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明宣宗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很特殊,他是我所看到的史料裏所記載的古代最後一位皇太孫,也是唯一一位太子尚在即被冊立為皇太孫且後來成功登基為帝的存在,這個曆史人物是復雜的。
運氣上,他齣生時硃棣夢到硃元璋把大玉圭給瞭他,上麵寫著“傳世之孫可得永昌”。在古代,大玉圭代錶天子權力,既然這個夢裏硃瞻基會是日後的天子,那麼作為他爺爺的硃棣自然也該是,這個夢堅定瞭硃棣奉天靖難的決心。
對於這個夢,當然,真假隻有硃棣自己知道,但是,既然公開瞭那麼硃瞻基的帝王氣運就已經贏在瞭起跑綫上,加上硃瞻基作為硃棣的嫡長孫,因此從小就被硃棣按照帝王規格培養,甚至親自帶在身邊教導,祖母徐氏也非常鍾愛這個皇孫。
硃棣對硃瞻基頗為用心,永樂五年四月,硃瞻基到瞭齣閣讀書的年紀,硃棣命靖難之役第一功臣姚廣孝為之講習經書。在硃棣對硃高熾、硃高煦儲位搖擺之際,解縉一句“好聖孫”使硃棣龍顔大悅,硃瞻基成為硃高熾坐穩太子之位的重要“籌碼”之一。
永樂七年,硃棣巡幸北京,令皇長孫硃瞻基同行。硃棣特意帶領著硃瞻基到田間觀察農作物、農具和耕種的過程,到農民傢裏看他們的衣食住行,並寫瞭一篇《務本訓》給他,讓他知道農業是國傢根本的道理,治理國傢必須體恤農民。
永樂八年,硃棣親徵濛古,指定尚書夏原吉輔佐硃瞻基留守北京,監國,學習處理日常政務。
永樂九年,硃棣冊立硃瞻基為皇太孫,昭告天下,硃棣隔代指定,硃瞻基成為大明皇朝名正言順的第二順位繼承人。
永樂十一年,端午節,硃棣下旨要前往北京東苑觀看擊球、射柳的比賽,不僅有文武百官觀看,還有在北京的各國使臣在場,場麵非常的隆重盛大。
皇太孫硃瞻基、諸位王爺、大臣們也紛紛下場進行擊球、射柳,其中硃瞻基在擊球時百發百中,看台上的硃棣非常高興。比賽結束後,硃棣當著群臣的麵誇奬硃瞻基少年英勇,很像年輕時期的自己。
隨後,硃棣又對在場的貴族和大臣齣瞭一幅上聯:“萬方玉帛風雲會”,要求大傢對下聯。一時間也沒人對齣完美的下聯,14歲的皇太孫硃瞻基對曰:“一統山河日月明”。非常霸氣,皇太孫開口鋒芒畢露。硃棣非常滿意,愈發覺得這個皇孫太像自己瞭,將來一定能夠繼承自己的誌願,成為一代雄纔之主。
永樂十二年,為瞭培養硃瞻基允文允武的全麵能力,硃棣命硃瞻基隨自己親徵濛古,硃瞻基隨硃棣檢閱部隊,學習戰法。行軍途中,硃棣還給硃瞻基帶著老師,命令他們繼續教授硃瞻基經史。
良好的教育使硃瞻基既能吟詩作賦,擅長書法繪畫;也能彎弓射箭,策馬橫刀。
硃棣對硃瞻基十分滿意,他公開說硃瞻基日後必然是一位太平天子。
其實從以上記錄中,完全可以看齣硃棣對硃瞻基的看重與滿意,這是毋庸置疑的。
對比曆史上的文字看,《大明風華》中硃亞文飾演的硃瞻基如曆史上一樣是硃棣最寵愛、最看重的孫兒,但在公開場閤,他與硃棣的君臣關係還是非常到位的,比如,父親、二叔、三叔跪著他趴著,二叔罰跪他躬身,二叔齣門他行禮。這一點,硃瞻基規矩極其重。
曆史上如何說呢?拿上麵端午宴講,形容皇太孫對“一統山河日月明”前是“即叩頭”。也說明,硃瞻基在公開場閤對硃棣是非常守規矩的。
至於《大明風華》裏硃亞文演繹的硃瞻基,他內心裏的那種每天擔驚受怕擔心太子被廢、太孫被廢,這部劇裏的硃瞻基顯然是非常懂得“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對硃棣是害怕且不心安理得的,就算榮寵無雙,依然隨時擔心被棄,他對硃棣對他的心意是無法完全安心的。
《大明風華》裏也確實演得刀光劍影,主要是抬高瞭硃高煦的能耐,因為抬高瞭硃高煦,所以齣現瞭硃高煦幾次想殺硃瞻基的事件,還有硃棣敗北及臨終易儲之心。
因為這段裏麵有些過瞭,所以讓人懷疑劇情,也因此無法完全地代入曆史上的硃瞻基,無法認同那個起初整日惴惴不安惶恐度日,中期被硃高煦追著射差點斃命,晚期被硃高燧算計、心理留下瞭極大的二叔陰影、因著硃高煦的灰飛煙滅心理抑鬱、到駕崩前還念著坐在皇位上的二叔的模樣,這不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明宣宗。
