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11/2022, 2:25:12 AM
對一個女人成功的定義是什麼?美滿的傢庭,優秀的子女,溫和的丈夫,令人艷羨的工作,還是可以期盼的美好人生?
“水因懷珠而媚,山因蘊玉而輝。”
成功女人的定義從來不在任何外在的條件,隻在其內心的追求。
郝治平,作為開國大將羅瑞卿的傳奇夫人,一生貢獻給瞭革命且從未有過怨言,與丈夫攜手同行,為國傢做著力所能及的貢獻,時間似水頃刻而逝,99歲的高齡依舊健在,8個子女皆是棟梁。
羅瑞卿
郝治平羅瑞卿相識相戀
郝治平,1922年齣生於河南臨津(現屬河北),6歲開始讀書,15歲考入河南省第一女子師範。
在學校裏受到地下黨的影響,革命的萌芽在年輕的郝治平的心裏埋下痕跡,之後她積極地參與演講、募捐、遊行等抗日活動。
加入之後,郝治平於1939年被分配到抗大二大隊政治處擔任技術書記,隨即
參加瞭由羅瑞卿副校長率領下的深入敵後辦學的“小長徵”,與羅瑞卿相識。
1940年,羅瑞卿離開抗大調任八路軍野戰政治部主任,而郝治平也於同年從抗大到北方局黨校深造。
郝治平年紀小小,卻也曾收到過各式各樣的情書,開始像大多數小姑娘一般,郝治平心懷不安,不過日子久瞭也就習慣瞭,之後對待這些情書一概都是置之不理的。
有一天下課,郝治平又收到瞭一封信,這封信與之前的情書不同,沒有長篇大論的贊美,亦沒有優美的辭藻修飾,寥寥數語便交代瞭意圖。
郝治平疑惑的看著手中約自己吃飯的信,目光落到信尾署名處,“洛水清”,郝治平輕輕念瞭念這三個字,腦中描繪著閤適的人選,頓瞭頓,“羅瑞卿”三個字使得郝治平眼前一亮,隨即一抹紅暈爬上瞭郝治平的麵頰。
郝治平
郝治平應邀前往,同羅瑞卿二人在夕陽之下,圍著河邊散步聊天,郝治平溫柔地聆聽著羅瑞卿的闡述。
羅瑞卿見到應邀前來的郝治平自是欣喜萬分,壓下心頭的激動,羅瑞卿嚮郝治平將自己的經曆詳盡鋪開。
從分彆之後的工作上的煩惱,到兩次不幸的婚姻,到對未來的期盼,最後更是鋪陳自己的心意。
麵對羅瑞卿的誠實與真心,郝治平雖有詫異,亦有感動,眉間微皺,
“我還很年輕,同你之間在政治的思想水平上一定也會有很大的差彆,恐怕不能當好你的助手。”
羅瑞卿微微一笑,“你還很年輕,一切都可以學習,好學上進,這正是你的長處。”
因著羅瑞卿的堅持,郝治平同意與羅瑞卿再相處看看。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瞭解,羅瑞卿和郝治平雙方好感倍增,更是想要同彼此好好地走下去,權衡之後,羅瑞卿正式嚮郝治平提齣結婚的要求。
1941年4月3日,小麥麵燒餅的宴席,一條舊軍被,一身軍裝,郝治平就這樣嫁給瞭自己心心念念的羅瑞卿。
戰鬥生活依然緊張,婚姻生活的甜蜜亦著實是這段睏苦歲月的慰藉,羅瑞卿曾在結婚周年時寫道:
“婚後在太行的歲月確是艱苦難言的歲月,但也是我們感到十分美滿幸福的歲月,這是我們的驕傲,亦足以見我們相愛之革命基礎及其情真心摯。”
轉學改名,長子羅箭
羅箭
在延安齣生,彼時羅瑞卿還是“抗大”的副校長,說來最開始的時候齣生伊始,羅箭還叫羅小卿,這名字還得自於
任白戈
。
羅箭
“父親叫羅瑞卿,簡單點,這小子就叫羅小卿吧!”
郝治平也覺得這名字不錯,就這樣定瞭下來,但是羅小卿上學之後,認為“卿”字過於難寫就自作主張改為“羅小青”。
羅小青自幼成績優異,且一直對於“原子彈”有著豐厚的興趣,小小的他一直嚷嚷著要為國傢造原子彈,之後更是堅定不移的想要報考原子能專業。
也因這最初的夢想,羅小青放棄瞭自己想要報考的哈軍工,轉而報考中國科技大學,後來哈軍工有瞭原子能專業,這讓本就想要報考哈軍工的羅小青心生嚮往。
幾經周摺,中國科技大學同意瞭羅小青的請求,羅小青自是高興異常,而羅瑞卿也給興頭上的羅小青潑瞭頭冷水。
羅瑞卿嚴肅的看著羅小青,“你以後還是要嚮過去一樣,一切都要靠自己,不要打著父母的牌子行事。”
隨後,從抽屜中拿齣一張信箋紙,“你現在這個名字,已經有人知道你是羅瑞卿的兒子,現在轉到另一個學校上學,就換個名字吧。”
羅小青疑惑的看著自己的父親手上拿著的紙張,隻見其上“箭、宇、原”三字,隻聽父親徐徐開口:
“這是我給你們兄弟三人新改的名字,那天你不在傢,猛猛第一個挑,挑瞭個‘宇’字,瞭瞭挑瞭個‘原’,現在還剩一個‘箭’字,你就叫‘羅箭’吧。”
羅小青提高聲音,“羅箭!好。”
在父親滿意的目光之下,羅小青正式改名為羅箭,開始瞭自己在哈軍工的學習生活。
以後的日子裏,羅箭始終秉持著最初對於“原子彈”到對熱愛,畢業後被分配到瞭新疆的核試驗基地。
作為哈軍工的第一屆核物理專業的畢業生,新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代核物理專傢,一生緻力於國防科技研究工作,在艱苦的境地中帶領著中國的核事業的發展。
僥幸存活,長女羅峪田
1942年,硝煙彌漫,戰火紛飛,中國大地處在一片“血色”之中,
羅峪田
就這麼齣生瞭,不到15天,日軍就開始瞭二月掃蕩。
萬般無奈之下,郝治平隻能將女兒放在籮筐中,用一塊油布蓋住,交由一位農民背著,跟隨部隊行動。
日軍的飛機從頭頂呼嘯,在炮彈的威逼之下,農民隻能帶著羅峪田躲進土洞,但是日軍又豈會放過這到手的目標,“嗖”的一聲,一顆炮彈落在瞭土洞旁邊,土洞瞬間崩塌。
郝治平心碎的看著眼前的一幕,死死地咬著嘴唇,等到日軍的飛機駛過,纔趕忙跟戰士們一起進行搶救,萬幸的是,農民和羅峪田都還活著。
之後,郝治平帶著羅峪田顛沛流離,有關部隊齣生的孩子失蹤、死亡的消息傳至郝治平的耳中,看著懷抱中的女兒,她心中自是不捨的,可是局勢動蕩,帶著亦是為難,郝治平與羅瑞卿徹夜商談之後,決定將羅峪田交給老鄉養育。
經過一番考察,郝治平夫妻二人決定將羅峪田交給一對剛剛喪子的夫妻,女主人從郝治平手中接過孩子,“這女娃叫啥名哩?”
郝治平眼中淚花點點,看著女兒迴答道,“幾個月來我們總在跑路,還沒顧上起名呢?”
女主人抱著羅峪田輕聲道,“生在啥地方?”“桐峪。”
女主人點點頭,“俺村叫麻田,就叫她峪田吧。”
郝治平點點頭,手掌輕拂羅峪田的臉龐,目不轉睛的看著。
看齣郝治平的不捨和悲傷,女主人輕聲安慰道,“放心吧,有我們在,孩子就在。”
女主人的保證斬釘截鐵,革命的腳步不容停歇,郝治平最後深深的看瞭一眼羅峪田,似要將她的模樣刻在心裏,轉身追趕部隊去瞭。
後來,隨著形勢的漸漸好轉,郝治平與羅峪田這對母女纔得以相見,想來那曾經分離的歲月亦是他們心中永遠難以忘懷的深刻記憶。
經曆過戰爭的人,大多堅強,在戰爭年代齣生的羅峪田更盛,加上父母的言傳身教,從小羅峪田便十分樸素堅強,退休前擔任總參的某科研所所長。
除瞭長子,長女之外,郝治平的其他子女均在父母的教導之下,在各個領域成為國傢的棟梁之材,以自己的點點星光點綴中國的進步長河。
災難突至,丈夫離世
郝治平與丈夫羅瑞卿於睏境之中相守,於逆境之中成長,跨過時間,越過戰火,然而最後羅瑞卿卻在手術後不幸在異國逝世。
羅瑞卿不想讓妻子為照顧自己而過度勞纍,再加上迫切的希望能夠直立行走,考慮之後,前往德國做手術。
手術室外,郝治平焦急地來迴踱步,眉頭緊緊皺著,雙手緊握,時不時的看嚮手術室的大門身邊人勸她稍微坐一會,她也隻是微微地搖搖頭。
直到“手術順利完成,人很好,一切正常”結果傳來,郝治平頓時抽泣不止,沒有人比她更清楚羅瑞卿有多麼想要站起來。
雙手拭淚,郝治平走上前去想要看看做完手術的羅瑞卿,卻被醫生以“預防術後感染”為由攔瞭下來,總是心中焦急,郝治平還是坐迴原地等待,在身邊人的再三勸說之下,郝治平隻好先行迴到旅館休息。
可是意外總是來的這麼突然,就在郝治平剛剛躺下準備休息的時候,刺耳的電話鈴聲響起,門外更是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咯噔”一聲,郝治平仿佛意識到瞭什麼。
她拿起電話,話筒那頭傳來的聲音將郝治平心中僅剩的僥幸打破,電話自手中滑落,走至門間,同門外的人一起趕往醫院,可是等她到的時候,羅瑞卿已經因為突發心肌梗死去世瞭。
郝治平移步至羅瑞卿的身邊,伸齣手撫摸他的麵龐,淚水瞬間滑落,緊緊地握住羅瑞卿的手,良久不發一言,似乎還能看見羅瑞卿微笑著,跟自己擺手,嘴裏說著,
“走吧走吧,你迴去休息吧,我已經服瞭睡前的藥,明天就做手術,你放心,一切都會好的。”
羅瑞卿的離世對郝治平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說好瞭要攜手一生的人突然就不在瞭,甚至自己連他的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
極度的悲痛壓的郝治平喘不過氣,然而她又再次挺瞭過來,更加堅強的熱愛這個世界,之後,
郝治平除瞭擔任總參謀部政治部顧問之外,還擔任著全國婦聯執委,中國兒童和少年基金會理事,中國中小學幼兒教師奬勵基金會特邀理事……
值得一提的是,羅瑞卿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將之一,於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而
作為其夫人的郝治平同年被授予上校軍銜。
郝治平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
如今已然99歲的她依然健在,身體硬朗,她的一生夫妻和睦,兒孫優秀,亦可稱之為成功的一生,抑或是她是帶著那些逝去的人更加熱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生死與共愛愈深》2002年
《羅箭:轉學改名》2016年
《我的太行山媽媽》2013年
《郝治平:與羅瑞卿公不離婆,秤不離鉈》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