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日期 3/29/2022, 1:14:10 PM
最近,在位於浙江德清的公司裏, 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2018級電子科學技術專業本科生陳天潤 在一遍遍細心檢查打印機的生産綫,以確保他的創新成果―― 多功能智能打印機 成功量産麵世。
變創意為現實,希望“更多地瞭解這個世界,並為它做齣一點改變”的陳天潤獲得瞭 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季軍 。
在七屆“互聯網+”大賽上, 浙大纍計獲得總冠軍2項、亞軍1項、季軍3項、金奬34項 。多年來, 學校以“融”字為引領構建創新創業教育體係,貫通思政教育、專業培養、科研實踐、産業轉化等各方麵 ,讓像陳天潤這樣富有學習熱情、不給知識設限、傾情團隊閤作的少年,有瞭綻放自我的廣闊天地。
思創融閤,
找到正確的奮鬥方嚮
“ 我傢茶林重新長滿瞭綠葉瞭! ” 在麗水市遂昌縣金竹鎮葉村村,塗大寬老人緊握著 浙江大學動物醫學係本科生王丹琳 的手,動情地說。
作為 浙江大學“黃土地基層實踐成長計劃”遂昌實踐團 的一員,王丹琳與同學們在走村入戶時,從落在地上的黃色枯葉,留意到塗大寬傢茶林“葉枯病”的睏境。通過藉助學校科研力量,指導治療方案,實踐團幫助老人挽迴損失5000餘元。
2021年7月以來,該計劃共有246名學員奔赴浙江和新疆的9個縣市區,紮根基層掛職鍛煉,激勵更多青年學子畢業選調服務基層、服務西部、服務國傢。
2015年開始,學校陸續打造縣委書記講堂等思政理論課,聚焦縣域治理的創新實踐,邀請縣域黨政主要負責人與青年學生分享執政為民的拳拳初心。
在執政一綫乾部的講解中,青年學生得以認識中國、理解中國,在國傢日新月異的偉大變革中樹立對中國夢的強大信心。 近年來, 多位“90後”浙大學子成長為浙江鄉鎮(街道)黨委書記,一大批學員進入瞭基層領導班子 。
以培養學生傢國情懷和創新創業精神為核心,浙江大學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閤,打造同嚮同心育人格局。 “馬蘭工作室”“彩虹人生” 等31個教育基地和特色平台 發揮紅色基因鑄魂育人作用,挖掘校史中的創新創業精神,激勵廣大學子勇擔使命、敢為人先;發起成立或積極參與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創業教育聯盟、中國高校眾創空間聯盟等組織, “鄉村振興”“大健康” 等9個校級平台 ,引導學生胸懷“國之大者”,聚力解決重大問題;建立創業類學生社團30餘個,每年舉辦創新創業類活動300餘場,努力培養有傢國情懷的青年奮鬥者在祖國的大地上敢闖會創。
阿拉爾市暑期基層社會實踐團在托喀依鄉開展基層調研交流
2021年全國嚮上嚮善好青年――王承超
專創融閤,
激發創新創業熱情
在校期間,陳天潤就立誌接棒“中國智造”,爭當新時代的能工巧匠。因此,各類課程內容他都嘗試涉獵,並早早進入課題組參與科研,以新型成像係統和圖像處理算法為研究興趣發錶瞭多篇論文。
在浙大人的創業故事中,這樣的案例很多。 浙大的創業教育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末 ,從負責學生工作的部門舉辦創業競賽到開辦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再到開設創業教育等創業教育類通識課程,把創業教育理念擴大到各個專業,力爭讓不同專業的學生都能具有創業精神並具備基本的創業知識。
當前,學校重點打造有 18門 專創融閤特色示範課程 ,建設覆蓋 100餘門 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 ,並納入學生培養方案及學分管理體係。在創新創業教育網絡平台,學校自主建設有《創新管理》等 6門在綫開放課程 ,編寫有 16本相關教材 ,並建立 案例庫12個 。
如今,創新與創業管理強化班、工程教育高級班等復閤型人纔培養特色輔修班繼續吸引著渴望受益於學校多學科復閤交叉優勢而産生創新火花的年輕人。創業管理二級學科博士點獲批,中法創新管理雙學位班、創新創業與全球領導力國際碩士等項目設立, 探索起構建本碩博創業管理學位教育體係 。
學校還研究齣台支持學生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製定和完善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金與空間等支持政策,激發更多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動力。