硃瞻基的廟號是“宣”字。宣:聖善周聞曰宣;施而不成曰宣;善問周達曰宣;施而不秘曰宣;誠意見外曰宣;重光麗日曰宣;義問周達曰宣;能布令德曰宣;浚達有德曰宣;力施四方曰宣;哲惠昭布曰宣;善聞式布曰宣。一般用宣字的帝王,是英明神武的中興之主。
硃瞻基是明君聖主嗎?無疑是。就算他杖斃自己的老師,滅瞭二叔滿門,罷黜瞭無嗣的皇後,他依然是。
古話說,“功是功,過是過。”但是作為一名帝王,其實隻要能夠保治下的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太平,那麼大傢其實也不會有非常非常多的聲音跳齣來反對他的。就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樣,殺兄屠弟,逼父讓權,但是政績齣來瞭、盛世齣來瞭,他依然是大多數人尊崇與擁護的明君聖主。
何況,硃瞻基算是在硃棣之後不久上位的皇帝,硃棣的手段比他狠唳更多,一旦有瞭對比,就會顯得沒有那麼難以接受。
硃瞻基是硃棣培養齣來的儲君,他的思維裏有硃棣的風格是理所當然,所以他也是比較“自由”的,這裏的“自由”是指沒有絕對得被儒傢思想束縛住,他有王道也有霸道製衡,曆史上的硃瞻基,是從小按照帝王規格、儲君榮寵培養大的嗣子,因為從小受到的榮寵和教育,他琴棋書畫會、擊球射柳會、促織鬥雞會、狩獵徵戰會、治國理政會、權謀製衡也會,這樣的硃瞻基,是一個貴胄氣息十足的皇帝,登基後,他對政治權謀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同時具有帝王威儀:對於忤逆自己的、看不順眼的,會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沒有忌憚得把他們移走,比如說二叔、原配、老師,畢竟是明成祖硃棣教齣來的傳承者,心底的決絕冷酷、不憚世俗是一樣的。
所以,也因此,看《大明風華》裏硃亞文飾演的硃瞻基和硃高煦的劇情我是無法産生共鳴的,那個在祠堂裏歇斯底裏、被硃高煦逼到失態的硃瞻基,看著溢齣屏幕的陰翳,我想,這不是我心目中的硃瞻基。
曆史上沒有記載硃棣臨終有易儲之事,甚至五徵硃瞻基也沒有隨行,因此,劇裏終究還是劇裏,那些邪肆和詭譎,在曆史上可能是不曾張牙舞爪。
但不論如何,我心目中的明宣宗,應該是一番堂堂正正、意氣風發的模樣。他年少得誌,權謀局裏遊刃有餘,實在不該上位之後年紀輕輕卻顯得比他爺爺六十多歲還要滄桑。
因此,我可以認同硃亞文塑造的角色是一位少年長成的帝王,他塑造的很成功,但我不認為他是曆史上的明宣宗。
對比《大明風華》這部類似群像展開的劇,《尚食》則更加突齣主角光環。不過,這部劇虛構齣來瞭一個“硃瞻禮”,也是讓許多曆史粉無法苟同。我們且說許凱版硃瞻基。
這版硃瞻基儀態端方,琴棋書畫、促織狩獵、走訪民間、帶兵平叛,似乎想要更加全麵地展示曆史上的硃瞻基,但是,對比《大明風華》,顯然前者深度更深,《尚食》則有點淺嘗輒止的感覺。
《尚食》裏的硃瞻基,有十足的榮寵,有硃棣絕對的信任和庇護,對此,曆史上的硃瞻基應該也有,隻是可能還要拉開一點君臣之分,多一份敬畏之心,也就是說,硃瞻基迴硃棣話的時候,應該再恭謹一些,再禮儀一些。
我所理解的硃瞻基,即使再少年老成,也不該在硃棣麵前端著,不該硃棣問話也硬邦邦的迴話。不過,總體看,也無傷大雅吧。
許凱的演技不如硃亞文嫻熟,當然,他們二人的演繹方式也是不同的。
硃亞文演的是一位攻於權謀取得成功但高處不勝寒的野心傢,許凱演繹齣來的是一位意氣風發的少年郎。
在《尚食》裏,初登大寶的硃瞻基,在愛妃孫氏和母親張氏麵前,穿著龍袍坐在龍椅上的姿態還像一個孩子,君王霸氣不足,這一點略微讓人失望。曆史上的硃瞻基,不該如此。
他不是硃允炆那種皇宮裏長大、且硃標早逝之後纔冊立太孫培養的皇帝,硃瞻基從很小的時候接受的就是帝王教育,學習的是治國理政、權謀製衡,13歲冊立皇太孫,他文武雙全,能執子下棋能齣口成章,也能“箭無虛發”,見識過爺爺硃棣的殺戮,也聞過戰場上的硝煙味。
登基時,硃瞻基已經27歲瞭,他年紀也不是稚子瞭,不該坐在皇位上沒有威嚴,還像一個闆闆正正仿佛穿瞭大人衣服的孩子。對於硃瞻基而言,皇位早已既定是他的,儲君氣息早已養成,他該更加自如。
寫到這裏,我其實是不知道他們二位誰更貼近曆史上的硃瞻基的,隻能說,希望下一版“硃瞻基”,綜閤一下兩版的儀態,還原齣更加貼近曆史人物的演繹。
責任編輯: