,而美國在歐洲將日本“失去的20年”重演,藉助著歐盟資本,又可以實現一波經濟“軟著陸”瞭。
從這個意義上看,現在美國所做的一切,包括豁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煽動俄烏戰爭繼續進行,都是為瞭收割歐盟,緩解自己的經濟睏境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