科創融閤,
強化追夢驅動力
麵嚮科技前沿, 浙大正著力打造環環相扣的全鏈條式基於創新的創業教育模式 。學校成立院級創新創業教育中心21個、校院聯閤共建創新創業實驗室38個、創新實踐基地8個,組建“青年誌願創新谘詢師服務團”“雙創報告團”等,努力推動科研成果嚮現實生産力轉化。
國傢、省、學校、學院“四級”創新能力訓練體係涵蓋瞭75類、140項學科競賽, 形成以賽促創、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創新創業生態係統。 每年組織學生參加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係列科技學術競賽、中國研究生人工智能創新大賽等各類比賽,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輸送蓬勃力量。
計算機學院-智能計算創新創業實驗室(ICE-LAB)
控製學院-石虎山創新創業實驗室
學校優化整閤有44個國傢級科創基地、244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基地,積極參與國傢重點實驗室建設。而知識産權交易中心則實現協議定價、掛牌、拍賣三大交易方式全覆蓋,截至2020年底,纍計成交知識産權和科技成果産權3570項, 總金額達9.7億元 。
以2020年6月開園的三墩元空間為例 ,現已纍計接待政府、師生、創業團隊、企業及其他青年人纔2萬餘人次,舉辦雙創活動300餘場,完成浙大係項目入駐34傢,其中在校生創業項目17傢均已注冊並正式投入運營。還有浙江大學矽榖創業實驗室和聯閤研發中心、技術轉移中心、創業孵化平台等國際閤作基地建設起來, 逐漸形成“國際閤作創業教育+海內外聯動創業”的國際化人纔培養模式。
國傢大學科技園
三墩元空間內部功能區
長期以來,學校探索 以競賽為龍頭、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以四課堂融閤為依托的創新創業人纔培養模式 ,鼓勵青年學生開展基於創新驅動、技術支撐的創業實踐,在製度保障、文化熏陶、平台搭建和格局打造等多維度形成閤力,全麵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努力樹立其創新創業的品格。
産創融閤,
協同發展增添新機遇
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得主賽道金奬的創業團隊杭州木鏈科技 是專注於工控係統攻防技術研究、安全産品開發的團隊。通過學校組織的“校企行”專項行動,木鏈科技與中國船舶集團、航天科工、國傢電網達成業務閤作,持續發揮技術優勢,為電力能源、軌道交通、智能製造等多個行業提供整體安全解決方案。
2021年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上,木鏈科技“電力行業高仿真虛擬化融閤工控安全實驗室”項目入選“工業信息安全優秀應用案例”(左三為木鏈科技代錶)
精準對接産業需求,“開門”辦創新創業教育,浙江大學旨在優化原始創新、技術研發和成果産業化一體化政産學研服務體係。目前,已對接18傢國傢級企業雙創示範基地,纍計推動項目對接120餘次,落地閤作資金近1000萬元,帶動數韆萬元投資和意嚮投資。
校企行――高質量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日
還有, 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 正在工程項目實踐中培養學生應用創新和研發能力培養; 校友企業總部經濟園 將創新鏈和産業鏈進一步打通,已引進科技型企業和平台超200傢; 紫金科創小鎮 則著力打造國際閤作與技術轉移大平台、中小企業創新生態係統核心區、師生聯閤創業夢工場等,以求引領區域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
校友企業總部經濟園
今天,學校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區域設立 研究院10個 ,在全國設立 技術轉移分中心近百個 ,推動派齣研究院與企業共建各類 聯閤研發中心60個 , 進一步構建起廣輻射、高能級的産創融閤體係。
素材來源:創新創業學院及相關部門、《浙江日報》等
文字記者:周伊晨 楊靜文 王耀敏
攝影:王磊
今日編輯: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團 蔡書奇
責任編輯:馬宇丹 | 周亦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