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4/2022, 2:36:10 PM
“我本將心嚮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小編覺得這兩句詩用在12年前 北京理科狀元李泰伯 身上最恰當不過瞭。
當年李泰伯以高考成績703分,摘得北京理科狀元, 在拒絕清華北大兩所高校的邀請後,轉而嚮哈佛、耶魯在內的11所美國名校投去申請,卻被無情拒絕。
一時間 “應試教育的失敗産物” 、 “書呆子” 的帽子扣在瞭他頭上,還有人把他列進“高考狀元高分低能案例大全”。
我想,李泰伯當時的心情,就如同上麵兩句詩那樣,傷心落魄吧!
1、老師眼裏的“領袖級”人纔,媒體口中的“典型失敗者”
彼時的李泰伯是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高三學生。
眾所周知,人大附中是一所享譽中外的著名中學。
而李泰伯所在的人大附中一班可以說是人纔濟濟,即使隻是中學生,他們就已經斬獲瞭各種比賽的奬牌,奪得瞭各大活動的頭籌。
李泰伯曾經是 班裏的班長、學校誌願者負責人,校學生會和年級學生會主席以及模擬聯閤國的主席, 他參加過的社會活動不勝枚舉。
人大副的副校長瀋獻章更是評價他為 德、纔、貌集於一身 的領袖級人纔。
在接受采訪時,他的媽媽曾經錶示,李泰伯的愛好十分廣泛, 音樂和美術都是他的愛好。
身為學霸,學習成績優秀是不用說的事實,在很多人的刻闆印象中,學習好就一定意味著其他方麵的缺失,但是李泰伯的經曆卻證明,他的確是一名全麵發展的優秀學生。
高三時,他主動放棄瞭保送北大數學係的機會。
當時他的高考誌願填寫瞭清華電子係,同時也報考瞭香港的兩所大學,被港大錄取後,校方還錶示會提供李泰伯 4年、約64萬港幣 的奬學金。
然而,他之後申請11所美國著名大學時,卻 沒有收獲一封錄取信。
這也讓一些渴望製造輿論的媒體有瞭可乘之機,他們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將李泰伯描述成一個“應試教育的失敗産物”,甚至給他扣上 “書呆子” 的帽子。
而他做過的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也被媒體解讀成瞭為瞭 “混簡曆” 而做的事情。
是的,如果李泰伯潛心學習不問窗外事,那麼他就是媒體口中的“書呆子”;如果他在學習之餘參加課外活動,那麼就是為瞭“混簡曆”。媒體將一張一張標簽隨意地貼在瞭18歲的李泰伯身上。
每一個有利於媒體製造輿論的細節都被無限放大,同時,媒體也沒有給李泰伯任何解釋的機會。
但實際上, 李泰伯的很多同學都曾經為他的經曆做齣過解釋 。
李泰伯決定齣國的時候已經進入瞭高二下學期,他的 申請時間非常有限 ,與此同時,他所申請的11所學校包括哈佛耶魯在內,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名校,再加上他都隻申請瞭 全額奬學金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被拒絕是很正常的事。
美國名校的本科本來每年就隻接收少量國際生,而頒發奬學金給國際生,更是極其渺茫的幾率。
圖片
2、真正的強者,不會沉浸在失敗中不可自拔
隨著各大媒體蜂擁而至的輿論壓力,一時間,高考狀元的頭銜也 “跌落神壇” 。
然而,李泰伯卻並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
・ “我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高考狀元不一定(或者說一定不)是書呆子。”
真正的強者,不會沉浸在失敗當中不可自拔。
在遭到拒絕後,李泰伯認真總結瞭這次失敗的原因,也正是因為對自己的清楚認知,讓他明白自己接下來的路應該怎麼走。
頂尖藤校依然是李泰伯的夢想。但是既然無法一步到達,那就選擇 “麯綫救國” 。
李泰伯先是進入清華大學就讀瞭一年餘時間沉澱自己。在這一年中,他成功拿下瞭 香港大學64萬的全額奬學金 ,以非常優秀的成績轉校港大。
兩年後,李泰伯重啓瞭藤校申請之路,這一次他有備而來。
他再一次嚮哈佛大學投遞申請書,雖然沒有得到迴應,但等來瞭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MIT) 的入學通知書。在港大就讀期間,他就詢問瞭MIT是否有交流項目。
後來,MIT不僅給瞭他全額奬學金,還讓他進入全美最好的 “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 專業。並且,MIT還給李泰伯提供瞭在劍橋大學做交換生的機會。
而在MIT一口氣從本科讀到碩士畢業後,他又轉頭攻讀醫學專業。
在他報考的17所世界名校之中,有半數都給他發來瞭入學通知, 包括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
最終,在2017年鞦季,李泰伯在自己的微博賬號上公布瞭自己即將進入到 霍普金斯大學攻讀醫學與哲學雙博士學位 的好消息。
據悉,這個雙博士項目國際學生的錄取率極低, 全球不過10人錄取!
兜兜轉轉十二年過去,那個曾經被媒體貼上“書呆子”、“高分低能”的狀元李泰伯,最終還是堅定地走上瞭一條自己熱愛、無悔付齣的道路。
後來,媒體再次采訪李泰伯當年被11所美國名校拒絕的經曆時,李泰伯則是用4個字迴應瞭媒體的祝福: “ 感謝拒絕”!
3、寫在最後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難免遭遇一些挫摺和磨難。
睏難對於弱者,就好似萬丈深淵,讓他們絕望,自暴自棄,然後最終一步步走嚮毀滅。
但睏難對於強者,卻如同一塊墊腳石,讓他們擁有一股前進的動力,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奮鬥,最終獲取成功。
很顯然,李泰伯就是屬於後者,未來可期!
但是,小編想告訴大傢的是,無論是“狀元”還是普通人,走好每一處順境和逆境,未來也自會在前方備好果實等我們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